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太后并不喜欢甄嬛,为何会派芳若姑姑去“保护”甄嬛?
皇太后不喜欢的是后宫一枝独秀,而并非不喜欢甄嬛。虽然甄嬛入宫后受尽宠爱,对太后自家侄女宜修构成了威胁,太后心有不快,但也并不是针对甄嬛。在甄嬛离宫后不久,太后就派了芳若前去甘露寺看望,并且以抄录佛经为名暗中庇佑。
太后之所以派芳若庇护甄嬛:
- 一来是因为眉庄的恳求,太后也心疼眉庄;
- 二来太后也明白皇帝终究是心中放不下甄嬛,护着她也是给宜修留条后路。
一件纯元皇后的旧衣服,甄嬛骤然失宠,更加发现自己多年来只不过是被皇帝当做纯元皇后的替身,生育胧月后仍不肯低头,最终执意离宫出家。而这一切,在宫闱倾轧中过了大半生的皇太后,自然都是看在眼里的。
甄嬛当初虽然盛宠,但与欺压皇后的年世兰相比,却稳重而谨慎,反而是宜修步步紧逼。如今甄嬛失宠,与皇帝反目,说到底还是因为宜修从中作梗。皇太后虽然偏袒宜修,却也知道甄嬛并没多大的过错。宜修前去寿康宫请安,却发现了一直在御前侍奉的芳若到了皇太后身边。“芳若是莞嫔的教引姑姑,皇帝忌讳莞嫔的事,哀家看她做事还算稳重,就让她留在寿康宫伺候。”太后此言一出宜修也若有所思。太后是皇帝的生身之母,自然也明白皇帝心中所想,甄嬛离宫后,皇帝竟然连芳若都有些忌讳,必然心中还是放不下甄嬛。
随后宜修带着一众妃嫔前去甘露寺,为江南冰雪之灾祈福。寺中宜修对甄嬛极尽折辱,眉庄看不下去也被连累。回到宫中,前去寿康宫侍奉太后的眉庄,身上药油味太重被太后注意。在甘露寺眼见甄嬛受尽折磨的眉庄,于心不忍之下对太后求情,皇太后向来也心疼眉庄便答应派人去看看。“即便太后不顾莫愁,也请看在胧月公主的份上,不要让莫愁受尽折磨。”“凡事留有余地也是应该的。”对皇太后来说,皇帝心中未必就真的能放得下甄嬛,若是宜修对甄嬛下了狠手把事情都做绝了,将来皇帝万一后悔,岂非宜修自己作茧自缚?
思前想后,皇太后派了芳若前去甘露寺照拂甄嬛一二。既是心疼眉庄与甄嬛的情谊,也是顾念甄嬛生育皇嗣的情分,更是为了皇帝皇后,凡事留有余地是应该的。保全了甄嬛,也是为将来万一皇帝后悔,给宜修留条后路。
《甄嬛传》太后并不喜欢甄嬛,为何会派芳若姑姑去“保护”甄嬛?
这是因为太后不想看到皇后一家独大这种后宫权力形式。在华妃被扳倒之后,无人与皇后抗衡。皇后一家独大,没有对手的皇后,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养子能登上太子之位,或者说将来能够登上皇位。更肆无忌惮,不择手段的残害其他妃嫔和皇子。那么后宫的妃子们对于皇后来说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听话的妃子,瞬间就会被她铲除。但皇太后又有私心,太后与皇后又是同宗,想把皇后的宝座留在乌拉那拉族人的手中。不想废除这样心狠手辣的皇后。太后不喜欢甄嬛,但是扶持甄嬛是一种制衡之术。给皇后找一个对手,这样皇后做那些坏事的时候就会收敛很多,怕自己的对手抓住她的把柄。从而降低皇后对后宫和皇子们造成的伤害。甄嬛上位熹贵妃以后,对皇后来说确实是一个好对手。太后只想制衡,但她还是没有想到在她死后。皇后最终被甄嬛所扳倒,最后皇后的宝座还是异了主,没有传到乌拉那拉族人的手中。小伙伴们觉得我说的对,一定要点个赞了。
《甄嬛传》太后并不喜欢甄嬛,为何会派芳若姑姑去“保护”甄嬛?
