历史上“金屋藏娇”的陈阿娇,最终的下场如何?你怎么看?

是不是又想说“金屋藏娇”,汉武帝负心薄幸了?不好意思,所谓的“金屋藏娇”直到东汉时期才出现,就连司马迁的笔下都没有任何的记载,其真实性到底有几分可想而知。

陈皇后是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也是他的表姐,不过这位皇后最终被武帝所废。

或许有人觉得汉武帝能够登基继位,多亏了陈皇后的母亲帮忙,但他废后乃是忘恩负义,但实际上,陈皇后最终丢掉了后位,完全是咎由自取,根本是自己作的。

汉文帝与窦皇后有两子一女,两个儿子是汉景帝刘启与梁孝王刘武,女儿就是馆陶公主,汉文帝当年膝下仅有两个女儿,绛邑并不得宠,馆陶公主自然成了掌上明珠。

汉景帝登基以后,窦太后开始势大,馆陶公主作为皇太后的小棉袄、皇帝的姐姐,那地位简直就是尊贵无匹,但再怎么样她也就是个长公主,所以她想要再进一步。

景帝元配正宫薄皇后膝下无子,因此册立了栗姬所生的长子刘荣为太子。

馆陶公主想着将自己的女儿阿娇嫁给刘荣,这么一来将来刘荣登基,那么阿娇就是皇后,自己也就成为了皇帝的岳母,那就是荣耀万千。

但是非常尴尬,因为馆陶公主三天两头为了讨好弟弟,就往宫里送美人,栗姬非常厌烦她,没好气儿地就拒绝了馆陶公主的提亲,而被打脸的馆陶公主怒火中烧。

虽然有人不识相,可宫里有的是识相的人,汉景帝的王夫人非常得宠,皇后之下三夫人,其中两个姓王,还是一对亲姐妹,而刘彻的母亲是姐姐大王夫人。

刘荣受封为太子的时候,王夫人的儿子十皇子刘彻受封胶东王,如果事情就这样,将来的王夫人也就做个胶东王太后,可她却听说了馆陶公主提亲被拒绝的事情。

很快看清其中门道的王夫人,主动找到馆陶公主示好,双方一拍即合,馆陶公主将女儿阿娇嫁给王夫人的儿子刘彻,而王夫人的女儿隆虑公主嫁给馆陶公主的儿子陈蟜。

既然刘彻成了自己的准女婿,那馆陶公主自然是要为自己的女儿争取一番。

此后,馆陶公主经常去景帝面前说王夫人好话,顺带着说栗姬的坏话,时间长了,景帝就算不信也心生疑惑,对栗姬的感情逐渐疏远。

景帝的身体不好,想着将来的事情,就找到太子生母栗姬,问她能不能好好照顾诸位皇子,可栗姬公然顶撞景帝,说又不都是她生的孩子,凭什么让她来照顾。

景帝有此一问,明显是考虑让栗姬为后,可她却弄巧成拙,惹怒了景帝。

而平日里不声不响的王夫人,也是个城府极深的,她暗中唆使大臣在前朝建议,让栗姬成为皇后以取代被废黜的薄皇后,直接引爆了汉景帝的心火。

因为景帝以为是栗姬教唆的,直接废黜了栗姬母子,并且选定了王夫人成为继后人选,王氏成为皇后之后次月,刘彻作为王氏所生的皇子,被册封为新的太子。

如此一来,馆陶公主的女儿阿娇成为了太子妃,建元元年景帝驾崩后刘彻继位,阿娇从太子妃直接变成了皇后,馆陶公主既是刘彻的姑母,也是他的岳母。

从某种角度来看,阿娇对于刘彻继位的确有很大的作用,刘彻当然应该对阿娇感恩戴德,但最终的事情并没有这样发展。

仅仅十年之后,陈皇后就被以参与巫蛊的罪名所废,幽禁长门宫,直到去世。

很多人觉得这是因为汉武帝不爱了,当年明明两小无猜,长大之后却喜新厌旧,有了卫子夫就舍弃了帮助自己登基的陈皇后,但事实,真的如此么?

第一,陈皇后的确让人忍无可忍

陈皇后作为窦太主的女儿,也是窦太后的外孙女,汉武帝登基之后,后宫当中只有她这么个皇后而已,汉武帝根本没有其他的姬妾。

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算了,关键是,陈皇后常年都无所出,汉武帝膝下无嗣。

陈皇后年少出嫁,陪伴刘彻身边多年,但始终没有儿女,不仅如此,陈皇后自己生不出来,还嫉妒其他人,刘彻宠爱卫子夫,得知卫子夫有孕后,陈皇后与其母暗中谋害,好在没成功。

自己没孩子,还不让其他人有孩子,换了任何一个皇帝甚至古代普通男人都无法忍受,因为陈皇后的做法,这分明就是要让皇帝绝嗣无后。

在古代的时候,皇后膝下没有子嗣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这意味着储君出自他人腹中,而在礼法森严的朝代,皇后无子被废司空见惯,陈皇后没孩子是个致命伤。

