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白在甘露寺百般虐待甄嬛,甄嬛复宠后,为何不敢立刻严惩静白?
甄嬛离宫被贬到甘露寺后,在寺中被静白多番折辱欺凌,几次差点都活不下来。最终甄嬛回宫时,对静白却只是赏了一顿板子,并没有处以重罪严惩。
未有重惩,自然不会因为主持静岸的求情:
- 第一,静白的刁难是宫中授意,甄嬛向来不会对这些小角色上心;
- 第二,甄嬛回宫用的是“出宫祈福”的名义,并非“废妃回宫”,重罚旁人不合适。
“永远不要为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费神费力。”甄嬛回宫后,祺贵人时常出言不逊,四阿哥问其为何不生气,甄嬛如是回答。
因为纯元故衣之事,甄嬛发现自己只是纯元皇后的替身,与皇帝之间彻底离心,加之甄氏家族被瓜尔佳氏构陷没落,不肯回头的甄嬛离开紫禁城前去甘露寺修行。
而几乎大获全胜的皇后宜修等,看着甄嬛落败心中快意,却又顾及皇帝与皇太后,无法下狠手斩草除根,便暗中指使静白等人在甘露寺中对甄嬛主仆多番刁难。冬天下河洗衣、上山砍柴、大雪纷飞之时诬陷甄嬛偷盗燕窝,将其赶去凌云峰自生自灭。对于从小锦衣玉食受尽宠爱的甄嬛来说,无一不是折磨乃至致命般的损害。但甄嬛也明白,静白等人本身并没有这个胆子,也没有如此为难她们的理由。被诬偷盗之时,静岸师太曾出面阻止,静白却道:“宫里头的态度你也是清楚的。”说到底,还是宜修、安陵容与瓜尔佳文鸳等人在背后指使,静白等人只不过是为人爪牙的喽啰而已。
甄嬛向来能容常人所不能容的事情,对于静白这种小角色甄嬛也是不屑于过多处置的,毕竟,将军有剑不斩苍蝇。更何况,由于从未有过废妃回宫的先例,为了顺利迎接甄嬛回宫,皇帝将甄嬛改姓钮钴禄氏入满洲上三旗,称作四阿哥弘历的生母,以为大清祈福作为其出宫入寺的理由。
既然是出宫祈福,而且并非是废妃的身份,自然没理由在甘露寺中被折辱。甄嬛回宫本就在皇后的挑唆下,引发前朝物议如沸。如果甄嬛当时严惩了静白,就是给了皇后、朝臣们更多理由说她是妖妃得势。同时皇帝必然也会怀疑然后追查,最终提前让皇后等人警觉,出手对付甄嬛。果郡王奉旨,用半副皇后的仪仗将熹妃甄嬛迎回紫禁城的时候,甄嬛先是恩赏了对其还算照顾的主持静岸师太。未等甄嬛先出手,静岸先开了口,请甄嬛放静白一马。
毕竟依旧身处佛门,更何况严惩静白也犯不上,甄嬛索性做了个顺水人情,并未重罚静白,只是赏了一顿板子去了她监寺的身份。在旁人看来,可能也只不过是以为静白无能或者做错了旁的事才让甄嬛罚的。
静白在甘露寺百般虐待甄嬛,甄嬛复宠后,为何不敢立刻严惩静白?
不要忘了皇帝从甘露寺接回甄嬛的理由是:甄嬛一直在甘露寺为国祈福。那么一个为国祈福的后妃什么人敢百般凌辱与欺负?只有犯了错遭受惩罚的后妃才会在甘露寺清修思过。甄嬛如果一回宫就惩罚静白岂不是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与皇帝的脸吗?
甄嬛即将回宫,皇后与安陵容和祺嫔讨论过此事。
安陵容:“皇上要用半副皇后仪仗接甄氏回宫。”
皇后:“她已经是钮钴禄氏甄嬛,皇上为了掩人口舌,给她抬了镶黄旗,赐钮钴禄大姓,还称作四阿哥生母,一直在甘露寺为国祈福,凭空多了个儿子,还入了上三旗,如今她的永寿宫也是无尽奢华,令人瞠目。”
再看甄嬛霸气回宫,皇帝率一众后妃迎接。
甄嬛叩拜:"臣妾归来,恭祝皇上皇后圣体康健,福泽万年。”
皇帝赶紧拉起甄嬛问一路是否顺遂。皇后也假模假式的说:“本宫听说你要回宫高兴的不得了。”
皇帝:“果郡王既为册封使,便代联将册封后妃之旨晓谕六宫,此刻诸妃皆在,有劳十七弟宣读吧!”
