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瓜岛战役,日军究竟饥饿到什么程度?这样的队伍是如何迎战美军的?
如今,位于南太平洋上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不过这个地方也被称作“饥饿之岛”,而这个别称要追溯到二战时的瓜岛战役时期。
作为盟军太平洋战略计划的一部分,为保护美国与大洋洲之间的航线,1942年美军拿下了被日军占据的瓜岛,当时岛上的日军正在岛上修建机场,因为美军攻来,日军仓皇逃入丛林,之后,逐渐演变成了日本与盟军之间的长期拉锯消耗,最终困守岛上的日本耗损极大,饿死的比战死的多得多,巧合的是,在日语之中,“瓜岛”的发音与“饿岛”一样。
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军随即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当时的日军在太平洋地区共有三支主力部队,即第5师团、第2师团和第18师团,此外还有一个战联队,第21战车联队,第3战车团,近卫第2战车大队以上部队,都属于日军第25军集团军,由大将山下奉文率领。
日军占据瓜达尔卡纳尔岛之后,决定在这个南太平洋交通要冲上修建机场,1942年6月16日,日军的前鼎大佐率领第11工兵队的大约两千人,在瓜岛上修建机场,7月1日的时候,日军又加派岗村德长少佐,率领第13工兵队大约700人登岛,加强施工力量。
而那个时候,瓜岛上的日军仅有第2师团1个中队,大概也就240人的守备力量,负责着岛上的戒备任务。
只不过,还没等到机场建好,1942年8月7日,美军就启动了“望塔作战计划”,准备攻占岛上日军即将完工的机场,由于岛上的日军守备太薄弱,美军轻松登陆,使得岛上的日军仓皇逃窜躲进了丛林之中。
虽然瓜岛上的日军人数不少,但雷人的是绝大多数都是工兵还有杂务兵等,真正的正规军仅有242,包括4个军曹与2个少尉,另外还有中尉、少佐与大佐各一人,更可笑的是,这几个人竟然连步枪都没有,只有一把南部14式的手枪。
接下来,美国与日本都开始不断向瓜岛进行增援,日军在夜晚利用驱逐舰穿越海峡向瓜岛上运送物资与士兵,美军称其是东京快车,而美军的海军中将威廉·哈尔西,多次截断了日军的物资输送,使得岛上的日军陷入断水断粮的境地,甚至开始吃同伴。
瓜岛上的日军,陷入了严重的饥荒之中,而日军方面的物资补给也出了很大的问题,最终日军在瓜岛战役饿死的比战死的多出十数倍。
为何瓜岛的日军被饿死得更多?第一,日军原本就轻视了瓜岛的后勤保障
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日军在初次攻打瓜岛的时候,就得到了岛上丰富的美军物资,而在日军登陆瓜岛的时候,本来所携带的物资就寥寥无几,而后岛上的物资供应,完全都是看用多少运输来多少,根本没有存粮。
第二,美军掌握了制空权与制海权,切断了日军补给线
日军最初修建机场的时候,在岛上只派了两三千的工兵与几百号人的警戒部队,也正因日军疏于防范,使得美军几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瓜岛,美军登陆时,岛上日军逃入丛林,根本没有上报登岛的美军到底有多少,所以日军天真的以为美军只是一小撮。