第二,有其母方有其子

陈皇后如此,她的母亲窦太主也不是省油的灯,汉朝尊崇母亲,馆陶公主是窦太后所生,因此人们将其生做是窦太主,以表示无上尊荣。

没错,当年扶持刘彻登基,窦太主的确立下了大功,但她却自恃功劳,在武帝面前耀武扬威。

不仅是要保证自己的女儿在宫里横着走,窦太主经常跑到汉武帝跟前儿索要财富好处,本来也没什么,但长期这样,武帝对贪得无厌的姑母十分厌烦。

功劳、恩情的确是有,但回报也终究有个限度,窦太主如此,谁也受不了。

一切的问题直到卫子夫入宫,被窦太主与陈皇后暗中谋害的时候集中爆发,武帝彻底与这对母女翻脸,但因为当时太皇太后窦氏还在,武帝不好发作,只能隐忍。

第三,阿娇对刘彻登基的功劳并非那么大

长久以来,很多人觉得刘彻能够登上太子之位,都是因为他迎娶了窦太主的女儿阿娇,得到了窦太主的帮助所以才能登上太子宝座,成为皇帝。

但是,废立太子的权柄终究掌握在汉景帝的手里,到底让谁做储君,是皇帝说了算。

景帝原本就对刘荣不算满意,而在其他诸位皇子当中,大多都有点问题,倒是刘彻还比较出色罢了,更何况,刘彻的生母王夫人本身就极其得宠。

刘彻当年迎娶阿娇,与窦太主结亲,只能算是加分项,并非决定因素,而且从废黜栗姬母子的事情来看,刘彻的生母王夫人本就不简单,要将儿子拱上太子之位也不是没可能。

说白了,当年阿娇嫁给刘彻的确对其被立储产生了帮助,但并非关键要素。

陈皇后的出身非常高,她年少嫁给汉武帝,而且外祖母又是太皇太后,母亲是大长公主,倘若阿娇温柔贤淑,做个安静的皇后,根本不需要担心地位的问题。

当年景帝因为祖母的安排迎娶了薄皇后,两人没有感情,而且薄皇后又没孩子,薄太后前脚刚崩逝,景帝随即就将薄皇后给废黜了。

但陈皇后不同,她不仅是刘彻的妻子,也是他的亲人,是青梅竹马的表姐,是有情分的。

汉武帝的确喜新,但未必厌旧,后来卫子夫年老色衰,卫青也去世了,武帝宠爱李夫人与钩弋夫人,对卫子夫虽然不宠了,却仍旧十分尊敬,也十分相信。

陈皇后在宫里飞扬跋扈,给武帝惹出一堆麻烦,而且其母女二人实在强势,之后又与巫蛊牵扯在一起,窦太后崩逝,汉武帝实在忍不了,陈皇后被废幽禁,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历史上“金屋藏娇”的陈阿娇,最终的下场如何?你怎么看?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金屋藏娇”的女主陈阿娇,是汉武帝刘彻的嫡妻,也是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来头很大,起点很高,但下场很惨。

(陈阿娇 剧照)

阿娇同学的母亲是大汉朝有名的馆陶公主,馆陶公主是汉文帝的女儿,汉景帝的姐姐,汉武帝的姑姑兼岳母。阿娇父亲堂邑侯陈午是大汉开国功臣陈婴的后人,陈婴也是跟刘邦打天下的人物,所以说,陈阿娇是大汉功臣后裔和皇族的结晶和产物。

如果要从大汉公主中选一个代表,那必然是这位馆陶公主,和大唐的太平公主有的一比。馆陶公主工于心计,善于权谋,虽然生活在汉景帝,汉武帝这等雄主的时代,政治腾挪的空间不大,不能像生活在废柴皇帝唐中宗,唐睿宗时代的太平公主那样长袖善舞,但空间不大并不是没有空间。

馆陶公主的政治手段干脆直接有效,那就是给皇帝送美女,给太子找老婆。如果这两件事都办成了,自己及后人的富贵无忧,但这两件事却天然是矛盾的,对立的。馆陶公主给哥哥汉景帝送美女,讨得汉景帝的高兴,但却必然会得罪太子及其母亲,事实也是如此。馆陶公主这边刚送完美女,那边就忙着去找时为汉景帝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推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刚打完丈夫的主意,又来打自己儿子的主意,栗姬当然回绝。

栗姬的心情和做法可以理解,但从政治上来看自然是短视的,她低估了馆陶公主的能量,也注定了她自己和太子刘荣的下场。当然我们也不能苛责栗姬,毕竟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不是政治家,自然不是馆陶公主的对手。

(王夫人)

馆陶公主看栗姬不松口,就去找汉景帝的另一妃子王夫人。王夫人是个聪明人,两人一拍即合。在馆陶公主和王夫人的一通操作下,最终太子刘荣被废。栗姬下场也不好。王夫人的儿子被立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投桃报李,陈阿娇被王夫人娶过门来,先立为太子妃,后成为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

(陈阿娇 剧照)

可以说没有馆陶公主,汉武帝很难登上大位,馆陶公主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这母女俩就有点飘了。馆陶公主不断向汉武帝索取各种赏赐财物,搞得汉武帝很郁闷,陈阿娇也占着母亲的功劳作威作福,小姐脾气那叫一个大,这对母女慢慢的就让汉武帝开始讨厌起来。

馆陶公主把女儿陈阿娇的人生安排的明明白白妥妥当当,但人算不如天算,有一件事情她安排不了,那就是陈阿娇的生育问题。陈阿娇没有给汉武帝生下一儿半女,我们知道汉武帝后来有 6 位皇子,可见这问题确实出在陈阿娇那一亩三分地上。皇后无子,那可是大事,可以说陈阿娇把大汉朝的大小医院各种名医无数偏方试了个遍,花费巨大,没有成效。

