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嬛传》中,你认为最聪慧、心机最深沉的人是谁?
能够活很久的都不是省油的灯,诡异奸诈的安陵容与宜修,一个镯子就重新得宠的沈眉庄,杀人于无形的曹琴默,还有最终的主角甄嬛等。虽然剧中几乎所有人多少都会有点瑕疵,但还是可以排列出来的。
第三名:太后乌雅氏。
作为皇帝胤禛的母亲,纯元与宜修的表姑母,乌雅成璧是剧中一个非常重要却又不经常出现的角色。她从一开始就知道了纯元的死因,这是很多人都没有发现的,后宫每每有所动静她都能了若指掌,面对自己的表侄女宜修的所作所为她都清楚得很,华妃来请安,刚开口她就知道了年世兰的心思。
而乌雅氏的心机,也是深的不是一点点:为何作为庶出的宜修比嫡出的纯元先进入王府?胤禛如何想到将欢宜香赏给华妃?给年世兰堕胎为何是端妃去做?作为掌控全局进行平衡的人,宜修与她的表姑母还差的远。
第二名:孙竹息。
太后身边的老嬷嬷,很不起眼的配角,整个宫廷中也是有一定地位的人,但是她是相当聪明的。一开场,太后给胤禛带去了酱菜,孙竹息刻意说是隆科多给太后弄的,去试探皇帝的反应。后宫中每每发生了什么事,太后一说孙竹息就知道是谁在作怪,但是每一回,孙竹息都劝太后不要操心。
胤禛去探望太后,孙竹息送皇帝出去。“华妃娘娘协理六宫不得空,今早皇后娘娘来过侍奉完汤药就走了,倒是昨儿丽嫔娘娘来过,还陪太后说了好一阵子话。”孙竹息三言两语,将皇后的贤惠得体、华妃的飞扬跋扈与背后乱嚼舌头根子的人,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名:端妃齐月宾。
笑到最后的几个人中,甄嬛曾经被胤禛蒙骗感情,敬嫔曾经因为胧月而做糊涂事,欣嫔并非心思缜密之人,唯独端妃,由始至终都是把握全局的人。
她是胤禛明媒正娶的第一个女人,当初为年世兰滑胎,她明明知道后果却因为深爱胤禛而毅然决然;在宫廷被华妃凌辱多年却一直忍耐;宫廷中除了吉祥再没让人却对后宫了若指掌;第一次看到甄嬛她就认定了她能帮自己报仇;端妃由始至终都不是个能够被愚弄的人,最终大局已定,她并非不知道甄嬛的心思,只是无可奈何。
在《甄嬛传》中,你认为最聪慧、心机最深沉的人是谁?
我认为《甄嬛传》中最聪慧、心机最深的是端妃。 在后宫中端妃总是以“老好人”的形象出现,一副不争不抢,与世无争的样子,如若不是最有心机之人,怎么可能留到最后,并且成为皇贵妃。
说到端妃和华妃的仇恨,就要追溯到雍正还是王爷的时候,雍正因为怕华妃生子会让年羹尧权势更大,所以假借端妃之手,给华妃下药,导致华妃流产,华妃以为是端妃害她,所以一直很恨端妃,还给端妃罐了一碗红花汤,导致端妃终身不孕,身体虚弱,甚至经常跑到端妃宫中虐打她,以发泄心中的怨恨。所以华妃和端妃的仇恨很深,端妃总是称病躲在宫里,很少外出,等待时机给华妃致命一击。
从端妃第一次见到甄嬛,她就知道甄嬛是可以帮她铲除华妃的人,因为甄嬛长得很像纯元,雍正最爱纯元,所以在华妃要陷害甄嬛的时候,虽然端妃与甄嬛只有一面之缘,但是却救了甄嬛,帮她脱掉罪名,端妃也没有真的亲眼目睹甄嬛没有去华妃的清凉殿,之前为了在甄嬛那流下一个人情,好为以后打下基础。甚至在曹嫔走后,不争不抢地在甄嬛的帮助下获得了抚养温宜公主的机会,实在是高。
在甄嬛再次回宫后,在与皇后的次次的斗争中,端妃在甄嬛身边,时常提点她,在与皇后的最后一次宫斗中,提点了甄嬛“皇后杀皇后”有何背后意思,才让甄嬛抓住了扳倒皇后的最重要的线索,最后成为后宫之主。
所以说端妃虽然自己不去争抢什么,也不是她亲手扳倒华妃,但是她假借别人之手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并且成为了皇贵妃,是最终赢家之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