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巴西帝国是由葡萄牙王子建立的?

巴西曾经是葡萄牙在美洲唯一,也是最大最繁荣的海外殖民地,19世纪初,葡萄牙王子佩德罗在巴西建立了巴西帝国。也由此,巴西竟然在一位葡萄牙王子的带领下正式脱离了葡萄牙。

佩德罗作为葡萄牙的王子,为何在巴西自立门户呢?

  • 第一,葡萄牙王室流亡巴西时期,巴西得以升格,拥有了与葡萄牙同等地位;
  • 第二,巴西局势无法逆转,脱离葡萄牙势在必行。

1807年,葡萄牙受到拿破仑帝国攻击,其王室被迫集体流亡海外,而目的地就是巴西。

在葡众多殖民地中,以巴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也最为富有繁荣。对葡王室来说,即便将来无法返回,也可以另辟乐土。葡萄牙王室定居在里约热内卢,使得这里成为葡萄牙殖民帝国实际上的首都。而葡王室这一流亡,就是好几年。

作为葡萄牙帝国实际中心,葡王室赐予了巴西很多其他殖民地所没有的各种权利,1815年更是将其升格为王国,巴西获得了与宗主国同等的地位。当时的葡萄牙模仿英国的形式建立起“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巴西拥有了与葡萄牙相同的地位。

随着欧洲的稳定,葡萄牙王室决定返回欧洲,然而当时的若昂六世深深感觉到不安——巴西是因为王室在这儿获得了权利,如今王室离开,议会必然要巴西重新服从里斯本的统领,这必然是巴西不肯接受的。

当时的拉丁美洲烽火四起,各殖民地纷纷拼命脱离宗主。为以防万一,若昂六世留下了自己的儿子佩德罗,让其成为了巴西王国的摄政王。同时告诉佩德罗,如果巴西的局势不可阻挡,那么他就在巴西称帝。

这么一来,即便将来巴西脱离了葡萄牙,但佩德罗终究是葡萄牙的王子,巴西与布拉干撒王朝之间的联系仍旧无法中断。

果不其然,葡萄牙议会后要求巴西听从里斯本号令,让巴西非常不满。更何况这些年巴西也习惯了有本土的君主,无法再重新听远在欧洲的命令声。在这种局势之下,佩德罗一世以顺应巴西意愿的名义,脱离葡萄牙建立了巴西帝国。

葡萄牙的王子在巴西建立帝国,实际上这是葡萄牙的一种权宜之计。当时的形势无法逆转,葡萄牙的王子在殖民地称帝,实际上也还是为了维持葡巴之间的联系而已。但权宜之计终究不能持久,巴西帝国很快分崩离析,巴西也彻底脱离了葡萄牙。

为什么巴西帝国是由葡萄牙王子建立的?

在拉美各国的独立过程中巴西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另类:巴西是当时拉美地区唯一的葡萄牙殖民地;独立后的拉美各国普遍选择了共和政体,而巴西却成为了一个帝国;拉美各国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以拉美当地人为主,尽管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祖上来自欧洲的白人,但其祖先早已在拉美生活了数代人,然而宣布巴西独立的却是宗主国葡萄牙的王子。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巴西国内各种肤色各种语言各种宗教信仰的不同民族纷纷登场亮相,为全世界的观众讲述了一段简略的巴西历史——这是一段充满魔幻色彩的历史:这片土地最早的主人是印第安土著部落,早在8000年前他们在此繁衍生息,生活在如今巴西境内的印第安人是印第安人群体中最为神秘的——相比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而言:巴西印第安人的生活状态一直为外界所知甚少。目前能确定的是:巴西境内的印第安部落主要居住在亚马逊的热带森林和中西部的稀疏草原,分别使用着上千种语言,除此之外这些神秘的印第安部落的情况都不为人所知。巴西的印第安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就这样一直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直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在前往印度途中因风向问题偏离航道而意外发现了巴西。次年葡萄牙政府组织了一支考察队沿巴西海岸航行了3600公里。在此后的三百年里葡萄牙人逐渐在此定居并由一开始从事巴西红木的采伐后来逐渐扩展到淘金、甘蔗种植。1530年葡萄牙国王派出一支船队在巴西建立圣维森特市,葡萄牙移民们在这里种植了第一批甘蔗、安装了第一台轧糖机。葡萄牙人在圣维森特市的海岸边建立了一个小村庄,后来这个村庄发展成为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到1548年葡萄牙人已在巴西沿海建立了16个定居村镇并派驻了首任巴西总督。1583年巴西的白人数量达到了25000人。尽管巴西的白人人口已葡萄牙后裔居多,但也并非只有葡萄牙后裔:早在1555年法国海军军官尼古拉·迪朗·德维盖尼翁带领载有600人的舰队驶入瓜纳巴拉湾,在巴西建立了居留地。这时葡萄牙王室认为巴西的重要性还不值得为此组建一支耗资巨大的舰队,因此一开始葡萄牙人对法国人的殖民据点是默认的。直到1577年门德萨成为巴西总督后才开始着手对抗法国的入侵:他一方面积极发动当地的葡萄牙移民积极备战,一方面不断向葡萄牙本土求援。1559年葡萄牙终于派出几艘船只前往巴西。1560年3月15日葡萄牙和法国为争夺对巴西的统治权而爆发战争:由120名葡萄牙人和140名受雇的印第安人组成的葡萄牙军队攻打了由74名法国人和几名奴隶驻守的科利尼要塞。尽管法国人在这次战斗中失利,然而他们仅仅只后撤了一公里就又像往常一样在港口附近活动起来。巴西总督门德萨对此颇为无奈,由于他手中的兵力实在有限,因此根本无法扩大战果。直到1565年3月1日葡萄牙再次同法国为争夺今天的里约一带而爆发战争并于两年后成功战胜法军。尽管葡萄牙人在同法国人围绕争夺巴西而爆发的战争中累计伤亡只有两位数,然而就是这种规模并不大的战役最终决定了巴西这个日后的大国究竟是说葡萄牙语或是说法语。