(汉武帝和卫子夫 剧照)

而正在这当口,汉武帝去姐姐平阳公主家做客,一眼相中了会唱歌跳舞的美女,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卫子夫,卫青,霍去病不久也将登上历史舞台!卫子夫为汉武帝生儿育女,夫唱妇随好不快活,陈阿娇这就着急了。

面对这种情况,陈阿娇使出了西汉惯常的特别手段,那就是巫蛊之术,开始诅咒自己的竞争对手。不久这件事情被发觉,陈阿娇被废除皇后封号,幽居长乐宫,大约二年后,郁郁而终。

陈阿娇性情善妒,没有生育和巫蛊诅咒,这是其触怒汉武帝的三个原因。加之随着少年天子慢慢成长为一代雄主,姑姑馆陶公主的面子也就开始不好使了,卫子夫盛宠,陈阿娇就只能退居长乐宫了。

在这期间,卫子夫稳坐中宫,汉武帝开疆拓土,卫青霍去病在汉匈之战中立下不世之功,夫妇甥舅四人各自书写着自己的传奇和辉煌。

在清冷的长乐宫中,阿娇只能独自追思昔日的繁华,体味逝去的恩情,默默的感受着生命的流逝,直至鬼神叩响宫门的那一刻。

历史上“金屋藏娇”的陈阿娇,最终的下场如何?你怎么看?

汉武帝刘彻还是一个4岁的顽童时,一日,姑妈馆陶长公主刘嫖笑着问他:“彻儿,你要不要娶老婆?” 刘彻高兴地说:“想要。 ”

长公主挨个将周围上百个宫女指过去,问刘彻:“有没有中意的人啊? ”刘彻小脑袋摇个不停。

长公主最后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那姑母将阿娇嫁给你做老婆,好不好?”

刘彻立马笑着说:“如果阿娇做我老婆,我一定盖座黄金屋子给她住。”

以上的故事就“金屋藏娇”的由来!

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汉景帝的胞姐长公主刘嫖,早上从卧室走出,脸上却布满了阴霾。她因前日使人向栗姬示意,欲将女儿阿娇许配太子荣,反遭拒绝,心中恨恨不己,正想找人叙话,散散胸中闷气,忽想起景帝宠爱的王美人来。

这王美人平日见人和颜悦色,满面春风,只因心中暗怀着一颗夺取皇后宝座的心思,故十分注意宫中的人际关系。她口甜似蜜,颇有心术,事事都要和栗姬争宠斗胜,使得栗姬防不胜防。

王美人看到长公主经常出入宫闱,与景帝乃同胞姐弟,素来亲昵,就对长公主格外献媚,特别巴结。有事无事,一见长公主便要走上前客套几句,以示尊崇,博得了长公主的欢心。

长公主闲坐宫中,生了一会儿闷气,便命侍从准备好斩车,携带幼女阿娇,登上车向未央宫驰去。进宫后,她不让人通报,便径直朝后宫王美人的居处绮兰殿走去。

沿途之上,只见未央宫内新近凿池为湖,堆石为山,进天下奇花异草,植于苑囿之中。

龙首山麓不仅宫殿鳞次栉比,拔地而起,巍峨壮丽,而且按地势构筑种种亭台楼榭,飞檐画栋,金碧辉煌,散落其间。向苍池那边望去,更是碧波万顷,黄旄点点,画舫无数。周遭浓荫夹岸,细柳生烟,黄鹂鸣啭之声,不绝于耳,真是风光幽雅,景色宜人。

长公主和儿女观赏了一会儿宫中风景,渐渐消散了胸中闷气,遂同侍从人等逶迤向绮兰殿而来。这一群人,早被绮兰殿宫女看见,急忙入殿向王美人禀告:

“启禀娘娘,皇姑进宫来访!”

“啊!皇姑大驾光临,赶快摆队出迎!”王美人听说皇姑来访,不觉又惊又喜,满面生辉。

王美人手携胶东王刘彻,急忙走出殿门,后边跟随了一群花团锦簇般的宫娥彩女,一个个喜形于色,直向从沧池那边远远走来的长公主一行人迎去。

“姐姐大驾光临,妹妹迎接来迟,多有得罪!”王美人走近长公主,一边用手将她搀扶住,一边说客套话。

“哪里.哪里?我不过闲来宫中散散心.未及向妹妹通报,唐突而至,多有不恭。”

“姐姐说那里话来,我整天盼姐姐还盼不来呢。何言唐突二字。”王美人说罢,转向胶东王刘彻道:

“还不向姑妈问安!”

“姑妈,安好!姐姐安好!”刘彻自幼机警过人,向长公主请了安后,见她身旁站着一位花枝招展的美丽姑娘,便知这是大自己几岁的姑表姐陈阿娇,就高兴地向她也问了好。

“好!好!真是一位聪颖过人的王子。阿娇,还不快向舅娘、弟弟问好!”

“是!”

阿娇被母亲说得满面通红,两颊艳若桃李,忙向王美人和刘彻行了礼。高兴得王美人心花怒放,一把将阿娇搂在自己怀里,在她的面颊上吻了再吻,说:“还是我这阿娇女儿懂事,乖乖,真疼煞人也!”

