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并尼泊尔必败无疑?为何雄心勃勃的印度没有吞并尼泊尔?
印度面积将近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3亿,无论在哪个方面,印度的体量在南亚次大陆都属于巨无霸的存在,所以印度在南亚也向来都是横着走。北方内陆山国尼泊尔,三面被印围住,虽说处处受制于印,但印度想要像当年对锡金一般对尼泊尔,却难比登天。
虽说尼泊尔也属于古印度文明区域,不过千百年来都区别于印度,拥有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近代英国入侵之时,尼泊尔也是区别于英属印度之外的。廓尔喀人向来骁勇善战,并非印度一厢情愿就能收入囊中的,更何况今时不同往日,印度再想对尼动手也很难。在近代以前,“印度”指的是南亚的整片文明区域,而并非某个国家,尼泊尔也属于古印度文明区域的一部分,佛教起源地迦毗罗卫便位于今尼泊尔境内。不过,与恒河平原、印度半岛长久混战,邦国林立不同,尼泊尔早在6世纪前后就形成了比较完整而稳定的王国。古代的尼泊尔武力强盛文化繁荣,实力不俗,逐渐形成了区别于印度文明的自身文明。
无论是德里苏丹国,还是莫卧儿帝国等古代大致上统一印度北方的王朝,都没有将尼泊尔划入其统治范围过,而这些古代帝国也没想过要尼泊尔。英国蚕食南亚以后,建立起英属印度,而英属印度甚至包括了缅甸乃至阿拉伯半岛的亚丁,却并不包括近在咫尺的尼泊尔。尼泊尔与印度之间,也没有成为一家人的历史与文化基础。今天的尼泊尔,由于资源匮乏而且处于内陆,是个高原山地众多的国度,其经济发展程度一直都比较低,无论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收入都不高。不过乌鸦也难笑猪黑,尼泊尔经济发展虽然不咋滴,印度也好不到哪里去。即便作为经济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印度如今仍旧比较落后,内部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多了去了。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印度也很难对尼泊尔如何。
虽说尼泊尔是小国,可战斗力却不俗。尼泊尔生存环境辛苦,造就了尼泊尔人的骁勇强悍。古代的廓尔喀,是南方诸邦不敢轻易招惹的存在,当年廓尔喀北侵成为清朝的大患,僵持许久才勉强解决;英殖民时代,廓尔喀雇佣兵在英国军中很受重用,在远东乃至世界上众多英属殖民地都有廓尔喀人身影。按战斗力对比来看,印度想要对尼动武,恐怕胜负难料不说,自己也要付出很重代价。当年印度并了锡金,除了因为锡金过度弱小之外,更主要因为当时的世界形势,各国大多都无暇顾及,而且锡金太小也没有过多牵扯各方利益。如今的尼泊尔,为防着印度,与中、英等各国纷纷交好,而印度本身也有众多的廓尔喀人。如果印度想要对尼泊尔怎么样,恐怕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印度东北部原本就不安宁,若是对尼用兵,必然生出大乱,既然投鼠忌器,印度也不敢怎么样。
相对于不丹与当年的锡金,尼泊尔算运气比较好的,不过如今的尼泊尔仍旧处处受制于印度。印度不仅是尼泊尔最大贸易伙伴,而且提供了尼泊尔大部分的燃料、生活物资,尼泊尔的进出口也主要依靠印度的港口才能得以进行。只不过印度的司马昭之心,尼泊尔怎能不知,所以尼泊尔一方面处处与印度联系密切,另一方面又处处开辟后路以防不备。按如今的世界形势,印度想吞了廓尔喀人的弯刀,实在是很难,尤其这把弯刀一直都处于警惕中。
吞并尼泊尔必败无疑?为何雄心勃勃的印度没有吞并尼泊尔?