因此,日军接二连三的派出的增员,都是一小波一小波的,非但没有任何效果,反而使得岛上的美军成功站稳了脚跟,日军一次次以卵击石,并没有夺回瓜岛,反而让瓜岛成为了美军永不沉没的航母,保证了美军在南太平洋上的制空权与制海权。
第三,日军本身海军与陆军之间的矛盾太多
日军的海陆之争由来已久,日军在瓜岛修建机场是海军的注意,根本就没有告知陆军,而瓜岛被美军占据后,日本海军受到了陆军方面的责难,日本陆军表示要夺回瓜岛,可要运送物资还是要依靠海军。
而日本海军不想因为运送陆军而损伤自己的力量,所以一直都像老鼠一样趁夜输送物资,大型装备与粮食等无法有效供应。
之后日本军部强令海军向瓜岛供送给养时,海军方面又出雷人招数,把物资塞进铁桶里,在在瓜岛沿岸扔下大海,让岛上的陆军自己捞,可因为美军的阻止,自然也就使得岛上的日军根本捞不到多少物资。
第四,日本本身物资匮乏,岛上环境艰难
瓜岛地处南太平洋上,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潮湿高温闷热,到处都是毒虫蛇类,非常容易脱水得病,而且也没什么野外食物能够采集,最多也就是些野果,而且还可能有毒。
当时,日本因为连年的战争,战线拉得太长,本就是个弹丸之地的日本因为战争,早就耗尽了家底,所有物资都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日本想要供应瓜岛的物资,其实也是有心无力。
瓜岛战役的确非常惨烈,但并非打得很猛,更多的日军都因饥饿而亡。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日军负责物资运送的指挥官百武晴吉想了个新的办法,他提议在瓜岛旁边的蒙达岛建立一个空军基地,为了不让美军发现,他还特意选了一大批茂密的丛林,做了各种精心伪装,这样,倒是瞒着美军有一两月的时间。
然而没多久,一架美军侦察机无意中还是发现了日军的动作,得知此事的威廉·哈尔西非常震惊,表示决不能让蒙达岛变成第二个瓜岛,于是哈尔西下令轰炸蒙达岛,最终,整个蒙达岛都在美军的轰炸之下化作灰烬,变成了焦土。
日军想在蒙达岛重建空军基地的计划失败的同时,瓜岛上的日军早就已经弹尽粮绝,以大约每天100人的速度急速剧减。
1942年12月25日,日本的海军与陆军首脑一番紧急会议之后,决定从瓜岛撤军,次年2月2日凌晨,瓜岛上的日军开始秘密撤退,担任第一批撤退任务的19艘日军驱逐舰在途中受到美军的轰炸,但却没有受到太大损伤,之后两次撤退,也都成功逃过了美军的攻击,1943年2月9日,瓜岛战役结束,美军宣称了“瓜岛战役”的彻底胜利。
美军围困瓜岛日本的时候,岛上数万日军陷入了长久的饥饿之中,别说野菜野草树皮与昆虫之类,饿急眼的日军开始不断以同伴的躯体为食物,日军总部下令禁止,却收效甚微,根本就没有人听,瓜岛上的日军饿到了什么程度可见一斑。
饥饿的日军,根本就没怎么与美军交手,而根据事后统计,美军阵亡1592人,伤4000多人,而日军死了超过1.4万人,其中超过1万人都是饿死的,战役尾声,残存的日军看着岛上横尸遍野,将其称作“死亡之岛”,瓜岛的胜利,也标志着美军开始进入全面反击的阶段。
二战时期的瓜岛战役,日军究竟饥饿到什么程度?这样的队伍是如何迎战美军的?
