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交通要塞之一,地处东南亚的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全长超过1000千米,最窄的地方不过37千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域。
马六甲海峡每年有超过10万艘传播通过,承载了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贸易量、一半的石油与70%的天然气贸易。
日本是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由于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日本对于资源进口与国际市场的依赖性非常高。日本90%以上的石油、天然气与众多工业原料都来自于中东、非洲,而从这些地方进口,马六甲海峡就是必经之地。
日本的三大贸易伙伴中,中国与美国并不需要依赖于马六甲海峡,然而日本与欧盟、中东、印度的国际贸易,马六甲海峡都是必经之地,这一条狭窄的海域承载了日本将近50%的海外贸易总量,对于日本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如何看待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谢邀。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资源极度稀缺型国家。日本经济依赖进口原材料,出口产品。而其中之一的原油又是工业的血液,关乎日本经济兴衰。
原油的全球分布也是呈区域,极不均衡。全球主要的产区在中东,美洲。中东地区的原油又是供应亚太地区的核心产区。这其中连接中东等主要生产区和亚太等主要消费区的国际贸易航道就显得至关重要。马六甲海峡就是其中之一。
马六甲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之间,连着印度洋南中国海和太平洋是中东和石油需求日益增长的,亚洲市场之间最短的航线,每年有超过6万艘船只经过马六甲海峡,石油通过量达到1520万桶每日,仅次于霍尔木兹海峡。
一旦马六甲海峡被封锁,世界上近一半的船只将被迫更改航线,通过巴厘岛和龙目岛间的龙目海峡或者瓜哇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其他海峡成本将大幅攀升。
据测算,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近6成,是中国船只,中国进口原油的80%左右,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近年来不断有专家形容这条石油供应链对中国来说是脆弱和危险的。
2015年2月,中缅原油管道正式投产,输送量达到44万桶每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马六甲海峡的运载压力,不过从长期来看,中国等东北亚国家原油航运依赖马六甲海峡的局面,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而日本在东北亚的区域位置,决定了日本不能像中国这样,借道东南亚半岛进行迂回策略。
综上所述,马六甲海峡决定着日本经济的兴衰。
如何看待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马六甲海峡何止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他简直就是全世界国家的共同生命线,这里每年往来的商船数量,占到全世界海上商船数量的80%以上,而且大多数都是中国的商船,韩国、日本的海上贸易对马六甲的依赖还算小的了,因为两国的商品市场主要是美洲国家,只有能源进口的运输对马六甲有巨大依赖罢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年日本这个高度依赖海上船只存在的国家,对全球每一个海上要道都极为关切,即便是日本通过马六甲的船只减少了,它对南海的人工造岛、大国争霸还是很警惕,日本《朝日新闻》曾对南海的中国人工岛报道称:“都是军事要塞”,这正好暴漏了日本惧怕海上贸易线受制于人的心态。
日本所谓得海上生命线其实就是专指的能源生命线。日本的铁矿石、煤炭、天然气进口大多依赖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地区,它的生命线广泛分布与太平洋之上。这是因为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的国力急剧增长,日本不但对马六甲不放心、对南海更是不放心,为了不让海上生命线受制于他人,安倍晋三奉行的经济政策就是转换传统的贸易伙伴,将日本的能源、矿产、农副产品进口转向马六甲以东的地区。时至今日,日本的商船已经很少经过南海和马六甲了。
也就是说,国内一些军事专家声称一旦中日刀兵相见,中国可以依靠地利优势切断日本海上生命线的战略是不正确的。原因就是上文所说的,日本对马六甲以及南海的依赖并不是不能摆脱的,在安倍晋三新经济政策的调整下,日本经过南海和马六甲的商船会越来越少,当他的生命线广泛分布与太平洋之上的时候,我们将毫无办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