因为尼泊尔不是锡金。
作为世界上最野心勃勃的国家之一,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除了62年被我国打得满地找牙,其他时候基本都是打遍南亚无敌手,除了被印度肆意欺凌的巴基斯坦,不丹更成为印度的势力范围,更可怕的是锡金都直接成了印度的一部分,其他南亚小国也无不在印度的淫威下战战兢兢、噤若寒蝉。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印度不断膨胀,吃掉锡金、控制不丹,大有重现英属印度辉煌的势头,但对于尼泊尔则始终相当克制,完全没有南亚霸主昔日的不要脸精神。
那为何会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情况呢?到底是什么因素阻碍了印度吞并尼泊尔的脚步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体量较大的特色
相比于锡金和不丹,尼泊尔之所以在印度的淫威下独善其身,根本原因在于尼泊尔的体量相对较大。
虽然印度自独立以来,在南亚次大陆横冲直撞,其实力完全碾压其他小国,但印度从来没有“恃强凌弱”,包括吞并锡金这样的“小事”,印度都严格按照国际流程,该软禁的软禁,该公投的公投。
由于早先印度逼迫锡金开放边境,导致大量尼泊尔人趁机涌入,并在人口上迅速占据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的公投不过是意料之中的走过场。
但尼泊尔不是锡金,首先它比较大,14.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不是印度能像锡金0.7万平方公里这样可以一口吞下的;其次它人口多,2898万的人口规模,注定了印度绝不可能在短期内复制锡金60万人口被换血的道路。
早在18世纪开始,英国殖民者就开始向尼泊尔大量移民,并成功占据德赖地区,但这种规模难以撼动尼泊尔的整体民族结构。
所以,在不可能通过和平方式吃掉尼泊尔的情况下,印度只能寄希望于武力。
但武力对印度而言,不仅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有可能导致一败涂地,颜面尽失。
2、战斗民族的强悍
虽然很多人习惯性地将俄罗斯称为战斗民族,但相比于尼泊尔人,俄罗斯人只能相形见绌。
因为国土环境空前恶劣,在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尼泊尔人的战斗力空前强悍。
这种情况和欧洲的山地之国瑞士十分相似,恶劣的环境,使得每个人都是出色的战士,全民皆兵的他们即便不能御敌人于国门之外,最起码也可以让来犯之敌元气大伤、痛不欲生。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历史上的英国殖民者虽然几乎征服了南亚次大陆,并从阿富汗夺走了普什图尼斯坦,但始终难以真正征服尼泊尔。
毕竟尼泊尔的战斗力摆在那里,又创造了120人歼灭2400英军的辉煌战绩,英国殖民者只能退而求其次,大量招募尼泊尔人作为雇佣兵,而尼泊尔则始终独立于英属印度之外。
可以说,尼泊尔人的可怕战斗力,为尼泊尔赢得了宝贵的独立机遇,虽然国土被英国割走了很大一部分,但终归还是保留了主权国家之名。
以当下印度的综合国力,硬刚虽然不行,但还是可以耗死尼泊尔的。但对于这样一个资源匮乏且相对贫穷的国家,印度实在没有耗下去的必要,毕竟印度一直想要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将更多精力浪费在尼泊尔身上是非常不明智的。
3、国际形势的无奈
相比于锡金和不丹,虽然尼泊尔也是夹在中印两国之间,但尼泊尔的战略价值要比锡金和不丹重要得多。
首先,因为尼泊尔与我国至少有900公里的边界线,这能够成为中印之间的有效缓冲。虽然当下我国的综合国力远远强于印度,但作为世界大国的,我们面临的问题明显比印度更多更严峻,所以尼泊尔的缓冲地位不可忽视。
而因为1975年印度吞并锡金的前车之鉴,即便我国跨越喜马拉雅山仍然存在巨大困难,但不可能允许尼泊尔成为锡金第二。
其次,尼泊尔的存在,无论其立场是否倒向我国,其靠近西里古里走廊,威胁印度东北部安全的局面已经形成,如果放任印度拿下尼泊尔,或者退而求其次肢解尼泊尔,都会使印度的西里古里走廊危险度再少一分,这对于我国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最后,如果印度吃掉尼泊尔,且不论能增强多少国力,单从中印对峙的态势来看,我国通过青藏高原压制印度的优势也将大打折扣,这同样不利于我国的根本利益。
所以,纵然美俄等国对印度两肋插刀,但终归敌不过“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我们的插上两刀。
而从印度当下的内外环境来看,吞并尼泊尔固然符合印度的核心利益,但却不是当下印度的最佳选择。
因为在克什米尔问题硝烟未尽,国内民族冲突甚嚣尘上的大背景下,如果节外生枝地染指尼泊尔,印度不但无法达成目标,反而会因为尼泊尔问题遍体鳞伤,甚至触发印度矛盾大爆发,国土分崩离析的尴尬局面。
所以,印度对尼泊尔的“仁慈”,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考量。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吞并尼泊尔必败无疑?为何雄心勃勃的印度没有吞并尼泊尔?