太后派芳若出宫保护甄嬛,指的是甄嬛在宫外的时候,被甘露寺的尼姑欺负到凌云峰,这件事也只有沈眉庄知道了,沈眉庄担心甄嬛在宫外被人暗害,因此才会去求了太后,希望太后能庇护甄嬛。
沈眉庄和甄嬛姊妹情深,哪怕甄嬛被废黜出宫,她也要赶到凌云峰看望,看到甄嬛,就知道甄嬛在宫外的处境不好,这些年她久居深宫,深知皇后的手段和狠毒之处,因此对甄嬛在宫外会不会遭遇不测这件事,她一直都很忧心。
从宫外回来后,沈眉庄去伺候太后汤药,太后看出来她的忧心,也知道能让沈眉庄如此忧心牵挂的,也只有甄嬛了。也幸好皇后助攻,才让沈眉庄心愿达成。
皇后这些年在宫里如何指挥祺贵人和安陵容争宠,太后都看在眼里,只不过对这些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只要不伤害到皇嗣,太后都可以忍。但是万万没想到,皇后光明正大教唆齐妃,灌下叶澜依一壶红花,让她不能生育。
皇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手段实在高明,她这一举不是为了对付叶澜依,而是为了杀死齐妃,夺走三阿哥,这才是真正让太后感到可怕的。杀母夺子,宜修太过狠毒,她这样继续执迷不悟,后宫不知道多少妃嫔、皇嗣要命丧她手。
而皇后对自己的做法供认不讳,还认为自己做得对,假如不这样,没有办法管理六宫,这是太后忧心的。她忧心宜修没有善果,忧心宜修这么做,会让皇后之位从此无缘乌拉那拉氏,因此她才要保护甄嬛,谨防甄嬛还有一丝可能。
同时也因为甄嬛是胧月的亲生母亲,也是因为皇帝放不下甄嬛,这些太后都看在眼里,太后是后来人,怎么可能不清楚万事都应该留有余地的道理?因此太后才会多次庇佑甄嬛。
《甄嬛传》太后并不喜欢甄嬛,为何会派芳若姑姑去“保护”甄嬛?
在选秀时,甄嬛因为长了一张跟纯元很是相像的脸,哪怕衣着打扮不显眼还是被皇上相中。这时,太后故意放了狸猫下地,惊扰甄嬛。太后以此来试探甄嬛,如果甄嬛不够稳重,太后就有理由挑刺,并拒绝甄嬛入宫。但是甄嬛却表现得极为镇定,太后想拒绝也找不到理由拒绝了,甄嬛这才得以顺利入宫。
从选秀这一场景来看,太后对甄嬛的不喜欢早已表露出来。那么,在后来甄嬛诞下胧月三天后离开皇宫,去到甘露寺修行,不喜欢甄嬛的太后又为什么派芳若姑姑去“保护”甄嬛呢?
我觉得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沈眉庄沈眉庄和甄嬛的姐妹情深自是不用说。但是,你要知道,沈眉庄是个心思单纯的,不然在也不会在疫情严重的期间还接过周海宁送来的用具,你说,这不是心大是什么?也就是说,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就是沈眉庄她要知道甄嬛在甘露寺生活得不好,她才想到这一层。
那沈眉庄是如何知道甄嬛在《甘露寺》备受折磨的呢?这还要从皇后带着敬妃一干嫔妃等去甘露寺进香,在甘露寺,甄嬛躲在立柱后不愿相见,但是因为看到闺蜜沈眉庄太过激动而被祺嫔发现,祺嫔故意一脚踩在甄嬛的手上。甄嬛因为手被踩太痛了,禁不住出声,她这才被迫以狼狈之相出现在众人眼中。
皇后见状,得意非凡,让祺嫔吩咐下去,让寺中住持不必善待甄嬛。所以,甘露寺的姑子们才敢随意欺负甄嬛一行人。
沈眉庄在甘露寺见到甄嬛备受折磨,她也知道皇后是个心狠手辣的,于是在回宫之后,去求太后的庇护。
二、皇后扳倒华妃、甄嬛又离宫,宫中没有一人可以与皇后制衡,皇后越加放肆了。在甘露寺期间,皇后先是让安陵容、祺嫔好生伺候好皇上,乘机扩大宫内的势力;其次,皇后设计让齐妃自杀,自己好领养三阿哥;最后,皇后对太后的不敬和顶撞。
皇后平日里发展自己的势力,太后也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至于皇后“杀母夺子”,再次让太后看到宜修的狠毒。平日里,皇后为了巩固后位,积极打胎。再加上,皇后对太后的不敬顶撞。这样一来太后不为了皇室子嗣考虑,也会想皇后是不是太过放肆?如果有人来压制宜修,后宫的形式会不会有好转?
而后的皇后设计毒害四阿哥,终于让太后下定决心,帮甄嬛一把。
三、其他个人觉得,太后一直有帮助甄嬛的心。在之前,皇后设计让甄嬛误穿纯元旧衣,难道太后就没有一丝一毫的知情吗?或许是因为对甄嬛的愧疚,再加上皇后的日渐放肆,终于让太后决定派芳若姑姑每月去探望一次甄嬛。
虽然把沈眉庄的求情也算了进来,不过我觉得哪怕太后再怎么喜欢沈眉庄,沈眉庄的求情也不会左右太后的决定。但是太后在沈眉庄提了请求之后,就应允了,除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打算之外,乘此顺水推舟,卖沈眉庄(或者甄嬛)一个人情,显示自己仁慈之外,还能拉拢甄嬛,如果甄嬛今后还能制衡皇后,怎么看都不失为一个令人满意的买卖。
而太后让芳若姑姑每月去探望甄嬛,也算是对甄嬛的一个保护了吧?芳若姑姑是太后的人,芳若姑姑来探望,那就代表了太后的意思。虽然寺中住持和姑子们虽然得到皇后的授意,但是介于太后让芳若姑姑的每月探望,寺中住持也不敢对甄嬛太过刁难。
—END—
《甄嬛传》太后并不喜欢甄嬛,为何会派芳若姑姑去“保护”甄嬛?
这个你要打电话去问她啊。编剧的心思不说出来,怎么说都不对,你说的再多也只是猜猜而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