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威尔士却从来不闹独立呢?
威尔士既没那个实力,也没那个动机。如今威尔士与英格兰合并已久,早就没了那个兴致。
地处英格兰西部的威尔士属于凯尔特人的居住地,其历史甚至比英格兰还要悠久。相对于苏格兰与北爱尔兰,威尔士加入英国的历史要久远得多。早在11世纪初诺曼底王朝时期,这里就成为了英格兰的附庸之地,1216年,威尔士从王国被英格兰降等为公国。
1284年,英格兰君王爱德华一世征服了整个威尔士,此后英格兰在威尔士的管理不断强化,与1536年正式通过《联合法案》英格兰威尔士合为一体。
威尔士长久以来依附于英格兰生存,如今威尔士象征性君主就是英国王储查尔斯。在英国,“威尔士亲王”的爵位是储君特有的,久而久之,就成为了英国储君的代名词。
虽然威尔士人属于凯尔特人后裔,血缘上与苏格兰、爱尔兰更加亲近,不过如今人口不到70万,在威尔士也不具备主位之优。作为英国的少数族群,威尔士人的语言被保留,同时威尔士也拥有自身的议会,有很大的自治权。
相对于北爱尔兰,威尔士加入英国已久,且地缘上也更加亲近英格兰;相对于苏格兰,威尔士与英格兰不存在利益分配问题(苏格兰闹腾很大的原因来自于北海石油),反而两者经济一体化程度很高。
可以说,威尔士在英国内部过得挺开心,没折腾的那个实力却也没那个必要。
为何威尔士却从来不闹独立呢?
相对于蠢蠢欲动的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威尔士的确又低调又老实。
对于威尔士来说,闹独立还真没什么动机。首先独立对自己没好处,没有利益的事儿自然搞不起来;此外,威尔士地儿小、人少,没这个实力;还有一点也很重要,英国中央政府对威尔士还算是可以的,没有什么能激化起来的矛盾或者国耻家仇,威尔士早在13世纪就并入了英国,时间长了,同化的比较到位。这里先举个反面例子。苏格兰为什么老吵吵着要独立。
在咱们眼中,什么苏格兰、北爱尔兰的,都是英国人。但是,越来越多的苏格兰人,不愿意这么想。
早在大航海时代,英伦三岛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开拓殖民地的各种争霸活动中,而且,在这些舞台上,苏格兰人折腾的非常欢实,赚钱抢地盘要紧,每次出场,都是主动代表“大英帝国”,搞独立在英国强盛的时代,几乎没有市场。
然而,从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英国荣光不再时,苏格兰民族主义开始复兴。
与此同时,位于苏格兰海域的“北海油田”被发现。之后,丰厚的油气储量带来巨大的收益,使得英国成为欧洲第三大产油国和第四大天然气生产国。然而,这些巨大收益都归英国中央政府所有,按比例再分给苏格兰。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时,苏格兰每年还要向中央政府交纳近90亿英镑(约合913亿元人民币)的油气税,这自然让苏格兰人非常有情绪。如果苏格兰独立,以现有的渔业作业线为国界,苏格兰将获得95%的油田和60%的气田,这无疑将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加上苏格丰厚的渔业收入,分开过,显然更有钱。
于是,在既得利益的驱使下,苏格兰民族主义越来越有市场。什么家国情怀,都比不上眼前的大油田。
咱们再看威尔士,它有啥呢?森林、牧场和羊羊羊........