说罢,王美人将长公主与阿娇接进绮兰殿中。遂在回廊之上,摆出山珍海味,鲜果佳酿,一面观赏景色,一面叙谈家常。

长公主向王美人说到与栗姬议婚事,只气得耸眉张目,面色铁青,语中忿恨之声不绝。王美人听言,正中下怀,一面假意劝解,一面满面陪着笑,奉承地说道:“姐姐乃宽宏大量之人,也不必为此事与她怄气,仔细保养自己身子要紧!”

“我欲将阿娇许配太子,乃是看在了当今皇上份上,你道我赏识她们母子?谁不知道她平日心地偏狭,又会狐媚主上,还有什么本事?总有一日,我要让她知道我的厉害。”

“可惜呀可惜,可惜我儿无福,只怕他想娶这位佳妇,还高攀不上呢!”王美人一手抚摸着阿娇的面颊,一面无限惋惜地说。

“你既有这个意思,我就将阿娇许配彻儿如何?”长公主听出王美人话中之意,连忙反问一句。

“哎,妹妹虽有这般好意,怎奈阿娇乃金枝玉叶之体,怎能下嫁我儿?可惜他非太子,他如是立储之王,我怎不想高攀姐姐呢?”

王美人说罢长吁短叹,话中句句谦言,不配高攀,无非是用语反激长公主,想要让她说出自己想听到的话来。

“哈哈,妹妹,你这就见外了,你我姑舅之亲,何言高攀?况且,废立常情,祸福难料。那栗氏以为自己儿子立储,将来必定为皇太后。那知还有我在,只怕她将来儿子不仅立储不成,就是连她自己的皇后梦,也难以做成!”

王美人见长公主把话说得十分明白,忙接口道:“立储是国家大典,应该一成不变,请姐姐千万不可多心!"

“哼!她既这样不识抬举,我也无暇多顾了!”长公主听言愈加激起胸中妒火,乃愤然说道。

王美人当下心中暗暗欢喜,与长公主议定了儿女的婚约,长公主这才辞别出宫。

这天晚上,汉景帝又来绮兰殿安歇。王美人乘间向景帝说起长公主欲将女儿许配刘彻的美意,不料景帝因刘彻年纪尚幼,与阿娇又相差数岁,一时未肯遽允。王美人即将此情转告长公主,又不免洒落了几滴俩惶泪水。

第二天,长公主用过早饭后,索性带同女儿阿娇,又入未央宫来。一进绮兰殿,王美人看见阿娇,如同落水之人,遇到救命稻草一般,双手将她紧紧抱在怀中,看着她那粉红的小脸,自己不觉泪水盈眶,抽抽噎噎说不出话来,只是“心肝儿”连声叫个不住。

长公主也顺手将胶东王刘彻携住,拥抱怀中,用手抚摩了一下他的头顶,带笑戏言问道:

“我儿可愿娶妇吗?”

长公主挨个将周围上百个宫女指过去,问刘彻:“有没有中意的人啊? ”

刘彻小脑袋摇个不停。将手指噙在口里,只对着阿娇嬉笑,不发一言。

阿娇也对着刘彻嬉笑,把手中采摘的一枝小花,向刘彻手中递去。惹得长公主与王美人一齐开怀畅笑。长公主握住刘彻的小手,向宫女一一指出,笑问道:

“把她作你新妇,可否合意?”

胶东王刘彻,只是嬉笑,摇首不答,如此者三,都是摇首。待指向阿娇时,刘彻独笑语道:

“若得阿娇为妇,当置金屋藏之。甚好!甚好!”说着两个小手高兴地拍了起来,惹得周围宫人也忍俊不禁,一齐大笑。

长公主遂将此言,笑诉景帝,并随即提出将阿娇许配刘彻,景帝也龙颜大喜。他将刘彻叫到当面询问,刘彻乃将金屋藏娇的话复述一遍,自认不讳。

景帝暗想:他小小年纪,独喜阿娇,想必这门姻缘乃天作之合,不若就此应允,一来成就儿女终身大事,二来也叫姐姐长公主满意。于是,景帝认定婚约,各无异言。

自此以后,长公主与王美人,便做了儿女亲家,两人暗中联合,对付栗姬。一个借与景帝谊属同胞,在景帝前日谮栗姬之短;一个借在后宫夜夜专宠,格外献媚,遂使栗姬夺后奢望终成泡影!

后来,刘彻即皇帝位后,阿娇被立为皇后,擅宠贵凡十余年。

谁知后来宫中又进来了一位卫子夫,渐得武帝恩宠。阿娇遂被从金屋中逐出,贬入长门宫。

卫子夫入宫以后,武帝对她宠爱日深,而对陈皇后的感情则逐渐淡薄起来。

陈皇后因此醋兴大发,心中嫉妒卫子夫,暗暗祈求神明大发慈悲,保佑自己早生一位太子,将来好接替皇上,安坐大汉龙廷。

光阴荏苒,一个月,两个月,半年,飞速地过去了。无奈自己的腹形却毫无变化,陈皇后失望至极,几次寻死未遂。

数月后,卫子夫却生下一子。喜迅传来,汉武帝心花怒放,乐不可支,更加宠爱卫子夫了。而陈皇后这时对卫妃的嫉妒,一变而为切齿的愤恨,欲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她想起平日自己擅宠骄贵,谁不畏惧?便立即指使女巫大施邪术,定要将卫子夫母子一并蛊死。

一天,武帝方罢朝,忽见一侍从踉踉跄跄进来禀道:

“陈皇后令女巫用巫术诅咒,将木人埋入地下,欲害死卫妃母子!”