尼泊尔于印度而言,似乎像是老虎嘴边的一块肉,只要印度一伸脖子,就可以将它吞下。而实际上,尼泊尔三面被印度环绕,唯一没有被包围的那一面,对着的是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
再稍微了解一下印度在军事上的投入:每年军费投资超过600亿美元,养着130万军人,拿着钱全世界到处买武器。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邻居,说他对尼泊尔没有什么想法,估计他自己都不相信。
然而尼泊尔至今都没有印度吞并,究竟是印度另有想法,还是尼泊尔和他之间达成了某种协议?其实这一切的背后,有这样三个原因。
决定因素:国际形势不允许印度曾在1975年将邻居锡金变成了自己国家的一个邦,作为他剩余的几个邻居,尼泊尔、不丹等国,大家都为他们是否会被印度吞并而担心。
但印度想要进一步吞并尼泊尔,其实条件是非常不利的。印度之所以能顺利吞并锡金,是因为苏联和美国这两个大国都站在印度这一方,其他国家要么内乱、要么互相争夺利益,无暇顾及印度,这是印度能成功的决定因素。
如今整体的国际环境趋向和平,联合国的力量也不容小觑。无论哪个国家,贸然发动对一个主权国家的公然入侵,联合国不会坐视不管。所以印度已经失去了下手的先决条件。
即使印度真的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想要对尼泊尔下手,他也不得不考虑自己有没有这个精力。
首先,我国在尼泊尔有不少投资,如果印度发动战争,我国不会袖手旁观。其次,印度的老对手巴基斯坦一直虎视眈眈。两国自建立以来就冲突不断,他俩的较量虽然多以印度胜利告终,但是印度始终无法取得对巴基斯坦的绝对胜利,每次几乎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如果印度贸然对尼泊尔下手,很难保证巴基斯坦不会乘机对印度发兵。本来只想打下尼泊尔,回头却陷入两线作战的局面,这是印度不希望看到的。
客观因素:两国关系不得不融洽印尼两国之间,在外人看来其实是非常融洽的。尼泊尔是个实实在在的山地国家,三面被印度围绕,当时中国还不像现在这样强大,因此他对印度的依赖是实打实的。
尼泊尔生活所需的能源、物资、通信,几乎都来自印度。如果尼泊尔想要创造一些外汇,输出部分皮革、地毯之类的,必须要走印度的通商口岸。这是真金白银、关乎民生的依存关系。
此外,印尼两国之间长期不设边境。尼泊尔人来印度打工、生活、定居,甚至把身份证换成印度的,从此成为印度公民,都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
如果印度吞并印尼,将其变为自己的一个邦,这部分人该如何自处?他们如果不满,就会一直闹腾,以印度现在的经济状况,他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的。
尼泊尔为了防止被印度吞并,一直努力和印度保持良好的朋友关系;而印度希望用不流血的方式笼络尼泊尔,故倾向于用经济、文化渗透的方式,慢慢蚕食尼泊尔。
两国各有想法,相互利用,这也是印度暂时没有吞并尼泊尔的原因。
主观因素:尼泊尔自身争气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印度招呼都不打一声,发兵尼泊尔,尼泊尔也不会坐着挨打。尼泊尔民风彪悍,很多人都是在阿富汗生存过的经验老手。
他们是世界上出了名的雇佣兵民族,廓尔喀雇佣兵享誉全球。印度人对上雇佣兵,恐怕除了人海战术,难有取胜的希望。
英国人曾经从尼泊尔招过士兵和警察,帮忙镇压殖民地(主要是印度)不听话的工人;尼泊尔人还在世界大战中,作为英国的雇佣军,远赴海外作战,威名远播。尼泊尔不断充实自身实力,这也是让印度忌惮的地方。
1955年,尼泊尔主动加入联合国,是发展中的小国家中很早的一批了。为了在国际上刷存在感,提高自己的曝光度,他们频繁参与国际事务,长期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国际上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力量。
很多国家都注意到了这个被印度三面包围的国家。将来不论是哪个国家对尼泊尔动心思,联合国都不会坐视不管。如果印度试图吞并尼泊尔,必定会引起国际上的谴责和反对,影响自身的外交关系,这对印度来说得不偿失。
吞并尼泊尔必败无疑?为何雄心勃勃的印度没有吞并尼泊尔?
