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甄嬛被废,皇后为何不趁机杀死甄嬛?

皇后宜修向来都是个做事狠辣决绝之人,甄嬛被废离宫以后,宜修也不是没想过除之而后快永绝后患。除了宜修之外,安嫔安陵容与祺嫔瓜尔佳文鸳也与甄嬛是水火难容,这三人组并不是不想除了甄嬛,而是不能与判断失误。

甄嬛离宫以后,宜修就发现皇帝心中仍旧放不下甄嬛,格外优待胧月公主。而且在沈眉庄的助力之下,皇太后也让人去甘露寺顾看甄嬛护着甄嬛,宜修想下手也是投鼠忌器。而甘露寺之行,宜修看到了活得如同蝼蚁一般的甄嬛以后,做出了“甄嬛已经不存在任何威胁”的判断,自然也就没对甄嬛下手。一件纯元皇后的旧衣服,让甄嬛发现了自己多年来被皇帝当做替身的真相,两人彻底情裂。皇帝孤傲甄嬛执拗,都是不肯低头的性情,最终使得甄嬛在产子以后离开宫廷。而宜修在甄嬛离宫以后,前去寿康宫请安之时,发现了曾经在御前侍奉的宫女芳若。

芳若是甄嬛的教引姑姑,皇帝不愿看到沈眉庄甚至不愿看到芳若,明摆着就是心中依旧放不下甄嬛,所以才格外在意与甄嬛有关的人。虽说甄嬛废位出宫,但其生育的胧月公主却受到了皇帝的格外重视疼爱。芳若与胧月公主,让宜修明白皇帝没断了对甄嬛的心思,万一哪天皇帝自己想起来后悔了,恐怕自己要倒霉。宜修终究放心不下,所以趁着为江南雪灾祈福的由头带着后宫妃嫔前去甘露寺一探虚实。甘露寺中,瓜尔佳文鸳对着已经变成姑子的甄嬛各种嘲讽羞辱,甄嬛却早就没了往日的模样,一昧的低眉顺目不敢反抗。在宜修眼中,甄嬛早就不是当日宠冠后宫的莞嫔,只不过是寺庙之中被皇帝废黜的弃妇。

“若非亲眼所见,本宫真不知道她活得竟像个蝼蚁,比起死,这些日子更能消磨她的心志。”宜修向来将聪慧又得宠的甄嬛作为自己的心腹大患,如今又害她不得,不过让其生不如死也是个好办法。甄嬛性情刚硬,如此这般的折磨更能让其心如死灰,只要绝了她的心思与皇帝之间的情,那么一个对自己没有任何威胁的甄嬛,自然也是不必诛之的。从甘露寺回来以后,沈眉庄恳求皇太后顾念甄嬛是公主的生母,皇太后也知道甄嬛离宫并非都是甄嬛的过错,也知道宜修心思狠辣。向来奉行凡事留一线的皇太后,看在沈眉庄与胧月公主的情分上,派遣芳若去甘露寺照看甄嬛。皇太后以免皇后宜修将事情做绝了,万一日后皇帝发现了,对皇后发难,而有皇太后护着,宜修也不好下狠手。

顾忌皇帝与皇太后的心思,也是宜修心思缜密不敢对甄嬛下死手最直接的原因,而这也是对的。并且为以保万全,宜修也是让甘露寺中人盯紧了甄嬛,各种细碎工夫折腾着甄嬛,让其生不如死。不过,恐怕甄嬛自己也没有想到,日后会与果郡王生情,更会为了果郡王而重回宫禁,给皇后来了一招绝地反杀。

《甄嬛传》甄嬛被废,皇后为何不趁机杀死甄嬛?

皇后宜修这个人,城府极深。她为人阴暗,最擅长打的是心理战。

真正短兵相接,面对面的肉搏战,皇后是不擅长的,或者说不敢!

