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魁北克地区为何屡次追求独立?
魁北克应该是如今世界上众多动荡闹分家地区中最大的一个,作为加拿大这个全球第二领土大国的重要省份,魁北克一直希望脱离加拿大。而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魁北克觉得自己为加拿大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其次因为当年英法两国殖民历史造成的巨大隔阂。
魁北克省,面积超过160万平方公里,人口将近900万,这样的规模在加拿大这样总人口不到4000万的国家里算得上雄霸一方。魁北克是加拿大重要的经济强省,占据加拿大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也是加最重要的铁矿、水电、制糖与造纸业中心。
近代历史上,新航路开辟以后,法国在北美开辟了大片殖民地,而其中的魁北克就是最重要的一块。法国大规模移民建设,然而后来却被迫让给你大英帝国,魁北克从法属殖民地成为了英属加拿大的一部分。
虽然如此,如今的魁北克,法国人后裔仍旧占据了总人口的86%以上,英国移民后裔不到10%。这里也是北美洲唯一的法语地区,56%以上的人口说法语,超过35%的人口同时说英语和法语,纯粹说英语的相当少。
与美国、澳大利亚等类似,当年的加拿大也是好几块殖民地共同构建而成。然而人口并不多的英国后裔成为了魁北克的上层,而人口占据多数的法裔却成为了被统治群体。制定加拿大法律的时候,当时却将占据总人口三分之一的魁北克排除在外。
正因如此,当年欧洲殖民者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纠缠至今。
加拿大魁北克地区为何屡次追求独立?
魁北克地区是北美唯一以法语为官方语言的地区,是加拿大第二大省,由于其曾是法国殖民地的特殊性,在以英国为主的北美地区殖民地显得格格不入,其独立诉求可以追溯到18世纪,并且自1960年代以来达到高峰。
自1608年法国宣布魁北克为永久殖民地后,法国人蜂拥而至,但1763年法国在同英国的十年战争中打输了,魁北克被迫割让给英国。为了维持殖民地稳定,尽管1774年英国议会通过《魁北克法案》确保了魁北克地区的法语和法国文化不受威胁,但随着美国革命的爆发,越来越多的英裔保皇党进入加拿大,使得法裔的不满日益增加。
在20世纪,由于受到30-50年代长期的保守党派压制,法裔受到严重的制衡。随着1968年魁北克党的成立,就开始追求政治主权问题。1970年代达到独立浪潮开始蔓延,首先是1970年英国贸易代表和魁北克英裔的劳工部长被绑架,尽管最后反抗被镇压,但最终政府做出妥协,并且在1976年使得魁北克党成为魁北克的执政党。1980年,魁北克就独立问题进行第一次投票,但反对的声音达到了近60%,最终失败。因为魁北克的不听话,加拿大政府的1980宪法的签署,将魁北克排除在外,并且通过增加一系列条款,使得法理上独立更加艰难。
在1995年,魁北克进行第二次公投,最后仍以1%的微弱劣势惜败。在1998年,加拿大政府通过了法案,既禁止国内任何一个省单方面离开主体,这一下子严重打击到了魁北克独立运动。二十多年来,魁北克与联邦政府及其它省份展开了无数次修宪谈判,但都没有成功,因为每次谈判只要联邦政府或十省中的某一省不同意,就宣告谈判失败。
未来寻求独立的魁北克人,仍将为自己独立运动而努力,但历届加拿大政府恐怕都不会同意。
加拿大魁北克地区为何屡次追求独立?
今天的加拿大领土广袤,拥有世界第二的领土面积,却只有3000万左右的人口数量,是移民的天堂。然而,这个看似和谐的发达国家内部却一直潜藏着一个重大的民族地区问题,那就是占其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魁北克省人民一直在寻求独立,这是为什么呢?
