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以后的唐朝皇帝为何都不册立皇后?
实际上也并非如此,唐朝皇帝开始出现整体上不再册立皇后的现象,是从唐德宗李适之后开始,德宗之后连续九位皇帝在位期间,都没有册立皇后直到唐朝即将覆灭的时候,昭宗李晔才册立了皇后。
除去称帝的武则天,还有追封者与傀儡,唐朝一共20位皇帝中,仅有8人在位期间册立了中宫皇后,其他12人均没有。尤其德宗之后的唐朝中晚期皇帝里,仅一人有皇后。不过唐代后来皇帝不愿立后,主要还非因为德宗,而是因为宪宗李纯。
唐朝皇帝多不肯立后,首要原因就是怕后宫干政。古代有句话叫做“牝鸡司晨,惟家之累”,意思就是说如果母鸡打鸣,那这个家就要破败没落了,后来就引申为妇人沾染朝堂会引来祸端。虽然这个说法在今人看来非常不当,但在历史上也不是半分道理都没有,因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唐朝本身也有。
比如汉太祖刘邦的皇后吕雉,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唐中宗皇后韦氏等,这些人不是觊觎皇权,就是在兴风作浪,无论好坏,这些皇后都成为了皇帝的威胁,像是武则天甚至登基称帝,韦皇后毒害中宗。对皇帝们来说,后宫干政实在是个巨大祸患,不得不防,尤其唐朝时期贵族女子沾染朝堂的实在不是少数,必须要防。
再者,不立皇后也是皇帝自己有私心。虽然按照周天子时代就流传下来的规制,皇帝能够拥有后宫妃嫔,可皇后与皇帝同尊。与影视剧中不同,皇后并非单单是名义上的后宫之主,而是真正的后宫主宰。皇后作为皇帝的正妻,不仅要侍奉夫君,更要起监督与劝谏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皇帝都能容忍身边有人整天盯着自己,牵制着自己。
后宫一旦没有皇后,那么皇帝在后宫之中自然也没有了拘谨约束,即便是有太后之类,那也没有太大的制约。比如宪宗坚持不肯立后,在后宫之中当然就随心所欲,也没什么人能够管他。中宫无主,皇帝就不受皇后与外戚的干扰,能不受管束够随意临幸妃嫔媵嫱,满足自己的私欲。
虽然唐朝后来皇帝没有立后是从德宗开始,但并不是德宗带头,他的王淑妃虽立后三天就没了,但好歹也立了后。而唐顺宗李诵做太子时间太久,一共才做了186天皇帝,压根儿没来得及立后。宪宗李纯登基后,坚持不肯册立其做广陵王时的正妃郭氏为皇后,称“恐妃得尊位,致受钳掣”。即便后来郭氏的儿子被册立为储君,满朝文武不断上疏之下,李纯仍旧不肯册立郭氏为皇后。
郭氏出身高贵,其祖父乃是汾阳王郭子仪,母亲升平公主乃是代宗的女儿,按辈分比宪宗还长一辈。如此高贵的出身,也让李纯非常忌惮郭氏,所以一直不愿立其为后,而郭氏也知趣,以贵妃之尊在后宫做了多年有实无名的皇后。宪宗不愿立后还有个原因就是,彻底排除了嫡庶相争的可能,从而使得其能够在诸皇子中任意选择继承人,而不用过多顾及嫡庶。
唐宪宗以后的唐朝皇帝为何都不册立皇后?