过去的威尔士还有煤炭产业,但如今,早就在老早前的“产业升级”中,淘汰下来了,目前主打就是农牧和旅游业。因此,威尔士没有苏格兰那种能拿得出手的“大油田”,在英国现有的经济利益分成中也并不吃亏,活得挺滋润的,反倒是真分裂出来自己过的话,生活会充满了不确定性。
此外,英格兰和威尔士也没有什么难以化解的”恩怨情仇“或者常年的血泪史。
对比苏格兰独立运动,别的不说,就看影视行业,特别喜欢拿苏格兰和爱尔兰民族抗争史当素材,细致刻画英格兰统治者对苏格兰、北爱尔兰/爱尔兰各阶层人民的打压(真应该多学习咱们的审查制度)。
在众多热播的文学影视作品耳濡目染下,使得几百年前的历史积怨被放大和演绎成了现代苏格兰的集体记忆,加深了苏格兰人北爱尔兰人和其他英伦人的隔阂。耳熟能详”大片儿”的比如,爱尔兰独立题材的《风吹稻浪》、《傲气盖天》;苏格兰题材的电影《勇敢的心》、热播电视剧《古战场传奇》等等。而关于威尔士独立运动的文学或者影视作品,貌似非常罕见。
实际上,使劲追溯,威尔士也闹过独立,在英国吞并威尔士后的120多年,公元1404年在波厄斯亲王欧文·格兰道尔的带领下,威尔士举行大反抗,要恢复自己的威尔士公国,为此声势浩大,坚持了十几年。最后被英格兰成功镇压,自此形成了巨大阴影,再也没敢折腾过。此后,英国加强了对威尔士的同化政策,循序渐进的推行英国语言和文化习俗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还算是非常明显的。
而且,就地位来看,威尔士早在500多年前的爱德华四世时代,就被钦定为英格兰王储的直属领地。之后,历代的英国王储都会被任命位威尔士亲王,是在众多亲王中,地位最高的一个。当今的威尔士亲王就是这位超长待机的老王子,一脸大褶子的查尔斯·菲利普·亚瑟·乔治·蒙巴顿-温莎。所以,英国的几个板块中,威尔士算是归顺时间最长,最贴近中央,最能和中央保持一致的那个。要是哪天,威尔士也要公投搞独立(大街上吵吵游行的那种不算),只能说明英国的国力已经衰败到无法形容的地步了。不过,这也没准,毕竟,英伦人民就是这个风格,强盛的时候一副“我是英国人,我自豪”的表情;败落了就“树倒猕猴散”,总算计着分家过日子。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坚持不懈创作的人”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为何威尔士却从来不闹独立呢?
众所周知,英国由四部分组成: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这四部分已经在一起生活了几百年时间。这四块地区的一些因素也已经融入到了英国的各个方面,比如英国的国旗。但是这四块地方却也有相当一部分自治的权力。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政治体制、文化、经济等。我们在足球体育赛场上并没有听说过英国队,只听过英格兰队、威尔士队、苏格兰队等。
英国的四个政治实体在一起生活了几百年时间,这些地区有的与英格兰的关系非常紧密,有的则时不时闹独立。苏格兰自从并入英国之后,就时不时闹出一些问题,动不动举行独立公投。2014年,苏格兰举行了一次独立公投,最终多数人同意留在英国。不光苏格兰时不时闹一闹,北爱尔兰也偶尔闹一闹。英国脱欧之时,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就曾经宣称想继续留在欧盟。英国脱欧的一大难题就是北爱尔兰的边境关税问题。
虽然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时不时闹一闹,搞得英国心神不宁。但是威尔士却相对比较“老实”,几乎没有闹过“独立”。为什么威尔士会“老老实实”地呆在英国,却很少闹独立呢?
其实说威尔士完全没有想过独立并不正确,威尔士和英格兰合并了几百年时间,但是英国人的自我意识依然非常强烈。威尔士还是保持着很大独立性,并且拥有自己的议会。但不可否认的是,威尔士确实比苏格兰、北爱尔兰安稳很多。
威尔士合并时间更长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并入英国的时间相对校短,都是在17世纪之后。光荣革命之后,英国统一了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组成了大不列颠岛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苏格兰和爱尔兰并入英国之后,保持着较大的独立性。15世纪之后,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此后的国家独立意识非常强。苏格兰和爱尔兰并入英国,依然有和强大的自我意识。威尔士并入英国的时间更长。威尔士早在1282年就已经并入了英国,那时候并没有“民族国家”概念,各个国家内部的封建主利益非常强大。