日本虽然是个岛国,面积小,人口不多。但他们自明治维新之后就定下了征服世界的野心,即使对手是美国,也要不惜动武。这便有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侵略扩张,也就有了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虽然日军在这一次偷袭中将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击沉大部分,但是美国依旧保有自己的航母。此外,美国的工业与资源实力与非日本所能比拟。因而,美军还快就展开反攻。经珊瑚岛海战、中途岛海战,胜利的天平已渐渐向盟国倾斜。
▲珍珠港事变中,被击中的“亚利桑那”号
瓜岛战役是1942年8月7日和1943年2月9日期间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周围的岛屿进行的战役。此前,日军已经损失了四艘航空母舰和近两百名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因而,日军最后的失败,战役爆发的时候便成为定居。
8月7日,美军1.6万人登岛。日军在开战之处没有意识到美军的战略意图与兵力,便没有认真准备。但是随着战事的发展,日军渐渐增兵。打到1943年,日本在损失了38艘军舰和近900架飞机后,决定撤军。在此期间,部分被送上岛屿的日军由于失去制海权,进而失去了补给。那么,他们究竟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又是如何迎击美军的?且看下文分析。
▲日军于1942年5月至8月间控制的西太平洋范围,瓜岛为地图黄色圈内的红点
日本在瓜岛战役采取用“速战速决”战术。正因为如此,日军一开始带的补给比较少。在情况恶化后,日本曾经多次想要给里面的日军进行食物的补给。但是美军基本掌握了制海权,因此每次只有部分补给能被岛上的日军捞上去。当美军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后,又陆陆续续向瓜岛补充军力。不仅如此,他们还多次派空军骚扰日军的补给,以致到后期在岛上的日军补给几乎中断。
战事刚刚焦灼的时候还好,后来补给完全中断,日军就完全没办法支撑下去了。本来武器弹药已经不足了,现在连日常的生活也无法维持了。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开始拿树皮,野草等物品充饥。此时热带的疟疾、痢疾,疥癣等疾病蔓延了,疾病导致士兵死亡。以至于到后期,一些日本士兵为了能填饱肚子,开始吃人肉。彼时的战友,活着的时候是战友,战死了就成为了食物。更有甚者,拿起武器向战友开枪;不过,被猎杀的一方已经不是人类而是“猴子”了。另外,在美军的记载中,一位霍默·休斯顿中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当大家第二天找到他尸体的时候,他的屁股已经没有了。当这支巡逻队到达一处日军的营地时,厨房里还有一份肝脏。具体属于哪种动物的,这里就不点破了。
▲瓜岛战役中的美军
这中情况下,日军是如何迎战美军的?一言蔽之“洗脑式的战法”。他们总是用某种方式来激励士兵,比如一种叫“精兵”的计划。在该计划中,日军挑出士兵中最强的数十人,凑足能让他们饱餐一顿的食物。当他们吃饱后,就要携带手枪炸药等武器去偷袭美军。
这种方式期初还能奏效,但随着食物越来越少,以至于最终只能让数人饱腹。发展到最后,只有数十粒米熬成粥。让这些挑选出来的“精兵”喝完粥就去偷袭美军。不过,这些腹部都是粥水的、毫无战斗力的士兵只是去送死罢了。那些不想送死的士兵因为饥饿,开始四处觅食,但最终也难逃一死。还有些日军不堪这个如炼狱般的战场,最终选择了自杀。而其他体力不支、没有粮食的日军,若没有被美军及时发现也只能饿死在营地里。最终,日军部队3.6万余人,约有1万余人撤离、1千多人被俘。而剩下的那些数字,除开战死的;可能有这么一部分所代表的是无法令人直视的行为。
二战时期的瓜岛战役,日军究竟饥饿到什么程度?这样的队伍是如何迎战美军的?
