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里寿命最长的妃子是定妃吗?一生受宠不多,为何又能安享晚年?

宠妃未必长寿,不得宠也不见得命短。由于古代生活条件限制,加上宫闱倾轧,能够在后宫中长寿平安的后妃并不多见。清朝康熙帝玄烨的定妃万琉哈氏却是个例外,她生于顺治朝,于乾隆年间离世,享寿97岁,是清朝后妃中最长寿者。定妃之子胤裪也是康熙帝诸子里最高寿的一个。

定妃万琉哈氏能够长寿,无非两个原因:

  • 第一,定妃不受宠,独子胤裪也没有乱入九王夺嫡,母子躲开了宫闱倾轧;
  • 第二,定妃是唯一出宫生活的太妃,远离宫禁得享天伦。

万琉哈氏出身满洲上三旗中的正黄旗,祖上多在辛者库任职,而万琉哈氏本身也是上三旗包衣宫女出身。如此出身的万琉哈氏与康熙帝的德妃乌雅氏、良妃卫氏都差不多,然而万琉哈氏却并不如德妃与良妃受宠。

清朝宫女一般25岁离宫,而万琉哈氏26岁生育了皇十二子胤裪,应该早就被康熙看中成为了庶妃。不过万琉哈氏并不受宠,直到58岁才得以册封为嫔位,居于康熙诸妃嫔之末。

众所周知,清初康熙年间发生了惨烈的“九王夺嫡”,诸皇子为争储君之位明争暗斗,后宫很多皇子的生母都被卷入纷争之中。然而万琉哈氏却幸运躲过一劫——她的独子胤裪并没有卷入。

康熙二十六年,玄烨祖母孝庄太后离世,其侍女苏麻喇姑悲痛万分。苏麻喇姑虽是婢女,但在宫廷之中地位极高,也很受康熙帝玄烨敬重。为了排解苏麻喇姑心中的忧伤与孤独,康熙帝将胤裪交给了苏麻喇姑抚养照顾。如此,胤裪被苏麻喇姑抚养长大,同时也很幸运地躲开了兄弟们之间的争斗冲突。

由于万琉哈氏不受宠,胤裪也没站错队,胤禛登基后对于他们母子也不错,尊奉万琉哈氏为皇考定妃,并且允许万琉哈氏离开紫禁城,出宫到王府与自己的亲儿子胤裪一起生活。

古代“一入宫门深似海”,后妃一旦入宫就几乎再也没有离开的机会,而万琉哈氏却又有幸能离开紫禁城,还可以与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远离宫闱尽享天伦。如此一来,优越的生活条件加上愉悦的心境,都是定妃“超长待机”的极大助力。

清宫里寿命最长的妃子是定妃吗?一生受宠不多,为何又能安享晚年?

古代由于医药学落后,经济发展落后,生活水平差的原因,人的平均寿龄并不高。就好比说今天60岁的老人随处可见,在古代却已经可以算是高龄了。

康熙有一位妃子,不受康熙宠爱,生的儿子在历史上也没留下什么大的水花。但她特殊就特殊在她是康熙最长寿的妃子,足足活了97岁,比自己的皇帝丈夫活的更久,因此令人好奇。

这位康熙最长寿的妃子,就是定妃万琉哈氏,满洲正黄旗人,父亲是正五品郎中拖尔弼。

定妃出身正黄旗包衣辛者库,身份不高,最初开始是经过上三旗宫女选拔入宫的。也就是说,定妃很有可能是偶然得到康熙宠幸,成为后宫妃嫔的。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定妃位分不高,就连生下皇子,也只是晋升嫔位。妃的称号,还是在雍正年间晋尊的。

定妃出生于顺治十八年,比康熙要小7岁,却去世于乾隆二十二年,足足活了97岁。最神奇的是,也不知是否她将自己的长寿基因也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她所生之子也是康熙最长寿的儿子,活了79岁。

