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毕竟互为邻里,对于尼泊尔大多数人算不上太陌生。这里是佛教的发源地,与我国共同拥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古老悠久的历史、壮丽迷人的风景,还有神秘多彩的文化,共同构成了喜马拉雅山南部的尼泊尔。
这里地处内陆,地狭人稠而资源匮乏,甚至连土地都相对贫瘠。长久以来尼泊尔都属于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尼泊尔文化与经济上与中印联系紧密,受到的影响也很深刻。尼泊尔面积超过14万平方公里,比安徽面积稍大,人口3000万左右。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东西距离超过880公里,而南北则只有200公里左右,整体轮廓类似于长方形。尼泊尔多山,低地平原仅占总面积不到17%,全球海拔高度排名前十的山峰,有8座全部或者部分位于尼泊尔。
高耸连绵的山地,给尼泊尔带来了充足的水利资源。不过除此以外,尼泊尔其他的资源就相当匮乏了。目前在尼泊尔发现的矿产资源种类比较丰富,可除了大理石、石灰石等极少数种类外,大多都没什么商业开发的价值。整体来说,尼泊尔的自然资源条件并不怎么样。因为自然条件的相关限制,加上近代被殖民的影响,尼泊尔经济非常落后,主要以农业为主。尼泊尔人口中超过80%从事农业生产,可尼泊尔的粮食依旧不能完全自给自足。而尼泊尔的工业几乎都是半手工类型的轻工业,比如香皂、服装、火柴、造纸之类。不仅生产规模小,而且产能与质量都相当落后。
直到如今,尼泊尔的经济总量也不到300亿美元,这个数字还不及国内的一些比较发达的地级市。而尼泊尔的人均GDP也仅刚刚1000美元出头而已,即便是在南亚地区也属于相当靠后的水平,尚不足南亚首富马尔代夫的十分之一,甚至比孟加拉还要低40%左右。两千多年前,佛陀在古印度也就是如今的尼泊尔创立了佛教。然而如今这个佛教源头的国度,大多数人信奉的都是印度教,也是世界上唯一将印度教定为国教的地方。尼泊尔今天的佛教徒比例,已经不足8%。
尼泊尔有30多个族群,信奉的宗教也丰富多样,受此影响,尼泊尔文化异彩纷呈。在尼泊尔人的日常生活中,宗教影响无处不在。千百年前,骁勇善战的廓尔喀人曾让清朝跌了跟头,也是英国殖民者的最爱;如今,尼泊尔人早已放下军刀拿起念珠经幢,到处都弥漫着一种浓浓的仪式感与神秘感。
经济落后、精神富有,古老与现代在尼泊尔密集交织在一起。如今随着全球登山旅游的兴起,旅游资源丰富而且消费水平不高的尼泊尔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
尼泊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2012年乘飞机从成都到加德满都,返程大巴车从樟木口岸回西藏。尼泊尔总体来说对中国人比较友好,经济靠矿业和旅游业,信奉苯教的比佛教人多,水果特好吃,比如芒果和香蕉,比中国打了催熟剂的好吃百倍。
尼泊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尼泊尔的全称叫做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夹在中国“龙”与印度“巨象”之间,没有什么太大的存在感。在历史上,尼泊尔曾是清王朝的藩属国之一,后来被英国人占领。
尼泊尔是一个南亚地区的内陆山国,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十分封闭和贫穷。在1971年时,联合国曾将尼泊尔评为全球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由于经济不发达,尼泊尔的工业水平较差,而且地理环境限制了农业发展,只能将旅游业作为国家的经济支柱。
据统计,“山地之国”尼泊尔全国总人口为2800万左右,呈现出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其中男性占48.50%,女性占51.5%。由于过去受印度教的影响较大,所以尼泊尔全国有86.2%的居民都是印度教徒,只有少量居民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
在历史上,尼泊尔和中国有一些交集。比如清高宗乾隆53年(1788年),尼泊尔军队曾首次入侵西藏。清廷的驻藏大臣没有禀告乾隆皇帝,私自就与尼泊尔人议和。乾隆56年(1791年),这支尼泊尔军队再次入侵西藏,向西藏的官员勒索巨额财物。