如果从1282年算起的话,威尔士与英格兰合并的时间超过了700年。威尔士和苏格兰在一起生活了700多年,也相互影响了700多年。威尔士早就已经习惯了和英格兰在一起生活,相对来说也就是安稳得多。
威尔士的力量相对较小苏格兰想要独立很大方面因为苏格兰的实力相当强大。威尔士的面积大约只有2万平方千米,人口为300万。威尔士的GDP总值为742亿美元,人均GDP为22408美元。威尔士的人均GDP要少于英国的整体水平,经济实力也要低于英国的整体水平。威尔士在整个英国的实力并不强大,威尔士人在整个威尔士地区并不占优势。威尔士人是英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总人口大概只有70多万人,在整个威尔士并不占优势。威尔士人在威尔士并不占优势,也只是少数民族,力量更小。
威尔士经济力量较弱,威尔士人数量又非常少。威尔士人只有在英国的庇护下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威尔士人更愿意呆在英国。威尔士人人口本来就少,更难以形成统一的合理,难以同英国抗衡。
威尔士受到英格兰的影响更大威尔士与英格兰合并时间已经长达700多年。一般情况下,700多年时间足以同化一个民族。威尔士人虽然没有被英国完全同化,但是受到英国的影响却非常大。苏格兰人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威尔士本民族的语言却保留地不好。目前仅有19%的威尔士人会说威尔士语言,会说英语的人则超过了97%。
经过700多年的影响,威尔士地区早就已经英国化,威尔士人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英格兰人影响。相比较于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威尔士人被同化的程度更高,对于英国的感情也更深,自然不远脱离英国。
英格兰对威尔士管控更深英国的4个政治实体中,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权力相对较高,威尔士的权力则相对较小。英格兰非常看重与威尔士的关系,对于威尔士的控制也相对较深。爱德华一世征服威尔士之时,同意由一位出生于威尔士、生下来说英语的亲王管理威尔士。此后英格兰的国王会把“威尔士亲王”的头衔赐给长子。威尔士亲王也逐渐成了英国王储的代名词。15世纪之后,威尔士亲王全部都是英格兰人。
威尔士在一定时期就是英国皇太子的王储封地。英格兰国王也通过这种方式加大了对威尔士的控制力度,威尔士被英格兰牢牢控制。
威尔士已经并入英国700多年,各个方面与英国已经融为一体。威尔士人本来就少,威尔士地区大多为英格兰人,威尔士对英国的认同感很高,并不愿意脱离英国。尽管苏格兰和威尔士闹得挺“开心”,威尔士却依然“岿然不动”。
为何威尔士却从来不闹独立呢?
威尔士全称“威尔士公国”,英国的四个政治实体之一。
英国的全称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四个政治实体联合组成的,其中英格兰是英国的主体,苏格兰的面积和影响力排第二,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则面积最小,影响力也较小。
威尔士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比海南岛还要小(海南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之比北京市大一点(北京面积1.64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约300人,主要是由威尔士人组成。
从英国的整体中可以看出,英国更加类似于一个联邦制国家,在国际上英国的正式简称也是叫“联合王国”。
1536年,英国与威尔士签订第一个《联合法案》,威尔士并入英国。
1707年,英国与苏格兰签订《1707年联合法案》,双方共同组成大不列颠王国。
1800年8月1日,英国与爱尔兰签署《1800年联合法案》,爱尔兰并入英国。至此,英国国号改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当时整个爱尔兰也是英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英国国旗就是有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三国国旗组成的,但是没有威尔士国旗)
但是从一战时爱尔兰就开始闹独立,在经过爱尔兰独立战争后,1921年英国和爱尔兰达成了《英爱条约》,允许爱尔兰南部的26个郡独立,而由于北部的6个郡中英格兰移民较多,因此组建了北爱尔兰,继续留在英国版图内,英国的国号就改成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1949年,爱尔兰共和国彻底独立,由于英爱在历史上的矛盾(当年在爱尔兰大饥荒中英国政府曾见死不救),爱尔兰甚至连英联邦都没有加入,也不再像加拿大、澳大利亚那样继续封英国国王为君主,彻底的与英国划清了界限。