二战时期日本与美国的瓜岛战役,是在中途岛战役之后日军的又一次惨败,这次战役是在太平洋上的瓜达尔卡纳尔岛展开的,位于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的东南端,面积大约5302平方公里,刚开始的时候这座岛为日军所占领。
美军在获得中途岛战役胜利之后,计划在所罗门群岛逐步展开反攻,而瓜岛就是所罗门群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之所以这个岛屿重要,是因为日军打算在这里修建军事基地,然后以此为基础向莫尔茨比港进攻,如果日军拿下了莫尔茨比港,那么就会严重威胁到澳大利亚的安全,并会以此为跳板进攻澳大利亚。
所以瓜岛在当时准备对日军展开反攻的美军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在美军进攻瓜岛之前,日军就已经在瓜岛开始修建机场,当美军占领瓜岛时,该机场的跑道已经完工了80%。美军进攻瓜岛的部队是其精锐的海军陆战第一师,而守岛的日军一开始只有少量的工程兵,所以美军一开始也没费多大力气就攻占了瓜岛。
而日军则在瓜岛战役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一开始日本方面认为瓜岛的美军数量不大,而在当时的日军当中,也普遍存在轻敌的现象。在日本人看来,美军都是一些少爷兵,打起仗来都是怕死的,只要日本人能弘扬武士道精神,美军必将一触即溃。
而日军当时的主要指挥官之一的辻政信在瓜岛战役之前参加了马来半岛的战役,在那场战役中,日军面对着无论兵力还是装备都占优势的英军打的异常地出色,很快就击败了马来半岛的英军并占领了新加坡,后来日军还在菲律宾战役中击败了驻守菲律宾的美军,这些都助长了辻政信的轻敌情绪,在他看来瓜岛上的美军其实不足为惧。
也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方针下,日军一开始并没有重视瓜岛,只是在8月20日派出了一木支队去夺回瓜岛,而一木支队的队长一木清直本人也非常地轻敌,他带领大约1000人登岛后,在重武器还没有到达的情况下就对驻守在瓜岛上的美军发动了突击。
而一木所面对的,是全副武装的美国海军陆战第一师,人数有17000人,而且武装齐全,面对着这样的一支大军,只是数百人的一木支队对其发动进攻的后果可想而知。结果经过一夜激战,一木支队全军覆没,一木清直本人也在战败中自杀身亡。
但是一木支队的覆亡还是没有引起日军的足够重视,8月29日到9月4日,日军又陆续运送了5000名士兵登陆瓜岛,此时的日军还是不知道瓜岛上美军的数量。
之后日军便对瓜岛上的美军发动了第二轮进攻,在主力部队进攻的同时,留下了约250人守卫补给基地,但这个补给基地在日军主力部队去进攻美军的时候,被美军给端了。
从9月12日到9月14日,日军在岛上发动了连续三天的进攻,但日军的进攻很快就被美军粉粹,直到第二轮进攻失败,日军才意识到岛上美军的数量应该是非常多的,这才重视起了这场战役。
10月初,日军又陆续增兵15000余人到了瓜岛,使瓜岛的日军增加到了约2万人左右。但是此时日军仍然低估了岛上美军的数量,日军认为美军大约在10000人左右,实际上美军当时为23000人。
在部队集结完毕并进入到攻击地点后,日军在10月下旬对瓜岛美军发动了进攻,但还是被美军顽强地击退了。日军的第三轮进攻中损失了2200-3000名士兵,而美军仅阵亡了80人。
就在瓜岛的夺岛战役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瓜岛附近海域的海战也展开了,在数场海战中,由于日军丧失了制海权,瓜岛上日军的补给变得越来越困难。
尽管补给越来越困难,但是日本方面仍然不承认失败,并计划继续增兵瓜岛,到1943年1月的时候,瓜岛上的美军已经增加到了5万人,而且补给充足,士气旺盛。
而在1942年12月的时候,日本海军便认为瓜岛已不可能夺回,建议放弃瓜岛。日本方面经过近一个月的论证,在12月31日才最终做出了撤出瓜岛的决定。
之后日军便利用海军船只开始陆续撤走了瓜岛上的日军,从1943年1月到2月9日,经过一个多月的撤退,日军才最终将岛上的部队全部撤走。
而从1942年10月下旬到1943年2月日军最终撤出瓜岛为止,在4个多月左右的时间里,道上的2万名日军始终处在缺乏补给的状态之中,可以说他们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苦熬了4个多月。
而且瓜岛是一个生存条件非常恶劣的地方,由于日本士兵得不到充足的补给,官兵多以野果、野菜和树皮充饥,痢疾、疟疾、疥癣等热带疾病流行,许多日本士兵不是饿倒就是病倒,实际上到战役后期瓜岛上的日军已经基本没了战斗力。
由于食物越来越少,起先日军让少量士兵饱腹后去偷袭美军。但是随着后来日军的食物越来越少,就算是少数人也不能做到饱腹,以至于往往都是饿着肚子去执行的作战任务,这样的状态下去作战就可想而知了,饿着肚子的日本士兵基本都没什么力气,在美军面前也基本是不堪一击。
由于长时期的缺乏补给,再加上疾病流行,许多日本士兵在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日本人也将瓜岛称为了饿岛(日语中瓜与饿谐音),可见当时日军缺乏食物到了什么程度。
在整个瓜岛战役中,日军总共投入了3.6万人作战,最终阵亡近2万人,只有大约1万人最终撤出了瓜岛,剩下的不是失踪就是被俘了。
其实整个战役来说,日军之所以会遭遇后来几万大军被困孤岛,断绝补给的惨状,是一开始日军就轻视了美军的结果,不但在数量上低估了美军,在战斗力上也严重低估了美军,当然也过高地估计了自己。所以主观认知与客观事实不符,日军也是自食其果了。
二战时期的瓜岛战役,日军究竟饥饿到什么程度?这样的队伍是如何迎战美军的?