印度确实想吞并尼泊尔,而且暗含非常强悍的手段。印度在尼泊尔有一支"第五纵队″,作为侵吞尼泊尔的先遣军,这几乎是印度的阳谋,只是不便点破而已。
(图:尼泊尔马德西人)
这支"第五纵队"就是马德西人。马德西人是随着英国殖民者脚步进入尼泊尔的印度裔移民,他们说的是印度第一国语印地语。马德西人人数众多,占尼泊尔人口1/4强,而且生活在尼泊尔经济最发达、土地最肥沃、矿产最丰富的特莱地区。马德西人占特莱地区人口总量的55%!
从1950年代开始,近70年来,马德西人一直要求单独建"省″,取得自治地位,但任何尼泊尔政党都不敢同意。因为都知道马德西人是印度的代理人,担心印度利用马德西人分裂甚至吞并尼泊尔。
而印度政府毫不掩饰对马德西同胞的支持。尼泊尔大地震期间,印度还封关禁止油品对尼泊尔的出口,要挟尼泊尔答应马德西人的"自治″要求。幸有中国紧急提供的大量油品才解困。
从英国殖民者的东印度公司(印度前身)侵略尼泊尔开始,印度一直想吞并尼泊尔,但都没有成功。马德西人持续70年的骚乱才是尼泊尔的真正挑战。
一:从东印度公司到印度立国,印度何故一次次失去吞并尼泊尔的机会?
尼泊尔三面被印度环绕包围,一面背靠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山脉的背后是中国。从地型来看,尼泊尔几乎是印度领土的"备胎″。而且,尼泊尔几乎人人信仰印度教,对印度文化产品有着天然的亲近。
(图:尼泊尔地图)
但土著尼泊尔人并不说印地语,从民族上和印度人有诸多不同。尼泊尔靠近中国的山地居民,大多是黄种人,同藏人血脉有亲缘;靠近印度的平原地区,多雅利安人血统,但这与印度的移民有关。
尼泊尔是山地国家,平原不多。所以尼泊尔的土著民族,对尼泊尔身份有自豪感。这就是为什么印度一直无法把尼泊尔收入囊中。
在英国人到来之前,也不存在什么印度吞并尼泊尔的事,基本是尼泊尔人把印度人按在地下摩擦。
当时的印度四分五裂,战斗力孱弱。唐朝时,唐朝使节王玄策从尼泊尔借来7千兵,另借藏兵3千,就把当时印度大陆最强的中印度给灭了国。可见尼泊尔人的战斗力。
尼泊尔人后来打到西藏,又被乾隆帝派兵追到尼泊尔。向清朝称臣后,尼泊尔以中国为靠山,在印度北方攻城掠地,占领了印度大片地区。比喻现在的锡金当时就被尼泊尔人抢去了。
- 1,英国人为何没吞并尼泊尔?
英国殖民者领兵北上,以最先进的近代化武器以及超过尼泊尔一倍的兵力(3万人),花了整整两年多时间,才让尼泊尔人认输。但英军是以惨败开局的,尼泊尔曾以6百廓尔喀兵打残英兵4千人,连英军少将吉莱斯尔也被打死。
(图:廓尔喀之战,英军伤亡惨重)
廓尔喀人强大的战斗力让英军寸步难行,伤亡惨重。不得不花重金收买尼泊尔其他军阀,让尼泊尔人自相残杀,方让廓尔喀人感到不支。尼泊尔向清朝发出五次求救,清朝不愿介入"蛮夷"之间的战事。但派重兵驻扎在边境观望。英国人担心清军介入,只得同意廓尔喀人的求和。
综上所述,英国人的东印度公司不具备吞并尼泊尔的条件。一者廓尔喀人武德昌盛,战斗力惊人,在征服过程中,东印度公司的伤亡甚至超过尼泊尔人;二者尼泊尔是山地,易守难攻。即使英国人占领了尼泊尔,也无法消化,无法对付尼泊尔游击队;三者英国不清楚清军的态度,清朝毕竟是尼泊尔宗主国,英军不敢下死手。
尼泊尔割让了三分之一土地给英印殖民者,但主权是保住了。之后,尼泊尔国王还多次访问英国。这说明,从法理上,尼泊尔同英印殖民者是平等的,它并不属于英印公司的一个邦。本质上,它和加入英印公司的土邦完全不同。
之后的英国刻意维持尼泊尔的独立建制,甚至以之作为对付印度内乱的"盟友"。为什么?因为廓尔喀兵太好用了,忠顺勇猛。英国人利用廓尔喀雇拥军做打手,扑灭印度人一次又一次的起义。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更不可能用印度来吞并尼泊尔了。
(图:凶悍的廓尔喀雇拥军)
这种情况持续到英国人退出印度次大陆,尼泊尔和印度分别以不同的政治实体独立。那印度人就甘心尼泊尔人的独立吗?
