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朝鲜半岛三国中的百济为什么和日本关系较好?
首先要弄清楚一回事,那就是所谓的“古代朝鲜半岛三国”这个概念,只是韩国单方面编出来的,指的是当时的高句丽、百济与新罗,而高句丽实际上与如今的韩国根本没什么关系。所谓的半岛三国时代,与中原汉末的三国时代有着本质区别,它并非单一国家分成,而非同时期发展,最终也没融合到一起,高句丽属中国史,与新罗百济没啥关系。
而这其中的百济,算是最特别的一个,在当时,百济的实力要弱于强悍的高句丽,但强于更加弱小的新罗,差点将新罗抹去,只不过新罗引来了唐朝才得以反击成功。而三者之中,百济与东边的日本关系不错,彼此之间的联系也相对紧密,古代日本很多来自中原的文化,都是经百济之手才进入日本列岛。
日本列岛孤悬海外,在古代相对于陆地与中土相连的朝鲜半岛,其文明发展程度长期都很滞后,直到日本大化改新之前,都长久处于奴隶时期,而朝鲜半岛上的百济,吸收了大量中原的先进文明,已经成为当时在东北亚比较强盛的海上强邦。强弱实力对比之下,日本自然对百济也是非常尊敬,日本学习中原文明,最早就是通过百济得以进行的。
日本并没有文字之类,汉字也通过百济传入了日本,在半岛之上,百济的地理位置最接近日本的西部地区,同时文化与经济也最是繁荣。日本与百济交好,也是出于学习与崇拜先进文明的体现,从百济那里日本得了很多的好处。对百济来说,日本非常恭顺,而对日本来说百济使得自身发展迅速,双方都有好处。
不过随着日本羽翼渐丰,双方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比较深刻的变化,由于中原隋朝时期,日本遣隋使带回了比百济更加先进的文化与其他制度,使得日本文明发展突飞猛进,而且整体来说,日本终究无论在面积还是人口等方面,都要强于百济。所谓教会徒弟饿倒师傅,日本强起来之后,百济就开始受到了日本了欺负。
日本兴盛起来之后,曾在半岛南端建立了所谓的“任那”进行直接的管理统治,并且迫使百济将王子送去日本作为质子。比如著名的白江口之战前,日本曾送百济王子回国,没多久就发生了白江口大战。可以说,在历史的后半段,百济与日本之间的关系与前期是颠倒过来的,以日本为尊而以百济为卑。
百济建立在半岛的南端,在高句丽衰落之后也曾兴盛一时,其辖制的范围甚至一度包括了整个半岛的西部海岸,是当时东北亚相当强盛的国家。只不过在唐朝灭了高句丽之后,百济有意吞了新罗,甚至看错了态势,与日本相勾结欲与唐王朝为敌,最终却弄巧成拙,导致了百济王国的直接灭亡,大量百济遗民前往中原与日本。
可以说,百济与日本的所谓友好关系并不是真正的友好,只是因为不同时期一方强而另一方弱所形成了利益关系而已。在双方进行交流的前期,比较落后的日本为从百济那里学习先进文化,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与之交好,而后期日本实力增强,夹在唐朝与日本中间的百济,错判情况选择了站日本一边与之联盟。
古代朝鲜半岛三国中的百济为什么和日本关系较好?
百济和古代日本的关系好主要是因为两国有亲戚关系啊。有没有证据呢?有。
据《续日本纪》记载桓武天皇的母亲高野新笠是百济武宁王的嫡系子孙,而明仁天皇则是桓武天皇的后代,关于这一点,明仁天皇自己都是承认的。不仅如此,百济的许多王公贵族与日本皇室之间都是经常通婚的。所以,基于这一层关系,这两个国家没有道理关系不好。
那么,除了因为亲戚关系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也有,比如百济是海上强国,经常跨海与日本进行贸易,由于经济上的往来频繁,两国间的关系就更紧密了。
因为关系不错,所以日本就经常对他进行一系列军事援助,包括一些物资等。在公元660年 ,当时的唐朝联合半岛上的新罗国对百济发动了战争,不到十天,就攻陷了百济首都泗沘,百济灭亡。
百济灭亡后,逃脱的大臣鬼室福信请求日本援助并要求迎王子扶余丰回国继承王位。之后,在日本帮助下,还真的收复了一些郡县。但是福信功劳太大了,百济王怀疑他谋反,就把他处死了。新罗人得知后,高兴的不得了,马上联合唐朝军队在白江口战役中打败了日本援军。至此,百济彻底灭亡。
古代朝鲜半岛三国中的百济为什么和日本关系较好?