16世纪后从佛得角引进的甘蔗成为了巴西乃至葡萄牙的主要经济来源。自1570年之后的一个世纪内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糖生产者和出口者。由于甘蔗的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大批黑奴被运往巴西。一些黑奴因难以忍受甘蔗种植园主人的压榨而逃往人迹罕至的巴西内地。葡萄牙人对巴西的殖民是从沿海地区开始的,而巴西内地大多是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黑奴一旦逃走就很难再找回。种植园主们于是组织起猎奴远征队深入内陆抓捕黑奴,在这一过程中巴西内陆地区也逐渐得到了开发。由圣保罗地区的土生白人、印欧混血种人、土著印第安人组成的旗队甚至不断越界进入西班牙人在南美的殖民地进行拓殖活动。 1750年1月13日西班牙与葡萄牙签署了《马德里条约》——在承认谁占有土地归谁的原则下两国就巴西边界问题达成了原则协议,西班牙承认了葡萄牙治下的巴西越界侵占的西班牙属地从此归属于葡属巴西,这使葡属巴西获得了如今巴西北部的阿马帕州、中西部的米纳斯吉拉斯州、南部的南里约格朗德等地,这相当于如今的小半个巴西那么大。在开发巴西内陆腹地的过程中人们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丰富的金矿资源,很快来自巴西的黄金就成为了葡萄牙王室的主要收入来源。大量黄金的涌入并没使葡萄牙这个老牌殖民帝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反而成为了葡萄牙衰落的催化剂:葡萄牙人并没用来自巴西的黄金改善国内的生产技术,而是很快将其挥霍一空。葡萄牙人彻底放弃了发展本国产业的念头,而是用来自巴西的黄金购买英国的工业制成品,葡萄牙就这样与欧洲其他国家逐渐展开的工业革命失之交臂。到了18世纪葡萄牙本土由于缺乏坚实的产业支撑已日渐走向没落,反而是巴西凭借丰富的物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剑桥拉丁美洲史》统计:当时葡萄牙对外出口总值中来自本土的商品占27.43%,巴西占60.76%,其他殖民地占2.95%。巴西已然成为葡萄牙经济的命脉。1807年巴西的宗主国葡萄牙遭到拿破仑的入侵,葡萄牙王室逃到巴西避难。葡萄牙王室为取得巴西当地人的支持放松了对巴西的管控——不再限制巴西人与外国人的贸易,也不再对巴西人兴办工厂、学校进行限制性规定,随后巴西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1808年巴西第一所军官学院开校。1814年巴西国家图书馆建立。1815年巴西第一家蒸汽动力的大工厂破土动工,巴西甚至组建了银行,而当时连葡萄牙本土都还没有银行。在葡萄牙王室搬迁到巴西后里约迅速发展成为人口超过25万的南美最大城市,城里出现了气势宏伟的大楼:国民大会、参议院、市议会政府大厦、海军和陆军武器库以及学校、海关、图书馆、博物馆、医院、植物园等等,一时间这座南美城市开始呈现繁华无比的欧陆风情。这时的巴西人曾自豪地说道:“巴西现在不再是一个海外殖民地,而是一个将成为欧洲仲裁人、亚洲公断人和非洲支配人的强大帝国”。事实上这时巴西已具备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资质,只需要一个适当的历史契机促成其独立,也就是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815年“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成立,这意味着巴西不再是葡萄牙的一块海外殖民地,而是与葡萄牙以平等主体的身份组成联合王国,当然这和成为独立国家仍是有区别的——正如今天的苏格兰并非英格兰的殖民地,但苏格兰并非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其实巴西作为殖民地的历史此时已然结束,这时的巴西事实上就和今天的苏格兰一样是一个联合王国中的平等主体。1820年葡萄牙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以摄政王的名义留在了巴西。佩德罗王子在10岁时就来到了巴西,18岁时他在巴西与奥地利公主莱奥波尔蒂娜结婚,可以说在此之前他的人生轨迹几乎就是在巴西展开的,而他自己也以一个巴西人自居。以巴西人自居的佩德罗在治理巴西期间完全是以建设自己家园的热情来治理这片土地:又是修改盐税,又是重整机关,还给予人民更多自由。在他的治理下这片土地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和发展。此时的巴西无论是经济实力或是国际地位都已毫不逊色于宗主国葡萄牙,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然超过了葡萄牙,然而葡萄牙议会却异想天开地试图将巴西重新变回殖民地:1821年4月24日葡萄牙议会宣布撤销巴西的中央管理机构,将巴西拆分为直接听命于里斯本的几个省。这意味着统一的巴西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重新隶属于葡萄牙的几块分散的殖民地,与此同时这实际上也剥夺了作为巴西摄政的佩德罗王子的权力。1822年1月9日上午里约各界群众在罗萨里奥大教堂集会后向王宫进发。里约市政会主席若泽·佩雷拉向佩德罗宣读了民众的请愿书并恳请佩德罗留在巴西领导独立运动。佩德罗当即表示:“为了大家的利益和国家的繁荣昌盛,我顺从民意,请告诉人民‘我留下’”。“我留下”在葡萄牙语中写作“Fico(菲科)”,因此这一天就成为了巴西历史上的菲科日。两天后驻扎在里约的葡萄牙警备队试图包围王国并逮捕佩德罗,然而1万多巴西民众迅速聚集到王宫广场,葡萄牙军队见状只得撤往尼泰罗伊岛。佩德罗宣布不再执行来自里斯本的命令并将里约城内的葡萄牙军队全部逐出,随后他成立了由自己担任主席的“巴西各省代表委员会”。8月1日佩德罗签发了《巴西独立宣言》,几天后又发表了《告全国人民书》并正式以独立国家的身份向外国派驻使节。这时葡萄牙仍没死心:1822年9月7日正在伊皮兰加打猎的佩德罗收到了葡萄牙议会敦促他尽快回国的信件,他将信件撕碎后高呼道“不独立,毋宁死”。这一天后来成为了巴西的国庆日。1822年12月1日佩德罗王子在里约举行加冕典礼,正式成为巴西帝国第一任皇帝佩德罗一世。1824年巴西的独立获得美洲强大国家美国的承认,1825年葡萄牙终于承认了巴西独立这一既成事实。这个新政权当时是世界第六大国,领土仅次于英、法、俄、中、土。