- 2,中印战争爆发,给了尼泊尔巩固独立地位的机会
但印度刚独立,就和巴基斯坦分家,双方大打出手,直到印度肢解东西巴基斯坦。这段时间,印度自然没时间"关心″尼泊尔。而且,印度还雇用了2千廓尔喀雇拥兵,这时候,别说去侵吞尼泊尔主权,它还要巴结尼泊尔呢。
和巴基斯坦的战事刚告一段落,中印战争又爆发。得罪了中国人,问题严重了。中国人马上修筑通向尼泊尔的公路,对尼泊尔进行大量援助。这样,印度更没力量染指尼泊尔了。
同时,印度大吉岭地区发生持续动乱。这个地区是当年尼泊尔割让给英国人的,居民以尼泊尔人为主。大吉岭出现了多支武装,他们的诉求就是要大吉岭地区独立。背后有没有尼泊尔支持不得而知,但是,这客观上对巩固尼泊尔的独立有利。等于尼泊尔把抵御印度人的防线往前推到了大吉岭地区。
(图:印度大吉岭骚乱)
同时,印度东北七邦也烽火连天,出现了数十支独立武装。印度不得不推迟对尼泊尔人下手。
二:印度明里暗里支持尼泊尔马德西人的"自治″,使尼泊尔有分裂和失国的危险
当印度基本搞定国内分裂势力,并稳定同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后,它才开始筹划对尼泊尔下手了。
同吞并锡金一样,印度对付尼泊尔的手段也是在尼泊尔国内寻找"第五纵队"。当年,英国人向锡金大量移入印度教移民,直至印度教移民多于锡金土著,然后锡金的印度教移民又通过议会取消锡金独立地位,把锡金整体奉送给印度。印度也想在尼泊尔复制锡金同样的路。
印度在尼泊尔找的这个"第五纵队″,不仅是纯种印度裔,而且还说印地语,他们就是马德西人。他们大部分都是来自印度的移民,自然让尼泊尔土著充满戒备。
尼泊尔全国近三千万人口。特莱地区人口就占全国人口的一半。而马德西人口就占到特莱地区的55%。而且,马德西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又高居全国第一。
(图:尼泊尔特莱平原)
必须特别指出的是,特莱地区是尼泊尔最精华的地区,这里有这个山地国家少有的平原。这里不仅有全国最富饶的矿业资源,还有全国最发达的农业。据有关数据,特莱地区占全国农产量的75%,全国GDP的65%,以及全国税收的75%。这里人口密集,面积只占全国总面职的23%。可以说,抽掉特莱地区,尼泊尔这个国家也就不复存在。
印度以捍卫马德西人人权的名义,要求尼泊尔政府响应马德西人的"呼声″,单独划一个省,让马德西人"自治″,可以说是极老辣的一步棋。
为了帮助瓦德西人"自治″,印度竭尽全力,还暗助毛派和马列武装颠覆了极力阻止马德西人自治的尼泊尔王室。因为毛派武装口头答应了马德西人"自治″的要求。
但毛派一上台,马上食言,把当初对马德西人的承诺抛之脑后。人家不是傻子。一旦让马德西人单独建省,形成的多米诺骨效应将让尼泊尔四分五裂,马德西"省″也必成为印度的一部分。
2015年9月,让印度和马德西人饱含期待的新宪法,尼泊尔第二制宪会议公布的新宪法,把全国划为七个省,不仅没给马德西人单独建省,还故意把马德西人分散到各个不同的省中,形成绝对少数。
(图:马德西人的抗议活动)
马德西人大怒,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抗议活动。印度也不再遮遮拦拦,挥舞着胳膊,为马德西人强出头。
马德西人的抗议活动非常激烈,他们封锁了尼泊尔和印度边界的最大口岸比尔甘吉,尼泊尔的全部石油进口和75%的交通运输都要通过该口岸。同时,印度在国际场合厉声指责尼泊尔。
2015年11月,印度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指责尼泊尔政府对马德西人示威活动的镇压违反人权。谴责尼泊尔"超越司法的迫害″,并对尼泊尔的"种族歧视″表示"严重关切″。
同年12月,印度外长接见了尼泊尔马德西人联合民主阵线领导人,并向尼泊尔喊话,要求建立一个"包容″的尼泊尔。
尼泊尔不理印度指责,反而谴责印度干涉尼泊尔内政,并强行通过宪法修正案。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印度禁止油罐车和食品供应车进入尼泊尔。尼泊尔向中国求救,中国紧急向尼泊尔输送大宗油品和食物。
结语
马德西人的封锁持续了135天,因中国人的援助而破功。这场抗议活动共造成60人死亡。印度担心尼泊尔倒向中国怀抱,叫停了这场示威活动。但马德西人的抗议还远未结束。
在印度人的暗助下,马德西人的抗议活动持续了近70年,成为尼泊尔国内的最不稳定因素。而且,从目前来看,这场抗议活动还没有尽头。
