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死后,留下的妃子怎么安排?
新帝登基之后,其母后(无论嫡母还是生母)自然就是皇太后,而先帝其他妃嫔们也就是新帝的庶母们,则追随皇太后,居住在专门的宫殿中安度余生。
因为《还珠格格》的影响,小时候一直都以为皇太后就是住在慈宁宫的。这种想法对,也不对。明朝时期,慈宁宫是先帝皇贵妃居住的地方,满清入关之后,慈宁宫成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的住所。不过,就像清朝后来的皇帝不住乾清宫,皇后不住坤宁宫一样,清朝后来的前朝后妃并不住在慈宁宫,而是住在寿康宫。
按照封建礼法,皇帝与后妃不能与先帝后妃同住东西六宫中,所以深宫之中有独立的宫苑奉养先帝后妃。清朝的“养老院”不仅仅是一座宫殿,而是一片宫殿建筑群,包括了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等。
虽然慈宁宫是主宫,而且规模最大,但除了清朝初期的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之外,几乎没其他皇太后真正住过。后来,慈宁宫都是用于宫廷皇太后庆典的地方。
清朝皇太后,主要居住在寿康宫与寿安宫中,而其他低等的太妃、太嫔并不能住主宫殿,住在所谓的三宫三所之中。
深宫寂寞,这些先帝的女人们如果生育皇嗣,有儿女关心照顾还好,如果没有那真的是晚景凄凉。皇太后自然不用说,孝圣宪太后钮钴禄氏因为乾隆这个儿子,享尽富贵。其他太妃太嫔就比较无聊了,在宫廷吃斋念佛、刺绣抽烟(抽水烟)打牌(马吊)打发时间。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晚清时代朝纲败坏,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仍旧居住储秀宫数十年,玩弄权势。这在清朝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清朝皇帝死后,留下的妃子怎么安排?
单说清朝,先皇驾崩后,妃嫔以上则晋升一级,身居后宫,待遇优厚。
清朝的后宫制度在康熙时期得到完善。
先皇驾崩后,新皇帝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居住慈宁宫、康寿宫、宁寿宫。
其余先帝的妃嫔,晋升为太妃,太嫔,随太皇太后,皇太后在各宫居住。
他们的待遇也会随之增加,如皇贵妃每年例银800两,尊为太妃后是1800两,皇太后2000两以上。
但答应,常在则不晋升。但也有例外,雍,乾两朝,将康熙的贵人、常在追封为嫔。
清朝历史上存在地位极高的皇太后或者太妃,如著名的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历经五朝的祺皇贵太妃,最后入葬定陵妃园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