一.棋子

皇后对付人,首先是找棋子, 教唆别人去做。比如富察贵人有了孩子,她看不惯,就让安陵容去训练猫。

这样就算追究下来,受到惩罚的也是猫或者安陵容,查不到皇后自己身上。

甄嬛也有了孩子,皇后同样无法忍受。这时的皇后就挑唆安陵容,用舒痕胶去害甄嬛。

这样就算受到追究,受惩罚的也是安陵容,算不到皇后的头上。

皇后想抚养皇三子,就借安陵容的嘴告诉齐妃夹竹桃的花粉能伤人。

等齐妃送了甄嬛带着夹竹桃花粉的点心,皇后再以处罚齐妃的方式,将皇三子从她身边带走。

在表面上皇后的手从来都是干净的,不带一滴血。

二.鹬蚌相争,皇后得利

华妃是皇后曾经最想对付的人。但就是对付华妃,皇后也没有主动自己出手过。

皇后在入宫的新人面前,表现岀自己是一个和善而受气的后宫之主。

然后皇后就看着华妃同入宫的新人们鹬蚌相争,她渔翁得利。

华妃送夏冬春进冷宫;杀死淳儿;推沈眉庄落水,陷害她假孕;利用木薯粉和惊鸿舞事件害甄嬛;给安陵容和富察贵人气受,还把同为皇帝嫔妃的安陵容当歌伎,让她唱曲儿。

之后这些新人们,组团的去对付华妃。小印子去火烧碎玉轩,沈眉庄和甄嬛更是加了一把火,成功地把华妃降职为答应。

之后甄嬛又策反了曹琴默,有了曹琴默的揭发,华妃被赐死!

这时的华妃也死了,而皇后的手里仍是没沾一滴血。

三.心理战

皇后从来不会去搞什么暗杀。她想杀人都是心理战。

比如齐妃是皇后陷害逼死的。但是在外人看来,齐妃是自杀的。

皇后利用纯元故衣的事件,让甄嬛认清了自己是替身的这一事实。

聪明如甄嬛,这时完全能看出来,她和她的家人都已经在皇后布的局里。此时离开后宫是甄嬛唯一的选择。

皇后在甘露寺里面安排了静白,去打击、折磨甄嬛。如果甄嬛的身体差,她有可能就病死了;如果甄嬛的心理素质不强大,她有可能忍受不了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就自杀了。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皇后以一国之母之尊,想整死一个带发修行的尼姑,简直太容易了。皇后哪里用得着做暗杀这种显眼的事情。只要衣食不周,人就会生病。生病得不到治疗,很快就会面临着死亡。这样的死亡既不着痕迹,对外也能解释得通。甄嬛从养尊处优的娘娘,到自己劳作的尼姑,自然无法承受这些。很快病死也是一件平常的事情。

《甄嬛传》甄嬛被废,皇后为何不趁机杀死甄嬛?

我是文子心语,来回答这个问题。

《甄嬛传》中,甄嬛因为一件故衣对纯元皇后大不敬的事,让皇上恼怒大动肝火。

这件事同样伤害了甄嬛,她也不甘心做别人的替身,自然不肯原谅皇上。

加上自己母家又遭遇变故,没有了前朝的保护。甄嬛顿觉到一种不安全感:很容易就会被皇后除掉。

为了保护自己和胧月,甄嬛只能离宫去甘露寺修行。在当时的情况下,也算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那么皇后为什么不趁机在甘露寺对甄嬛下手呢?