原因得先从唐宪宗本人开始说起。
自幼遭遇战乱的李纯,他自身的家庭关系也很有些混乱。他的母亲王氏,曾是曾祖父唐代宗的才人,另外有位同父兄弟被祖父唐德宗收养为子。李纯自己的婚姻关系也有些奇特。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时为广陵王的李纯娶了郭氏为妻。郭氏是大唐名将被唐德宗尊为“尚父”的郭子仪的孙女,她的父亲是驸马都尉郭暧,母亲是唐代宗的四女升平公主。升平公主与郭暧驸马之间的故事,后来被人编成了戏剧《打金枝》,流传很广。因为郭氏的母亲是唐代宗的女儿,这样算来,郭氏便是唐德宗的外甥女,是唐顺宗的表妹兼儿媳,也就是说,郭氏长了唐宪宗一辈。或者说,论辈分唐宪宗要比自己所娶的妃子郭氏低了一辈,即郭氏是李纯的嫡妻兼表姑。其实,在大唐王朝的后宫,这种混乱人伦的关系,似乎在当时并没有受到太多的诟病。
李纯和郭氏结婚以后,当时还是太子的唐顺宗李诵,因为郭氏的母亲升平公主是他的姑母,而郭氏的父亲,特别是她的祖父又有大功于唐王室,所以对这位儿媳非常宠爱。而唐宪宗对自己的这位嫡妻似乎也没有冷落,因为,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时,也就是在他们结婚两年后,郭氏就生了儿子李宥,也就是后来的唐穆宗。后又生一女,就是被称为贤公主的岐阳庄淑公主。
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李纯即位,是为唐宪宗,郭氏以太子妃的身分被册为贵妃,而非皇后,她的儿子亦没有获封为太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唐宪宗的庶长子邓王李宁被册为太子。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太子李宁去世。元和七年(812年)十月,李宥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元和八年(813年)十二月,百官三次上奏唐宪宗,请册郭贵妃为皇后,但唐宪宗以已至岁末,来年干支阴阳犯忌讳,需要再观察星象为由,婉拒了百官之请。
其实,唐宪宗是在为不想册立皇后找借口,《旧唐书·后妃传》有这样一段文字,道出了唐宪宗不想册立皇后的初衷:“帝后庭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以是册拜后时。”这段话的意思是,唐宪宗之所以不想册立皇后,是因为后宫有很多被他宠爱着的嫔妃,而郭氏门庭高贵,他担心,如果立郭氏为皇后以后,皇后会干涉自己宠爱别的女人,所以就一直拖着。唐宪宗不册立皇后的原因就这么简单。《新唐书.后妃下》也说:“又是时后廷多嬖艳,恐后得尊位,钳掣不得肆,故章报闻罢。”
在一般人的眼里,皇帝的身边围着那么多女人,一定活得很潇洒,很“性福”。殊不知,皇帝也有皇帝的难处。比如说,皇帝宠爱一个自己喜欢的女人,几百上千双眼睛瞅着且不说,光一个皇后时不时吃醋,就叫人头疼了。这种头疼事,几乎每一个皇帝都碰到过,唐宪宗李纯也不例外。不过,宪宗毕竟是宪宗,他不但治国有两下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大唐帝国摇摇欲坠,他上台后,平定割据藩镇,出现元和中兴),而且在处理后宫的头疼事情上,他照样有两下子。是哪两下子呢?那就是不册立皇后。但是,两下子毕竟只是两下子,两下子用完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恶性循环。不仅治国理政如此,既便嬖幸后宫亦如此。
由是从唐宪宗开始,便不册立皇后了。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相继效法,原因与其类同。这一时期史书上所称的皇后,其实都是她们的儿子当上皇帝以后加封的。
显而易见,不册立皇后的甜头,唐宪宗本人以及他的子孙们都尝到了。然而,在品尝这种甜头的同时,他们也吞下了致命的苦果。
为了满足自己的“性福”欲望,唐宪宗经常吃长生不老药以及壮阳金丹,越吃身体越虚弱,身体越虚弱越要吃,如此恶性循环。让他的身心受到了很大伤害,他的性情变得暴躁无常,经常斥责甚至诛杀身边的宦官,弄得身边的亲信人人自危。最后,他竟让两派宦官在争夺太子之位的过程中,被一派宦官毒死了。
至于他的那两个儿子、三个孙子,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御女多多,达到快感,他们经常吃方士配的壮阳金丹。他们死时的年纪都不是很大,唐宪宗和唐敬宗是暴死的,自不待言,唐穆宗活了三十岁,唐文宗活了三十三岁,唐武宗活了三十三岁,唐宣宗也只活了五十岁。他们如此短寿,显然是与为了纵欲,而反复吃壮阳丹药有很大的关系。
由此可见,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让所做之事进入恶性循环。
唐宪宗以后的唐朝皇帝为何都不册立皇后?
