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境内有个地方叫“中国地区”,这个地方与中国有何关系?
我国的四大区域说的是南方、北方、西北与青藏,而面积与云南相近的日本,却一共分成了八大区域,除了九州、四国、关东这些,日本本州岛西部还有块地区叫“中国地方”。
虽然叫这个名字,但日本的“中国”跟咱们并没有任何的关系,而日本自身,对于“中国地方”的由来与具体含义,也有很多种不同说法。
中国,指的是日本中部日本江户时代,开始效仿当时的中原王朝对全国进行地域的划分,而划定的标准,是以当时的都城京都为中心,按照各地前往京都的距离远近不同来区别。
那时候的日本,共分成五畿七道,而道之下设立了诸多的令制国。
京都附近称作畿内,稍微远点称作近国,最远的称作远国,处于两者之间称作中国。
这样的划分方式,就像欧洲人以自身为中心,划分近东、中东与远东是一样的道理,按照这个划定的规则,日本以前的“中国”范围要比现在大很多。
以前将京都周围的五个国称作是畿内,分别是山城国、大和国、和泉国、河内国与摄津国,而把畿内外围称作近畿,像是九州、东北、北陆等称作远国。
由于当时将近畿与远国之间的范围,都称作中国,西日本有,东日本当然也有。
当初静冈、山梨、长野、富山、石川、福井、岐阜、香川、德岛、广岛等地都算是中国。
说白了,古代日本的中国地方,泛指都城与远国之间的所有区域,而到了明治时期,东日本的所谓中国地方被取消,只有本州岛西部的中国地方被保留下来。
奈良时代的中国地方隋唐时期,日本不断从中原学习先进文化,而奈良时代,当时日本除了京都之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统治中心,那就是九州岛北部的太宰府,位于今天的福冈。
太宰府地处日本与大陆之间的交通要枢,地理位置很重要,也是率先接受先进文化的地方。
当时连接京都与太宰府的山阴、山阳两道极其繁华,所以这一片地方也被称作“中国路”。
直到江户德川幕府时期,才正式将中国路定为山阳道,但当时的中国路却又有了别意,当时整个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全都被称作是中国地方,这个名称也一直被保留。
古代整个东亚的文化,都以中原王朝为中心,周围各国深受影响,在地名上也是如此,就好像韩国也有岭南、湖南,越南也有太原、河南之类,但与中土却仅仅是名字一样而已。
实际上,日本的中国地方,跟咱们并没有任何实际上的关系。
咱们之所以叫做中国,是因为老祖宗认为我们居住的土地是天下正中,因此自称。
日本的中国地方,其实就是按照与都城之间的距离远近进行划定而出现的地理名词,而这里的都城是指日本旧都京都,中国地方,说的就是今天日本本州岛西部岛根县一带的土地。
日本境内有个地方叫“中国地区”,这个地方与中国有何关系?
岛国有四大块,九州、四国、本州、北海道,【中国地方】(也可以称“中国地区”)在本州的西端。这块土地,现在大体是包括5个县,即鸟取县、岛根县、冈山县、广岛县、山口县。
中国地方,跟日本大和民族的神话相关,这块土地最初源头叫“出云国”,也叫“苇原中国”“中津国”“中国”等。《古事记》将君临这里的天照大神比喻为日神。神话里的出云国,地域比较宽广,比后来同名的藩国要大很多。
简单粗暴理解,神话里的出云国,差不多等同于中国地方。那么,这个概念的进一步巩固在日本律令制时期,那时候没有大权独揽的“征夷大将军”,只有掌握绝对权力的“天皇”。
天皇朝廷学习隋唐的先进政治经验,对统治下的国土、民众进行各种改造,至今在日本留下深刻烙印。比如在区域划分上,以都城【京都】为中心,近距离的地区叫“近国”,远距离的地区叫“远国”,近国与远国之间的地区叫“中国”。很巧,行政的“中国”跟神话的“中国”,基本对应。
中国地区,传统划分为两大块——北部的山阴、南部的山阳,分割线是中部高大延绵的伯耆山。古代日本有山阴道8国、山阳道8国,16国里多数属于中国地区,但像备前、播磨、丹波等国就不是,只能说大体上能对应。
总而言之,中国、日本的中国地区,双方之间的渊源不强,顶多是隋唐文化影响到行政区划。不像京都,靠西侧的右京取名“长安”,靠东侧的左京取名“洛阳”,生搬硬套拿中国地名来往脸上贴金。不过,中国地区也算是福地,日本战国时期“村长斗殴”,血腥杀戮很少波及到这里,老百姓生活还算平安。
日本境内有个地方叫“中国地区”,这个地方与中国有何关系?
还有个银行呢,叫“中国银行”
日本境内有个地方叫“中国地区”,这个地方与中国有何关系?
日本那个中国地区,是指中部,。本州那块。。
日本境内有个地方叫“中国地区”,这个地方与中国有何关系?
没关系。日语中的中国地区指的是“国家中部”地区。也就是本州岛中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