“真是岂有此理!”汉武帝脸都气黄了,当即下令道:

“速将有关罪犯缉拿归案!”

“遵旨!”

众侍从不敢怠慢,忙传令在后宫挨门搜查,捉得罪犯数人,互相牵连,直至三百余人,一并斩首示众。

武帝余怒未消,又下诏道:

“皇后失德,惑于巫祝,不可仰承天命,收回印玺,退居长门宫。”

长门宫,是汉武帝一座离宫,在长安城东,年久失修,早已无人居住,很是阴暗潮湿。

陈皇后本是金枝玉叶,进宫十余年,享尽了荣华富贵,位至极尊。今日入了长门宫,要吃粗劣的饭食,穿破旧的衣服,每日还受宫人监视。今昔相比,她怎能不满腔悲愁。

一日,她突然想起了风流才子司马相如,心想:何不让他用生花妙笔,写出自己的悲苦,异日得呈御览,或可使圣上回心转意。

这司马相如字长卿,乃蜀郡人氏。年轻时,出游京洛齐楚,曾在梁孝王门下作客卿,写了《子虚赋》,名闻海内。

陈皇后等她手下一个亲信宫人入宫来时,便探问道:

“你可知道司马相如吗?”

“司马相如乃当今才子,他以琴传情,惹得绝代佳人弃家与之私奔。当今天下,谁人不晓。但不知皇后问他作甚?”

“吾现被圣上冷落,在此度日如年。久闻司马相如擅长辞赋,欲请他代拟一文,或可打动圣心。不知你可肯助我否?”

“一切由奴婢安排,皇后但请放心好了!”

“那就有劳你了!”

这个宫人匆匆离开长门宫,找到皇后身边一个忠心耿耿的仆人,令其前往蜀郡。

一天,司马相如正在酒店里与朋友谈天说地,忽然从堂外来了一位宫使打扮的人,司马相如忙上前招呼。那位来客把他打量了好一阵才问道:

“你是长卿先生吗?”

“是,有何见教?”

“我有要事相告!”

司马相如将他引入内室,以礼相见。相如妻卓文君也跟着走了进来。

来客从怀里取出一信,递与相如,同时又把背上沉甸甸的包袱放下,置于几案之上。他吁了一口气,说:“蜀郡不小,找到先生真不容易哟!”

相如一边看信,一边暗暗发笑。看完后,又把信递与文君,文君看后笑问道:

“你看如何是好?”

司马相如尚未答话,饮茶的宫使忙站起来指着搁在几案上的包袱说道:

“长卿先生.陈皇后久慕大名,今暂送先生黄金千两,望先生笑纳。并请代拟一赋。如能打动圣心,使皇后重返长乐宫,当别有重谢!”

“承蒙皇后如此器重,我怎敢不效犬马之劳。不过将来能否奏效,我实在不敢所言。

没等司马相如把话讲完,文君便凑近他的耳朵悄声说道:

“若把你当年在我家弹琴的本领再施展一番,那就断无不成之理!”

司马相如听后,笑得前仰后合。宫使却不知他俩说些什么,只好应和着干笑了一阵。

司马相如略加沉思,向宫使说道:

“请你明天早晨来取辞章好了!”

“好,一言为定。”

宫使辞别而去。

当晚,店内酒客散后,司马相如回到卧室里,文君给他挑亮了灯。他伏在几案上,稍一思索,便笔走龙蛇,即刻写成一篇词赋,交与文君品评。

卓文君看完,连声赞道:

“读了此赋,连我也怜惜起陈皇后来!久闻皇上好赋,读了你这杰作,绝不会无动于衷。不过,你还没有拟题目哩!”

“就烦夫人命题吧!”

“陈皇后现居何处?”

“长门宫。”

“那就叫《长门赋》,你看如何?”

“妙哉!妙哉!”司马相如不禁拍手叫绝。

次日清晨,宫使高高兴兴地拿着司马相如的杰作返回长安去了。

《长门赋》辗送送到了汉武帝手中。

这天,武帝独自在寝宫打开《长门赋》,只见开头写道: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武帝一边读,一边想起了他当太子时与陈皇后卿卿我我,形影不离的情景来。他仿佛同时看见了陈皇后在长门宫中形容枯槁、愁绪满怀的情景。随之,怜悯、恻隐之心不禁油然从心头升起。

读着想着,想着读着,武帝禁不住热泪夺眶而出,

他继续读下去: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旁。惕寤觉而无见兮,魂廷廷若有之。”“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读完全篇,武帝已是泪流满面,生恐被身边宫人发觉,便悄悄拭千了眼泪。他霍地站起身来,毫不迟疑地直向长门宫走去。

武帝到了长门宫,隔着大门望进去,只见陈皇后面色憔悴得像腊人一样,昔日的音容笑貌已成了过眼烟云,不禁又后悔自己来到这里。但他急于问清《长门赋》出自何人之手,便走近宫去。

