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的后代是如何把齐国国君之位弄丢的?
春秋与战国之前,发生过两件不得了的事情,一个是著名的三家分晋,原本的北方第一强邦晋国崩解,被赵魏韩三家所分,另一个就是田氏代齐。
齐国并没消失,但齐国王室从原本的姜姓,变成了田氏陈姓,姜太公的后代没能守住王位,而这件事也被称作“田氏篡齐”,在先秦属于非常重大的事件。
齐国的先祖,就是著名的姜太公姜子牙,武王伐纣之后册封姜尚为齐国之侯,裂土分封在今天的山东境内,之后世袭传承,也曾在春秋时期达到鼎盛,称霸中原诸侯。
但是齐国在齐桓公时代达到极盛以后,急速衰落了下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来自于其他国家的田氏不断崛起,成为了齐国不可忽视的强悍力量。
田氏篡齐的主角,是来自于陈国的田完,他乃是陈厉公的儿子,陈厉公去世以后弟弟陈庄公继位,而太子御寇被陈庄公所杀,田完跟御寇关系不错,害怕牵连自己,于是逃奔齐国。
那时的齐国还是齐桓公时代,田完因此受到重用,担任百工之首的工正,此后田氏子孙一直世袭传承工正的职位,也深受齐国王室的赏识器重,地位不断攀升。
齐庄公时期,庄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田氏的田桓子,而这个时候的齐国出现了问题,原本出身齐国王室旁支的高氏、国氏两大家族,不断与王室争夺大权,三方斗争不断。
偏偏此时,齐国的国君一代不如一代,尽出些乱搞的糊涂虫,当时齐国的百姓对于王室也是怨声载道,而田氏趁此机会,不断收服人心,因此得到了齐国百姓的拥护爱戴。
齐景公时期,大兴土木建设宫殿,当时齐国的百姓生活困顿,他的王宫府库里,财帛粮食却堆积如山,而田氏趁机对百姓施加恩惠的时候,齐景公也完全不懂得阻止。
对于这种情况,晏婴等臣子多番上疏劝告,但齐景公完全不听,等他好不容易反应过来,准备阻止田氏的时候,却为时已晚,齐国的人心已经全都倒向了田氏那一边。
从公元前545年开始,田氏家族利用合纵连横的办法,相继除掉了齐国之中势力庞大的鲍氏与栾氏、庆氏、高氏等,最终成为了齐国最为强悍的一个公族。
齐简公时代,跟当年的齐景公类似,他不仅自己胡作非为,而且对于田氏的日益强大完全就是置之不理,就好像没看到一样,使得田氏逐渐彻底把控了齐国的大权。
不仅是向百姓们施加恩惠收服人心,田氏还直接发动武装,用武力的方式扶持能够听令于自己的齐国之君,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田氏完全掌握了齐国。
田氏传承到田襄子时代,基本拥有了整个齐国,而当时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智氏,实际上瓜分了整个晋国,之后又经历了两代人,田氏强化了与其他诸侯之间的联系,为自己争取支持。
齐康公继位时期,沉溺酒色不理朝政,而田氏的家长田和眼见时机成熟,直接就把齐康公迁到海边的一座城,这个时候,齐国彻底被田氏取代,姜氏齐国算是走到头了。
整体来说,姜氏弄丢齐国,一来是因为姜氏的子孙非常不争气,总是出一些无能又乱来的人作为国君,二来也是因为他们无视田氏扩张力量的影响,导致养虎为患。
姜子牙的后代是如何把齐国国君之位弄丢的?
一般来说,春秋与战国的标志性事件就是“三家分晋”,而另外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田氏代齐”。与前者的血腥对抗相比,后者明显就温和了不少。
齐国是山东大国,开国国君是姜尚,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姜太公。后来的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这是齐国的最顶峰时期。不过后面的齐主能力参差不齐,齐国逐渐被田氏所控制,最终被替代。姜齐是如何被田齐所取代的呢,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
1、 外来的田氏
田氏家族本来姓陈,是春秋时期陈国国君的后人。因为陈国发生变乱,他们避难到了齐国,此后几经发展,成为齐国的重要宗族之一。田氏在齐国的开拓者是陈完(前705~?),他在齐国工作兢兢业业,待人接物谦虚有礼,很快在齐国站住了脚,并得到了齐桓公的信任。
田氏真正确立在齐国贵族地位的,则是靠姻亲——和齐国宗族懿仲的联姻。于是田氏有了贵族身份,但之后这家的几代人,也一直没有显山露水。直到陈完(后改为田姓)的五世孙田须无被齐庄公册封为正卿,这个家族也因此取得了在齐国国内和高、鲍等世家大族平等的高贵地位。
2、 内乱中崛起
田须无去世后,其子继承了爵位,这个人成了田氏真正崛起的关键人物——田桓子。
此时的齐国是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先是国君齐庄公被权臣崔杼杀害,接着大权独揽的崔杼,嚣张了没几年,又被另一大权臣庆封杀掉。然后,就到了田桓子的表演时间,他与晏婴等人联合,推翻了庆封的专权,稳住了新国君齐景公的王位。
齐景公时期是姜齐最后的风光,他为了遏制传统豪门家族,开始任用根基不深的田氏家族,公元前532年,齐景公借田桓子之手驱逐了此时把持齐国大权的栾、高两大家族,并且迅速平定掉他们的残余势力,田桓子也逐渐成长为新的贵族势力。
田桓子依靠自己出众能力,不断拉拢百姓,逐渐的得到了齐国的控制权。而齐景公此时却将精力放在了重树霸权上,他在位五十七年,也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可殊不知危险已经发生在内部。
3、 把持权之柄
田桓子是田乞,他是个精明能干不亚于他父亲的人物,齐景公尸骨未寒,田乞就联合士大夫发动政变,驱逐了齐国从齐桓公开始确立的两大宗族——国氏和高氏。此时的齐悼公是田乞所拥立的,田乞自封为国相,从此把持了齐国的大权。
齐悼公完全倚重于田乞。但是国内的旧宗族势力仍在,田氏虽然控制了军事、经济、政治大权,却还不能任意行事。
齐悼公去世后,田乞也在同时期过世。其子田常成了齐国真正的掘墓人。
4、 姜与田对决
上位的齐简公是由当时的齐国宗族共同推举上去的,比起前任齐悼公来,齐简公的权力要大得多,他开始意图解决田氏尾大不掉的问题,而田氏多年来大权独揽,也引起了许多旧贵族的不满。一股反对田氏的暗流,正在形成。于是姜与田的对决开始了。
公元前481年,田常于是年夏天发动了政变,对齐简公展开了攻击,并一举击溃齐简公。从此,田氏在齐国正式一家独大。
此时的晋国还被六家所掌握,比韩赵魏成为诸侯的时间还早几十年。
这时候的中国,宗法制的社会结构并未完全消失,废除国君依然是大逆不道的行为。田常虽然大权独揽,但终其一生,也没敢走出这最后一步。前403年,韩赵魏成为诸侯。当时当政的田和看到了榜样,于是开始着手替代齐国。前386年,田和正式成为齐国国君,田氏代齐就此彻底完成了。
田氏代齐的成功,也标志着西周时期建立的宗法秩序彻底崩溃。诸侯能被替代,那么周天子又如何呢?其被取代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