可能有四方面的因素。

一、来自太后的庇护。

芳若姑姑前往甘露寺看望甄嬛。

芳若姑姑是太后身边的人,她的出现也等于告诉整个甘露寺,甄嬛背后可是有太后撑腰的。

a、太后虽然不喜欢甄嬛,但宜修皇后的行为她更是十分清楚的。

在后宫能够制衡宜修的也只有甄嬛。

若有一天宜修做的太过分,太后还希望甄嬛可以掣肘宜修。

太后作为一国太后,她要为江山,为皇帝考虑。

太后让嬛嬛抄经书表明上是在罚她,实则是在变相地保护住甄嬛的性命。

b、太后成全了皇上的心思。

芳若姑姑能私自出宫看望甄嬛,是得到皇上默许的。苏培盛曾将这一事实告诉过甄嬛。

太后派芳若去保护甄嬛,正是皇上一直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情。

c、作为好姐妹,沈眉庄起了一定的作用,她去向太后求过情。

二、来自皇上的宠爱

皇上虽然表面上对甄嬛离宫的决定不满,但无论是念及旧情,还是看在胧月公主的面子上,皇上都不会容许有人伤害甄嬛。

就连后来祺贵人被打入冷宫后,皇上都念及旧情不愿除掉祺贵人。

虽然皇帝处罚了甄嬛,但他的心里始终是放不下甄嬛的。

甄嬛和他毕竟还是有过真爱的。

甄嬛去了甘露寺,皇上的气也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牵挂,一种不忍。

从皇上的很多表现都可以看出,比如他不许提及甄嬛,不许人去碎玉轩,越是这样就说明他的心里越对甄嬛的在意。

宜修皇后是最了解皇帝心意的,她知道皇上对甄嬛还有感情,所以不敢对甄嬛轻举妄动。

三、来自皇后的考虑

甄嬛主要的威胁就是来自皇后,既便是甄嬛为了躲避伤害,舍去了后宫的荣华富贵,牺牲和胧月的母女之情,但皇后仍会把甄嬛当作眼中钉肉中刺的。

皇后之所以没在甘露寺除掉甄嬛,做到真正的以绝后患,也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皇后是个十分聪明的宫斗老手。她既不会自己动手除掉心患,更不为一时之念而选择下手。

a、甘露寺毕竟是皇家寺庙。

聪明的甄嬛之选择去甘露寺,是因为这里是皇家寺庙,万一出了什么事,都会惊动皇上的。皇后自然也会想到这一点,即便是皇后想动手,也会有所顾忌。

b、太后的庇护和皇上的念想。

芳若姑姑的出面,实际上是给皇后的警示,皇后岂能不知。她会因此变得更加谨慎。

c、慢慢折磨甄嬛,让她生不如死。

皇后虽然高高在上,但皇上对她一直挺冷淡。她心里恨透了备受恩宠的甄嬛。

让甄嬛在甘露寺慢慢地受尽折磨,皇后的心里会觉得更平衡一些。

皇后便亲自去甘露寺看甄嬛,见到甄嬛此时的处境,她才算有点心安了。

皇后觉得在甘露寺的甄嬛已经对皇上彻底死心,不会再回宫了。

甄嬛在甘露寺的日子很不好过,这让皇后得到了很大的快感和平衡。

四,在甘露寺下手,不属于皇后宫斗的风格。

甄嬛刚被废,离开后宫没多久,作为公主的生母,如果这时候突然死在了甘露寺,肯定会引起众人关注。

在后宫,甄嬛虽是不讨所有人的喜,但所树之敌也有限。即便是有,甄嬛现在已经沦落到惨境,而没有再穷追穷逼的必要了。

另外,甘露寺在宫外,一般嫔妃的“黑手”也不一这能得着。

而皇后必然是被怀疑的首要人选。

皇后决不能为了自己的一时爽快而毁掉自己的大好前程。

作为后宫之主,她要在顾全大局的情况下,保全自己的利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满盘皆输。

皇后习惯用权力和心计嫁祸于人,做一些一箭双雕的事,可谓坏事做尽,却能把祸水甩给别人。

而在甘露寺,却少有这种便利条件。所以皇后不会轻易下手的。

《甄嬛传》甄嬛被废,皇后为何不趁机杀死甄嬛?

贯穿全局,有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记起来?就是甄嬛知道她那胎保不住,借着为孩子绑福袋的缘由,和胧月给皇帝编了个故事那就是“皇额娘推了熹娘娘”,为什么甄嬛不让皇后主动去做这件事儿,是因为皇后根本就不可能落人把柄,举几个例子。

皇后看叶依澜最近挺受宠,不乐意了,不想让她有皇帝子嗣,她是怎么做的呢?(皇后从来都不会留下把柄)

先是威逼利诱,让齐妃送红枣汤给叶依澜红枣汤,让叶依澜腹痛不已,然后引起众人怀疑,一查就查到是齐妃的丫鬟送去的。要想让齐妃认下罪行,最重要的就是她的三阿哥,她以三阿哥前程为突破点,逼的齐妃自己了结。