陈皇后见圣上光临,不禁大喜,慌忙迎上去,跪在一旁,低头不语。

“《长门赋》是何人所作?”武帝冷冷地问道。

“司马相如。”陈皇后赶紧满脸陪笑地走至武帝身旁,以实言相告,手上还捏着一把冷汗。

“是不是写《子虚赋》的那个司马相如?”武帝扫了陈皇后一眼又问。

“就是他。”陈皇后笑道。

“我正想召他入都呢!”武帝喜形于色,自言自语道。

陈皇后见皇上只是问司马相如,而无一言提及自己,心中早就凉了半截,情知复幸无望了,只是后悔白花了千两黄金。

陈皇后自进《长门赋》后,虽终未复幸,但武帝却感念夫妻一场,嘱令宫监按时供给衣食费用,颇为裕如。陈皇后也只得安之若素,自叹命薄。

后数年,陈皇后一病不起,死后葬于霸陵朗官亭东。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的诗句随着“金屋藏娇”的故事流传至今。从历史的另一个角度来说,阿娇是宫廷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但归根结底她是死在自己的个性之下,煊赫的身世造就了她骄横的性格,成就了她皇后之尊,也毁掉了她青春年华。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历史上“金屋藏娇”的陈阿娇,最终的下场如何?你怎么看?

馆陶公主刘嫖是汉朝第一位长公主,她是汉文帝与窦皇后的唯一的亲生女儿,汉景帝唯一的同父同母姐姐,同时也是汉武帝的姑母、岳母及妹妹的婆母。一生享尽荣华富贵,实际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其封地在馆陶,人们也称之为馆陶公主。

早年,汉景帝刘启的皇后无嫡子。立皇长子栗姬的儿子刘荣为太子。刘嫖闻风而动,想和栗姬联姻,目的明确,将来刘荣坐北朝南,自己的女儿就是皇后了。栗姬因为刘嫖动辄为老公刘启贡献美女,对她不屑一顾,一口拒绝了。

刘嫖是傲娇的,不受窝囊气。转身找了皇子刘彘的母亲王娡。王娡是聪明与有情商的人。知道刘嫖与自己联姻将来意谓着什么,二人很快达成了政治交易。长袖善舞的刘嫖负责把王娡的儿子刘彘推为太子,王娡保证此事办成后,刘嫖的宝贝闺女陈阿娇母仪天下。

“金屋藏娇”的故事彰显了儿童的天真与无邪,千百年来,让多少人充满了向往与憧憬,但现实是复杂而微妙的。正史无记载,据《汉武故事》:一天,馆陶公主在宫中遇见胶东王刘彘,一把把他抱在膝上,用手指着身边的一群宫女问他:你想要谁做老婆?刘彘看着这一堆姹紫嫣红,不置可否。长公主又指着自己的女儿阿娇问刘彘:“阿娇漂亮吗?”刘彘毫不犹豫地回答:“如能得阿娇做妻子,我要造一所金屋让她住。”。长公主立即心花怒放,满意极了,以后 不遗余力,为刘彘成为太子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猜想王娡同志事先做过刘彘的思想工作,否则四岁的刘彘是不懂得童话的,更不懂得背后是一桩宫廷政治交易。馆陶在刘启与窦太后面前说尽了栗姬坏话,王娡也不是省油的灯,不仅添盐加醋,关键的时刻还落井下石。结果,刘荣被废,武帝登基,汉武帝骨子里有傲岸的秉性。而馆陶公主,凭借拥立之功,很是飞扬跋扈。这样的皇族外戚,刘彻怎能容得下呢?

而她的女儿陈阿娇是尊贵的,美丽的,却是不中用的。身为皇后却没有生育能力。汉武帝为尽快拥有嫡子,曾花了九千万巨资给皇后陈阿娇治疗不孕症,结果都打了水漂。她肚子就是不争气。所以陈阿娇后来被废是理所当然的事。

刘彻在姐姐平阳公主处带回歌女卫子夫后,陈阿娇开启了“羡慕嫉妒恨”的模式。历来宫廷的主妇,有了这毛病都会走向不归路。在母亲的开导与怂恿下,陈皇后用巫蛊之术诅咒卫子夫。巫蛊,是汉武帝一生最痛恨的东西。他的太子刘琚后来因有此嫌疑也死于非命。而卫子夫当时是刘彻最爱的女人!事情败露后,汉武帝大怒,立即派酷吏张汤负责彻查此案,前前后后共牵连三百多人,结果是女巫楚服被枭首。美丽而肤浅的陈阿娇被废黜皇后,并移居长门宫。

那以后,汉武帝就把陈皇后幽禁在别宫长门宫。最后陈阿娇在郁郁寡欢的状态下,因病而终!由于生前无一儿半女,想来,晚年自是失意的、落寞的、凄凉的!

历史上“金屋藏娇”的陈阿娇,最终的下场如何?你怎么看?