在瓜岛战役,日军一木支队,川口支队和第2师团一共发动了3次总攻击。从1942年11月开始,就变成了美军反攻阶段。
在11月,美军卸载34327吨物资,在12月,美军卸载126216吨物资,以支持美军在瓜岛进行大反攻。而日军的供应是,11月,6艘驱逐舰就运来56吨粮食弹药,在埃斯佩兰斯角登陆,物资吨数是美军的612分之一。
瓜岛3万日军,饿的骨瘦嶙峋,其中东海林支队,截止11月5日,阵亡500人,饿死1200人,剩余的1300人也饿的失去战斗力和活动能力。
随后,日军军舰掩护大运输船团要强行登陆,结果爆发了第3次所罗门海战。折腾到最后,运来了4天份口粮和3600发炮弹。11月5日,瓜岛日军下令,一名士兵一天的口粮是标准定量的九分之一。但是,也只能维持到11月22日。当时,日军准备让第2师团再发动一次总攻击,理由是就算不打,再过一个月,人也都饿死了,不如再打一下试试看。
在12月,日军运来了347吨粮食弹药,是当月,美军运输量的三百六三分之一。也就是说,美军的补给量是日军的363倍。最后到1943年2月,瓜岛日军残余部队撤离瓜岛。日军一共有31000陆军投入瓜岛作战,死亡2万人,其中三分之二是饿病死,战死5000人。美军伤亡数字为6000人。
二战时期的瓜岛战役,日军究竟饥饿到什么程度?这样的队伍是如何迎战美军的?
关于瓜岛战争的情况,有美国人曾做过调查,他们在占领瓜岛后派人去处理日军的战死者尸体,发现这些死者大量出现肢体不全现象,而有好事的美军法医对日军尸体进行解剖,发现其胃里有大量的人肉残渣,也就是说,很多日军是饿到以人肉为食,而且这种吃人肉现象不是发生在敌我之间,而是发生在同伴之间,他们不得不以战死同伴的尸体为食,日军是那种哪怕再死十个人也要把自己同伴尸体抢回来的那种军队,被迫沦落到吃食自己同伴这足以说明问题所在了。
至于说日军如何抵抗美军的,由于这支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那就不是一场胜利的案例,只能说勇气可嘉,精神可嘉。当时的日军确实是做到宁死不降,除了部分人逃走之外,全军尽没,美军没有抓到任何一个俘虏。当然,这并不是代表日军有多么勇敢,更多只是显得日军统率部没人性。在战争最后关头,日军督战队把还没死的日本兵用手铐铐在战壕里,然后拿机枪扫射,集体枪决,目的是防止这些人投降。
二战时期的瓜岛战役,日军究竟饥饿到什么程度?这样的队伍是如何迎战美军的?