虽然爱尔兰成功地从英国获得独立,但北爱尔兰地区的丢失让爱尔兰政府和与英国之间一直龃龉不断,北爱境内的爱尔兰共和军始终在进行武装斗争,谋求北爱与爱尔兰合并。而以爱尔兰共和军为首的北爱独立运动则被英国政府视为恐怖主义,遭到英国军警的严厉镇压。
并且北爱境内的英格兰新教徒也反对南北爱尔兰合并,这些支持英国政府的保皇党与英国军警一起对抗北爱独立运动。
北爱问题迄今为止已经持续70年了,虽然在1998年双方曾达成停战协议,组建北爱地方联合政府,但是部分北爱民族武装对这份协议并不满意,针对英国的袭击行动仍旧时有发生,使得北爱也成为英国最乃至整个西欧最动荡的地区。到2002年英国政府取消了北爱地方自治。
之后在多方斡旋下,北爱于2007年恢复了部分自治权,但目前北爱问题仍旧没有彻底解决。(2017年上映的《英伦对决》就是以北爱问题为背景)
除了北爱问题,苏格兰独立运动也是英国政府非常头疼的事情,尤其是当年爱尔兰的独立给了苏格兰很大的勇气。
虽然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的时间要早于英爱合并的时间,但其实爱尔兰早在16世纪就被英国控制了,而苏格兰的战斗力相对较强,使得英国一直没能彻底征服苏格兰。
直到1603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驾崩,在女王死前将王位传给自己的侄孙,苏格兰国王詹姆斯,詹姆斯成为英格兰的詹姆斯一世,苏格兰和英格兰形成了共主的局面,这为两国合并打下了基础。后来在财政危机的影响下,苏格兰贵族同意了与英格兰的合并。
苏格兰在英国内部的地位要高于爱尔兰,但是随着英国在近代的衰落,苏格兰独立运动也开始风生水起,尤其是在北海发现油气田之后,苏格兰也坐不住了。
在苏格兰人眼中,英国政府偷走了自己的资源,伦敦吃肉让爱丁堡喝汤,这是让苏格兰人无法容忍。
1997年在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布莱尔是苏格兰人)的推动下,苏格兰议会得以重新恢复,这意味着英国政府将向苏格兰下放更大的自治权利。
2014年9月18日,在宿苏格兰地方议会的要求下,英国政府同意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虽然苏格兰独立派对此次公投充满了期待,但次日公布的结果显示,55.8%的苏格兰选民对独立说“不”,苏格兰公投失败。
其实苏格兰谋求独立的原因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石油利益分配,但是待在英国内对苏格兰也有不少好处,在加之苏格兰跟英国中央政府也没有啥血海深仇,因此还是有不少苏格兰人想继续当大英子民的。
相比于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威尔士确实不怎么闹腾,准确地讲威尔士根本不闹腾。
与苏格兰和爱尔兰一样,威尔士的祖先也是一支凯尔特人,他们最早于公元前1000年登陆不列颠岛,对于这些人今天统称为不列颠人。不列颠人曾形成过许多小王国,但后来位于不列颠岛南部的小政权都被罗马人灭掉了。
公元5-6世纪,来自于德国中西部的盎格鲁-萨克逊人登陆不列颠岛并开始扩张,威尔士人的祖先收到这些盎格鲁-萨克逊人挤压,只能不断向西迁移,最终割据威尔士地区自立。
公元9世纪后期,阿尔弗雷德大帝创建了英格兰王国,他的儿子长子爱德华进一步逼迫威尔士臣服,从此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的藩国。
1277年,英国历史上的一点雄主爱德华一世动兵攻打威尔士,并征服其全境。在征服期间威尔士人向爱德华一世提出请求,希望他能同意由一位在威尔士出生,不会讲英语,生下来第一句话说威尔士语的亲王来管理威尔士人。
爱德华一世答应了这个请求,并把即将分娩的王后接到威尔士,王后在来到威尔士后生下长子爱德华二世,爱德华一世随即册封长子为威尔士亲王。此后英国王室就把“威尔士亲王”的头衔赐给长子。这个头衔就成了“英国王储”的代名词。
在英国统治威尔士期间,威尔士总体还算老实,只有在1400-1412年期间爆发过叛乱,不过最终还是被英国政府镇压了下去。
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签署了英国首个《联合法案》,两国在法律上正式合并。(威尔士)
时至今日,威尔士已经与英格兰合并近500年了,当地人在文化和语言上与英格兰人已经没有多少区别了。而且威尔士人口只有300多万,经济上非常依赖英国中央政府,独立对威尔士人而言并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威尔士人也没有多少独立的意愿。
为何威尔士却从来不闹独立呢?
很多人都说,苏格兰和北爱尔兰都在闹独立,为什么威尔士就老老实实的呢?