果郡王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惟赞宫廷而衍庆,端赖柔嘉,钮钴禄甄嬛,毓质名门,温恭懋著,仰承皇太后慈谕,册为熹妃。”
甄嬛一回宫就恶狠狠的惩罚静白,岂非与圣旨所宣完全相悖?还有甄嬛没严惩静白是因为静岸师太求情,甄嬛有佛心,也不虚甘露寺修行一场,但还是对静白作了小小的惩戒。
甘露寺众尼跪送熹妃,苏培盛请熹妃启驾回宫,熹妃说还要处理一些琐事。
甄嬛:“静白师太。”
静白哆嗦答应:“是,娘娘。”
甄嬛:″本宫在此清修数年,多谢师太的照顾。”
静白:“出家人本该慈悲为怀,娘娘不必多谢。”(这静白脸皮真够厚的)
甄嬛:“师太昔日的照拂本宫没齿难忘,必将报答。静岸师太,本宫恩怨分明,师太昔日照拂,本宫感激在心。”
甄嬛让槿汐给静岸两本亲手抄写的《太平经》
甄嬛:“本宫知道你素来不爱金银,这两本经书略表本宫一点心意。”
静岸:“谢娘娘恩赐,只是贫尼尚有一心愿,望娘娘成全。”
甄嬛:”师太要说的本宫全然明白,本宫便饶了她一条贱命,望她痛改前非,一心向佛。”
静白:“多谢娘娘恩德。”
静岸:“谢娘娘慈悲,我佛必护佑娘娘。“
甄嬛:“莫言何在?”
莫言:“贫尼在此,娘娘有何吩咐?”
甄嬛:“静岸师太虽为主持,但心肠太过慈软,从今日起,便由你接替静白监寺一职,好好纠一纠甘露寺风气。静白,本宫这般安排可好?”
静白:“娘娘圣明,贫尼无才无能早该让贤。′
甄嬛:“今日起由莫言师太执掌监寺一职,你等悉听管教,不得有违。“
众尼齐声:“谨遵娘娘教诲。”
甄嬛:“静白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当年她诬赖本宫偷盜,今日就赏她二十板子,略作惩戒。”
无奈,静白虽在佛门却无佛心,更不知向佛思过,几年后在皇后设计的‘滴血验亲‘事件中,静白又蹦了出来,差点置甄嬛于死地。可是甄嬛有佛心之人,我佛庇佑,福泽深厚,静白还是得了拔舌杖毙的下场。静白在甘露寺百般虐待甄嬛,甄嬛复宠后,为何不敢立刻严惩静白?
本人曾经在悟空问答中写过两篇网文,感觉这个静白师太与莫言师太都挺有来头的。具体情况听俺慢慢道来😊
静白师太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人卖到乌拉那拉府邸,成为庶女宜修的贴身丫头,后来做为通房丫头与宜修一起嫁给当时的康熙四子雍正。后来又被封为仅次于纯元,宜修的侧福晋,在正福晋纯元怀孕之后,静白受到宜修主子的挑拨,仗着自己也怀着身孕而去纯元处无理取闹,被不了解内情的纯元罚跪后小产,之后又被雍正轰出府邸,然后就是被宜修悄悄地送到凌云峰小茅屋居住。纯元去世之后,雍正称帝,宜修当上了大清皇后,雍正因此大赦天下,宜修趁机会为静白求情,得到了雍正恩准之后将静白送到甘露寺,并且很快被提拔为寺中第二把手。
当形象气质酷似纯元的甄嬛被贬到寺中后,心灵高度扭曲的静白奉皇后密旨迫害甄嬛,此时另一个重要的人物弘历的生母莫言挺身而出,帮助了落难的甄嬛。
当甄嬛再次回宫时,之所以没有敢进一步严惩静白,主要是因为她知道如果灭了静白,就等于说是主动的与宜修宣战了,而此时时机尚未成熟,所以,只打了她二十大板,撤了其住持之位,将这个好工作交给弘历的生母莫言师太,这在皇帝那里完全是说的过去的,皇后宜修也不会因此而在大面上与甄嬛翻脸的。
静白在甘露寺百般虐待甄嬛,甄嬛复宠后,为何不敢立刻严惩静白?
懒得计较,在说当时回去就收拾静白会落个不好的名声,对外明明是为了大清祈福去了,怎么回去就杀个尼姑,这是怎么回事想必大家都会多想,在这种节骨眼上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节外生枝,先在宫里站稳脚跟,剩下的慢慢收拾就行了,急在一时收拾很可能会惹大祸呗,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导演不允许呀,要不怎么有后面那么精彩的滴血认亲大戏呀,那场戏真的太精彩了,当然要把静白留在那时收拾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