乾隆皇帝于是派名将福康安、海兰察等人领兵入藏,又从寒冷的黑龙江等地抽调骁勇的八旗索伦骑兵支援西藏作战。清军骑兵部队翻过了险要的喜马拉雅山脉,一直打到了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附近。恐惧的尼泊尔人于是转而对清王朝称臣,上表纳贡,这就是清朝与尼泊尔之间的“廓尔喀之役”。
尼泊尔原本想借助清朝的力量抵抗英国人,但后来却并没有得到清朝军队的支援。1816年,尼泊尔在“英尼战争”中败北,被迫割让了三分之一的土地给英国人。
19世纪初,尼泊尔逐渐沦为英国人的殖民地,并成为英国军队侵略西藏的前沿跳板。直到20世纪时,受到一战削弱的英国才承认了尼泊尔的独立,但尼泊尔依然没有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
2008年左右,尼泊尔对外宣布废除王室,从君主国家变成一个联邦制共和国。不过,尼泊尔在政治和经济上一直十分依赖印度,国际存在感不高。
尼泊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我在美国上课的时候,班上有两个尼泊尔男学生,人都很好相处,知道我是中国人后和我很热络,他说尼泊尔人对中国有好感,当然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客套。
我们聊过一些彼此国家的事情,我一直以为尼泊尔是佛教为主,因为佛教创始人佛陀释迦牟尼就出生在尼泊尔啊!可是我错了,原来尼泊尔是以印度教为主,佛教比较少了。还有 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是,他从美国回尼泊尔的话必须先飞到中国广州转机,我不知道尼泊尔是没有美国直达的飞机,还是为了省钱选择多程中转。
在国外遇到外国人聊天的时候,很少会聊到政治和经济方面,因为这比较敏感,最多就聊聊风土人情而已,所以并不能对尼泊尔知晓太多。后来对尼泊尔的了解还是前几年一次地震,还有陈震的《越野路书》节目介绍过尼泊尔越野之行。现在我们看看学术界怎么介绍尼泊尔的吧。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通称尼泊尔,是南亚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一个内陆国家,北与中国相接,其余三面与印度为邻。尼泊尔的土地面积为14.7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93位,2972万人口则排名世界上第48位。由于地处高海拔地区,世界上最高的十座山峰中有八座位于尼泊尔境内,包括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因此也是登山好手的观光胜地。尼泊尔拥有古老的文化遗产,佛教创始人佛陀释迦牟尼即出生在尼泊尔。国家主体宗教信仰为印度教,另有少数群体信仰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18世纪中期建立了尼泊尔王国,并曾入侵西藏,后后成为清朝藩属国。在19世纪初英尼战争后尼泊尔割地予英属印度并与其结盟。尼泊尔原为印度教君主制国家。2006年,国会冻结了国王贾南德拉的权力,2008年,尼泊尔制宪会议正式通过宪法修正案,废除君主制改国号为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既然要介绍尼泊尔,我们首先就要了解这个国家的经济和国际形势,尼泊尔人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尼泊尔经济现状落后上两图先后为尼泊尔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近十年的增长趋势,2019财年尼泊尔的国内生产总值307亿美元左右,人均只有1034美元,而且从这两张图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件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2011-2016年之间尼泊尔的GDP增长几乎为零,在2017年才开始迅速增长,看来尼泊尔已经找到它的发展之道。不过即便如此,尼泊尔依然是个深居内陆经济落后的国家,是联合国确定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农业是尼泊尔经济的命脉和第一大产业,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56%。尼泊尔国内有80%的人口从事农业,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尼泊尔经济严重依赖外援,预算支出的1/3来自国外捐赠和贷款。