为什么巴西帝国是由葡萄牙王子建立的?

巴西和葡萄牙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且改变葡巴关系的开关被拿破仑无意开启。拿破仑在法国崛起后,要求葡萄牙封锁其所有港口,断绝与英国的交易,没收英国财产。葡萄牙此时是英国的跟随者,面对法国的恐吓,只做了些表面功夫敷衍。

当时葡萄牙女王玛利亚精神错乱,其子若昂担任摄政王,处理朝政。拿破仑的眼里揉不下沙子,在看清葡萄牙的所作所为后立即派军队出征葡萄牙。王子若昂无奈之下,只好铁了心跟随英国。英国建议,若昂应立即前往巴西避难,英国会派出舰队护航。

1807年11月29日,葡萄牙王室以及大量高级官员,乘坐多艘航船,在英国舰队的护航下,仓惶逃往巴西。船上的生活如同噩梦,众人缺衣少粮。一些女性不得不把头发剃光,以防止长虱子。而英国海军的床单,竟也成为了王室成员的替换衣物。

1808年1月,若昂摄政王终于来到巴西旧都萨尔瓦多。这是一个尴尬的记录,葡萄牙王室成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在殖民地而不是宗主国进行统治的欧洲王室,也是唯一来到美洲领土的欧洲王室。3月,王室来到里约热内卢。这座起初只是法国人殖民据点的城市,一跃而起,成为葡萄牙帝国的首都