【我是浮生若浅,很高兴和您一起探讨!】
其实唐朝自唐德宗之后的一百年,都没有正式册立过皇后,我们现在看到一些关于皇后的称号,基本都是后人尊封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要分为几种阶段和情况来看。
早在唐代宗李豫到唐顺宗这段期间,除了唐德宗正式册立了王氏(昭德皇后)为后之外,其他均为有正式册立皇后的情况。这中间或因外部原因(安史之乱),或因内部政权斗争(唐顺宗登基后还没来得及册封后宫就退位了),导致了皇后的册封没有进行。而到了唐宪宗之后,内外部局势基本稳定了,可是他还是没有册立皇后,且从他之后,就再也不立后了。
宪宗在还是广陵王时,迎娶了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孙女、升平公主与驸马都尉郭暧的女儿郭氏为广陵王妃,属嫡妻正妃。可是在他登基之后,郭氏却只被册立为贵妃,行使皇后之权管理后宫。贵妃身份虽然尊贵,可还是算妾,郭氏从嫡妻正妃,沦落为妾,之后几次三番宪宗也没同意立她为后。
从《旧唐书》《新唐书》的记载中,给出的理由都是唐宪宗不立后是出于私心,为了不让皇后干涉自己任意宠幸女子,看起来是为自己的风流做铺垫。
帝后庭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以是册拜后时。(《旧唐书·卷五十二·列传第二》)帝以岁子午忌,又是时后廷多嬖艳, 恐后得尊位,钳掣不得肆,故章报闻罢。(《新唐书·卷七十七·列传第二》)贵妃位份虽然尊贵,可以行使皇后之权,可不是名正言顺的妻子,对宪宗的管制力是有限的。这可能是一部分的原因,但背后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或许才是宪宗考虑的重点。
郭氏出身尊贵,算起身份来,她是唐代宗李豫的外孙女、唐德宗李适的外甥女、唐顺宗李诵的表妹、唐宪宗的表姑,唐朝名将郭子仪又是她的外公,这样显赫的家世,强势的后台,若是产生了对权力的渴望,怕是无人可以制约,再出现第二个武后、韦后呢?
在宪宗之后的皇帝,发现了这不立后带来的自由及好处,也就效法行之。可这背后是或是防止了外戚干政,可过分放纵的背后让唐朝的皇帝们普遍也都寿命、在位时间偏短。
唐宪宗以后的唐朝皇帝为何都不册立皇后?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说起唐宪宗那也是唐朝少有的好皇帝之一。要说唐朝出了三个好皇帝,第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二个是唐玄宗李隆基,那第三个非唐宪宗李纯莫属。
贞观二十一年,李纯被册立为太子,同年八月继承大统做了皇帝。唐宪宗李纯是一个好皇帝,继位之后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勤于政务。在他的大治之下,唐朝中后期又出现了一次中兴时期,史称“元和中兴”。
唐宪宗是一个好皇帝、一个好老板。但他却有个洁癖,在他的一生当中没有立过一个皇后。就起原因到底是为什么呢?
第一种说法是唐宪宗好色,立了皇后怕受管制!
