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人喝得什么酒,高度白酒?低度米酒?还是其它什么酒?

我国造酒的历史很久远,男人喝酒的历史一样久远,而且故事多多。 自刘邦建立汉朝伊始,史书中关于汉朝的记载就离不开酒。开国皇帝刘邦“好酒及色”,汉景帝刘启喝酒醉误睡婢女生子长沙王刘发,窦婴、田蚡与灌夫之间的明争暗斗更是与酒息息相关,韩延寿临死时喝酒“石余”! 我们不仅要问:汉朝人酒量都那么好吗,能把白酒当水或者当啤酒喝?他们喝的到底是什么酒,度数有多高,肯定不能像今天的白酒度数那么高吧?

我国有非常悠久的酒文化,从夏商周的上古时期开始就有“杜康造酒”的传说,不过,对我们现在的人来说的话,古人的酒量似乎一直是个谜。

印象里,很多古人喝酒就跟喝水一样,那酒量真的是高得离谱。

话说回来,古人喝的酒跟咱们现在喝的完全不一样,那时候的酒大多都是低度发酵酒,并非高纯度的蒸馏酒,因此古代很多“海量”之人,实际上根本经不住现代的酒水。

史料记载当中,汉朝名将韩延寿,可以“饮酒石余”,而于定国则是“食酒至数石不乱”,古代一石的量是非常吓人的,别说这么多酒,就是喝这么多水都很难受。

然而史料上的古人,不仅能喝得了,而且喝完跟个没事儿人一样。

事实上,这些海量的古人所饮的,全都不是如今流行的蒸馏酒,从上古先秦到元朝之前,国人主要流行饮用的,几乎都是低度的发酵酒,酒精度数通常在十度之内。

最初的酿酒传说,就是说因为发现堆积在一起的果实还有被水泡了的粮食,就逐渐产生出酒精等物质,这个过程也就是发酵,人们偶然之间,发现了酒。

对于发酵来说,酒精度数不能高,一旦超过十度,就会停止发酵。

通常来说,用同等的粮食酿酒,出酒量越低,说明其度数越高,在古代超过十度的酒都被称作是上品,价格是相当不菲的,因为上好的酒,需要消耗很多的粮食。

《汉书》当中记载,西汉时期的酿酒情况是“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而后来的东汉就发展成“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樽”,度数明显有了上升。

古人形容度数高的酒是“美酒为毒”,并且价格也很贵。

汉朝时期,北方人主要用高粱、粟米酿酒,而南方则使用稻谷,当时的粮食产量仍旧是比较低的,因此需要消耗众多粮食才能酿的酒,即便度数低,还是很贵。

因为酿酒技术的差异,古代的发酵酒,其实更像是如今的酒酿之类,虽然含有酒精,但含量是非常低的,这跟后来出现的蒸馏酒,完全是两码事。

宋元时代,蒸馏酒出现,利用酒精与水的沸点不同将酒精分离,提高酒精度数。

汉朝距离蒸馏酒出现的时代,有千年岁月,当时根本就没什么高度的酒,再怎么高也不会超过二十度,喝多了喝得肚子胀,倒是比醉酒的可能性更大。

汉代人喝得什么酒,高度白酒?低度米酒?还是其它什么酒?

生活那杯苦酒!

汉代人喝得什么酒,高度白酒?低度米酒?还是其它什么酒?

蒸馏技术应用于白酒比较确切的说法是始于元代,汉代一定是米酒。

汉代人喝得什么酒,高度白酒?低度米酒?还是其它什么酒?

  1. 汉代喝的东西可就很有意思了。
  2. 西汉的时候老百姓基本上就是喝凉水的。
  3. 东汉的时候才开始把水烧开了喝,那个时候的热水不叫热水,叫“汤”。
  4. 说到汉代的酒,西汉时期是禁酒的。
  5. 汉代的酒跟现在的米酒很像,那个时候没有蒸馏技术,所有没有高度酒。

汉代人喝得什么酒,高度白酒?低度米酒?还是其它什么酒?

你把那时候的酒想象成现在的啤酒就行了。

当下社会喝啤酒的人,多少都能整几瓶,那古代也一样,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海量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