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把首都迁到巴西利亚后,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现状如何?

按照巴西当年迁都的目的来说,巴西利亚是成功的,这座新城已经成为巴西第四大城市。然而单从巴西利亚这座城市本身的建设而言,当初的规划太过于理想化,如今出现了很多让规划者意想不到的后果——整个巴西利亚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破碎化与空心化,俗称“中看不中用”。

历史上,巴西曾经将都城建立在萨尔瓦多与里约热内卢,而这两座城市如今分别是巴西第三与第二大城。

20世纪,当时的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人口疯狂膨胀,各种城市病越来越严重。而与经济发达人口密度极高的东南沿海地带形成鲜明对比而,地域辽阔的内陆高原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丰富的自然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充分的利用。

为了缓解沿海地区的巨大压力,同时开发广阔内陆地区,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巴西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巴西决定迁都,1960年正式将都城搬移到了新建成的巴西利亚。迁都以后,巴西利亚从一个孤处高原的小城迅速崛起为全国第四大城市。

而迁都后,巴西东南沿海与广大的内陆地带连成一体,控制管理能力大大强化。而随着人口的大规模内迁,也非常有效缓解了沿海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化压力。巴西利亚也成为了20世纪之后建设的最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由于广大内陆高原的开发助力,巴西的经济也得到了有效推动增长。

不过单看巴西利亚的建设,还是有很多问题的。巴西利亚的规划建设都实在太过于理想化,甚至在规划图中连人行道、停车位之类都严密规划好。而建成之后才发现当初的设立有很多中看不中用的地方,严重影响当地人生活。

如今巴西利亚的主城区居民很少,反而是其周边兴起了很多卫星城,作为巴西第四大城市也是挺尴尬的。甚至很多在巴西利亚工作的人,一到假期就会“逃离”巴西利亚,前往东南沿海休息。

巴西把首都迁到巴西利亚后,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现状如何?

不好。我觉得巴西利亚是失败的。

世界上的城市绝大部分都是自发形成的,像中国的首都北京,五朝古都,南京,六朝古都,西安,13朝古都,这些城市都是历经很多年,自然形成的。

巴西利亚的形成过程是:有一天,某个人,一拍脑袋,说我们建个城吧,于是有了巴西利亚。

不是开玩笑,真的是这么形成的。

巴西利亚建城始于1956年,是年纪很轻的城市,而且仅仅2年就完工。

当时的巴西总统库比切克希望带动内陆地区发展,加强对各州的控制,在当时法国人柯布西耶思想的指导下,以“功能主义”为旗帜,建立的一个城市。

这是当年巴西利亚的规划图

像一个飞机,象征着巴西的腾飞。

这是实际建造

是不是几乎完全对应了?可是这是一座城市,不是一个建筑啊。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过去的一些老城市,因为种种缘故,有一些不合时宜的地方,比如说太过于密集,人口太过于集中,或者需要拆迁等等,这种“自然进化的城市”肯定没有“人工规划”的好,毕竟人工规划可以提前预设,避免老城市出现的问题。

“最方便的城市”和最不方便的城市

为什么最方便?因为巴西利亚是用两条狮子相交的主干结构和现代立交形式,不用设置任何交通信号灯,就可以使得这个城市方便快捷的开车到任何一个地方。

厉害吧。

那么实际运行结果呢?就是因为这种不设置信号灯的做法,导致这个城市的居民冒着生命危快速穿越马路。

这不是坑吗?

巴西利亚城市建筑的设计是非常具有美感的

巴西利亚大教堂

巴西利亚外交部。

可是有一个什么问题呢?

没人愿意住。

是房子太贵了吗?

不是,富人穷人都不愿意住。

这是上过时代周刊封面的巴西总统库比切克。

巴西利亚在设计的时候,把“规划”用到了极致,使用工业化思维去设计巴西利亚,对于居民日常生活规划异常细致,把功能进行严格的分区,让城市运行井然有序,城市设计以汽车为导向。

举个例子吧,餐饮区就是餐饮区,办公区就是办公区,娱乐区就是娱乐区。

办公的地方办公,餐饮的地方吃饭,娱乐的地方娱乐,“井然有序”,看起来挺不错吧。

为了让汽车跑得快,控制人行步道的数量和街角广场数量。

实际运行呢?实际运行的结果是,由于需要就餐,居民必须开车到餐饮区,于是交通压力剧增,造成严重的拥堵。

由于缺乏人行步道和街角广场,导致城市缺乏聚集人气的公共空间,居民日常会客都必须在家里,不能出去。

其结果是在巴西利亚建成后的几十年里,在这个“大飞机”式的城市周边聚集了大批的别墅区和贫民区,穷人不愿意住,富人也不愿意住,260万巴西利亚的人口,70%居然居住在这个大飞机外面的郊野别墅或者贫民区。

所以这个城市的意义,何在?