我们看看尼泊尔的进出口情况就知道这个国家的现状如何落后:
这是尼泊尔的出口前十名项目,除了钢铁制品拍在第四位,前十名以内的九名都是农业相关产品,这种低经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根本不能为尼泊尔提供足够的美元。好在尼泊尔的旅游业蓬勃发展。
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自然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境内几乎全是山地,徒步旅游和登山业比较发达,每年都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爬山探险。尼泊尔因为历史悠久还拥有丰富的文化财富和许多宗教的遗产,到处可见精美的古建筑以及各种宗教建筑,每年吸引世界各地虔诚的朝圣者前来朝圣。依靠旅游业补偿了当地贫穷落后的状况。
尼泊尔国际形势尼泊尔倒霉就倒霉在做了印度的邻国,历史证明,印度的邻国都不会有好日子过!锡金被印度吞并,不丹直接被印度操纵,巴基斯坦被印度一再蚕食,中国更是被印度非法侵占领地,作为一个弱国尼泊尔更是被印度欺负的死死的,因为尼泊尔几乎所有石油和天然气等来源都需要假道印度,印度曾经封锁过尼泊尔,不让一滴油和一罐气进入尼泊尔,尼泊尔最后只能求助中国。
从这张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尼泊尔三面被印度环绕,没有出海口,尼泊尔在世界进口的物资几乎都到走印度的加尔各答港才能到达,所以说印度完全掐住了尼泊尔的生存命脉,就像前几年印度封锁尼泊尔一样,当真是惨不忍睹!
有人说为什么印度就不能和尼泊尔做好兄弟呢?因为印度就是这样一个奇葩的国家,侵略成性!不丹现在被视为印度的藩属国,不丹的邻国锡金已经被印度吞并,在印度人眼里,不丹和尼泊尔都应该像锡金那样成为印度的领土!
上图可以看到,在尼泊尔的另一面就是中国,中国有广阔的市场还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理论上中国可以提供尼泊尔一切的物资,并且也有这个意愿,这样尼泊尔就能摆脱印度的钳制,可惜天公不作美,一道喜马拉雅山脉把中国和尼泊尔分开了,所以中国的物资想要进入尼泊尔非常困难,成本极高,而印度进入尼泊尔却十分简单。
因此尼泊尔就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和印度全面交好最后的结果是像锡金那样被印度侵占,不讨好印度又会被卡脖子很难过!如果想依靠中国解决一些燃眉之急又更刺激印度而招引更多的封锁!所以尼泊尔在国际上不愿意亲近印度却又不得不做出亲近的态度,想亲近中国却又不敢表露心迹!
尼泊尔跟印度后面只会受穷和失去主权,和中国交流则会富裕和自由,这种选择题看起来很好做,不过犹豫印度的侵略性尼泊尔不敢过于亲近中国,不过中国和尼泊尔的铁路有朝一日会建设起来,到时候中尼的沟通交流变得方便和容易,印度也就没那么容易去封锁尼泊尔,尼泊尔的好日子也就会开始了!
这就是尼泊尔,一个贫穷和无可奈何的国家,它的国民平均预期寿命只有70岁,而西方发达国家的预期寿命可以达到83岁,所以这个国家人民并没有过好日子,而他们的好日子似乎也不会来的那么快,只怪它离印度太近,离天堂太远。
尼泊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首先谢邀。很巧的是,我现在就在尼泊尔,已经待了一个月了。这也是我第二次长居尼泊尔了。
尼泊尔是个山国,耕地不足,农业不行,工业更别提,铁路一米也修不成,只有山路,盘山路,中间偶尔夹杂着一段段的沥青路,去年从拉萨陆路过来过一次,吉隆到加都,100多公里,走了整整9个小时,足以可见路况情况。
贫穷,这是尼泊尔为全世界所熟知的标签,2017年更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有人说尼泊尔国民幸福度高,而事实上联合国公布的第一份《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尼泊尔排在第133位……
我现在每天走在加德满都的大街小巷,这是座没有城市规划的首都,交通混乱,完全是短视的目光和过于深度的“信仰”。他们心中,认为可以靠祈福,冥想,不用努力工作就能得到“福报”,每天都能看到一群人晒太阳,互不聊天,还是一坐一天。
