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是先天圣人,为什么还要去朝拜火云洞三圣?
在封神原著中,女娲只是去跟自己的兄长,也就是天皇伏羲一起过个生日而已,她朝贺火云洞三圣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并不奇怪。
按照《封神演义》原著中的描述:且言女娲娘娘降诞,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而回,下得青鸾,坐于宝殿。
女娲过生日的当天,纣王带着群臣前去女娲宫上香,随后就有了“题诗事件”,而当时的女娲并不在女娲宫之中受人香火,而是去了火云宫“朝贺”火云洞三圣皇。
火云洞三圣皇,也就是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与人皇轩辕三位,在封神之战中,曾经帮助阐教破除截教的痘毒,与女娲一样,也是封神世界的圣人。
那么,封神世界中地位如此之高的女娲,为何去“朝贺”火云洞三圣呢?
首先,女娲的地位并不高于三圣皇。
按照原著描述,商朝丞相商容劝纣王去上香朝贡的时候说:女娲娘娘乃是上帝神女,生有圣德,那时共工氏怒撞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以补青天,故有功于百姓,黎庶立祀以报之。
从这些描述就能够看得出,其实女娲虽然成为圣人等级,但是她的资历修为并不如鸿钧老祖等人,她是凭借造人、补天等绝顶的功劳成圣的。
也就是说,女娲在封神世界之中,虽然是圣人级别,但是她的资历在圣人之中,倒是并没有那么高深,女娲与三圣皇同样都是圣人级别的存在,地位相差无几。
其次,女娲其实是去跟哥哥一起过生日。
在原著第二十回也说过,伏羲女娲居洪荒之世,无百谷之美,尚不茹毛饮血。
其实在传统的神话传说里,伏羲与女娲是一对兄妹,同时也是一对夫妻,天皇伏羲居住在火云洞,而女娲居住在女娲宫,他俩都是同一天生日,女娲过生日,当然伏羲也要过生日,三皇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离开火云洞,要一起庆生,当然只能女娲出门去找兄长。
女娲前去火云洞“朝贺”,原本就是想要跟亲哥哥一起过个生日,而火云洞里居住的,可不止是伏羲而已,女娲将伏羲称作兄长,自然也要对神农、轩辕礼貌一下,这都是客套。
最后,女娲终究是个女子,而三圣都是称皇之圣。
《封神演义》诞生于明朝时期,女娲虽然是上古正神,但依旧还是个女子,而伏羲、神农与轩辕不仅是男子,更加是称“皇”的三圣人,朝贺“皇帝”也应该。
女娲过生日的时候,去找自己的哥哥,还有哥哥的“室友”们一起庆祝一下,其实都是比较正常的,虽然神农轩辕的资历不如女娲,但毕竟还是有皇的名号,这是女娲比不了的。
《封神演义》的创作时代也影响到了其中的内容,女娲尽管是上古正神,但她去找火云洞三圣皇过生日,依旧要用“朝贺”这样的字眼,这也是正常的。
《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是先天圣人,为什么还要去朝拜火云洞三圣?
封神演义原著第一回中,纣王接受了宰相商容的建议——去女娲宫降香。
纣王问道:“女娲有什么功德,让我以万金之躯给他降香?”
商容回道:“女娲娘娘是上帝神女,生有圣德;
女娲娘娘在封神演义中的真实身份,是上帝神女。
那上帝神女为什么要朝拜火云洞三圣呢?只有一种可能——火云宫三圣的地位和法力,要远远高于女娲娘娘。
那火云洞三圣指的是谁呢?
原文写道:“且说女娲娘娘降诞,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而回。
伏羲在《封神演义》中,到底是什么身份呢?
