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万平方公里的加里曼丹岛上,1984年文莱是如何拥有1%领土的?

加里曼丹岛又称“婆罗洲”,是全球面积仅次于格陵兰与新几内亚的第三大岛屿,也是唯一分属三国的岛屿。整个加里曼丹岛74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有73%属于印尼,26.2%属于马来西亚,只有北部角落仅0.8%属于文莱。

事实上,文莱是加里曼丹岛上最古老的王国之一,古代的文莱几乎占据了加里曼丹岛的整个北部以及东部的苏禄群岛,盛极一时。由于近代殖民者入侵,才使得文莱变成如此之小。古代的文莱被称作“浡泥”,在隋唐时代的中原古籍中也被叫做“勃利”,是个处于加里曼丹岛北部,盛产黄金与金刚石的富有国度。浡泥与中原之间渊源深厚,来往甚多,《碧血剑》男主袁承志最终归隐海外之地也正是这里。

加里曼丹岛面积广阔,中北部多高原山地,而且分布着大量茂盛的原始雨林与湿地沼泽。在古代,从未有哪个王权完整拥有过整座加里曼丹岛。古代的浡泥王国,其领地也基本限制在加里曼丹岛北部地域,包括如今的东马来西亚当时也都属于文莱的领地。15世纪开始,沙巴就属于当时文莱苏丹的封地。1658年,由于苏禄王国帮助文莱平定了一场内乱,文莱将沙巴的北部与东部地区让给了苏禄王国。19世纪中期,英国入侵以后在沙巴地区成立了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沙巴州的所有权完全落入了英国手中。

而砂捞越从1599年开始也就属于文莱,1830年开始文莱委任马来人代表文莱苏丹管理砂捞越地区。文莱要求砂捞越向文莱朝贡、纳税,而砂捞越地方出产的各种商品禁止自行与他国交易,必须由文莱转卖。这引起了砂捞越人的强烈不满,纷乱之中,1842年英国人詹姆士·布鲁克成为了砂捞越第一任白人拉惹(王公),宣布建立布鲁克王朝脱离文莱。布鲁克王朝得到了英国、美国等西方承认,文莱不满之下进攻砂捞越,却被英国击溃,还让出了更多领地,形成了如今的砂捞越范围。二战后的1946年,布鲁克王朝将砂捞越让予英国,而后砂捞越与沙巴共同加入了新生的马来西亚。

而除了北婆罗洲的砂捞越、沙巴、文莱之外,整个加里曼丹岛的南方地区被当年的荷属东印度拥有了数百年之久。印度尼西亚在战后诞生以后,加里曼丹岛的荷属东印度部分也自然加入了印尼。文莱王国由于沙巴、砂捞越等地的丧失面积锐减,仅剩下了如今的5765平方公里大小。而且即便如此,文莱还被砂捞越的林梦地区分隔成了不相连的东西两部分。

74万平方公里的加里曼丹岛上,1984年文莱是如何拥有1%领土的?

有幸看过东南亚作家李永平写的小说《大河尽头》,书中记录了一个华人少年在婆罗洲生长的岁月,关于他的故乡婆罗洲的描写非常原生态。

婆罗洲现名加里曼丹岛,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岛(仅次于格陵兰岛和距离它不远的新几内亚岛),居住着两千多万人口。

世界上有些岛屿上面有两个国家,比如新几内亚岛上有印尼和巴新、海地岛上有海地和多米尼加、爱尔兰岛上有爱尔兰和英国。

加里曼丹岛保有一项世界纪录,它是唯一的拥有三个主权国家领土的岛屿,分别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至今还宣称拥有马来西亚沙巴州(就在加里曼丹岛)地区主权,并考虑动用法律手段解决。

说起来,这个岛屿跟华人渊源颇深,其实仅仅是在一百多年前,加里曼丹岛的西部还曾经存在有一个兰芳共和国,该国家是由广东梅州人罗芳伯建立的以华人为主体的现代共和国家。

说说题目中的文莱。

文莱旧称婆利、渤泥,其实Brunei的现在音译也更像“婆利”或者“渤泥”,而不像“文莱”。作为加里曼丹岛上的土著居民,在历史上经常被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和爪哇岛的强大王朝吞并,但受到中华文明影响也一直较多,十五世纪,文莱成立苏丹国。在强盛的时候,他们的国土可不止现代这一点,而是包揽了整个婆罗洲的北部广大地区,现在马来西亚的沙巴和沙捞越都是文莱领土。