巴西的葡萄牙白人后裔热烈欢迎若昂的到来。落魄的若昂投桃报李,立即下令结束葡萄牙在巴西对外贸易上的限制和垄断,允许巴西与外国自由贸易,废除巴西境内禁止工业生产的法令。在此期间,巴西还开始拥有自己的文化机构。第一家印刷厂建立,第一份巴西报纸《里约热内卢报》于1808年问世,大学和图书馆也相继出现。1815年,若昂将巴西的地位提升为王国,与葡萄牙本土在政治地位上平等。1816年,葡萄牙女王玛利亚去世,若昂在里约登基,即若昂六世。

因为葡萄牙继续紧随英国,故而若昂六世允许英国商人在巴西从事商业活动。他还将英国出口巴西的货物最高关税固定在15%,这比从葡萄牙出口巴西的货物最低关税还要低一个点。从此,英国彻底取代葡萄牙,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但英国并未降低巴西产品进入英国的税收,其对巴西的食糖和咖啡征收180%至300%的税收。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巴西的政治局势不断受到变化迅速的欧洲局势的影响。随着拿破仑从葡萄牙撤军,葡萄牙本土势力要求若昂六世"常回家看看",但若昂六世早已乐不思蜀。

19世纪20年代,葡萄牙本土的自由主义者发起革命,要求召开休会125年的国会。国会召开后,巴西派出代表参加,却遭到了葡萄牙代表的敌视。里斯本打心眼里瞧不起巴西,要求巴西继续做里斯本的殖民地,恢复一切已经被废除的经济和文化控制。葡萄牙自由主义者有句名言,"巴西是猴子、从非洲沿海抓来的黑人和香蕉的土地。"

其实葡萄牙本土白人和巴西白人往上推数辈,本来是一家人。但巴西白人在葡萄牙本土人眼中,既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又是"外出打工挣钱帮衬家乡一家老小"的务工者,要世代向"娘家"进贡,养着白吃白喝的"娘家人"。巴西白人对葡萄牙本土人的怨气越来越大,他们自认为是"巴西人"的离心力越来越强。

同时,葡萄牙本土势力威胁若昂六世,要他必须返回葡萄牙,否则将剥夺他的葡萄牙王冠。迫于压力,1821年4月,若昂六世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里约,返回里斯本。里约热内卢由此也结束了长达13年的作为葡萄牙帝国首都的岁月。

可当你经常品尝高级食品,就不会甘于回到啃窝窝头的日子。若昂六世就是这么一个人生经验丰富的人。他将自己的长子佩德罗留在巴西,并告诉佩德罗,"我担心巴西可能会脱离葡萄牙,如果那样的话,把王冠戴在自己的头上。"

1821年末,葡萄牙国会又要求佩德罗王子回国,巴西人则希望王子留在巴西。因为只要王子留在巴西,巴西就不会再次坠入殖民地的地位。1822年1月9日,佩德罗公开回复,"我会留下来"。这一天后来也成为了巴西历史上著名的"我留日"。

1822年9月7日,在位于圣保罗附近的伊皮兰加河畔,一名信使、巴西大臣把王妃莱奥波尔蒂娜的信件交给佩德罗,并呼吁佩德罗留下来。王妃莱奥波尔蒂娜,对佩德罗给予极大的支持,信中说"在你的领导下,巴西将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巴西希望你成为他的君主"。

而葡萄牙国会的信件也在当天送到。葡萄牙国会宣布废除佩德罗颁布的一切法令,指责他的大臣犯有叛国罪,强令佩德罗回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巴西的独立最终以一种戏剧化的场面展现。佩德罗王子冲动地将葡萄牙国会的信件揉成一团,扔在地上,向周边人愤怒的说"从今天起我们结束和他们的关系,我不再要葡萄牙的任何东西。"佩德罗拔出宝剑,高呼,"不独立毋宁死,独立自由,巴西脱离葡萄牙万岁。"

时至今日,9月7日依然是巴西的国庆日。巴西国歌《听,伊皮兰加的呼声》深情的歌颂了这一场面:"伊皮兰加平静的河岸上,响起了英雄民族的呼声;自由的太阳照耀着我们,在祖国的上空大放光明。如果凭着坚强的双手,我们配得上谋求平等,我们将从自由的怀里得到这件礼物,哪怕献出生命。啊,祖国,向你致敬,向你致敬!"

1822年12月1日,佩德罗加冕巴西皇帝,即佩德罗一世。巴西帝国宣布独立后,由于这是一场统治阶级上层的变革,因而巴西社会依旧保持相对的稳定。佩德罗一世仅招募了一些英国雇佣兵,镇压了局部叛乱。而葡萄牙也无力与巴西兵戎相见,巴西的统一得到了维护。一颗瑰丽的宝石,就此开始在美洲展露它的光芒。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