康熙二十四年,26岁的定妃产下康熙第十二子,后来取名胤裪。产下皇子之后,她进位嫔。

因为定妃位分不高,加之当时孝庄贴身婢女苏麻喇姑因为孝庄的去世,而有些厌世。

康熙为了苏麻喇姑的健康着想,于是就给她找了一个新的关注点,将十二阿哥胤裪抱到苏麻喇姑那里养育。

所以胤裪既不长在生母跟前,也没有养在后宫那位嫔妃宫中,而是由苏麻喇姑养育长大。

苏麻喇姑陪伴孝庄几十年,又是看着康熙长大,一定程度上还是康熙的启蒙老师,地位特殊,深受康熙敬重。

所以尽管定妃不受宠,胤裪却也受到康熙的重用。而苏麻喇姑对于胤裪的教育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使得康熙对于自己这个儿子十分满意,多有称赞。

康熙第一次废太子之后,夺嫡之争正式开始。当时许多皇子,为了皇位纷纷站队争斗。发展到后期,尤以四阿哥和八阿哥之间的争斗最为激烈。

当时许多皇子都选择站队,而胤裪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参与进去。也正是因为这样,尽管雍正年间,他受到贬谪,不得雍正重用,还是保住了性命。

到了乾隆年间,渐渐受到乾隆的重用,恢复爵位,日子过的不错,得以全寿而终,享年79岁。

定妃早在雍正年间,就被胤裪接到府中赡养。远离深宫,又有儿孙孝顺,得以安度晚年,活到97岁的高寿。

清宫里寿命最长的妃子是定妃吗?一生受宠不多,为何又能安享晚年?

定妃其人,定妃来自上三旗辛者库,世代为皇帝仆人,为宫内膳房总领、宫内管领等职务,可以看出,她的家庭出身很普通,可以说是普通不能再普通了,对于她能入宫没有一点优势可说。她比康熙小7岁,后被康熙宠幸,生有一子,但是因为她的身份低没有权力自己抚养孩子,孩子被苏麻喇姑抚养,她五十七岁才被康熙封为定嫔,雍正年间被封为妃子,尊为皇考定妃,乾隆年间每逢重要节庆均要恭迎定妃入宫祝贺,最终卒于乾隆二十二年,终年九十七岁。



定妃之所以能够如此长寿历经三朝而终,我想定妃之所以能够成为清宫里最长寿的妃子,就在于她对于自己的生活安然处之,不骄不躁不急,看淡一切,不追名图利,才让她在勾心斗角的后宫中坚强的生存下来。

【一】家庭的出身决定了她在宫中所坚持的策略,做一朵不争不抢的小花。她在遇到康熙的时候,正是她最美好的时光,天真美丽,无忧无愁,活泼可爱,但是她知晓自己的家庭出身是什么样的,所以,她在宫中始终坚持不争不抢 ,不用心机,做一朵安安静静的小花。正是因为无欲无求,她才能在宫中平安生活。



【二】她看惯了宫中的宫心斗角和为了争宠而上演的人间悲喜剧。她的祖辈当过内膳房总领和宫内管领等职务,她的祖辈必然知晓宫内生活的不易,而作为备选宫女的她,其亲人必然会对宫内生活对其有所交待,年龄虽小,但以其聪颖智慧晓得宫内生活的不易,所以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来对待。

影视剧中的定妃

【三】宫内生活的锤炼。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这只是虚数,成百上千的美女都在争着一个人的宠幸,她作为其中的一位,看清了宫内生活的本质,既看到了宫内因被皇帝恩宠的人间喜剧,也看到了被皇帝打入冷宫的人间悲剧。 悲剧喜剧的高频度上演,让定妃认清了形势,知晓了未来自己的人生之路,那就是默默无闻,做一朵安静的花。

所以,最终锤炼了她一颗坚韧的心,让她在宫中得以长期生存下来。

清宫里寿命最长的妃子是定妃吗?一生受宠不多,为何又能安享晚年?