从尼泊尔政府的角度出发,它绝不能容许马德西人"自治″。那样,"马德西人省″不仅会成为国中国,成为印度操纵尼泊尔的棋子,尼泊尔还有可能四分五裂,并重滔锡金的命运,被印度人吞并。
(图:马德西人武装组织)
随着尼泊尔政府越来越强硬,马德西人的抗议活动也越来越激进。目前,特莱地区活跃着数十支马德西人武装,背后都有印度人的影子。他们打着"为独立而战″的名义,绑架、勒索,制造社会恐慌。因为太过残忍,有些组织己被国际社会定性为"恐怖主义″。比喻被美国定性为恐怖主义的,就有马德西人的武装组织"特莱民主解放阵线″。
从尼泊尔的角度,它绝不能退缩,这是一场关乎国运的生死之战。尼泊尔最终有没有可能被印度吞并,就靠这一战了。
吞并尼泊尔必败无疑?为何雄心勃勃的印度没有吞并尼泊尔?
印度这个国家,不仅非常自信,还总是喜欢在世界上“抛头露面”,作为一个相当具有野心的国家,印度自从独立以来,在整个亚洲似乎就没有他们害怕的国家。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吧,除了上个世界六十年代曾被我国打的满地找牙之外,它在整个南亚印度还真是未逢敌手。巴基斯坦、不丹,哪一个不备受印度的欺凌,特别是小国锡金直接被印度吞并了,但是那次印度却没有受到任何制裁,捡了个大便宜。
而尼泊尔作为我国和印度的邻国,国力也很弱,更是三面被印度包围,在印度扩张的过程中,它却对尼泊尔始终克制了自己的野心,很多人都觉得按照印度控制不丹的劲,控制尼泊尔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啊。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印度在尼泊尔这里停下了脚步呢?一、自身实力不弱
首先说说尼泊尔的自身实力,别看尼泊尔国土面积不大,但是全国却一共有3000多万人口,所以尼泊尔的军队数量也是相当可观,要想入侵尼泊尔,恐怕印度要花上很大功夫。
除此之外,尼泊尔国人和俄罗斯人有些相似。都可以称之为“战斗的民族”,生性彪悍不好惹,在英国试图把尼泊尔变为殖民地的时候就吃了相当多的苦头,最后英国人直接放弃了,相比印度则是乖乖成为了英国人的殖民地。
而且就算是最后打不过印度,尼泊尔也肯定可以等到国际救援力量到来的那一刻,因为在尼泊尔独立之后,它加入了联合国,一旦印度真的敢动尼泊尔的话,必然不会像之前吞并锡金那样,国际社会肯定要制裁印度。
二、有着共同信仰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印度和尼泊尔的关系,说实话,两国的关系一直还不错。
而至于原因,这要从他们的宗教信仰上说起,两个国家在宗教上有着不小的渊源,尼泊尔也信奉印度教,而且全国的印度教徒达到了教徒总数的九成。
既然两个国家的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那么两个国家的兼容性也非常大,所以在大多数印度人眼中,他们一直都把尼泊尔人当成朋友,从没有将他们视为敌人。
其实在英国承认印度和尼泊尔两国独立之后,两国就开始着手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两国详细建交是在1947年,要知道那个时候印度才刚刚独立,但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和尼泊尔搞好关系,足以见得印度对尼泊尔的情意。之后,印度也一直都把尼泊尔当成是他们的合作伙伴和援助对象。
而仅仅从这一点来看,印度就根本没有正当理由发动侵略尼泊尔的战争,无论什么时代,只要发动战争,就必须要有发动战争的理由。
三、地理位置
接着,我们从尼泊尔的地理位置来看,它位于喜马拉雅山麓,国内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基本上对印度也没有什么利用价值。
如果印度对尼泊尔有想法的话,即使花了功夫拿下了,花的代价也会是极大的,但拿下它换来的回报又有多少呢?显然是弊大于利。
再说,特别是几十年前,这里因受地理因素影响,可以说是相当落后,完全是没有威胁的。虽然如今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尼泊尔大有了崛起之意,但也不足以给印度带来多大程度的威胁。
吞并尼泊尔必败无疑?为何雄心勃勃的印度没有吞并尼泊尔?