巴西把首都迁到巴西利亚后,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现状如何?

巴西利亚完全是从一片荒野上建立起来的现代化城市,对于巴西而言其主要目的为了加速内陆的发展,所以巴西首都迁移此是好的。

巴西迁都历史

在巴西历史上总共在三个地方建立首都,第一个是萨尔瓦多,第二个是里约热内卢,第三个是巴西利亚。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里约热内卢和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个沿海城市,而且是巴西及南美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所以巴西把首都建立此是理所当然。由于,里约热内卢的底子厚,在巴西城市经济中也是一枝独秀。其中,在该城市举办过几次世界级的活动,这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巴西利比亚是20世纪以后全世界建立的最大的现代化城市;同时,在1987年12月7日,巴西利比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文化遗产”,而且是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年轻的。

巴西利比亚现状

根据2017年的调查显示,作为金砖国家一员的巴西在过去10年内是表现最差的国家。

在巴西中有名的城市中,例如圣保罗和萨尔瓦多等城市财政收入严重下滑,唯有里约热内卢保持优势呈现上升的趋势。所以,巴西利比亚也不例外其生产总值也在下滑。当然经济的幅度是时刻在变化的,但是在一定时间内还是具备稳定性的,所以在经过两年的时间发展,巴西利比亚经济发展优势是不大的。主要因为,巴西利比亚是个内陆城市,不像里约热内卢是个沿海城市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

巴西把首都迁到巴西利亚后,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现状如何?

热带地区无强国

巴西把首都迁到巴西利亚后,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现状如何?

说起巴西首都,可能还有很多人以为是里约热内卢。其实在1960年,巴西就把首都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中部的新建之城巴西利亚。巴西迁都是好是坏呢?现状又如何呢?在聊这个问题之前,先简单说说巴西为什么要迁都。

第一,出于政治经济考虑。由于巴西的经济基本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广袤的中西部经济却发展落后,迁都不但有利于促进中西部的经济发展,还有利于首都的国防安全。

第二,出于环境考虑。原首都里约热内卢由于过度城市化,产生了一系列很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已经不利于城市的持续发展。所以为了缓解城市人口压力以及保护城市环境而迁都。

第三,气候原因。原首都里约热内卢所在的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湿热,而中西部高原区气候相对凉爽干燥,更适合人类居住。在权衡各方面因素以后,巴西在1960年正式把首都迁往仅用三年多时间就建好的中部新城巴西利亚。

巴西迁都至今已有60多年,现状是如何的呢?由于巴西利亚建成之初都是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的,是一座职能单一的城市,以服务政治为主要功能。城市的统一设计规划,从城市市容以及城市环境方面来说,确实有很大的好处。也很显然,巴西利亚发展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座世界闻名的美丽城市,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文化遗产”,成为众多璀璨辉煌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年轻的一个。

但也由于巴西利亚在设计之初太过于理想化以及过度规划,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很多城市问题也慢慢浮现,甚至有人称巴西利亚是一座“灾难性”城市。由于整个城市按照功能分割为行政、文化、居住等区域,甚至会细分为酒吧区,仓库区,汽车修理区等,虽然功能细分能给市容加分,但也给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比如开车在城东,车突然坏了,就必须把车弄到汽车修理区才有汽车维修店,极其麻烦。还有商场必须建在规定的地方,也给居民购物带来很大的不便。交通上巴西利亚为了打造汽车之城,建有大量高速公路在城市中,而且城市道路也没有人行道。虽然有利于汽车的行驶,但这对行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由于规划草率,行人只能穿行于道路之间,这又造成了居高不下的交通事故。生活的不便利导致大部分巴西利亚人都不愿意生活在规划好的市中心,宁愿住在城市的边缘。这就使得郊区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进而形成了很多贫民窟,而贫民窟导致的冲突也伴随而来。所以很多人都说巴西利亚是一座只属于汽车和富人的城市。对于巴西迁都是好是坏呢?我觉得好坏各参半吧,朋友们,你们是怎么觉得的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