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带领梁山好汉投靠了朝廷,被骂为投降派,他做的对吗?
所谓投降派,是现代人对宋江招安的结论。是用今天的价值观,评价一千多年前的事。按照今天的观点看,宋江如果不招安,水泊梁山就不至于迅速地土崩瓦解,好汉们就不至于死得那么惨!
但是,这是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按照今天的世界观给出的结论。
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则恰恰相反。宋江带领梁山人马归顺朝廷,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光宗耀祖封妻荫子青史留名的光明大道。
尽管在招安这件事上,有些梁山好汉并不赞成,比如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但在强大的招安势力面前,他们势单力薄,没有多少话语权,也兴不起风浪,更没有和宋江分道扬镳。最后只能跟着宋江走,直至走到最后。
其实,反对招安的人们,并非不相信皇帝,鲁智深当时说得很清楚:
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皇帝是好皇帝,只是被奸臣蒙蔽了。就好比我身上的袈裟被染成别的颜色,想洗干净是不可能的,所以招安这条路走不通。
如今看来,鲁智深说得并非没有道理。但那是在一千年前的封建社会,强大的舆论天平倾向于反面,世界观和价值观与今天相比更不可同日而语。所以鲁智深的观点只能处于下风。
更何况,尽管少数人不赞成招安,但也没有什么实际行动,而且始终追随宋江南征北战,拼死疆场
由此可见,宋江的招安大计,在当时是受到绝大多数人拥护的。所谓被人骂作投降派,是一千年后的事情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