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皇室的权利大,还是国会的权利大?
君主与国会(议会)权利高低主要分三种:
- 第一,君主立宪制下,权在议会不在君主;
- 第二,绝对君主制下,君权至上;
- 第三,情况特殊的君主立宪制,君主名义不涉政,却有很大的影响力。
如今全球仍旧保留君主的国度还有28个,其中欧亚两洲各12个,非洲3个,大洋洲1个。其中大多数的欧洲君主制国度等均施行君主立宪制,国王世袭却已经失去了实权,成为统而不治的虚位君主。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君主立宪制的起源地英国,英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后,国王不再握有实权,只是英国的象征性元首,担任各种礼仪性工作。虽然英王有权解散议会、任免首相、批准法律等,但有个重要的前提——得到议会授权。所以君王与议会的权利大小,一目了然。
虽然封建王朝逐渐远去,但如今仍旧有绝对君主制的存在。比如中东的沙特、卡塔尔、文莱等,还有非洲的摩洛哥等,这些地方的王室仍旧拥有很高的权利,君王仍旧掌握着绝对的权威。
以沙特阿拉伯为例,沙特国王有最高行政权与司法权,有权任免改组内阁,沙特的议会称作“协商会”,是个咨询机构,成员全都由国王任命,有点类似于明朝初期的内阁。
除上述两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也就是君主与议会之间的权责不好判别。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施行君主立宪制的地方,这些地区虽然施行君主立宪,但君主仍旧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君王、议会权责的界定上,存在着很大的活动空间。
比如亚洲的泰国。泰国虽然施行议会制,国王不能随便干政,但泰国法律又规定了“泰王可在觉得即将发生之事不利于民众时直接否决”,这种规制就很神奇了。
随着时代进步,很多发达地区的王室都日趋平民化,将大权转移到了议会。在高度富有发达的北欧,很多王室甚至被称作“坐在自行车上的王室”,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在超市买菜,挪威国王坐公交车上班啥的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王室地位对他们而言只是一种荣誉,并没有特殊之处。
在国外,皇室的权利大,还是国会的权利大?
目前拥有自己君主的国家,亚洲有科威特、约旦、阿曼、卡塔尔、巴林、沙特阿拉伯、柬埔寨、不丹、日本、泰国、文莱,欧洲有英国、丹麦、荷兰、瑞典、西班牙、比利时、卢森堡、挪威、列支敦士登、梵蒂冈、瑞典、摩纳哥,非洲有莱索托、斯威士兰、摩洛哥,大洋洲有汤加,一共27个,但实际上实行君主制的国家不止27个,因为英联邦除英国以外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6个国家以英国国王为国家元首,虽然本国没有国王,但仍然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马来西亚和阿联酋实际上是由众多小的苏丹国、君主国组成的联邦,联邦层面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王、皇帝,但实际上境内实行的仍然是君主制,只是并非只有一个而是有许多个君主。此外,安道尔位于法国和西班牙之间,“安道尔大公”是由法国总统和西班牙地方主教共同兼任,它没有自己的君主,但也是君主制国家。
汤加国王
迄今最后一个由共和制变成君主制的国家是中非帝国(1976年12月4日,已于1979年9月21日覆灭),最后一个由君主制变成共和制的国家是尼泊尔联邦共和国(2008年5月宣布废除君主制)。
君主国有国会始于1295年的英国,而君主立宪的起源更可追溯到1215年英国《大宪章》的出台,此后漫长岁月里,欧洲大多数君主制国家都不同程度演变成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即权利主要掌握在国会,君主仅仅作为国家名义上的元首和国家象征,扮演礼仪性角色。对这种角色转变,欧洲王室一开始是不情愿的,直到一次世界大战前还有许多欧洲君主制国家实行的是所谓“二元君主制”,即议会和君主都有一部分实权,既有宪法和国会,君主也不纯粹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但随着一战中沙俄、奥匈帝国和德意志第二帝国三个二元君主制国家的覆灭,二元君主制在欧洲已很难生存下去,如今在欧洲的君主国,几乎已经全部演变为纯粹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了,在这些国家里,议会享有权利,并且普遍实行代议制,议会中席位最多的政党优先组阁,执政党的党领既是国会议员,也是内阁总理,而国王则只有代表国家出席礼仪场合的权利。
