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文字与内蒙文字相同吗?有何区别?
目前内蒙古地区使用的依旧是正统的老蒙文,也就是回鹘字母书写,而外蒙也就是蒙古国的蒙古文,则使用西里尔字母书写。
原本的蒙古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使用结绳记事,辽金两朝时期,少数与辽金关系密切的蒙古贵族,会使用契丹与女真的文字,但并不普遍,这对于蒙古的文化传承和发展都非常不利。不过由于当时的蒙古尚且处于破碎的状态,而且生产力相当低下,没有文字对于蒙古人的生存也并没有产生直接的巨大影响。
然而在12世纪末,蒙古乞颜部兴起开始进行蒙古统一战争之后,文字的作用不断显现。由于当时蒙古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记录计算财产、行颁命令等,都产生了很大的麻烦。而且随着蒙古的强大,与金、西夏等国之间的来往日益密切,在一大群都有各自文字的国家当中,没有自己文字的蒙古,显得格格不入。
公元1204年,成吉思汗征伐西域乃蛮部之后,俘虏了当时乃蛮部的掌印官塔塔统阿,虽然塔塔统阿为乃蛮部做事,但却是个回鹘人,其学识渊博很有文化,成吉思汗对其非常欣赏。于是成吉思汗命令塔塔统阿用畏兀儿文字来拼写蒙古语,并且命令所有的蒙古宗室王公与将领们学习,如此,最原始的回鹘式蒙古文出现。
《元史·塔塔统阿传》:帝曰:汝深知本文字乎?塔塔统阿悉以所蕴对,称旨,遂命教太子诸王以畏兀儿字书国言。
而由塔塔统阿发明的老式回鹘蒙古文,无论是字母的读音、拼写规则还是行款,都与回鹘文非常相似,不过至今都没有发现过明朝以前用回鹘式蒙古文书写的直接文献资料。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在1269年正式颁布蒙古新字,也就是“八思巴文”。八思巴是藏教萨迦派的五代祖师,南宋未亡之时归附蒙古,忽必烈继位之后,八思巴成为国师,被授予玉印任中原教主,统领天下教门。
而在至元年间,八思巴奉诏创制蒙古文字,与至元六年正式颁行天下,也就是蒙古新字,俗称八思巴文。这种脱胎于古藏文字母的八思巴文,共有41个字母,属于拼音文字,不过由于八思巴文难以辨识,有些地方使用的时候还效仿汉字的篆书写法,所以并没有推行成功,只是用于元朝的官方文件,甚至元代的钱币上也多是汉字,而非蒙古字。
伴随着元朝的灭亡,八思巴文也就此被废弃,成为一种仍然存在却无人再用的文字。
八思巴文字处境尴尬的同时,本来的回鹘式蒙古文字却不断推广,最终成为了蒙古语最重要的载体,最终在蒙古北撤的16世纪前后,随着佛教的传播和佛经的广译,回鹘式蒙古文,也因此普及、定型,后来的后金满洲,也借鉴了蒙古文字,创立了满洲文字与满语。
至此之后,蒙古地区普遍使用这种回鹘式蒙古文字,无论漠北还是漠南地区,直到20世纪初期,开始有了将蒙古文字拉丁化的建议。当时,不仅是蒙古,乃至汉语等语言都有过进行拉丁化的提议,不过最终也没有付诸实施,回鹘式蒙古文继续使用。
近代,外蒙在俄人染指之下脱离版籍,战后,蒙古国正式诞生,而在当时的苏联的影响之下,蒙古正式废弃传统的回鹘式蒙古文,而改用斯拉夫人所使用的西里尔字母来拼写蒙古文,也就是如今蒙古所使用的西里尔蒙古文。
而漠南蒙古也就是内蒙古地区,仍旧保留着传统的回鹘式蒙古文的使用,随着回鹘式蒙古文在外蒙的逐渐消失,内蒙古就成为了全球唯一的大规模集中使用回鹘式蒙古文的地方。
苏联消散之后,加上随之而来的近几十年来蒙古保护传统文化意识的觉醒,蒙古国不断有人提议重新使用传统的老蒙文,最终在今年年初,蒙古大呼拉尔才正式做出决定,将在未来全面恢复回鹘蒙古文的使用。
外蒙古文字与内蒙文字相同吗?有何区别?