原著第十一回写道:“伏羲乃先圣所演,非姬昌捏造。”
原著第二十四回中:伏羲黄帝不用茹毛,而称至圣。
也就是说,伏羲不但发明出了八卦,而且还是先天圣人。而女娲娘娘仅仅是上帝之女,所以伏羲的身份,要远远高于女娲娘娘。
关于炎帝的描写,在原著第八十三回:“炎帝修成大道通,胸藏万象妙无穷;碧游宫内传真诀,特向红尘西破戎。”
第九十八回:姜子牙命人造的封神台坛中,供着四季正神,春曰太昊,夏曰炎帝,秋曰少昊,东曰颛顼,中有皇帝轩辕坛。
炎帝不但修炼成了大神通,还在碧游宫传下道法。而且大家注意,姜子牙供奉的正神中,最中间是皇帝轩辕,却没有女娲娘娘,这能说明什么呢?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
轩辕皇帝在原著中,有什么功劳呢?
轩辕皇帝在陈塘关,留下了一把乾坤弓和震天剑。除了哪吒以外,没有人能拿得动。轩辕黄帝还打败了九黎部落的丘长蚩尤,其功劳也很大。
大家注意一点,原著中只说了女娲娘娘炼石补天,关于别的神话传说,却从未提及。所以不能把我们所熟知的女娲造人,也用到这里。所以一切还是要以原著为主。
注: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谢谢大家的支持!
《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是先天圣人,为什么还要去朝拜火云洞三圣?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细读「封神演义」,原著所用乃是「朝贺」而非「朝拜」。虽只一字之差,意味却明显不同。
女娲是先天圣人,先于天地而生。天地初开,女娲以身化神,以身化万物,然后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亦被称为「大地之母」。
自身层次如此之高,在世人心目中地位如此尊崇的女娲娘娘,前去朝贺的「火云洞三圣」,又是何方神圣?
「火云洞三圣皇」指在火云洞修行的天,地,人三皇,即我们所说的「三皇五帝」中的三皇,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在「封神演义」中,能称为圣人的,除了化身天道的最高主宰鸿钧老祖,便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女娲娘娘以及西方二圣接引与准提,然后便是这火云三圣皇。
火云三圣皇之一的天皇伏羲,与女娲乃是兄妹关系。伏羲在家搞派对,小妹前去朝贺捧场,兄妹团聚拉拉家常,也在情理之中。有这层关系,即便不用「朝贺」而用「朝拜」,也没有问题。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除了自身修行,还必须根据自己对世间万物和天地秩序所作出的贡献向天道换取功德,然后成圣,想做圣人也没那么容易。就对天地万物的贡献和功德而言,火云三圣皇确实功德无量。
作为人文始祖的伏羲,教化万民,推演八卦,神农尝百草,救万民于水火,轩辕一统天下,四境安宁,这种无量功德,不论是女娲娘娘还是其他圣人,都得高看一眼。
圣人的修为与法力,还在于其所依靠的气运加持。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世间经历了三次主宰者的更迭。
先是龙族,凤族与麒麟族的惊天大混战,最后三族凋零。接着是巫族与妖族抢夺世间主导权,都因对天地万物造成巨大破坏而退出历史舞台。而正是女娲「抟土造人」的人族出现,最终成为世间的主宰者。而火云渡三圣作为人文始祖,正是借助人族的兴盛的气运加持,必然受到天地及各位圣人的另眼相看。
另外在「封神演义」中,对女娲的人物设定淡化了其造人和补天的功德,而将其设定为妖族之首。在人族占主导的世界,妖皇前去朝贺人皇,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在神话世界中,不管是灵山大川还是天地人间,各种派对沙龙应接不暇。大家互相走动,谈经论道,亦是常事,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也不是经常开吗?
在历史长河中,女娲的地位确实也有反复,存在变化。有时高于三皇,有时与三皇同列,有时低于三皇。
女娲造人,创造万物,作为大地之母,其地位自然在三皇之上,这种女娲崇拜其实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女性崇拜。女性作为社会组织的主导和主宰者,其演化出来的精神形象便是大地之母女娲。
进入父系社会之后,男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对男性神祗的崇拜便逐渐流行和强化。再加上经典古籍「尚书」对三皇的推崇,三皇的地位自然也越来越高。
(女娲补天)单就女娲造人和炼石补天这两件大功德,无论历史长河如何奔腾不息,女娲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都将处于极为超然的崇高地位。
《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是先天圣人,为什么还要去朝拜火云洞三圣?
