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的母妃统领后宫十多年,为何没有被封为皇后?

嘉庆帝颙琰生母魏佳氏,生前以皇贵妃身份统摄后宫长达十年,死后多年才被追封为皇后,生前做了十年有实无名的皇后。

令皇贵妃虽然深受宠爱,但其出身包衣而且是汉女,身份特殊,乾隆帝生母孝圣宪太后也非常反对儿子册其为后。最关键的是当时储君之位尚不可确定,乾隆帝也不愿康熙朝“九王夺嫡”之事再次发生。

魏佳氏原本姓魏,虽然出身卑微但的确相当受宠——魏佳氏受宠后,从宫女直接被册封为贵人,直接越过了常在、答应等品阶。而后不久晋封为嫔,赐封号“令”,成为了一宫主位,也是当时乾隆帝三嫔之首。

除了晋封速度惊人,魏佳氏也是清朝生育最多的后妃之一。她先后为乾隆帝弘历生育四子两女,正所谓母凭子贵,魏佳氏也想低调啊,可是实力不允许啊。

乾隆继后那拉氏与帝反目,不废而废之后,魏佳氏成为皇贵妃,以副后身份统摄六宫长达十年之久,成为了有实无名的皇后。

虽然乾隆帝非常宠爱魏佳氏,但其母孝圣宪太后钮钴禄氏却不喜欢,钮钴禄氏反而非常疼爱继后那拉氏。即便那拉氏形同被废,皇太后也极力反对儿子册封魏佳氏为中宫。

更何况,乾隆帝并没有真正下诏废后,那拉氏的儿子永璂也还在生。乾隆帝属意魏佳氏的儿子永琰为储君,但凡事总可能有变动,能够与永琰竞争的也不是没有。比如,除了那拉氏所生的永璂,还有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所生的永瑆。

雍正朝开始不再公开立储,若乾隆册立魏佳氏为皇后,其子为储也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不封魏佳氏为后,朝臣心中必然拿捏不定多加揣测,诸皇子也不会为此相争。所以,在魏佳氏死后多年,才得以追封皇后。

嘉庆的母妃统领后宫十多年,为何没有被封为皇后?

事实上,嘉庆的母妃魏佳氏只是没在活着时被册封为皇后,她死后却被乾隆追封为皇后。

那么,作为事实上的皇后,乾隆为何不在魏佳氏活着的时候册封她为皇后呢?主要原因是魏佳氏出身低微——包衣奴才出身,而且又是汉族人,册封她为皇后,乾隆会遇到很大阻力。

还有一个隐秘的原因:乾隆效仿自己的爷爷康熙皇帝。

众所周知,乾隆自小受到爷爷康熙皇帝的特别喜爱,把他接入宫中亲自抚养,祖孙感情深厚。乾隆当上皇帝后,对自己的父亲雍正皇帝颇有微词,对自己的爷爷康熙皇帝却是一直恭敬有加。到了晚年,他为了不打破康熙在位六十年的记录,甚至主动退位做起了太上皇,由此可见乾隆对康熙的崇敬。

崇敬,就免不了效仿。而且,在皇后的问题上,乾隆确实和康熙有很多相似之处。

康熙的第一任皇后是赫舍里,重臣索尼的孙女。康熙与赫舍里感情甚笃,可是赫舍里却在20岁那年就难产而死。

数年后,康熙就册封了第二人皇后钮祜禄氏,可是钮祜禄氏仅仅做了一年多皇后,也死了。死时也只有区区25岁。

这两件事,对康熙打击很大。康熙历来迷信,笃信相术、命理等玄学之术。他觉得,两任皇后先后早早去世,是因为他自己克妻。因此,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康熙都没有册封皇后。事实上的皇后佟佳氏,也只是在病死的前几天,康熙才册封她为皇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佟佳氏虽然拥有皇后的职权,但一直是皇贵妃。

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富察氏,是乾隆登基前的福晋,与乾隆的感情一直很好。可是年金36岁,富察氏便死了。乾隆悲痛异常。

此后,乾隆又册立了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乌拉那拉氏活得倒是很久,可是最终也没有得到好下场。她因为与乾隆闹矛盾,竟然剪去了自己的头发,引得乾隆大怒,被打入冷宫,郁郁而终。

两任皇后的不得善终,让乾隆开始效仿康熙的做法:不再册立皇后,而是册立一位皇贵妃,授予其皇后的职权。

于是,受到乾隆宠爱的令妃,便成了这样一位打着皇贵妃旗号的“皇后”。

嘉庆的母妃统领后宫十多年,为何没有被封为皇后?

