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为何会将阿拉斯加以低廉的价格卖给美国?
当年,若非出于无奈,俄国又怎么可能将已经吞下去的肉吐出来。俄国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在北美洲占据的阿拉斯加与阿留申群岛卖给了美国,这笔在如今所有人看来都是美国占便宜俄国吃大亏的买卖,在当年的情况却完全相反。
当时交易确定之后,俄国深感庆幸,欢呼声一片,觉得阿拉斯加卖了个好价钱,而美国内部对于购买阿拉斯加非议众多,大多数人认为美国花钱买了个巨大的冰窖,毫无用处。
原本的俄国只是伏尔加河流域的一个内陆小国,然而16世纪开始,其就如同一只贪食的巨兽般迅速对外开拓,而其最渴求的食物就是土地,到17世纪时,沙俄已成为一个横跨欧亚两大洲,甚至将手伸到了黑龙江流域的庞大国度。雅克萨之战后,在远东南下受阻的沙俄继续北上向东,最终越过了白令海峡,开始染指北美洲。
1784年,俄国在阿拉斯加建立了第一个定居点,1799年正式宣布拥有整个阿拉斯加。然而阿拉斯加的地方虽然很大,但是气候恶劣,而埋藏在地下的丰富资源当时也并没有被发现,加上这里远离沙俄的中心,所以并没得到沙俄的重视。当时在阿拉斯加,除了一些皮毛商人之外,俄国在阿拉斯加的移民与驻军,最多的时候也只不过3000人。
若是就这么安静下去,阿拉斯加估计也会一直留在俄国,然而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改变了这一切。当时实力薄弱的沙俄被英法联手支持下的奥斯曼土耳其击败,被迫赔款割地,沙皇尼古拉一世也因此事被迫自尽,而新登基的亚历山大二世为了推动农奴制改革,亟需筹措大量的资金,但偏偏当时的沙俄非常缺钱。
此外,亚历山大二世也非常担心自己鞭长莫及的阿拉斯加被英法抢走,毕竟当时在北美,英国与法国还占据着大片的领地,在地理距离与实力方面都有着沙俄并不具备的优势。
如此情况之下,最终俄国决定将“广阔寒冷又无用的扩张成果”阿拉斯加直接卖掉,既断掉其落入英国手里的可能,又扔掉了一块鸡肋,还能得到充足的资金。而买家方面,俄国选择了当初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支持自己的美国。
虽然如今的阿拉斯加,实实在在是块宝地,但在当时简直就是个除了冰雪啥都没有的荒蛮之地,并没什么人有意愿买,为了将阿拉斯加卖出去,俄国派人前往美国谈判。眼看美国并没有足够兴趣,俄人表示,若美国买下了阿拉斯加,那么美国就能避免将来在北美拓张的时候与俄国之间的竞争,俄国将转向于开发阿穆尔河即黑龙江流域,这样美国人心动了。
经过漫长的谈判与讨价还价,最终双方以72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美国以平均每英亩才两美分的价格,得到了面积超过170万的阿拉斯加,而俄国当时对于这笔交易非常满意,因为这样的价格远远超出了他们本来的预期,得到了充裕资金的俄国,迅速增强自身实力,开始将矛头指向了比起阿拉斯加更有价值的清朝。
相对于欢天喜地的俄国,美国当时大多数人却并不看好这笔交易,因为大多数人认为阿拉斯加毫无用处,再便宜买下也是在浪费钱,甚至主导交易的西华德,也是被指责得不行。人们反对这笔交易的主要原因,还因为720万美元,当时可并不是一笔小钱,而美国刚经历了战争,本身就没什么钱,为了支付款项,还不得不向英国借款。
而对于质疑和指责,西华德说了句让后世竖大拇指的话:“时间会证明,我主张买下阿拉斯加有多么明智,这片土地必将造福我们的子孙。”
很快,西华德的话就变成了现实,美国得到阿拉斯加开始二三十年都并未开发经营,只是捕捕鱼,然而19世纪末美国刚开始开发阿拉斯加没多久,就在当地发现了巨量的金矿,仅仅十二年,美国从阿拉斯加开采的黄金就已经足够抵消掉当年买下阿拉斯加的花费。
之后,阿拉斯加的石油、天然气、铁矿等矿产不断被发现,再加上当地的渔业资源和森林资源,当年买下阿拉斯加花的那些钱根本就不值一提,连九牛一毛都勉强。
当年俄国将阿拉斯加卖了720万美元,其实也不算多廉价,但是若知道如今阿拉斯加的价值,不知亚历山大二世等会作何感想。
俄国为何会将阿拉斯加以低廉的价格卖给美国?