苏联解体以前,印度吞并尼泊尔就不可能;苏联解体以后,印度吞并尼泊尔就是亡国之道!尼泊尔可不是锡金:它从独立之日起就是美、英设立的南亚钉子!冷战时期,尼泊尔就是美英渗透、干扰中国统一发展的楔子,同样,它与印度的关系比较密切:1962年,尼泊尔将印度教列为国教,印度政府保持控制它的国防、经济命脉,印度甚至把种姓制度也一并带入尼泊尔——尼泊尔人民无端坠入水深火热之中!印度没有必要吞并如同印度殖民地似的尼泊尔;直到2006年4月,尼主要政党组成的“七党联盟”与尼共(毛主义)联合发起反国王街头运动,尼泊尔国王妥协,宣布恢复议会,还政政党:2006年5月18日,尼泊尔议会决定废除印度教为国教条款,宣布尼泊尔为世俗国家,粉碎君权神授说,将“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更名为“尼泊尔政府”。8月,“尼泊尔王国”改称“尼泊尔”;2008年4月,尼泊尔举行制宪会议选举;5月28日,尼泊尔制宪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加德满都国际会议中心通过由尼泊尔临时政府提出的议案:宣布废除君主制,将国体改为联邦民主共和国;29日,尼议会正式要求国王于10日内离开位于加德满都的纳拉扬希蒂王宫。当夜,王室旗帜从王宫顶端降下,尼泊尔国旗冉冉升起,历史长达239年的沙阿王朝“十世而斩”!印度对尼泊尔的控制系统土崩瓦解!
印度种姓制度随着尼泊尔国王的下台也随之消亡!
2008年以后,尼泊尔共产党执政期间,大力引入外资、发展多渠道对外贸易通道、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加强国防建设……逐渐剥离印度对尼泊尔的经济主导地位:特别是尼泊尔救灾期间,印度为了自身利益制裁尼泊尔,而中国积极伸出援手让该国对印度更加反感!而印度则利用尼泊尔国内人口86%信奉印度教的优势,多次策动亲印政治势力干预尼泊尔内政——印度始终无法突破尼泊尔军队(尼共占主导地位)这一关!因此,当印度企图用经济制裁、武力恐吓控制尼泊尔的时候,极有担当的中国挺身而出:粉碎印度的阴谋!同时,中国资本也对尼泊尔的基础设施、经济建设给予大力援建、让尼泊尔基层民众从中国援助中获益良多,他们才真正发自内心抵抗印度的野心!印度人无法从经济上压倒尼泊尔,于是,开始"小偷小摸"的侵略行为,不料,尼泊尔国防军再也不是以往无能的国王军,而是一支敢打硬拼的劲旅:邻居的援助非常重要!它直接把印度军队打回原型:印度连吞下去的鸭子也被尼泊尔重新掏出来!有苦难言的印度不是不想反击,只是尼泊尔身后的背景太强大(美国人提供35亿美元经济援助给尼泊尔),失去国际舆论市场的印度人只好悻悻而归:它正想办法从内部颠覆尼泊尔政府——只是它的面目太可恶,连代理人都失去市场!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