 清朝最长寿的皇帝是乾隆,乾隆活了88岁,乾隆虽然长寿,但在清朝皇宫里却不是最长寿的人,有一个人她一直活到了97岁,堪称百岁寿星。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记载: 定妃,万琉哈氏。事圣祖为嫔。世宗尊为皇考定妃。就养其子履亲王允祹邸。高宗朝,岁时伏腊,辄迎入宫中上寿,然未进尊封。薨年九十七。

这个人就是定妃,万琉哈氏,满洲正黄旗人,清朝郎中拖尔弼之女,十多岁就入宫嫁给了康熙。嫁给康熙后,一直得不到康熙的宠爱,直到康熙做了二十四年皇帝之后,万琉哈氏才生下十二皇子胤裪。生下皇子后,当时她也才二十六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但万琉哈氏并没母凭子贵,一直是庶妃的地位,连嫔也算不上,也没有得到康熙的更多宠爱。

(定妃剧照)

一直到了58岁的时候,万琉哈氏的儿子胤裪已经32岁了,康熙做了五十七年皇帝之后,这才“良心”发现,将万琉哈氏的庶妃地位晋升,册封为定嫔。此后嫔位一直到康熙驾崩,没有改变。

雍正帝即位,奉皇太后懿旨:“朕念十二阿哥之母,多年侍奉皇考,甚为谨慎,久列嫔位,今晋封为妃。”

康熙对定嫔的冷落连雍正也看不过眼了,做老爹的没有人情味,只有做儿子的补救,将万琉哈氏的嫔位晋升为妃,也就是定妃。清朝的妃子地位进阶是这样的:庶妃→嫔→妃→太妃,此时定妃已经62岁了,也就是说,万琉哈氏在为康熙生了皇子36年后,才得以晋升为妃,这还不是康熙亲自册封的,这不单单是受宠不受宠的问题了,这是多不受待见呐,冷落程度简直是有点不近人情了。

(康熙后宫妃子排位图)

上图是康熙妃子排位,定妃“实至名归”排位末尾。回归正题,虽然定妃不受康熙宠爱,但她却又可以安享晚年,活了97岁,秘诀又是什么呢?

定妃得以安享晚年的原因

正因为没得到康熙过多的宠爱,定妃在后宫的存在感一直很差,也得以远离后宫的勾心斗角之纷争。她的儿子,十二皇子胤裪,史料中着墨记载也不多,干的都是一些无关重要的差事,曾经被康熙委任管理满州蒙古汉军正白旗,除此之外,逢年过节像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大节,胤裪多数被派去祭祀皇陵。如果说胤裪一直远离清朝的权力中心,倒不如说他从来没有靠近过。

(定妃剧照)

康熙晚年,屡次犯错的胤礽太子之位被废,从此拉开了“九子夺嫡”的夺储好戏。以胤裪的地位,虽然也被称为十二爷,但他还是没有入围争权的资格,“九子夺嫡”的九“爷”名单可没有胤裪的名字。这其实就是他的福气,也是定妃的“福气”,因为皇位只有一个。这也是这母子俩得以安享晚的根本原因。

康熙死后,定妃出宫和自己的儿子胤裪一起居住,每位弄孙为乐,颐养天年。雍正、乾隆等帝继位后,每次有什么皇家御宴之类的,都会叫定妃进京作陪,也算欢聚一堂了。

结语: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日,定妃逝世,终年九十七岁,是清朝后宫中妃嫔中最长寿的。定妃长寿的秘诀,主要是心态平和,从来没因为得不到宠爱而心生不满,也没有鼓动自己的儿子去参加“九子夺嫡”,所以能在康熙众多妃嫔的长寿榜当中,能够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清宫里寿命最长的妃子是定妃吗?一生受宠不多,为何又能安享晚年?