进入十六世纪中叶之后,葡、西、荷、英等国西方殖民者相继侵入,国土不断缩水,屡次被分割,国势逐渐衰微,沙巴地区被一名叫阿尔弗雷德·登特的英国商人连承包带买断;沙捞越地区在一次调停中,由于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布鲁克表现出色,被文莱苏丹授予沙捞越总督,后来人家把它变成了独立的布鲁克王国。总之江河日下,最后只剩目前的领土,在1888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

二战后的文莱,还差点面临被新生的国家马来西亚吞并的危险,1963年,在英国的支持下,加里曼丹岛上已经独立自治的沙巴和沙捞越,连同新加坡,与马来亚联合邦合组成了现在的“大马”。“大马”组建之初,是把被沙捞越包裹其中的小不点文莱也囊括其中的,这一安排把文莱人激怒了,文莱爆发了武装起义,坚决不认可被兼并的事实。

到了1971年,文莱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获得“完全内部独立”的地位,根据与英国政府达成的协议,在1983年底,文莱始获得现在的完全独立地位。目前加里曼丹岛的74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印度尼西亚据有南部的近54万平方公里土地;北部的东马来西亚(沙巴和沙捞越州)拥有19万多平方公里土地,而文莱只有5765平方公里,仅占加里曼丹岛总面积的0.8%左右。

“不幸”的是,这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还被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分割为东西不相连的两个部分。

虽然国土面积狭小,但文莱却因其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中的一份子,文莱苏丹也被誉为全世界最有钱的王室之一。

74万平方公里的加里曼丹岛上,1984年文莱是如何拥有1%领土的?

说起文莱,就不得不提到一位中国人,那就是来自中国福建的移民黄森屏,由他和渤泥国苏丹马合谟沙联合建立的文莱王国,是文莱历史上最强盛时期,其领土远比现在大,现代文莱正是从文莱王国发展起来的,黄森屏也被文莱王室奉为始祖之一。

(加里曼丹岛上分布着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三个国家)

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印尼第一大岛,面积74.33万平方公里,该岛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三个国家,其中73%的面积属于印尼,26.2%的面积属于马来西亚,文莱达鲁萨兰国的面积仅占全岛的0.8%,约5765平方公里。

加里曼丹岛的北部属于马来西亚和文莱,包括马来西亚的砂拉越州和沙巴州,两州中间正好隔着文莱,值得一提的是,文莱和马来西亚、印尼都是伊斯兰教国家,宗教信仰上的相同无疑拉近了文莱和其他两个国家的关系。

文莱是东盟面积第二小的国家,大于新加坡,比2002年才独立的东帝汶面积还小(1.49万平方公里)。东帝汶原为葡萄牙殖民地,1975年独立后遭到印尼吞并。直到2002年才艰难的得到独立,几十年来为争取独立国民死伤无数。

相比东帝汶艰难的复国之路,文莱要幸运的多,这个小国在历史上也着实风光过一段时间。

(古代的加里曼丹岛在中国又叫“婆利”、“勃泥”、“渤泥”、“婆罗”等)

加里曼丹岛很早就出现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中国史籍称为“婆利”、“勃泥”、“渤泥”、“婆罗”等。其中,名气最大流传最广的便是“婆罗洲”,婆罗洲在古代出现过好几个王国,但彼此都没能实现对这个巨型岛屿的统一。

文莱这个地方,早在公元4世纪便有人定居于此。隋朝建立,威播四海,恩泽八方,不仅邻近的高丽、日本等国前来朝贡,连远在婆罗洲的文莱国,也仰慕华夏文明。当时的文莱国王Hu Lu Na Po和他的儿子Chiari Ya Ka在616年派使者访问了中国。唐朝、宋朝,文莱又相继派出使者访问中国,几百年来向中国朝贡不绝,深受中国文化影响,成为古代与中国关系最密切的国家之一。

