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古代并没有狮子,为何古人能雕刻出石狮子?

中国在古代并不是没有狮子,只是不产狮子而已!

对于各种动物来说,每个地区都会有非常独特的品种,这是地域环境所决定的。狮子作为非洲草原上顶端的猎者,我们国家是没有它生活的踪迹的。不过我们从很早时期开始,就有了在大门前弄两个石狮子的的传统,还那么的栩栩如生,这些狮子都哪儿来的?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吗?

我们的狮子当然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当年的狮子原形还主要是其他国家交往过程中得到的。

当年秦造成一统以后,就有外来使者赠送狮子,当时的人们都对这种雄壮的猛兽震慑住了,而且这种动物形态威严,往那里一站就非常“拉风”。所以这种外来动物马上就成了“座上宾”,就连君主都对它有一些兴趣。

不过那时候的狮子还不叫狮子,而是叫“狻猊”。

《尔雅·释兽》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郭璞注:“即狮子也,出西域。”

等到后来中原王朝跟西方往来密切的时候,更多一点的狮子都被运送到本国,这个时候狮子的正确名字才被翻译过来。随后狮子的地位就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

”乌戈地暑热莽平,……而有桃拔、师子、犀牛。“颜师古注云:”师子,即《尔雅》所谓狻猊也。“

自汉代以后,受众很多的佛教传入中国,并在中原站稳了位置,而在整个佛教理论体系之中,这种动物可是作为护法存在的。

我们在后来的一些小说中也可以发现,很多佛祖菩萨的坐骑都是狮子。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很多寺庙的大门口就开始出现了雕像和图案。不过那时候狮子的形象并不统一,因为很多工匠没有见过真正的狮子,所以雕刻起来也就向着老虎靠近不少。这就导致了早期的狮子看起来非常奇怪,并没有符合它本身的气质。

后来人们又把它跟麒麟联系起来,麒麟在我们的文化中属于祥瑞的存在,根据先人留下的麒麟图样中,我们发现狮子和龙结合在一起最像麒麟,所以狮子又进一步转化为祥瑞之兽。所以在后来的很多庙宇图画中,狮子就会以祥瑞的形象出现。

有了祥瑞属性的加持,那么在祭祀以及某些喜庆场合中就要请来狮子来助助兴了。但是真正的狮子没做办法弄过来,所以民间就发展起来了舞狮的“山寨”方法。这种现象自从出现以后,就几经变化,早期的舞狮主要是看服装样式,到了后期有专业人士训练这项技艺以后,舞狮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最后这项活动还跟武术联合起来,更加能做出高难度动作,其观赏性也大大增加。

不过如今的专职舞狮人已经不多了,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真心希望它不会没落才好。

我们民族的文化擅长交流融合,所以当外国雄狮的形象引进来以后,我们的智慧先民才可以有那么多脑补的发挥,如今的狮子形象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祥瑞之相了,相信您的身边也会存在它的祝福。

中国在古代并没有狮子,为何古人能雕刻出石狮子?

在古代,大型哺乳动物——狮子生活在非洲和印度。也就是说中国最早是没有狮子的。

追根溯源,狮子起源于12.4万年的非洲东部和西部,大约2.1万年前,狮子才开始走出非洲,最远到达亚洲的印度等地。

中国最早的狮子是汉朝时期,西域向皇帝进献的礼品。

《后汉书·西域传》: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国)遣使献师(狮)子、符拔。

意思是说远在西亚的安息国(相当于今伊朗),谴使送给当时的汉章帝刘炟(da)一件礼品:狮子和符拔(一种形麟而无角的动物)。

这在当时的国都洛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看到如此庞大的食肉动物。狮子威风凛凛的形象震撼人心,从此狮子被国人追捧和热爱。

中国最早没有狮子,但是有一种和狮子几乎一模一样的神话动物——狻猊(suan.ni)。相传它是龙的第五个儿子,形似狮子,平时喜静不喜动,是个宅男。由于久坐寂寞无趣,又喜欢上了吸烟,是吸香炉里的烟火。所以香炉上都刻有它的头像。

古代建筑顶部都有神兽坐镇,按照建筑物的等级高低不同,大殿屋脊上神兽数量不等。但不能超过十个。故宫太和殿装饰最多,有10个,其它大殿都是9个。

按照等级排列为:第一个为骑凤仙人,后面依次排列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由此看来,狻猊虽然和狮子很想似,却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如图)

狮子传入我国后,人们认为它是一种祥瑞之物,有驱魔镇邪的作用,于是用石头雕刻成像。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园林、陵墓。但更多的时候用于大门两侧把门看家。

最早的石狮子和真狮子有些区别,毕竟能见过真狮子的人少之又少,工匠凭想象力,加上狻猊和狮子极为相似,两者形象合二为一,创造出了许多憨态可掬的形象。比如在故宫武英殿以东的金水河上有座石桥——断虹桥,桥的望柱上有许多石狮子,还有卢沟桥的石狮子,其实都和真狮子的形象相去甚远。(断虹桥的石狮子是明清时期雕刻的)

石狮子成了一种传统文化。南北地区雕刻的石狮子又有区别。这从南方和北方舞狮可窥一斑,南狮轻巧活泼,北狮威武雄壮,这和地域文化有关。

文/秉烛读春秋

中国在古代并没有狮子,为何古人能雕刻出石狮子?

狮子的故乡,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相传东汉时期狮子被当着礼物送给当时的皇帝。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推祟为高贵尊严神兽。不久从印度等地学到石狮雕刻工艺。石狮属于猛兽一般不入室,石狮放于大门口,传说,能带来好风水。摆设右雌左雄,代表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旧习俗为镇宅治邪的作用。

中国在古代并没有狮子,为何古人能雕刻出石狮子?

谢邀。

狮子是典型的热带草原动物,主要分布在非洲的热带草原区,而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是季风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所以在我国是没有野生的狮子的。中国古代虽然不是狮子原产地,不过狮子还是有其他渠道进入中国的。

狮子最早出现在中国,应该是在汉朝时期。

佛教传入我国之后,因印度等地区是狮子的原产地,同时狮子看起来十分威猛,佛教便将起纳入作为一种祛妖霹邪的护法兽。

同时在汉章帝的时候,《后汉书》记载“月氏国、安息国遣使献来师子”。这说明当时的大月氏曾经把一头狮子献给汉章帝,应该是汉朝人第一次见到真正的狮子。

而狮子传入中国以来便以威猛著称,因此慢慢便成为了镇宅神兽,久而久之,石狮子就成为大户人家门前的必备装饰。

后来,狮子在中国有了新的含义,受阴阳学说的影响,门口的狮子一般都是成对出现,右边为母狮子,左边为雄狮。在雄狮子脚下,通常还会踩一个球,象征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利,而雌狮子一般脚边会有一只小狮子,寓意子孙满堂,福寿延绵。

中国在古代并没有狮子,为何古人能雕刻出石狮子?

象征:权势、威严、尊贵、震宅……

中国在古代并没有狮子,为何古人能雕刻出石狮子?

中国古代建筑,上至紫禁城,颐和园,王府,下至四合院,胡同,小巷,宫前,殿前,门前都有姿态各异的石狮子,甚至是铜狮子。皇宫中的铜狮子高大威武,不仅避邪,而且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祥瑞之气。北京故宫门口的一对石狮子,俗称北京狮、中国狮,受到了世界人们称赞和喜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