虽有别,乃不大,同根源,同族亲,一家人,乡音在,文尚存,待团圆!
外蒙古文字与内蒙文字相同吗?有何区别?
外蒙古使用的是西里尔蒙古文,也叫斯拉夫蒙古文,而内蒙古使用的是传统蒙古文,即回鹘式蒙古文。二者的有区别的,但基础相同,特点是音同字不同。
蒙古文是蒙古族通用的一种拼音文字,使用者广泛分别在中、蒙、俄等国。传统的回鹘式蒙古文是在古回鹘文字母的基础之上,于十三世纪初期所创制。
现在发现最早的回鹘式蒙古文是795年前的一块碑铭,即也松格碑铭。传统蒙古文是从上到下竖写,从左到右行款。初期的字母形成和拼写规则都很简单。
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蒙古文也在持续变化中。现行的回鹘式蒙古文有35个字母(8个元音和27个辅音),这些字母大多在词首、中、末有三种不同变体。
世界范围内的蒙古文在史上经历了数次变革,由回鹘蒙古文衍生出了八思巴蒙古文、托忒蒙古文及西里尔蒙古文等文字。
据史料文献记载,成吉思汗于816年前灭掉乃蛮部后,命畏兀儿人塔塔统阿教授太子诸王畏兀儿文字。这是最早的蒙古文字,被后人称为“塔塔统阿蒙文”。
元朝建立后,蒙古人与西藏接触比较频繁,元世祖将红教引入蒙古高原,并命国师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也就是八思巴蒙古文,回鹘蒙古文被限制。
八思巴蒙古文是在藏文和梵文字母基础上创制的一种拼音文字。元朝灭亡后,作为官方文的八思巴蒙文,也一起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其实这种文字并不易掌握。
到了清代,蒙古文字又有了新发展,托忒蒙古文应运而生。这是新疆蒙古族使用的一种方言文字,是卫拉特和硕特人根据方言在蒙古文基础上改制而成的。
托忒蒙古文的书写要比回鹘蒙古文繁琐,但它却最接近卫拉特方言,能准确的反映出元辅音音位系统。三百多年以来,这种文字一直在新疆蒙古族中沿用。
另外,俄罗斯卡尔梅克人也一直在使用托忒蒙古文,直到西里尔蒙古文出现后才停止使用。目前,回鹘蒙古文与托忒蒙古文在新疆蒙古族中被并行使用。
严格来讲,内蒙古现在使用的回鹘式蒙古文并不是最早的回鹘蒙古文,而是其改进后的文字。现行的回鹘蒙古文更便于连写,拼写更加严密且增加了标点。
外蒙古现在使用的是西里尔蒙文,我们习惯称“新蒙文”,用以与传统蒙文却别。上世纪三十年代,外蒙古对传统蒙文进行革新,创制了拉丁字母蒙古文。
随后苏联将文字拉丁化改为斯拉夫化,外蒙古文字也随之作出改进,之后西里尔蒙古文诞生。新蒙古文改用西里尔字母拼写一些最重要的喀尔喀方言文献。
新蒙文借用了所有的俄文字母,另外还加入了俄文中没有的Θ和Y两个字母用以补充。
西里尔蒙文能清楚的区别旧蒙文中的元音,字母形体较大可避免误读。新蒙文从左向右横写,排版非常方便,但没有传统蒙文书写迅速,且无法兼顾方言。
回鹘式蒙古文与西里尔蒙古文的主要区别有三点:
一是,传统蒙古文有35个字母,其中包含8个元音字母和27个辅音字母。西里尔蒙古文也有35个字母,其中13个元音、20个辅音字母及硬软化字母各一个。
二是,传统蒙古文不区分大小写,大写用法与英语相似,而西里尔蒙古文要区分。传统蒙古文字母在词中变化很多,单词中字母的位置不同导致写法也不同。
三是,两种文字的书写方向不同,上述已有介绍。西里尔蒙古文中书面语与口语基本一致,而传统蒙古文书面语与口语不相互对应,有元音和辅音脱落现象。
外蒙古文字与内蒙文字相同吗?有何区别?