根据记载,早在公元6世纪在如今的文莱便已经形成了国家,而彼时的加里曼丹岛,城邦林立,文莱毫不起眼。直到14世纪中叶,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印度尼西亚群岛在宗教的影响下,开始出现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国家,其中就包括文莱。

文莱也曾在历史上辉煌过,这要归功于一个中国人,那就是元末明初来自中国福建的移民黄森屏。

(如今的文莱王室,仍尊中国福建人黄森屏为其始祖之一)

黄森屏,初名元寿,1339年出生于于福建泉州熙春铺市曹巷黄宅。黄森屏在洪武年间率领整个家族及邻居数千人经云南取道缅甸渡海前往婆罗洲谋生。在这之前,他已经在云南位居边将,久镇地方,或许是厌倦了军旅生活,才毅然率领族人和邻居漂洋过海前往陌生的加里曼丹岛开辟新的天地。

黄屏森率领数千家乡子弟初来婆罗洲,刚刚在这里立足安顿下来。便接到了附近国家渤泥国的求助,这个渤泥国曾经也算是婆罗洲的大国,只是到了这个时候早已经国力衰微,经常受到印尼和菲律宾群岛南部苏禄苏丹国(也是大明朝贡国之一)的欺负。不得已,新继位的渤泥国苏丹马合谟沙向黄森屏求助,二人联手,结成同盟关系,击败了入侵的苏禄军队,使渤泥国避免了亡国的命运,还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繁荣的文莱国。

黄森屏和他所领导的华人军队帮助渤泥国免遭亡国之灾,在苏当马合谟沙去世后还成为渤泥国监国摄政。而渤泥国,便是现代文莱国的前身,黄森屏作为对渤泥国有再造之恩的开国元勋,虽无国王之名却有国王之实,正因此,文莱王室才奉黄森屏为始祖之一。长期以来,文莱王室也被公认为具有华人血统,其开国之君马合谟沙的弟弟艾哈迈德娶了黄森屏的妹妹黄元丽。

文莱国在14世纪至16世纪一度强盛,国土包括菲律宾南部以及砂劳越和沙巴,总面积是如今的40多倍。

欧洲列强入侵,文莱的领土一再被瓜分,最终缩减到如今大小。

(缅甸、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先后沦为英国殖民地)

东南亚国家早在15世纪便成为欧洲列强觊觎的目标。东盟十国,除了泰国之外无一幸免,统统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其中曾经在加里曼丹岛强盛一时的文莱损失极大,割土让地,国土急剧缩减,从一个地区大国沦为撮尔小国。

从16世纪中叶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相继入侵文莱,令这个立国不过两百年的国家饱受侵略之苦。1578年,强盛的欧洲海上霸主西班牙派出一支装备齐全的舰队远征婆罗洲,这给已经日趋衰弱的文莱带来了沉重打击。

1888年,英国舰队打败西班牙人,早已经成为砧板上的鱼的文莱又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这一年的9月17日,文莱被迫与英国签订《英国文莱条约》,文莱的内政外交全部被英国掌控,同时,早已经在西方列强入侵下的文莱领土也变的支离破碎,原本属于文莱的砂拉越为对抗横征暴敛的苏丹而发动起义,在被英国托管后,于1961年被并入马来西亚。而沙巴则很早就被文莱割让给英国,成为英属皇家殖民地,1963年被并入马来西亚。至此,原本面积多达30万平方公里的文莱,在英国的殖民入侵下,丢土丧地,领土急剧缩小,成为如今的东南亚十国中面积第二小的国家。

艰难的独立建国之路

(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

如果连这0.8%的领土都不能保住,文莱算是彻底凉凉了,但好在文莱人民坚持过来了,并最终实现了国家独立。

自18世纪起,文莱先后遭到英国和日本的占领,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英国人卷土重来,不过,这个时候的文莱人已经不再任人摆布,彼时的世界各地正在掀起一股影响巨大的独立热潮,民族民主运动如火如荼,文莱也不例外,自组政党,为争取独立而与英国人抗争。

在民族民主运动压力下,一向以文莱宗主国自居的英国,被迫在1959年修改宪法,文莱获得了部分自治权力,但最重要的国防、外交和治安事务仍由英国掌管。1962年,文莱首次举行议会选举,最早成立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人民党获得绝大多数议席。