女娲娘娘是先天圣人不假,功德无量地位尊崇,对于她的功德商朝丞相商容曾做过如下评价:女娲娘娘乃上帝神女,生有圣德;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之,以补青天;故有功於百姓,黎庶立祀以报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夙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
从商容的评价来看女娲娘娘有两项功绩,一是补天,二是福国庇民。仅凭这两项功绩就可以在封神世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话说回来女娲娘娘地位高则高矣但并不是最高的,排在她前面的顶级圣人多达数人,比如鸿钧老祖师徒四人,比如火云洞三圣。
鸿钧老祖、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他们的实力和地位就不必细说了,整部《封神演义》就是围绕他们师徒转的。我们主要说说神秘低调的火云洞三圣伏羲、神农和黄帝。这老三位究竟什么来头呢?我们从黄龙真人和玉鼎真人联合给他们写得一封信上就能看出来。
话说余德使用旁门左道之术让西歧姜子牙阵营中除了哪吒和杨戬之外的所有人都中了毒痘瘟疫,西歧立马失去了战斗力。关键时刻,玉鼎真人命徒弟杨戬火速赶往火云洞面见三圣求取解药,玉鼎真人和黄龙真人还特意写了一封书信让杨戬当面呈递给三圣,写封信的抬头大有讲究:“弟子黄龙真人、玉鼎真人薰沐顿首,谨书,上启辟天开地太昊皇上帝宝座下。”
这个称呼非常清晰地指明了火云洞三圣的身份,那就是天皇、地皇和人皇,这在火云洞童子那里也得到了印证,火云洞三圣也就是所谓的三皇五帝中的三皇。伏羲乃天皇、神农是地皇、黄帝是人皇。可能很多人就感到奇怪了封神时代的天皇不是昊天上帝吗?人皇不是纣王吗?
一国不能有二主,同样天上也不能有两个天皇,那么如何解释伏羲和黄帝的身份呢?实际上伏羲应该是昊天上帝的前任,更准确的说伏羲是天庭第一个皇帝,黄龙真人和玉鼎真人称伏羲为辟天开地太昊皇上帝宝座下,也就是说伏羲具有开天辟地之功,既然天都是他开的,当然他肯定是天上的第一个皇上。
而纣王则是黄帝的后人,确切的说纣王是黄帝的第三十三世孙,纣王继承老祖宗的皇位那是名正言顺的。由此可见火云洞三圣不但身份高而且资历老,他们的身份不仅是圣人身份而且都是皇上的身份,所以他们又称为火云洞三圣皇。这个身份就比女娲娘娘高多了,女娲娘娘只是圣人身份,补天的肯定是比不上开天的,所以她的地位还是要低于火云洞三圣的。在其他神话故事中说伏羲是女娲的亲哥哥,这就更好理解女娲娘娘在自己的降诞之日要到火云洞去朝贺了。
《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是先天圣人,为什么还要去朝拜火云洞三圣?
他哥在那儿
《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是先天圣人,为什么还要去朝拜火云洞三圣?