嘉庆的母亲就是孝仪纯皇后,也就是魏佳氏,令妃。魏佳氏的父亲是魏清泰,开始的时候她被封为魏贵人,后升为令嫔,之后又晋升为令妃、令贵妃、皇贵妃。

后来魏佳氏在乾隆四十年的时候,那时她四十九岁,皇贵妃去世,她去世后谥号为令懿皇贵妃。直到乾隆六十年的时候,魏佳氏之子永琰正式被乾隆宣示为太子。同时追封魏佳氏为孝仪皇后。

魏佳氏不仅美丽,而且心地善良,甚得乾隆皇帝宠爱,本来魏佳氏被封为皇贵妃时,乾隆皇帝的原配嫡皇后富察皇后已经去世,富察皇后生前也深受乾隆的恩宠和礼遇。

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又立了那拉氏为皇后,但是后来那拉皇后因为断发之事,虽然没有被明废,却实际犹如被废,此时魏佳氏虽然没有被立为皇后,但她从此却以皇贵妃的身份统领六宫之事,也就是代行皇后之责,之后魏佳氏统领后宫长达十年之久。

乾隆四十年魏佳氏皇贵妃去世,乾隆六十年,魏佳氏已经去世了二十年了,乾隆公开宣示永琰为太子,同时追封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魏佳氏虽然是被追封的皇后,但也是皇后了,所以魏佳氏也成了清朝历史上一个有汉人血统的皇后。)

那嘉庆皇帝的母亲魏家氏以皇贵妃之尊统领后宫达十年之久,为何没有被直接被封为皇后呢?

因为在魏佳氏入去世之前,她的儿子永琰就已经被乾隆秘密的准备立为太子作为未来的继承人。清朝的规制通常情况下太子之位不到最后不公开宣示(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胤礽)。

当时魏佳氏不仅深受乾隆皇帝的宠爱,而且其子永琰也受到乾隆的器重,被秘密选立的太子,如果乾隆皇帝在魏佳氏生前就封她为皇后,那意思就是说要公开永琰的继承人的身份。

而魏佳氏却有汉人血统,她的身世出身不高,在清朝不管是在魏佳氏之前,还是在魏佳氏之后,是没有汉人出身的皇后的。

如果在魏佳氏生前立为皇后,那魏佳氏就会遭到群臣和太后的反对,那时因为群臣和太后反对魏佳氏,就会牵连到永琰,故而也会反对魏佳氏之子永琰被立为太子之事。

故而乾隆在魏佳氏去世后,在正式宣示永琰为太子的同时,追封魏佳氏为皇后,这也是乾隆皇帝最好的做法。

后来乾隆禅位于永琰,他自己做了太上皇,永琰就是嘉庆皇帝。所以嘉庆皇帝的母亲魏佳氏以皇贵妃之尊统领后宫长达十年之久,却没有生前被封为皇后。

嘉庆的母妃统领后宫十多年,为何没有被封为皇后?

嘉庆的母妃是魏佳氏,《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还珠格格》里的令妃,乾隆三十年,她正式晋升为皇贵妃。也是在这一年,继后那拉氏断发。所以,身为副后的魏佳氏权力形同皇后。

之后十年,魏佳氏未曾成为皇后。不是皇后又怎样?她的影响力远超皇后,乾隆心里,“她早已是皇后。”

为什么不册封?她是汉人妃嫔,死后追封为皇后,也是唯一一个汉人血统的皇后

康熙崇尚满汉一家,实际上永远是满为贵,魏佳氏为皇后,阻力有多大?

不是皇后,魏佳氏依旧佩戴东珠朝珠,死后依仗远超富察皇后的56件,达到76件。她的谥号也较为讲究,乾隆六十年,他亲自追封魏佳氏为孝仪皇后。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两仪是指一阴一阳,魏佳氏为阴,阳就是乾隆,乾隆是多么宠爱魏佳氏?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嘉庆永琰

乾隆是有野心的,他一直想捣鼓出嫡长子继承皇帝的场面,所以对富察皇后的孩子尤为重视疼爱,不已命名永琮,永琏是雍正赐名,无疑都有“承宗器之意”。

但事在人为,不尽天意,这二子纷纷离世,就连富察皇后也走了。

五阿哥永琪让乾隆看到希望,但26岁死了。

该立谁为太子?究竟怎么立?可供选择的,真不多,不是夭折,就是不行,比不上康熙,康熙的儿子晚年捣鼓出九子夺嫡,儿子是多么的优秀?

最终乾隆选中十五子永琰。

(嘉庆皇帝)

为了保护他的生命,所以不立皇后。

为了让他顺利继承大统,所以不立皇后。

为了让立他为太子的阻力小些,所以不立皇后。

乾隆三十八年,永琰被秘密立储。乾隆六十年,他继位。魏佳氏死于乾隆四十年,无缘见到,但她死后,乾隆在她耳旁说道:

“去吧,安心去吧,璎珞,你知道吗?我早已秘密立储永琰。”

一壶浊酒喜相逢,这里是史小二记,欢迎您的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