几乎同时候,马来西亚却在谋求文莱与砂拉越、沙巴一同加入马来西亚联合邦,组成一个包括新加坡和文莱在内的大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的这一计划遭到了文莱人民的坚决反对,失去砂拉越和沙巴就算了,如今还要将文莱仅存的一点领土一起合并到马来西亚,这是文莱人民绝对不能接受的。

为了谋求独立,人民党领导文莱人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起义最后虽然失败了,但也让英国叫停了文莱与马来西亚合并。

(文莱达鲁萨兰国,全境被马来西亚领土保卫,而且被分割成不相连的两部分)

在文莱人民的持续抗争下,甚至将独立诉求反映到联合国,终于令英国最终放弃对文莱的宗主权。1984年1月1日,文莱苏丹对外宣布,文莱已成为一个完全独立国家,同年1月7日,文莱正式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9月,成为联合国第159个会员国。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努力,文莱人民终于凭着顽强的意志实现了国家独立。而独立之后的文莱,领土大幅缩水,原本属于文莱的砂拉越和沙巴成为马来西亚的领土,文莱达鲁萨兰国的面积仅剩5765平方公里,领土丧失二十多万平方公里。

文莱自14世纪摆脱爪哇的控制实现强盛后,便在加里曼丹岛北部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印尼自16世纪沦为荷兰殖民地以来,又承受了英国的入侵。加里曼丹岛的形势变的十分微妙,当然,这个巨型大岛从历史上看,大体上就是属于印尼和文莱,因此,基本上不存在着什么领土争端。文莱是时运不济,连遭西方列强入侵,从一个东南亚面积大国成为如今的撮尔小国,确实令人叹息。

74万平方公里的加里曼丹岛上,1984年文莱是如何拥有1%领土的?

别看现在的文莱的国土面积只有5765平方公里,这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72位,是不折不扣的弹丸小国。但在历史上文莱的国土曾一度覆盖过整个加里曼丹岛和菲律宾南部,这一时期的文莱是东南亚地区数一数二的大国,郑和下西洋时期文莱就是重要的中转补给基地。16世纪中叶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殖民者相继入侵文莱。1658年位于今天菲律宾南部的苏禄苏丹国协助文莱平定内乱,文莱割让沙巴地区给苏禄苏丹国以作答谢。1841年英人詹姆士·布鲁克因协助文莱苏丹成功镇压叛乱而被任命为砂拉越总督,次年宣布砂拉越脱离文莱成为独立王国——布鲁克王朝。1888年9月17日英国与文莱签订条约:英国握有文莱王位继承决定权和外交权,同时规定未经英国同意文莱不得将国土割让给他国。1906年文莱又签订补充协定:英国派驻扎官掌管文莱的一切政务。至此文莱的一切内政、外交和国防大权都落入英国人手中,尽管名义上还维持着一个国家的名号,实际上已与英国的殖民地无异。早已脱离文莱的砂拉越和沙巴都在这一时期成为了英国属地,砂拉越在英国海军的帮助下不断蚕食文莱王国的土地,文莱王国最后成为被砂拉越包围的两块小飞地。英国在加里曼丹岛北部的砂拉越和沙巴建立起了自己的殖民统治,加里曼丹岛南部地区则被荷兰人纳入荷属东印度殖民地。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从英国手中夺取了文莱,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英国殖民势力卷土重来。然而此时文莱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已不可遏制: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印尼爆发了八月革命,1945年8月17日独立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宣布成立。1949年荷兰将自己统治的加里曼丹岛南部地区划归已独立的印尼,印尼随即宣布对整个加里曼丹岛拥有主权,然而加里曼丹岛北部英国治理下的砂拉越、沙巴等地却选择加入马来西亚联邦。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游击队曾袭击过砂拉越、沙巴等地的边境,1966年双方达成协议后结束了边境上的军事冲突。在加里曼丹岛北部的砂拉越、沙巴等地选择加入马来西亚联邦时文莱拒绝与之一同加入并表现出日益强烈的独立意识:在20世纪50年代文莱涌现出第一批政党。1959年英国在文莱民族民主运动的压力下被迫撤销驻扎官,实行部分内部自治和行政改革,建立地方议会和立法会议。1971年文莱与英国重新签约:规定除外交事务和部分国防事务外,文莱恢复行使其他所有内部自治权。1978年文莱同英国缔结了友好合作条约:英国须于1984年1月1日放弃其掌握的文莱外交和国防权力、宣布文莱完全独立。1984年1月1日文莱宣布已成为一个完全独立国家。1984年1月7日文莱正式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9月加入联合国,成为第159个会员国。