图/加拿大与魁北克旗帜并立
玫瑰与百合之争
随着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无数来自西欧的航海家开始在美洲大陆航行圈地。1534年,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派航海探险家雅克·卡迪埃向西部探险,卡迪埃率船队进入圣劳伦斯湾,在加斯帕半岛登陆,宣称法国取得了这块土地的领有权。
1535年,法国人再度到达这片地区的卡迪埃(今天的魁北克市),并把这片地区称为“加拿大”(印第安语中指部落与村庄)。随后几十年,法兰西的殖民者以魁北克作为法国在加拿大进一步拓展的根据地,一方面从法国本土进行有组织的移民,另一方面不断扩展其殖民范围。到了17世纪60年代,法国已经取得了对新法兰西的全面控制(以魁北克为核心的加拿大)。
图/卡蒂埃发现加拿大
1756一1763年,英、法两国在欧洲进行了一场“七年战争”,两国在北美的军事行动也随之升级。1763年,英国全面控制了新法兰西,并强迫法国签署《巴黎条约》,将法属加拿大据为己有,法裔居民成为了寄人篱下的居民。从此,法裔加拿大人与英裔加拿大人便深深地种下了矛盾的种子。
图/七年战争之后北美
高贵的法兰西
1774年,为了稳定当时的北美局势,英国当局颁布《魁北克法案》,同意英语与法语同为官方语言,并保留了部分法属时代的法律与规定。然而,当时的英国王室依旧在两百年的时间内掌握着加拿大的外交与军事防务大权,因而英裔加拿大人对于魁北克法兰西后裔的不利政策与态度依旧延续。当时的英国人不断采用各种方式断绝法语居民与母国的宗教与文化联系,并强行削弱法裔人民的各项权利,因而招致了后者的极大不满。
1960年,魁北克自由党上台(魁北克在加拿大联邦体制内拥有独立的议会与政府),发起了“平静的革命”,由此引发了魁北克的民族分离运动。到1976年,具有严重分裂主义倾向的魁北克党上台执政,长期的分裂活动就此开始,该党在1979、1995年两次发动独立公投,虽然均以失败告终,但是两次结果都显示支持独立的人日益达到半数,独立危机日益严重。时至今日,魁北克的独立问题依旧困扰着加拿大联邦当局。
图/魁北克独立运动
参考文献:1. 熊坤新主编,21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热点预警性研究,民族
加拿大魁北克地区为何屡次追求独立?
加拿大人口3628万(2016),属族群异质性国家,2006年人口普查显示,居民分属200个民族。其人口可划分为三大类:原住民——第一民族,占总人口的近3%,包括美洲印第安人、米提人和因纽特人;宪章族群——建国民族,即英裔、法裔血统的居民;新移民。加为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以英语为母语的居民占57.2%,法语占21.8%。
法裔包括魁北克人和散居各地的讲法语者,他们信奉天主教,始终保持与法国文化的密切联系。
直至20世纪70年代初,加拿大国家身份特征模糊,其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加民族成分复杂,英法两大主体民族历史上纠葛不断;各族群移民文化背景参差不齐;历史演进中文化基础薄弱;国家内部地域主义和地域势力强盛。1971年,时任总理特鲁多(现任总理之父)矢志解决该问题,多元文化政策呼之欲出,他在议会直言:没有任何族群比其他族裔地位更优越,任何公民都是加拿大人,都应当被平等相待。他把加拿大形象地比作“多民族拼成的马赛克镶嵌画”,承诺每一种血统的人——从土著部落到南美移民都享有同样的尊重。
1988年,联邦政府通过“多元文化法”,阐明多元文化的社会含义,坚信多元文化就是加拿大认同的实质,它开启了加拿大从“双语国家”通向多元文化国家的新路。
加拿大一直存在基于族裔的两大难题,法裔加拿大人的分离主义和土著的身份与地位。加拿大法裔与英裔间的冲突缘于英法在欧洲的争夺及两国在加拿大的战争,1759年,英军占领魁北克城,1774年魁北克法案建立起两个加拿大——英裔、法裔各据一方,该法案给予法裔讲法语、信天主教、奉行法国法律(仅限民法)与习俗的权利,两族居民自此和平共处。二战后,分离主义运动在魁北克兴起,在1967年后的35年间达到高潮,1995年加全民公决中反对分离者仅以不足50.6%的得票率、数千票优势获胜。
法裔加拿大人的大本营在魁北克省,在该省700万人口中,85%的居民讲法语,该省的蒙特利尔被称作世界第二大法语城市,法裔一直主宰该省的经济生活、文化艺术和政治领域。迄今,魁北克未在加拿大宪法上签字,这就长期保留着某种分离主义的选择。
2006年11月,加众院以压倒多数通过政府动议,承认魁北克为统一的加拿大联邦内之“国家”(nation),其中,魁北克人和国家的定义有狭义的解释,前者仅指以法语为母语的魁北克人(非全体),后者不是国家法实体意义的主权国家,而是以文化和语言构筑出的“民族体”,算是按下这只分离的“葫芦”。
加拿大魁北克地区为何屡次追求独立?
