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三国古城新野有哪些故事?
本人是土生土长的新野人,从小就听说了许多关于新野的故事传说,但是最为出名的还是新野的三国故事,东汉末年,刘备在新野驻守长达数年,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而如今新野随处可见的板面据说也是张飞发明的,而现在新野还留下了诸多的三国遗迹和三国故事:
汉桑城
顾名思义,为汉代桑树所筑之城。位于县城汉城路原汉桑城小学内,现位于汉桑城公园内。相传为刘备集团驻守新野期间,关羽的赤兔马咬坏一户人家的桑树,关羽便亲自手植此桑树,后人筑城纪念,便为汉桑城。老桑树已经死亡,现存桑树为发出幼枝,仍枝叶茂盛。该城也是吉尼斯世界记录最小的城,现在已经开发为汉桑城公园,可以免费参观。
汉桑城
汉桑城重建碑文
汉议事台
位于县城南城门附近,相传为刘备驻守新野期间与诸葛亮议事的亭台,相传为诸葛亮按照八卦风水所建,据说诸葛亮在此处观天象,望气脉,帮助刘备完成统一大业,日夜运筹,确定对策。亭脊的八角水龙,是诸葛亮为防御火灾设计的,所以传说当年火烧新野时,新野满城起火,上下通红,全城房屋尽成灰烬,唯独此处没有损坏。现存建筑为后人重建,现在已经开放,可以免费参观。
汉议事台
关宿桑
位于新野县沙堰镇,相传火烧新野时,诸葛亮制订了先烧后淹曹兵的周密计划后,派关羽在沙堰埋伏。激战前夜,关羽和袍睡在这棵桑树下。
关宿桑
挂剑树
位于新野县公安局院内。刘备屯兵新野时。常在树下练剑,休息时常将剑挂于树枝上,故得名:挂剑树。挂剑树为一株参天古树,为 皂角树,长着槐树叶,结满皂角荚 却无皂刺,很奇特。史料载:汉“挂剑槐”衰亡于元末明初,而今的“挂剑槐”乃汉槐同根蘖生。
拦马桥
位于新野县城北门外,是一座小石桥,桥侧大青石上有马蹄印,并有后人标注的字样:拦马桥。据说刘备放弃新野南撤时,关羽率军撤离途径小石桥,被百姓拦道挽留,现场一片悲泣之声,关羽坐骑亦怆然踏步,从而留下马蹄印儿。
拦马桥
关公放水淹曹处
位于新野县城北沙堰镇西白河古道。传说火烧新野时,关羽埋伏在沙堰一带,并在白河蓄水,等待火烧新野后,放水淹曹,大获胜利。
回马荐诸葛处
位于新野县城北沙堰镇北。据说徐庶北去曹操后,刘备相送甚远,到达沙堰一带,眼望徐庶远去,下令砍伐树木,不让遮挡远望徐庶的视线。后徐庶返回,在此处举荐诸葛亮。
太子阁
位于县城老街。蜀汉政权的第二任皇帝刘禅的诞生于新野,据说出生时,祥光满屋,在其出生地,建有太子阁,现在已经毁灭无存。
虽然这些文物遗迹都毁灭殆尽,但是有关新野的三国故事在当地仍是家喻户晓,大家都能随便来几段三国故事,可见,新野的三国历史名城,名不虚传。
你知道三国古城新野有哪些故事?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一下。本人虽家住河南省,但不是新野人。新野现在是河南省南阳市的一个县。说起来真有些惭愧,与新野有关的三国故事,我知道的真的不多。印象最深的是《三国演义》中火烧新野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曹操的大将夏侯惇率领军队,去攻打驻扎在新野的刘备。刘备采纳军师诸葛亮的建议,诱夏侯惇进入博望坡峡谷,然后诸葛亮火烧博望坡,打得夏侯惇大败而回。于是曹操便亲自带兵讨伐新野。诸葛亮让刘备主动放弃新野,避开曹军的锋芒。 曹操手下的大将曹仁领兵到了新野,见城门大开,城中并没有刘备的军队,便让部队进城,在城中驻扎了下来。夜里,城中大火又起,赵云领兵攻打过来。曹仁不敌,引众将寻路逃走。曹军士兵自相践踏,死伤无数。曹仁等好不容易逃出火厄,刘备的将领糜芳又引一军赶到,拦住曹军又冲杀一阵。曹仁大败,带领军队夺路而逃。
你知道三国古城新野有哪些故事?