谢谢邀请
之前其实回答过类似的问题。蒙文即蒙古文字,是用来书写蒙古语的文字。目前世界上蒙古人普遍应用的蒙古文字有两种,一种是外蒙古所使用的新蒙文,一种是内蒙古使用的老蒙文(或旧蒙文)。
旧蒙文,蒙古人称为老蒙文,是传统蒙古文字,起源于13世纪,改良自回鹘文字所以也称回鹘式蒙古文。蒙古祖先发迹于鄂伦河之时蒙古部并无文字。1204年太祖灭乃蛮部,擒获掌管印信的畏兀尔人塔塔阿统。塔塔阿统逃跑的时候还怀揣着乃蛮部的金印,太祖感其忠贞,仍印任塔塔阿统掌管蒙古汗国印信,并创造以回鹘文书写的蒙古文字。由于以回鹘文字母为基础改良的蒙古文字书写方式比较适合蒙古族的记录习惯,所以很快就推广开来。成为蒙古人民通用的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蒙古文字还经历过几次变迁发展至今。1260年,世祖皇帝任命藏教萨迦派五代祖师八思巴为国师掌管印信,并创立蒙古新文——八思巴文字。但由于蒙古诸民习惯使用回鹘蒙文书写,所以八思巴文并未推行开来。十六世纪未,喀喇沁部落的阿尤希固什做为索南嘉措的翻译为了能更好的翻译藏文及梵文经书改良了旧蒙文创立了阿里嘎里文。1648年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僧侣札雅班第达改良传统蒙文创立新体字托忒文字,但只通行于天山南北路,东蒙古未采用。此文字也更适用于卫拉特蒙古语。现行蒙古语以阿里嘎里文为大宗。老蒙文目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的内蒙古自治区官方文字。
新蒙文,又称西里尔蒙文。外蒙古独立后,受苏联的影响创立了以西里尔文书写的蒙古文字。1942年开始试用,1946年,全蒙古转用新蒙文。除了将俄文所有字母一概借入以外,还加入了Θ和Y两个字母来表示俄语中所没有的元音ö和ü。
不过蒙古国已颁布法令全面改用老蒙文,2014年通过法律规定将当年在政府文件中恢复使用传统蒙古文。2020年全面废止新蒙文,全部改回旧蒙文。
外蒙古文字与内蒙文字相同吗?有何区别?
外蒙古文字与内蒙古文字相同吗?答案是明确的,不同!同为蒙古族,为何外蒙古和内蒙古的文字不同呢?其实,原本二者同文同种,使用着相同的语言和文字。后来因为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外蒙古才出现的新的文字。但是,直到现在,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人使用的语言依然是相同的,都是蒙语。二者之间的差别仅仅是口音差异和一些外来词汇的不同,并没有本质区别。大概其就类似于现在朝鲜与韩国之间语言上的差异吧,口音不同、但相互之间都可以听明白。
蒙古帝国时期在蒙古帝国崛起之前,蒙古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在成吉思汗打败蒙古乃蛮部之后,俘虏了乃蛮部的“文化人”塔塔统阿。之后,成吉思汗命塔塔统阿教授诸子、宗王学习用畏兀儿字母拼写蒙语,后来逐渐规范化形成了现而今我国内蒙古地区仍在使用的蒙文,史称“回鹘式蒙文”。虽然蒙古帝国鼎盛时期为了方便全国交流出现过“八思巴文”,但这种文字主要用于官方文书,蒙古人日常使用的一直都是“回鹘式蒙文”。
元王朝时期随着蒙古帝国大宗的转移,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与拖雷系分道扬镳、走向事实独立。后来,术赤系的钦察汗国、拖雷系旭烈兀建立的伊儿汗国也与元王朝渐行渐远,蒙古帝国名存实亡……久而久之,“八思巴文”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变成了特定场合才使用的“半死文字”。但是,因为蒙古统治阶层没有像其他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那般迅速汉化,回鹘式蒙文在元王朝统治阶层中仍然具有相当市场,一直被广泛使用并没有走向消亡。