魁北克省位于加拿大东南部,北濒哈德逊湾,东临拉布拉多地区和圣劳伦斯湾,南接美国,西连安大略省和詹姆斯湾,为加拿大和北美洲东部的交通要道。魁北克省是加拿大第一大省,总面积166.7万平方公里,人口823万人,经济总量约占加拿大的20%。
作为加拿大最大省区的魁北克却是加拿大最不安分的省区,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谋求独立,而且在1995年的全民公投中就差一点成功了,这让加拿大政府非常不安,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阻止魁北克的独立。
那么,魁北克为何这么不安分,一直谋求独立建国呢?铭苏先生具体给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魁北克省的独立运动与其历史有直接的关系魁北克省的独立运动与早前法国的殖民扩张活动有关系,1535年,当时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命令航海家杰克斯·卡蒂埃尔去探寻“新世界”,以求找到一条通往印度的航道。卡蒂埃尔首次探险来到了圣劳伦斯海湾,然后沿圣劳伦斯河逆流而上,发现了魁北克。
此后,法国人开始逐步开发北美的殖民地,经过多年的开发建立起北起哈德逊湾,南至墨西哥湾,包含圣劳伦斯河及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广大地区的新法兰西,划分成加拿大、阿卡迪亚、哈德逊湾、纽芬兰、路易斯安那五个区域。
不过,看着法国人在北美地建立了庞大的新法兰西殖民地,英国人一直对新法兰西虎视眈眈。英国人逐步通过战争手段夺取了多块法国殖民地,1756-1763年期间,英、法在加拿大爆发“七年战争”,结果法国战败,被迫将加拿大割让给英国,由此加拿大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在此前的新法兰西殖民地开发活动中,法国向殖民地进行了大量的移民,魁北克作为法国在加拿大重要的殖民据点,法国移民人数也最多。所以,直到今天,在魁北克823万人口当中,超过80%的居民是法国移民后裔,法语是该省的官方语言,讲法语居民达到82%。
虽然魁北克省是加拿大的组成部分,但在历史、语言、文化、传统、法律等方面都与其它地区迥异。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及历史的心结,法裔与英裔一直存在矛盾,尤其是魁北克法裔人一直无法接受浓厚殖民地色彩的,继承英国政制的加拿大宪法。法裔魁北克人认为,加拿大的宪法是1876年由英国国会制定的,既没有经过民主讨论,也没有考虑少数民族情感,而且还将当时占加拿大总人口三分之一的魁北克利益排除在宪法以外,使他们毫无政治主权,所以他们长期试图脱离加拿大,成立独立国家。
二、魁北克省的独立运动魁北克省独立运动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1963年“魁北克解放阵线”成立,主张通过暴力行动实现魁北克的独立。该组织在7年期间制造了200多起暴力事件,导致多人死伤。1970年该组织策划绑架了英国驻蒙特利尔一名贸易专员和魁北克省劳工部长皮埃尔·拉波特,要求加拿大政府释放23名囚犯及交出价值50万加元的黄金作赎金等。加拿大政府随即宣布魁北克进入紧急状态,实施《战争措施法》取缔了该组织,并派军队进驻,结果该组织被取缔,多人被捕入狱。
此后,魁北克独立运动转向政党斗争,1976年“魁人党”赢得省内大选,开始策划独立公投。在1980年的第一次独立公投中,赞成者40%,反对者60%,未能获得过半支持。在1995年举行的第二次独立公投中,赞成者49.42%,反对者50.55%,第二次独立公投再次失败,避免了加拿大的分裂。
不过,这次差一点让魁北克实现独立,这让加拿大联邦政府实在坐不住了。1998年加最高法院宣布魁北克单独宣布独立的行为非法,而且魁北克作为一个省无权单方面脱离联邦。
为了进一步阻止魁北克脱离加拿大联邦,2000年加拿大国会通过了《清晰法案》,规定魁北克今后独立公投必须经过下议院批准,且必须获得民众绝对多数支持。这就意味着魁北克要想获得独立,既要获得国会的批准,而且还要在由联邦政府和所有省份都参加的谈判中取得三分之二同意方可独立。
经过这一番操作,加拿大政府实际上堵死了魁北克独立的通道,将主动权控制在联邦政府手中,魁北克的独立运动也就逐渐销声匿迹了。
三、魁北克省今后独立的可能性有多大虽然魁北克省的独立倾向一直存在,但是现在要想脱离加拿大联邦几乎不可能,因为加拿大政府在2000年通过《清晰法案》以后,实际上掌握了各省独立的主动权。如果没有国会批准和联邦政府的同意,各个省份已经不可能取得独立地位了,除非他们能够使用武力战胜联邦政府。
加拿大魁北克地区为何屡次追求独立?
加拿大的魁北克省都一直追求独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