其实并不是,威尔士也闹过,不过都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英国脱欧这件事影响其实很大,英国脱欧中支持率为52%,不支持的也高达48%,可以看出英国脱欧这件事也遭到了英国民众的很大反对,即便是支持脱欧的英格兰地区,也有人反对脱欧,威尔士也是这样,在2019年就有反对脱欧的威尔士人也出来游行,甚至要求威尔士独立出去,但这些与苏格兰和北爱尔兰闹独立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威尔士这么老实,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
地小人少
整个英国的主体是由四大领土组成,分别是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国土面积为24万平方公里,除去隔岸的北爱尔兰,威尔士是最小的,面积仅为2.08万平方公里,连整个英国面积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相比苏格兰占据英国领土三分之一来讲,重要性不言而喻。
再说人口,整个英国的人高达6679万人口,可威尔士人口数仅为310万人口,人口占比连5%都达不到,这比起苏格兰来说要少的多。
历史渊源
说起威尔士,它与英格兰相接壤,促成威尔士与英格兰历史上交流比较多,有一点要说明,就是威尔士的历史要比英格兰还要古老,只不过没有英格兰发展的好而已。
在公元1066年,威廉一世征服英格兰,并在此建立了诺曼底王朝,而威尔士的诸侯开始附庸英格兰王国,之后双方虽然有一定的摩擦,整体还是比较平稳,直到1536年,双方签订的《联合法案》正式通过,确定双方正式联合,英语也成为了威尔士的官方语言。
从双方签订的《联合法案》可以看出,威尔士是最早与英格兰联合的,至今已经将近500多年的历史,从而开始附属英格兰至今将近1000年的历史。
威尔士地位
威尔士与英格兰签订的《联合法案》中,威尔士被赋予了崇高的荣誉,所以在英国中威尔士地位是比较高的,从威尔士亲王由英格兰爱德华一世的王子担任开始,双方便开始规定,英格兰国王和后来的大不列颠国王将“威尔士亲王”的头衔赐予长子,久而久之,威尔士亲王的头衔也成为了英国王储的代表之一。
威尔士在英国的地位高,自然会得到相应的青睐,从而有利于威尔士在英国的整体发展前途,这是威尔士沾光之处。
威尔士实力不济
在刚开始打交道的时候,威尔士实力还是可以的,甚至在1136年的时候,威尔士王公欧文•格温内德在卡迪根之战中率领9000威尔士军队迎击罗伯特-菲茨率领的一万诺曼王朝(英格兰)入侵军队,获得胜利,杀死了3000敌军,这个数字在古代欧洲是比较可怕的,还不算受伤的士兵,可见此时的威尔士军队战斗还是不错的。
可是仅仅过去一百多年,爱德华一世率军出兵威尔士,一口气就征服了整个威尔士全境,从而诞生了“威尔士法”(威尔士亲王开始由英格兰王子担任),致使威尔士逐渐被英格兰控制。
等到1400年时,威尔士的波厄斯亲王欧文•格兰道尔不满英格兰的统治,公开叛乱,并在1404年自封为威尔士亲王,双方火药味不断加重,1412年波厄斯亲王被英格兰军队击败,他本人战败失踪,不知去向,此事过后,英格兰加强了对威尔士的管理。
不过,从此之后威尔士再无叛乱,可谓是被彻底打服了,并开始全面接受英格兰,逐渐被英格兰同化。
总结:看似现在叫英格兰和威尔士,其实他们之间有很多的相同之处,比起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来讲,英格兰和威尔士更像是一家人,威尔士在英国的大家庭之下过的也比较舒服,自然不会选择独立。
为何威尔士却从来不闹独立呢?
1、威尔士没这个必要和动机;
威尔士与北爱尔兰和苏格兰的性质是不同的,威尔士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与英格兰合并了,并且是通过武力强行完成吞并的。
威尔士地处英格兰的西部,原来是凯尔特人的居住地。早在11世纪初的诺曼底王朝时期,威廉一世就将威尔士将为英格兰的附庸地。到1216年,威尔士又进一步从王国降为英格兰的公国。
后来到1284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发兵彻底征服整个威尔士,并于同年颁行《威尔士法》,开始不断增强对威尔士的统治。也就是说,从1284年至今这700多年的历史里,威尔士一直都依附于英格兰生存。
如今,威尔士的象征性君主,就是英国王储查尔斯。在英国,“威尔士亲王”这个爵位可是储君特有的,实际上已是英国储君的代名词。
由于威尔士受英格兰统治时间长,同化程度很深。所以,虽然威尔士人也属于凯尔特人后裔,血缘上与苏格兰、爱尔兰更为亲近,但在观念上却更认同英格兰。
2、威尔士也没这个实力;不光是被英格兰统治时间更长,威尔士自身也不具备独立的力量。如今,威尔士的人口为300多万人,而威尔士人却不足一百万,不到威尔士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因此,威尔士人的分离主义在威尔士地区压根就不成气候。
再说,相对于北爱尔兰,威尔士在地缘上也更靠近英格兰;而相对于苏格兰,威尔士与英格兰之间,又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分配问题。事实上,苏格兰近年来闹腾得这么大,除了脱欧问题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来自于北海石油的巨大经济利益问题。
因此,综上所述,威尔士并没多少分离倾向,即便有,在威尔士当地也不成气候。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