谢谢邀请。
三国古城新野我没有去过,但是三国时发生的故事却熟悉:
1.新野是《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发生地。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有个诸葛亮的,很有学识和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卧龙岗去请,结果跑了三趟才请到,诸葛亮于是鞠躬尽瘁,全力辅佐刘备。
2.新野是《三国演义》中“火烧新野”的发生地。诸葛亮在新野城烧出三把火,大败曹军,于是有“新官上任三把火”之说。
3.新野还有“汉桑城”,为“城中城”,内有一棵大桑树,传为关羽亲手所植。此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小的城。
4.新野还有个“议事台”,是刘备三顾茅庐请来军师诸葛亮后特意修建的,是刘备和诸葛亮商议军机大事之地。
就知道这些,再次感谢邀请。
你知道三国古城新野有哪些故事?
感谢邀请
河南南阳新野县县城的中心,有一高不过一丈、宽不足八尺、墙头有城垛、城门有石碑镶嵌的小城,城中围一株汉代古桑,故名汉桑城。汉桑城修得小巧玲珑,七弯八叉的枯枝伸出城外,远处望之,犹如一个古秀的盆景,典雅有趣。古桑老态龙钟,躯干如铁,巨大的枯枝扭曲着身腰,裂着缝隙,抖掉满身甲皮,犹如化石一般坚硬,使人壮心不已,感慨万千。
东汉末年,刘备、关云长、张飞驻军新野,运筹帷幄以图大业,后刘备集纳方方面面的意见,三顾茅庐,在卧龙岗请出了诸葛亮。自从诸葛亮当军师后,采取了很重要的两项举措,一是宽仁爱民;二是抓军中纪律。就是这两条,赢得了百姓赞颂。一天,关云长从操场归来,将自己的坐骑赤兔马拴在门口一棵桑树上,随后进屋一门心思研读兵书去了,不料,因为这匹马饿了,把树叶、树枝、树皮啃了个净光,没几天,桑树干枯而死。这棵桑树的主人,正是关云长所住的房东--张老汉。诸葛亮得知这一消息后,找到关云长,重申了爱民纪律,要关云长自觉补栽一棵桑树,以示对张老汉的赔偿。关云长开始想不通,认为这是诸葛亮给他难堪,进而仔细思考,觉得诸葛亮的话十分有道理,宽仁爱民,抓军中纪律,就得将兵一视同仁,己不正,焉能正人?于是亲自从市井上买来一棵桑树,高高兴兴地栽到了原处,并再三向张老汉赔礼。
为了不让这棵桑树再遭损失,关云长又带领官兵,围着桑树,建造了一座砖筑护桑城池。久负盛名的“汉桑城”便由此而来。
你知道三国古城新野有哪些故事?
三顾茅庐,火烧新野
三顾茅庐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火烧新野
火烧新野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诸葛亮第一把火烧博望坡,夏侯惇大败,曹操便亲自领兵伐新野。刘备放弃了新野,到樊城以避曹军。曹操的部将曹仁领的兵到新野,见城门洞开,城中无人,便引军进城中驻扎。夜来时分,就被火烧了。这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前两把火。曹仁引众将突烟冒火,寻路奔走,闻说东门无火,急急奔出东门。军士自相践踏,死者无数。曹仁等方才脱得火厄,背后一声喊起,赵云引军赶来混战,败军各逃性命,谁肯回身厮杀。正奔走间,糜芳引一军至,又冲杀一阵。曹仁大败,夺路而走。
你知道三国古城新野有哪些故事?
其他的不清楚,但诸葛亮的火烧新野是没有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