《封神演义》里女娲娘娘是去朝贺不是朝拜,贺和拜是有本质区别的,女娲娘娘是天道圣人与"天皇"伏羲关系非常密切,天道圣人的女娲娘娘和人道圣人的伏羲天皇相互朝贺,是非常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地位和实力无关。
我们一起来聊聊女娲娘娘和伏羲的关系,理清这些就知道是为什么了,浅见请见谅:
女娲和伏羲先天阴阳之气一起化形而出,在洪荒世界相互依靠和扶持,感情深厚无比。盘古开天辟地身衍洪荒世界,女娲和伏羲是先天阴阳之气化形而出,两人一起在盘古脊柱所化的不周山修炼,人首蛇身的兄妹关系,在洪荒世界里相互依靠和扶持修行。
女娲和伏羲一同拜师听道于鸿钧老祖,但女娲娘娘因修造化之道有大功德于洪荒,被鸿钧老祖收为亲传弟子,赐予"鸿蒙紫气"成天定圣人,而伏羲也有自己的机缘不在鸿钧老祖这里,只能做为普通听道弟子。
女娲和伏羲作为兄妹关系,一同在洪荒世界相互依靠和扶持艰难求道,加上作为哥哥的伏羲处处照顾女娲,关系深厚无比,感情是更不用怎么怀疑。
巫妖劫进入妖族天庭成就准圣,女娲以大功德造人成圣脱劫,妖族伏羲历劫身陨被女娲庇护转世为人族伏羲。巫妖劫时,女娲和伏羲为了提升修为和保护彼此,主动历劫进入妖族天庭势力成为妖族之皇,女娲娘娘是妖族"娲皇",伏羲是妖族"羲皇",利用天庭气运修炼至准圣高阶修为。
巫妖劫起女娲娘娘造人族以功德成就圣人果位,从而脱劫而出与世长存,但伏羲却没有这样的好运道,在与巫族最后大战的战斗中陨落,只被女娲娘娘保留了灵魂,一身修为和身体全部化为乌有。
女娲娘娘为了伏羲,只能与巫族后土达成给巫族留一线生机的诺言,获得伏羲转世的机缘,帮助伏羲死后灵魂顺利通过后土娘娘开辟的六道轮回,从此妖族伏羲消失,开始转变成人族伏羲,彼此关系可想而知。
人族伏羲衍天机创八卦,成为人族人皇,以功德和人族气运成就人族"天皇"果位。女娲娘娘造人成圣后,老子、元始、通天、准提和接引也都依托人族成就圣人,洪荒世界开启圣人治世时代,除女娲娘娘外,其他圣人因人族而成圣,与女娲娘娘有莫大的因果。
圣人治世开启后,人族发展壮大的需要各圣人开始布局,为了人族可以真正成为洪荒世界的天地主角,开启了人皇计划,以红云老祖身陨留下的成圣之基"鸿蒙紫气"为依托,把"鸿蒙紫气"分为三份,与功德结合成就另类功德圣人,因与女娲娘娘的因果,把第一个人皇名额给了伏羲。
伏羲转世人族华胥氏,觉醒前世记忆和修炼经验,经女娲娘娘帮助赐予妖族至宝"河洛图书",并以此推演天机衍化,创立"伏羲八卦图",为人族在洪荒世界生存趋吉避凶,大大保存和发展了人族,人族也由此可以很好的适应洪荒世界的环境,从此伏羲就被推举为人族人皇。
经人皇伏羲带领人族在洪荒世界生存和发展,人族数量和安全获得了极大的保障,人族进入了第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机。
人皇伏羲因引领人族适应洪荒世界,造福人族开启正式天地主角的征程,功德圆满后被圣人们赐予"鸿蒙紫气"的三分之一,功德与鸿蒙紫气结合成就人族"天皇"的果位,成就人道圣人的"天皇",与女娲娘娘的天道圣人有本质区别,但对人族而然地位相差不大。
伏羲以功德和人族气运成就人族圣人,但与其它天道圣人有明显区别,地位和实力确实有不一样,伏羲还是要被天道圣人所节制的。
但也不敢轻辱,因人族圣人代表人族气运与其它圣人成圣有因果关系,气运反蚀下天道圣人也罩不住,所以都是相互交好、互相牵制;女娲娘娘以天道圣人朝贺伏羲,从彼此关系、地位相交、人族起源来说也都自然而然。
我是“荆棘皇冠1983”,一个迷途中寻找心灵灯光的行者,通过学习让自己成为一道光,点亮自己的同时点亮他人,大家可以多交流学习,共同进步,请点赞加关注,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