元王朝之后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开元建国、建立了明王朝。但是,北方的元王朝并没有彻底灭亡。即便在徐达率军攻入元大都之后,元王朝也一直存在,只不过退回了蒙古故地而已。之后,北元政权以及后来分裂的瓦剌、鞑靼等蒙古政权一直与明王朝长期对峙。正是因为这种“主动退却”,使得蒙古人一直保留了自身的语言和文字,没有被明王朝进一步同化。再后来,蒙古各部继续分裂,但明王朝始终无法进入蒙古故地,回鹘式蒙文得以继续保留。
清王朝、包括后金时期一改明王朝对蒙古各部的武力抗拒,采取了“怀柔天下”的策略,将蒙古各部纳入了自身的“外藩”体系。虽然名义上蒙古各部已经被纳入了清王朝的版图,但是除了早年归附、编入八旗蒙古各牛录的蒙古人,外藩蒙古实际上依然保留了对本地区的实际控制力。清王朝对邻近的内扎萨克控制力相对强一些,而对外扎萨克基本也就保持了一个名义上的宗主地位,根本无力直接管辖,充其量也就设置一个乌里雅苏台将军、宣示宣示主权罢了。而这,正是后来外蒙古、内蒙古出现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回鹘式蒙文依然拥有其存在的土壤,被继续广泛使用着。
晚清时期,清王朝江河日下,沙俄对外蒙古一直虎视眈眈。苏俄建立之后,仍然延续了沙俄对外蒙古的政策。北洋政府建立之后,除了徐树铮短暂率军进入外蒙古之外,民国政府对于外蒙古的控制力几乎已经为零了。二战后期,中苏《雅尔塔密约》签订,外蒙古正是成了蒙古人民共和国。这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出于政治原因,外蒙古一直使用着回鹘式蒙文。而在此之后,蒙古国对蒙文书写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改变!
西里尔蒙文的出现一九四五年,外蒙古正式宣布脱离中华民国。次年,为了进一步向苏联靠拢、也为了进一步撇清与中国的关系,蒙古人民共和国正式推出了“新蒙文”,即放弃回鹘式蒙文、改用俄式西里尔字母拼写蒙文。自此,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的蒙古族人虽然都说着蒙语,但书写方式却成了“天壤之别”!我国内蒙古的蒙古族人已经不认识蒙古国的文字了。随着蒙古国西里尔蒙文的推广,新一代的蒙古国人也已经不认识回鹘式蒙文了……
回鹘式蒙文在蒙古国的复兴上世纪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长期处于苏联压抑下的蒙古国也走向了真正的独立自主。近些年,新一轮的“去俄化”风气在蒙古国大行其道,作为“俄式”特征最明显的西里尔蒙文首当其冲!蒙古国政府近些年又开始回归本源,准备重新恢复回鹘式蒙文的使用。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使用了几十年的文字,废除起来还是相当麻烦的。因此,直到现在,蒙古国大规模使用的依然还是西里尔蒙文,只是在货币上以及一些特殊领域率先进行了推广。当然,恢复回鹘式蒙文是大势所趋,假以时日,以后我国内蒙古的蒙古族人去蒙古国或许又可以见到熟悉的文字了……
综上所述,外蒙古文字和内蒙古文字经历了一个由相同到不同的过程,这一切实际上是与政治相关联的。近些年,随着蒙古国进一步恢复回鹘式蒙文,蒙古国与我国内蒙古蒙古族的文字又在逐步走向相同。当然,这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无论文字如何改变,外蒙古与内蒙古蒙古族人的语言一直都是相同的,二者仅仅是口音和外来词汇的差异,没有本质区别。
外蒙古文字与内蒙文字相同吗?有何区别?
肯定不一样,内蒙文字是老蒙文,外蒙古文字是新蒙文,33个字母组成,属于斯拉夫语系。老蒙文文化博大精深,蒙古历史有价值的东西都是由老蒙文记载。新蒙文只是蒙古国的官方语言而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