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故事广为流传,但这个事正史上并无记载,而是出自一部野史《汉武故事》,因此它的真实性不大可信,但这个故事却很能反映汉武帝多情、霸道的帝王性格,以及宫廷浪漫爱情的真相——“金屋藏娇”看上去很美,实质上却是一场交易,一场各有所图的政治联姻。

汉景帝前四年(公元前153年),皇十子刘彘(后来的汉武帝)被封为胶东王时,皇长子刘荣已经被立为太子。也就是说,大汉朝的太子之位已定,如果没有奇迹出现,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汉武帝。

刘彘(后来改名刘彻)之所以能成为后来的汉武帝,要拜五个女人所赐。

第一个女人是薄太后,汉景帝的奶奶。

薄太后原是汉高祖刘邦的嫔妃,刘邦死后,因为跟随儿子刘恒(后来的汉文帝)偏居代地,从而躲过了吕后的屠杀。吕后辞世,诸吕被杀,刘恒幸运地被选立为皇帝后,薄太后苦尽甘来,扬眉吐气,为了让薄氏家族长盛不衰、永享富贵,她为自己的孙子汉景帝选了一位太子妃,薄氏娘家的一位孙女,这就是汉景帝的薄皇后。

然而,强扭的瓜不甜,更关键的是薄皇后不能生育,这就造成了汉景帝没有嫡子。

对刘彘以及其他皇子来说,这是个天大的机会。

第二个女人是汉武帝他妈,王娡。

王娡的曾祖是项羽分封的十八诸侯王中的燕王臧荼,高帝五年,臧荼反叛,被刘邦亲自平定后,臧氏一族从此销声匿迹。可王娡的妈,野心勃勃,善于投机钻营,几经沉浮,最终竟然将二婚的女儿王娡运作成了汉景帝的王美人,并且生下了刘彘。

继承其母善于钻营的优势,王娡这个女人是超一流宫斗好手,有这样的妈给自己铺路,刘彘不想当太子都难。

第三个女人是王娡情敌兼宫斗对象,汉景帝的栗姬。

栗姬本来手里握着一把好牌,因为薄皇后始终无子,她的儿子刘荣后来就以长子身份被立为了太子,她自己也有望被立为新的皇后。

可这栗姬这个女人不仅智商低下,情商也很低下,自从自己的儿子刘荣被立为太子后,她乐观、傲慢的过了头,居然拒绝了汉景帝姐姐馆陶公主刘嫖提出的政治联姻(馆陶公主原本是想把自己的宝贵闺女陈阿娇嫁给刘荣的),这还不算,一次汉景帝病重,误认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向太子妈栗姬托孤,哪里知道,这女人居然一脸嫌弃地骂汉景帝是老狗。

如此得罪人,招人恨,结果可想而知,一把好牌最终打得稀烂。

对刘彘而言,栗姬等于是他拿下太子之位的“神助攻”。

第四个女人是汉景帝他妈,窦太后。

窦太后在这场储位之争中添了不少乱,对自己的两个孙子刘荣、刘彘,老太太都不喜欢,她想把自己最疼爱的次子梁孝王刘武推上太子宝座,汉景帝儿子一大堆,怎可能答应。

对刘彘而言,窦太后添乱对他是极其有利的,因为老太太无形中也扮演了神助攻的角色,将太子刘荣拉下马,她功劳不小。

第五个女人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正是这个女人和汉武帝他妈王娡,抓住时机,一同导演了“金屋藏娇”这出宫廷争储的好戏。

如上所说,馆陶公主刘嫖原本是想和栗姬联姻的,栗姬不屑一顾后,王娡迅速贴了上来,并很快与馆陶公主刘嫖达成了政治交易,刘嫖负责把王娡的儿子推为太子,王娡保证此事办成后,刘嫖的宝贝闺女必是皇后。

以上这些,正是“金屋藏娇”复杂而微妙的宫廷背景。

据《汉武故事》记载,一天,长公主也就是馆陶公主在宫中遇见胶东王刘彘,便将他抱在自己膝上,问:“你想要妻子吗?”说完,长公主用手指着身边的数百位宫女,让刘彘挑选。

刘彘看着这一群女孩,正挑着呢,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阿娇问刘彘:“你看阿娇漂亮吗?”

刘彘当场笑答:“如果能够得到阿娇做妻子,我要造一所金屋让她住。”

听到这话,长公主满意极了。

如果历史上确有其事,很怀疑这句话是王娡特意教给刘彘的,表面看,这是陈阿娇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爱情童话,看内在,童话的背后是一桩闪着富贵之光的宫廷政治交易。

正因为“金屋藏娇”实质上是一桩政治交易,等到刘彘成了君临天下的一代雄主汉武帝后,这所金屋就成了陈阿娇的致命枷锁。

因为金屋代表着她的地位,象征着汉武帝对她一生一世的誓言,一旦地位受到威胁,汉武帝背叛曾经的誓言,这所金屋势必会压在陈阿娇心头,让她失衡,失智。

历史证明,被藏在金屋中的女人是极容易走向飞扬跋扈、狭隘嫉妒的极端的。

汉武帝骨子里有“草根”秉性,从他后来宠爱的女人来看,他真正钟情是或风情万种或天真浪漫的民间奇女子,前期的卫子夫,后期的钩弋夫人,莫不如此。

而陈阿娇属于骄横做作的贵族女子,很难成为汉武帝的心中挚爱。

更糟糕的是,陈阿娇以及她身后的馆陶公主,凭借拥立之功,很是骄妒擅宠,飞扬跋扈。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霸道、专横的雄主,这样的皇后以及她身后的皇族外戚,他怎能忍得了,容得下。

除了天然不能容,陈阿娇失宠被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她没有生育能力。史书记载,汉武帝为尽快拥有嫡子,曾花了九千万给阿娇治疗不孕不育,当时西汉王朝一年的总收入约在五十三亿,给阿娇治病的花销几乎占到了朝廷总收入的千分之十七。

皇后不能生育,某些时候是能动摇朝廷根本的,所以陈阿娇后来被废一点不奇怪。

然而,在实质上已经如履薄冰的境况下,陈阿娇不仅毫无自保之道,相反在汉武帝宠幸卫子夫之后,走上了“羡慕嫉妒恨”的不归路。

她干了什么呢?