我认为这种说法还是有点牵强的!历朝历代的皇帝除了皇后,其余妃嫔佳丽也是多不胜数。即使唐宪宗好色,多几个妃子,作为皇后也是无权管制的吧?原本在古代婚姻制度上就是一妻多妾制。妻子的权利相对要大的多,但是妻子却没有权利管的住丈夫纳妾。那么作为皇后肯定也没有权利去管皇帝有多少妃嫔的。
第二种说法是唐宪宗为了加强后宫政权的控制。
这种说法我还是比较赞成的。要知道作为一个皇后在古代不仅仅管理一下后宫就没事了。皇后还可能拥有摄政的权利。一旦册立了皇后就有可能引起外戚专政的可能,在之前的历史上已经有过很多类似的教训。比如说中宗的韦皇后、肃宗的高皇后,但是最有名的者数高宗的武皇后。不仅在高宗时期专权专政,高宗死了还做上了武皇帝,建立了个自己的专属政权——大周!这个便是比现在的网红还要红的风云历史人物女一号武则天!
为了类似现象的发生,唐宪宗就想了个怎么个法子。不立皇后!即使自己的妃子在后宫权利在大,妃子的亲戚有多大能耐。但你终究不是皇后,这样你就没有办法在去干政。在这样的约束下,你在有多大的本事,也掀不起多大风浪来。
当然,不管什么样的制度,有一利就有一弊。虽然不立皇后,对皇帝本来来说没有了皇后的约束,自己拥有了绝对的“性福”!不容易在有皇后干政的事发生。但是也有很多弊端,比如皇帝大多都犹豫荒淫命短、太子生母身份低,导致太子的威信低、后宫无主,后宫混乱不堪、宦官太监越发猖狂,太子被太监谋害的也不在少数。
以上是本人的看法,大家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可以在评论里面留言评论!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唐宪宗以后的唐朝皇帝为何都不册立皇后?
唐朝,贞元年间,当时的李纯成了唐宪宗!按理说他的太子妃郭氏理应成为皇后,但是李纯觉得郭氏作为郭子仪的后人,册立为皇后不妥!制衡之术,自然不能让一家独大!于是只给了郭氏贵妃的名号!他们生了个儿子叫李宥,也就是后来的唐穆宗。
李纯在这样的大前提下,进行了改革!削藩!减弱节度使对国家的控制权!这让节度使李锜非常不满,于是就反了!可惜,寡不敌众,李锜兵败被杀!而他的家眷则被送入了皇帝的后宫!
这里面就有一个姑娘叫杜秋娘!杜秋娘是间州人,现在的江苏镇江人,她是南方的美女,秀丽而充满文采!可是家里穷啊!被迫成了歌姬,幸好的是当时讲究卖艺不卖身!所以,杜秋娘作为一个艺人在江南出名了!节度使李锜在听到她的名声之后,不惜重金买下了她,年过半百的老头对于这样的女人非常喜爱!于是乎,顺理成章的杜秋娘成了他的侍妾!
而这杜秋娘在李锜兵败后进入了唐宪宗的后宫,恰好一次表演“金缕衣”的时候获得了唐宪宗临幸。此后,杜秋娘依靠自己的文采和姿色,成为唐宪宗李纯非常重要的女人!据史料记载,此后的宪宗对后宫其他女子都没了兴致!这或许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故事吧?唐宪宗李纯将其封为秋妃,杜秋娘是他心中的皇后,可一歌姬怎么能做皇后呢?
不说后宫,就说在朝堂也说不过去!此后大臣多次叫他册立皇后,但是李纯说到:朕一生,有一秋妃足矣。李纯在43岁的时候挂掉了,而李宥在位五年也挂掉了!宦官当权,朝政混乱!杜秋娘由于没有子嗣,所以悉心辅佐孙子辈的漳王李凑!可惜,事情败露,李凑和杜秋娘一同被贬为庶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历史上有才,有美貌,有内涵,这样的女子不多,而杜秋娘算得上一位。归根结底还是人不对
唐宪宗以后的唐朝皇帝为何都不册立皇后?
宪宗后宫有许多他喜欢的年轻漂亮性感的妹子,一旦册立一人(此时是郭贵妃)为皇后,皇后统领六宫,权力很大,容易干涉甚至去迫害其他他喜欢的女人,所以不立后,妹子们全归自己享用。性福无边,神仙日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