因为日本和百济是同一个民族后裔,且互相通婚,还建立了联盟关系。如下:
1.百济国是由扶余人(中国古代东北的少数民族)成立的(历史记录在百济国王给予北魏皇帝的信件中),《隋书》和高丽国史书《三国史记》记录百济是高句丽创始人(都是扶余人)的王族后裔流亡所建。
日本实际是扶余人南下和日本当地土著共同组成的,日本皇族和日本贵族都是扶余人,这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白桂思教授在研究扶余语与日语的联系时判断的,因为古日语就是扶余语的变种。另外大和族早期的城池和陵墓与百济也非常相似。
2.扶余人在百济时期,百济贵族和王族与日本皇族互相通婚(日本历史有记载,这是官方承认的),两国交流也很频繁,两地分别有互相为对方建造的历史建筑。高句丽,日本和百济曾在公元七世纪建立过短暂的非正式联盟,(来自于《三国(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非汉末三国)史记》)。
3.百济国成立日期大概在东汉后期,即公元1世纪左右。在公元660年被唐朝和新罗联军所灭,但日本亲家又派兵保护在日本做质子的王室后裔复国,结果又被唐新联军所灭。据说在公元475年,百济曾被高句丽打败,后百济国王盖卤王(被杀)之弟文周在日本帮助下复国,建都熊津(来自于《三国史记》,日本历史中也有一定记载)。
综上,日本和百济就像亲家,无论是文化,祖先,语言都有一定相似性,还通婚那么多年,能不亲吗?
古代朝鲜半岛三国中的百济为什么和日本关系较好?
历史上,百济与倭国关系良好,许多百济王族和贵族成员与日本皇族通婚也是被广泛承认的,即使是明仁天皇也承认这个事实。据《续日本纪》记载,桓武天皇的母亲高野新笠是百济武宁王的嫡系子孙,而明仁天皇是桓武天皇的后代。
从这个意义上讲,说日本天皇是百济人后裔也是通的。说百济一直支配日本也是可以的。毕竟日本天皇的血管里流着百济王族的血。
百济,又称南扶余
在朝鲜半岛上,曾经有过如中国一样的三国时代,百济与高句丽、新罗一起被称为朝鲜历史上的三国时代。
公元前18年在汉江南岸(今韩国河南市),高句丽创始者朱蒙的第三个儿子温祚王建立百济。百济是海上强国,不仅同高句丽和新罗进行贸易,还跨海同中国的南朝及日本进行商业交往。 百济使用汉字,在中国史书中,百济这个名称首见于《三国志》。
百济建国后,与倭国(日本)统治者保持长久持续的亲善关系,百济也得到了日本的物资和军事援助。当时,大量的日本皇族和学者来到百济进行教育和文化交流,现在的日本奈良,就有由百济移民设计和建造的两个奇观:宝塔和木结构寺庙法隆寺。
许多百济王族和贵族成员与日本皇族通婚也是被广泛承认的,即使是明仁天皇也承认这个事实。据《续日本纪》记载,桓武天皇的母亲高野新笠是百济武宁王的嫡系子孙,而明仁天皇是桓武天皇的后代。
后来,百济在高句丽持续的军事威胁下南向撤退,公元475年,首都被高句丽攻破,被迫迁都后,百济与新罗签订军事合作条约,共同对抗高句丽。
百济灭亡
公元七世纪中叶,新罗在中南部的影响力增长,百济国力下降,公元660年,唐高宗派苏定方联合新罗,渡海发动了对百济的攻击,百济首都泗沘最终被攻陷。整个战争持续不到10天。
百济遗臣鬼室福信致书日本,拥戴故百济王送予日本作为人质的王子扶余丰回国为王,并要求日本派军支援百济复国,一度收复数个郡县。然而鬼室福信功高震主,被怀疑谋反,百济王将之处死。新罗得知消息后,663年与唐联合,在白江口之役破日本援军,百济彻底灭亡。
公元672年,新罗反唐,吞并百济故土。
百济王族禅广(善光)留日本,其孙子在日本继续传承百济王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