感觉尼泊尔人民从不赶时间,都很热情是真的,我在路边看手机,会有人主动问我需要帮忙嘛。我的房东是本地人,我会跟他聊天,聊尼泊尔的传统习俗,聊尼泊尔的物价等等,我也经常看到早上四点就在泰米尔街上收垃圾的十来岁的小孩,看到上坡路徒手背沙发还能一路小跑的瘦弱的男子。尽显喜马拉雅山民的坚毅与柔情。
前几天还去了烧尸庙,点火,烧完把骨灰和生前用品扔到河里,一切平平静静的进行,没有哭喊。上游烧着死人,下游洗着衣服,游着泳,毫无顾忌。他们在河那边烧,我们在河这边看,闻到烧人的味道,烧完人,家属会往河里扔些硬币,有小孩把绳拴在磁铁上,扔到河里吸硬币。河边还有苦行僧,摆出各种姿势让你照相,张嘴就要我给一千卢比。
我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嘲笑尼泊尔,只是想把一些奇趣的异国见闻跟大家分享而已。一些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习惯,既然其他民族沿用了那么久,就肯定有它存在的理由。
尊重及认真对待每一种人生,就好。
最后附上我在尼泊尔猴庙拍的加都全景的照片。
尼泊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尼泊尔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是我们并不陌生。可以用“史久、国小、人穷、多山、信教”这10个字来概括尼泊尔的全部特点。
史久——尼泊尔历史悠久。尼泊尔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度。1769年,廊尔喀王普里特维打败三个公国,统一了尼泊尔,建立了沙阿王朝。这就是尼泊尔的前身。
1814年,英国侵略者入侵尼泊尔,由于自身实力太弱,只能向英国割地赔款。但是,尼泊尔内部也是内斗不止。亲英派的拉纳家族发动政变,推翻了国王,自己则统治尼泊尔多年。1951年,拉纳家族被推翻,退下尼泊尔历史舞台。同年特里布万颁布临时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一直到2007年年底彻底结束。
2018年5月28日,尼泊尔通过临时宪法修正案,更名为“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沙阿王朝彻底结来,意味着尼泊尔进入现代民主时代。
国小——尼泊尔是个小国。尼泊尔的全称是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位于喜马拉雅山南端,与我国和印度为邻。国土面积14万多平方千米,总人口3000余万人,共有30余个民族,国境线全长2400千米,是个名符其实的南亚地区小国。
人穷——尼泊尔经济发展落后。尼泊尔的经济发展非常落后,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也加入了世贸组织,但是成效很不明显。尼泊尔工业发展非常落后,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
尼泊尔是个十足的农业国,全国从事农业人口的占80%以上。如今的尼泊尔农村仍然是非常贫穷,穿着破烂,吃不饱饭在尼泊尔仍是正常现象。
多山——尼泊尔是一个山地国家。尼泊尔的最大特点就是山多。全国几乎到处都是层峦叠嶂的山脉。珠穆朗玛峰就处在我国和尼泊尔的边界上。
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尼泊尔尽管多山,但是蕴藏的矿藏非常丰富。据官方数据统计,尼泊尔的铁矿储藏量达2000多万吨,锌矿储量达300多万吨,铅矿达300余万吨,铜矿储量约有1000多万吨。还有石灰石、云母、菱镁等资源也相当的丰富,储量惊人。
尼泊尔由于是个农业国家,许多地方没有经过工业破坏,所以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气候湿润,基本保持着原始的状态。
信教——尼泊尔有80%以上信仰印度教。尼泊尔是佛教的发源地。释迦摩尼这位佛教的创始人就出生在尼泊尔。但是佛教却不是尼泊尔的国教,它的国教是印度教,全国有80%的民众信仰印度教。主要还是尼泊尔一直深受印度控制的原因。还有一部分人信仰穆斯林教。应当说是尼泊尔全民信教一点也不为过。总之,尼泊尔虽然贫穷了一点,但是风光秀丽,适合旅游,是国人赴国外旅游的理想之地。祝福尼泊尔越来越好!
(图片来自网络,欢迎评论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