1941年日本袭击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后,趁美国一时不能恢复元气,占领了菲律宾、泰国、马来亚、新加坡、荷属东印度群岛等地,并在1942年占领瓜达尔卡纳尔岛,准备在岛上建立军用基地,部署45架战斗机和60架轰炸机,为南太平洋的日本海军部队提供空中掩护。
为了挫败日本的计划,盟军派出范德格里夫特少将率领16,000名盟军在75艘战舰和运输舰的支援下,于1942年8月7日起,对瓜达尔卡纳尔岛发动了进攻。
美军在飞机和军舰的支援下,进攻进展很顺利,很快拿下日军机场,剩余的日军逃入岛另一端的丛林之中,等待援兵。
日军给大本营发去求救电报。
8月9日,日本海军三川军一中将率多艘战舰,趁夜逼近瓜岛,同盟军舰队遭遇,随即率先发起了狂风般的炮击,倾刻间,澳大利亚巡洋舰“堪培拉”号、美国巡洋舰“文森斯”号相继沉没,一千多名盟军官兵战死。
日本大本营命令百武晴吉中将指挥的陆军第17军收复瓜达尔卡纳尔岛。
第17军派出第一批援军人数为917名士兵,于8月19日凌晨在瓜岛登陆,次日清晨对美军阵地发动了正面进攻,这次进攻让登陆的日军损失惨重,日军大部分阵亡,幸存的少数日军用电报报告了战败的消息,等待增援。
在这段日子里,岛上的美军抓紧修好了简易飞机跑道,美军3个陆战营的援军也来到岛上,飞机运来了大批物资,包括粮食、弹药、燃料,甚至还有机场维修工程师。
9月10日,日军增援部队到达瓜岛附近海域。由于日军没有制空权,这些增援部队只能在夜晚利用驱逐舰送上岛,这种运输方式被称为“东京快车”。
但日军的重型装备如重型火炮、车辆和许多食品和弹药,没有办法同部队一起运上岛,所以登岛的日军并没有带多少重武器,给养也带得很少。
日军利用“东京快车”大约运送了5,000名士兵登上瓜岛,与岛上的日军残余部队会合。
日本人一直认为岛上的美军数量不多,登岛的日军向美军发起进攻,但在装备精良的美军面前,日军第一次攻击便战死了1200人。
日军大本营这才意识到瓜岛美军至少在1万人以上,不派大部队根本无法夺回该岛。
于是东京快车不断的把第2师团运送到瓜达尔卡纳尔岛。
然而,日军想不到的是,经过多次补充,岛上美军已达两万三千人,并且拥有重武器。
登岛的日军大部分战死,日军陷入了绝境。
日本海军在大本营的催促下,不断想办法给岛上的日军运送给养,由于没有制空权,海军只能在夜间向岛上的日军投放装有补给的铁桶,但这些铁桶绝大多数被美军截获,只有不到15%的能送到日军手中。
到了10月下旬,岛上的日军粮食吃光了,百武晴吉组织弹尽粮绝的日军发动了自杀式冲锋,成群日本兵呐喊着冲向美军,但只靠精神力量改变不了战局,日军的自杀式冲锋被美军多次打退后,因为饥俄,日军再也无力发动这种冲锋了。
日军发明了“猛兵饲育”的办法,将仅有的一点食物给那些还能动的日军吃饱,然后由这些人组成敢死队,冲向美军。
这些日军往往还没跑到美军面前就没有了体力,被美军当活靶子,有去无回。
岛上的日军,将岛上能吃的全吃了,甚至出现了吃死人的情况。
数不清的日军饿死在丛林里。有些日军甚至张大嘴巴,诱使苍蝇飞进嘴里,将苍蝇吃进肚子。
许多日军选择了自杀。
12月31日,日本大本营御前会议作出最后决定,终止瓜岛作战,撤退瓜岛的部队。
日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撤出了将近一万名士兵,有25000名经验丰富的老兵战死。
日本从此失去了所罗门群岛南部的控制权。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作者:冯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