用巫蛊之术诅咒卫子夫。

巫蛊,是汉武帝一生最痛恨的东西。

事情败露后,汉武帝大怒,旋即派酷吏张汤严查此案,前后牵连有三百多人,最后女巫楚服被枭首示众,陈阿娇被废长门宫。

史书记载:“皇后不守礼法,祈祷鬼神,降祸于他人,无法承受天命,应当交回皇后玺绶,离开皇后之位,退居长门宫。”

深宫似海,深宫中的人心又何尝不是呢!

看上去很美的终归只是童话——

历史上“金屋藏娇”的陈阿娇,最终的下场如何?你怎么看?

我是文君,我来回答。

陈阿娇是汉武帝的第一位皇后,因为“惑于巫祝”被汉武帝给废黜,长期幽禁于长乐宫。

关于陈阿娇是如何当上皇后的,我们要聊一聊陈阿娇的家室,陈阿娇的曾祖父陈婴是汉高祖刘邦的功臣,刘邦定了天下以后封陈婴为堂邑侯,而陈阿娇的父亲陈午因为娶了汉文帝的长女刘嫖所以家室更加的庞大,而且长公主刘嫖和汉景帝刘启是同胞姐弟。

由于汉景帝的薄皇后没有子嗣,所以立了栗姬的儿子刘荣为太子,这个刘嫖可不是一个好惹的人,他想让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长公主刘嫖就去找了栗姬,结果栗姬不但不领情,还夸下海口不愿意娶陈阿娇为妻。

此时的刘嫖心里恨的是痒痒的。他就给汉景帝送去了许多美女,吃醋的栗姬就跟汉景帝耍脾气,但是耍脾气也是没有用的,刘嫖在汉景帝的身边说了许多坏话,就说栗姬想当皇后,而且早已经看不惯其他的妃嫔。

刘嫖又花了重金请朝臣在朝会的时候请汉景帝立栗姬为皇后,汉景帝听闻以后勃然大怒,认为大臣和栗姬有关系,想里外勾结,汉景帝直接杀了进言的大臣;汉景帝当着朝堂提出了废除了太子刘荣,贬为临江王。

此时的刘嫖,又把目光投向了汉景帝的小儿子刘彘的身上,王夫人当时也清楚,这个长公主如果不跟她合作,那么就是下一个栗姬;王夫人爽快同意陈阿娇与刘彘的婚事,刘嫖又对汉景帝说,刘彘是那么的懂事,王夫人是多么的贤惠;把汉景帝说的非常心动,汉景帝改刘彘名字为刘彻,公元前150年汉景帝正式册封刘彻为皇太子。

建元元年(前140年),汉武帝刘彻登上了地位,为了感谢长公主刘嫖对他的帮助之恩,刘彻就立了自己的表姐陈阿娇为皇后;陈阿娇当了皇后以后,跟着宫里面其他的妃嫔处理不好,而且喜欢打败宫女,汉武帝刘彻非常想废了他,但是刘彻的母亲王皇后对刘彻说,现在的你的地位还不稳定,而且太皇太后还在,你这样一来,肯定会得罪太皇太后,刘彻听了这些建议以后,更加对陈阿娇照顾。

在中国古代,皇帝最放心的就是后宫要有子嗣,但是刘彻和陈阿娇结婚多年,仍然没有子嗣,而且汉武帝花费了9000万钱在治疗陈阿娇的不孕之症,但是还是没有办法。

公元前139年刘彻打猎经过了平阳长公主府,临幸了平阳公主府中的侍女卫子夫,不久以后卫子夫就为汉武帝生下了长子刘据,此时的卫子夫得宠,陈阿娇非常嫉妒,在母亲的帮助下,前138年陈阿娇令人抓捕了卫子夫不出名的弟弟卫青,辛亏有卫青的好朋友公孙敖的相救,卫青才逃过一劫。

元光五年(前130年),陈阿娇施以妇人媚道,这件事情被汉武帝发现,汉武帝命令张汤全力追查此时,结果楚服等人为陈皇后施巫蛊之邪术,祸害他们,汉武帝震怒,杀了楚服等一百多人。

汉武帝也对陈阿娇彻底失望,他下令皇后不守礼法,祈祷鬼神,降祸于他人,无法承受天命,应当交回皇后的玺绶,,离开皇后之位,退居长乐宫”。

陈阿娇当了11年的皇后就这样被废除了,长公主知道以前做得事情来向汉武帝请罪,希望放过陈阿娇,但是汉武帝说长乐宫和皇后的宫一样,我不会亏待陈阿娇。

14年过去以后陈阿娇依然在长乐宫,元鼎元年(116年)长公主刘嫖去世,陈阿娇思念过度,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她存在的任何意义,没有过了几年陈阿娇也就去世了。

陈阿娇和母亲刘嫖为刘彻夺了太子之位,最后刘彻也成为了大汉的皇帝,但是因为陈阿娇的性格,以及母亲刘嫖的贪得无厌,导致陈阿娇被废,陈阿娇的一生是可悲的一生,当了十一年的皇后以后,又在长乐宫幽禁十多年,陈阿娇被废以后,可以说是凄惨的一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