历史上,“金钱购土”事件并不在少数,而且都要花费一个国家大笔的资金。这都是出于国防屏障、石油要地或者港口租借等需要,但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这次“购土事件”,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划算的一笔交易。它以720万美金作为交换价格,换取了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平均每英亩土地二分钱,它就是美国的第49个州阿拉斯加州。而转让的卖主,就是当时号称“北极熊”的沙皇俄国。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呢?一向只知道扩张的“北极熊”为何会做出这等“愚蠢”的买卖呢?
阿拉斯加的价值意义阿拉斯加,地处北冰洋附近,东连加拿大,另三面分别是白令海峡、北冰洋和太平洋,距离俄国的西伯利亚只需跨过一个白令海峡,距离美国大陆需要跨过加拿大或者太平洋,是美国的本土外领地。长年冰雪覆盖是这个地方的一大特点,爱斯基摩人是其土著居民。
公元18世纪,俄国海外勘测队踏足此地,便将此地作为俄国的殖民地,奴役着当地的人民。水獭皮作为当时值钱的东西,俄国人疯狂补杀水獭,将其贩往中国东北、日本和加拿大,攫取了大量利润,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
其实,看似这块地方似乎战略价值不是很大,俄国的贵族阶级也一直要求放弃此地,因为北美大陆一直是英法的势力范围,俄国的这块地方随时可能被夺去。虽然如此,但是美国国务卿西华得却对此地“情有独钟”,他拉拢美国统治阶级要夺取此地,但是,当时美国南北战争刚刚结束,美国统治阶级非常厌战。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俄国出售阿拉斯加公元十九世纪中叶,被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在克里米亚打响。俄国和英法土联军整军备战,一时间,世界局势动荡加剧。位于奥斯曼帝国、巴尔干半岛、黑海以及高加索这些地方是克里米亚战争的主战场,所以,对于东方局势沙皇要求防御坚守。
俄皇亚历山大二一直认为阿拉斯加必然会成为英法等国的殖民地,而且俄军在东方势力单薄,此地极有可能会沦陷。
其实,早在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之前,沙皇俄国就预感到,阿拉斯加很可能被英法和新兴的美国夺去,但受约国内贵族阶级的“领土完整”思想,沙皇一直未提起此事。我们可以得出,虽然阿拉斯加不断给俄国国库带来利益,以及俄国也未有割土之先例,但是她毕竟远离俄国本土,俄国政府也是有心无力,并且俄国每年都要派遣宝贵的兵源去驻扎此地,这严重影响了俄国的“西进南下”政策。
“西华得的蠢事”,美国决定购岛美国国务卿西华得看到了俄国的犹豫,便向俄国伸出了“橄榄枝”,美国愿意出巨资购买此地,并决定支持俄国一方。沙皇喜出望外,立即同意这个方案,他只希望库页岛和西伯利亚只要保住就可以。而美国国内,大多数认为这笔交易不划算,便称此次事件为为“西华得的蠢事”。但是,很快他们就被打脸,因为阿拉斯加发现了金矿和石油。
通过美国购岛事件,我们可以看出,西华得的眼光之长远。美国通过获得阿拉斯加,一是将俄国势力彻底挤出美洲大陆,二是可以以此来成为制约俄日等东方国家的最前沿的阵地。二战时,日本也是看到了阿拉斯加的重要性,所以派兵进攻美国阿留申群岛。而美国援助苏联的战争物资,也是通过此地(绕过日本太平洋防线)运往莫斯科。
总结估计今日,俄罗斯国内都会觉得这笔交易非常不划算,因为在阿拉斯加发现的金矿和石油的价值,早已超过了720美金。这大概就是所说的“先投资”方式,很明显,西华得确实有一个商人的头脑,他看到了阿拉斯加的价值意义。而阿拉斯加的战略意义,远不止这些,它成为遏制俄国向东方扩张的桥头堡,也是二战的战略要地和国际航班的中转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