在有清一代,有据可靠的最长寿的后妃,当属康熙帝的妃子,定嫔。生于顺治18年(公元1661年),卒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享年97岁,是满清后宫中最长寿的妃子,也是中国封建时代,有明确记载的最长寿的后妃,堪称人瑞。

定妃,满洲正黄旗人,虽然其父是一个正五品的郎中,但是身份低微,因为祖辈都是正黄旗包衣辛者库人。看过清宫剧的小伙伴应该对一个词“包衣奴才”不陌生,包衣与奴才这个词并列,可见其社会地位的低下,与身份的卑微。定妃是依据礼制,经上三旗宫女选拔入宫的。进宫后名声不显,也没那个实力与王公大臣的贵族之女去争宠,身份的特质,使得其保持了一种淡泊恬然的心态,不争不抢,不勾心斗角,这种心态与其的长寿人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进宫12年后,在康熙24年其26岁的时候生皇十二子胤祹,俗话说母凭子贵,可是不知道康熙是老儿怎么想的,直到其58岁的那年才被册封为定嫔,对此她也毫无怨言,直至康熙终了其妃位再未得到晋升。等雍正即位之后,奉皇太后的懿旨才晋封为妃。一直到乾隆二十二年,定太妃薨,终年97岁,安葬于景陵妃园寝。

定妃只育有一子皇十二子胤祹,自幼被苏麻喇姑抚养,没有参与到兄弟皇位的争夺之中。及至中年和其母亲定妃一起生活在履亲王府,母慈儿孝,定妃的淡然性格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胤祹。胤祹在其母薨逝六年之后,也以七十九岁的高龄辞世,可谓是母子皆高寿,称得上是喜丧了。

清宫里寿命最长的妃子是定妃吗?一生受宠不多,为何又能安享晚年?

首先,谢谢邀请

定妃,万琉哈氏。事圣祖为嫔。世宗尊为皇考定妃。就养其子履亲王允祹邸。高宗朝,岁时伏腊,辄迎入宫中上寿,然未进尊封。薨年九十七。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

对比其他记载,定妃应该是清宫里最长寿的的妃子了

(借图)

至于为何能最长寿,就得先弄明白清宫里的妃子为什么容易死?

小编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皇帝不开心

宫里面的女人,无论是不是妃子都是伺候或者准备伺候皇帝的,定位妃子可定已经伺候过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或是准备过程中惹恼了皇帝,直接下令赐死

定妃终年97岁,肯定不在此列

第二,后宫内斗

小编一直认为,女人天生就是阴谋家,尤其是皇宫里面的女人,各种软刀子防不胜防(清宫剧看多了),但是内斗得有资格,最起码是皇帝宠爱的

定妃,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出生,比康熙帝小7岁,十几岁时经上三旗宫女选拔入宫,26岁时生皇十二子胤祹(地位太低,不能养皇子,胤祹是被苏麻喇姑养大的),58岁时,康熙册封为定嫔(定妃,是雍正二年,雍正帝为现尊重封为定妃)

看这个履历,就知道,定妃根本没资格参与后宫内斗

第三,家族斗争

清朝时期,能入宫选秀的首先是旗人,其次进宫后最初地位评定要看其家族权利,之后晋升(或者说皇帝宠爱)就会反哺家族,家族与家族之间到斗争,必然会涉及后宫,因为这个原因举家覆灭的大有人在

万琉哈氏,世居清河,建国之初成为爱新觉罗家的包衣(奴仆,而且是世代奴仆),家族世代担任膳房总领、宫内管领等职务(这种地位,估计选秀女的时候,是被拉来充数的)

雍正元年,下旨出包衣(脱离奴籍,应该是为封定妃做准备)

这种家族,别说斗争,恐怕跑腿都得排队

第四,参与夺嫡

康熙去世后,发生了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四阿哥胤禛胜利,成为雍正帝,参与夺嫡的众人之后都被清算

定妃也有儿子,皇十二子胤祹,康熙六十一年,封履郡王,根本就没参与夺嫡(雍正上位后曾被参夺爵,但几个月后恢复),乾隆二十八年去世,享年79岁

总结一下:也是幸好定妃不受宠,这四点才跟她没有关系,也就注定定妃不出意外,会安享晚年,至于能到97岁高龄,其实更多的还是看个人的身体、心情,雍正年间,定妃就跟儿子住在一起了,母子两人共享天伦,自然活的时间长

  • 如果觉得小编说的挺对,就关注转发一下呗!

  • 如果觉得小编说的不对,就留言讨论一下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