签署大宪章
欧洲以外的现存君主国则情况复杂。
一些君主国,如日本、柬埔寨,实行的是和欧洲相似的君主立宪制,权利在国会,实行代议制,内阁对国会负责,国王是纯礼仪角色(马来西亚实行的也是君主立宪制,但国家元首是各小苏丹国的君主轮流担任的);一些君主国,如泰国,名义上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然享有一定权利,可以在他认为必要时对政局施加有限、但往往关键的影响力;一些君主国仍然实行类似一战前奥匈帝国和德意志第二帝国那样的二元君主制,即既有立宪国会和责任内阁,也有掌握实权的国王,双方的权利大体平衡,如摩洛哥、莱索托;还有一些君主国要么根本就没有宪法和立宪内阁(如阿曼),要么名义上有但实际上形同虚设(如沙特阿拉伯),在这些君主国中,国王和王室掌握绝对权利,国会即便有一个,也只是听命于国王的橡皮图章。。
沙特王室
还有一些君主国情况特殊,比如梵蒂冈,教皇是选出来的,但一旦当选就有实权,是一个选举制产生的二元君主制国家;又比如阿联酋,其国家元首是六个苏丹国选出来的,但在这六个苏丹国里,“小苏丹”关起门来却都是享有绝对权利的“真皇帝”。、
在国外,皇室的权利大,还是国会的权利大?
全世界还存有大约27个王室,其中亚洲有12个王室,欧洲有11个,非洲有3个,大洋洲有1个。王室与国会哪一个权力更大,要看这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在君主专制国家,王室的权力大于一切,国会不过是王室的傀儡,典型国家是沙特阿拉伯;在君主立宪制国家,王室不具备实际权利,国王或皇帝仅仅是虚位元首,典型的是英国;在二元制君主国家,兼顾了王室与国会的权力,往往王室与国会之间会争权夺利,典型的是泰国。
一、王室权力大于国会的典型国家-沙特沙特阿拉伯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沙特国王拥有最高立法权、司法权与行政权,同时还掌握着军队的控制权。在沙特阿拉伯,王室是至高无上权力的代表,国会在王室权威之下,如同虚设。沙特国会一共有150名议员,任期4年,可以连任。不过,沙特国会的150名议员全部由国王任命,而是不通过选举产生。沙特国会的主席,按照惯例,一直由沙特王室成员担任。
沙特王室
二、王室权力被架空,国会掌握大权的国家在现存有王室的国家里面,多数采取君主立宪制,如英国、日本、西班牙、荷兰、摩纳哥等等。英国是最早采取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在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王室逐渐失去了权力,大权被英国国会掌握。英国国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王室、贵族、主教等上层人士组成,共计781名议员,无限任期,不过同样没有实权。英国的实权掌握在下议院手中,英国首相由下议院选举产生。例如,在闹得纷纷扬扬的脱欧问题上,由英国下议院议员投票决定,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仅仅能够在下议院作出决议以后,拥有象征意义签字的权利。英国王室
三、二元君主制国家,王室与国会争权夺利二元君主制也是君主立宪制度的一种,兼顾国王与议会的权力,采取了平衡的策略。例如泰国名义上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实际上却是一个二元君主制国家。名义上,《泰国宪法》规定了君主立宪制,王室不具备实权;实际上,泰国王室在泰国政治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泰国王室与军方合作,经常用兵变的方式推翻民选政府。例如,这一次的泰国大选,军政府总理巴育获得了泰国国王拉玛十世的支持,才得以将参选的泰国长公主乌汶叻的参选资格取消。以他信、英拉为首、代表草根利益的政治势力多次在议会大选中获胜,却多次被泰国国王与军方联手推翻。
泰国国王拉玛十世
欢迎大家讨论,您认为王室还该不该掌握实权?
在国外,皇室的权利大,还是国会的权利大?
要看是哪个国家,中东非洲那些酋长土皇帝那就和中国以前的皇帝一样,为所欲为,他是老二老大是他们信仰的神。
欧洲那些国王王室就可怜了,名义上是一国之主,有时候连婚姻大事都不能自己做主,"英女王的父亲当年就是为了和心爱的女人结婚而放弃王位,首相是由执政党担任的,执政党是选出来的,形式上任何决定要通知国王,通知而已,国王只是摆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