文莱独立后和马来西亚划定了彼此的边境线,由此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文莱5765平方公里,这大约占整个加里曼丹岛面积的0.78%左右。尽管文莱国土面积狭小,却是亚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文莱是个以原油和天然气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国家:文莱的石油储量和产量在东南亚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占文莱国内生产总值的67%和出口总收入的96%。在油气产业作为支柱的前提下文莱加强了港口扩建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积极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文莱的建筑业和服务业正日益蓬勃发展成为仅次于油气产业的新的收入来源。2008年1月文莱政府启动了名为“文莱2035宏愿”的发展计划:计划拨出95亿文元,大力发展旅游业,改善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争取使人均国民收入进入世界前十名。2012年文莱颁布第十个国家发展五年规划:制定了52亿美元发展预算用于鼓励自主创新和本地人才培养,重点发展科技行业。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的统计数据:文莱的GDP总量达到121.28亿美元,人均约为28291美元,位居世界第26位。文莱凭借高度繁荣富裕的经济成为了一个不征收个人说得税的国家,同时文莱实行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民免费教育,留学生还能获得政府的额外资助,目前文莱的识字率已达到93.7%。文莱事实上是一个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无论多大的疾病、涉及什么样的手术病人都只需要象征性地支付一元钱费用即可,如果是在本国治不了的疾病文莱政府还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出国治疗的往返路费、餐费。

74万平方公里的加里曼丹岛上,1984年文莱是如何拥有1%领土的?

文莱之所以能依靠1%的加里曼丹岛土地建国,完全是因为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有了石油美元哪怕只有一寸土地也能建国并屹立不倒。下图是南海海域石油气资源分布图,可见文莱海岸正好是南海海域石油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根据已知的消息文莱石油储量排名第38位,大约有18493万吨,早在1899年就拥有了第一口油井,可见这里的石油开采业相当悠久。

文莱借助石油资源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重要的能源产地,同时这里还是东西方贸易线的重要中转站,英国最后来到这里建立港口开发当地经济,日本热能在1941到1944年之间的3年时间也重点经营文莱,不仅是因为这里的石油资源,更看重这里的战略位置将其作为南方舰队的驻扎地之一,与新加坡相比这里更靠近太平洋战场,也是掩护菲律宾的重要基地。

二战之后英国在这里的统治很快终结,原本文莱是要和沙捞越、沙巴、马来亚、新加坡等国一起组成“马来西亚”的,但是文莱有个特殊情况,那就是它还保有君主,这就与其他几个地区格格不入了,再加上文莱坐拥丰富资源和完善基础设施,也不愿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因此文来拒绝接受与加入马来西亚的建议,独立建国至今。

74万平方公里的加里曼丹岛上,1984年文莱是如何拥有1%领土的?

虽然现在的文莱是个小国,但它在历史上曾统治整个婆罗洲(加里曼丹岛)。

马来西亚于1963年独立,由于文莱不愿意加入马来西亚联邦,于1984年独立。

文莱和马来西亚的边界可追溯19世纪,其中不得不提沙捞越。1841年,英国人詹姆士·布鲁克因镇压沙捞越起义有功,被文莱王国封为沙捞越总督。一年后,他宣布沙捞越脱离文莱成为独立王国,即为“布鲁克王朝”。后在英国海军的帮助下,不断蚕食文莱王国的土地,文莱王国最后成为被沙捞越包围的两块小飞地。

1888年,文莱沦为英国保护国。此后,文莱虽有日本占据时期,但一直处于英国的保护下。

1984年,文莱从马来西亚独立。彼此均接受英国占据时期划定的边界线,也就有了现在加里曼丹岛1%的土地。

最后,虽然文莱国土面积狭小,但它是亚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