来‘’滴血认亲”那一场,她让祺贵人来引起事端。自己退居幕后,但她还是低估了甄嬛,怀疑错了人,这才败落。她的所有决定都有一个替罪羊,不管是安陵容还是齐妃还是祺贵人,皇后永远不会将自己把柄送给对方。这也是为什么甄嬛要和胧月、敬妃演戏的原因。

到这儿也不难理解了,皇后虽手伸的长远,但甘露寺没有她能够实实在在能掌控的人,她不想冒险(甄嬛的性格、避嫌、没合适人选容易暴露)

前期甄嬛已经对皇帝绝望

那时候甄嬛没复盘的可能,皇后太了解甄嬛了,她可不是随随便便可以低头的人,即使再这场宫斗里面有人陷害。她宁愿离开荣华富贵就说明甄嬛要和皇帝杠到底了,这辈子没回来的可能性。

没有合适人选、要避嫌

甘露寺的住持是出家人,修宜肯定不能从她下手。况且皇帝也不是吃素的,这纯元的事情怎么会被甄嬛知道,他还没调查,如果宜修做的太过,肯定会被发现。当年王府里面就那几个旧人,一排除很明显。

《甄嬛传》甄嬛被废,皇后为何不趁机杀死甄嬛?

不要忘了,皇宫中真正的主人是谁,那就是皇上,后宫中还有个主宰者那是太后。

皇帝心里有甄嬛,在意甄嬛,皇后再清楚不过,后宫那些女人,皇帝送过谁同心结了?而皇帝让苏培盛给甄嬛送同心结那次,恰巧皇帝在皇后宫中,皇后知道这件事。

抛开故去的纯元不说,真正让皇帝喜欢的人就是甄嬛,其次华妃,再次眉庄。

华妃之死,皇帝嘴上不说,心里还是耿耿于怀,追封她端肃皇贵妃,满足她生前没有实现的愿望。虽说华妃之死已成必然,但皇帝心里还是不舒服,对于举报华妃的曹琴默痛下杀手。跟太后商量的结果是曹琴默心机太重,枕畔有个这样的人太可怕。其实皇帝就是要找个发泄出气的地方。

皇帝心尖上的人,只能自己处置,旁人插一脚,找死?

皇后自然明白其中味:

假如说甄嬛真的让皇帝厌弃了,就一辈子把她放在甘露寺,让她自生自灭,又不会对她有什么威胁,那时甄嬛就一个胧月公主还送给了敬妃,更不会对皇后有什么威胁。

假如说皇帝只是暂时的对甄嬛置气,你现在把她杀了,皇帝哪天想起甄嬛,知道甄嬛死了,势必究查甄嬛死因,那时曹琴默的下场就是皇后的下场。

皇后才不会那么傻,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折磨甄嬛,把甄嬛折磨的越狠,她的快感就越强烈,甄嬛回宫,那就继续斗吧,反正皇后热衷于这种权谋之斗,就好像一个会十八般武艺的武林高手,有展示自己的舞台。

《甄嬛传》甄嬛被废,皇后为何不趁机杀死甄嬛?

甄嬛出宫后,势单力薄,皇后为何不在甘露寺杀了她?其实在甘露寺中,皇后完全可以暗杀甄嬛,虽然甘露寺是在宫外,但那也是皇家的地方,而且寺里的静白师太不就是皇后派来折磨甄嬛的吗?其实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甄嬛会再次回宫,连她自己恐怕也没有想到。

若不是沈眉庄告诉甄嬛她家里的情况,估计她会一直待在凌云峰,况且皇后恨毒了甄嬛,甄嬛长相酷似纯元皇后,而且才华出众,所以皇后恨甄嬛从外貌一直恨到内心,她想折磨甄嬛,让她生不如死,所以才有了去甘露寺羞辱甄嬛的那一段。

在整个后宫中,太后虽然是皇后最大的靠山,甄嬛回宫太后是支持的,皇后想杀四阿哥,结果却又整死了齐妃,太后想制约她,所以一直留着甄嬛,静白在大雪天不顾甄嬛生病将其赶走,不就是想置她于死地吗?而皇后之所以不派杀手暗杀甄嬛,是因为这不是皇后的处事风格,皇后向来都是借刀杀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