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作为巴基斯坦一部分的孟加拉国,现在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如何?
谢邀。虽然原本是一个国家,但是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国的关系并不咋滴,不好但也不坏。有意思的是,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国与印度的关系都不好,但是对中国又都很友好。
孟加拉人是南亚次大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达毗荼人与入侵南亚的雅利安人等融合形成的民族,文化、经济都非常繁荣灿烂。原本的孟加拉人都信奉佛教与印度教,后来因为帖木儿入侵,伊斯兰教主宰了这一地区。西方殖民者到来以后,印度教再次在南亚兴起,而信奉伊斯兰教的孟加拉地区变成了一个“孤岛”。英国人殖民时代,强行将孟加拉割裂成东西两部分,最终日不落帝国崩溃时代,英属印度的末代总督蒙巴顿公爵的印巴分治方案中,西孟加拉成为了印度的一个部分,而东孟加拉成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称为“东巴基斯坦”。虽然都是信奉伊斯兰教,但始终是两个民族,就好像波斯人与阿拉伯人、缅甸人与泰国人一样。巴基斯坦主要是旁遮普人、信德人,讲乌尔都语;孟加拉国主要是孟加拉人,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哈乃斐教法学派,讲孟加拉语。加上中间印度造成了巨大地理隔阂,让巴基斯坦与孟加拉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刻。
最终在印巴战争,印度的干涉之下,东巴基斯坦独立建国,孟加拉国诞生。因为当年的裂痕,如今的孟加拉国与巴基斯坦之间关系仍旧不瘟不火,因为印度的干涉,孟加拉国却又并不甘心被印度控制,与巴基斯坦之间仍旧保持着“塑料花友情”,有事保持微笑,没事就假装看不见。
曾经作为巴基斯坦一部分的孟加拉国,现在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如何?
先说一下孟、巴两国现在的关系,现在两国关系已经走上正轨,并发展良好。
简单说一下孟加拉国是怎么从巴基斯坦独立出去的。
1947年根据“蒙巴顿”方案,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两个独立的国家,东孟加拉和旁遮普的一部分按照居民的宗教信仰,构成了巴基斯坦的东翼。
当时巴基斯坦东西两翼的关系是脆弱的,因为两翼的民族完全不同,巴基斯坦是乌尔都人,东孟加拉是孟加拉人,两个民族虽然都信奉伊斯兰教,但没有一点认同感。
东翼最关心的是孟加拉语在巴基斯坦的政治地位。有人会问,语言的地位真有那么重要么。你只要设身处地的想一下自身的语言在一国中地位,你就会明白那是一种什么感受。东翼要求将孟加拉语和乌尔都语一样作为官方语言。
经过多年的不懈争取,1956年,巴基斯坦宪法承认孟加拉语与乌尔都语一样作为官方语言。并把东孟加拉改名为东巴基斯坦。
1970年巴基斯坦举行议会选举,东巴基斯坦获得313席中的167席,东巴领导人拉赫曼赢得了选举胜利。
当时的巴基斯坦总理布托要求东巴放弃“六点自治”并要求分享权力,双方谈判破裂,巴基斯坦政府军开进东巴。同时印度军队以难民问题为借口进入东巴,印巴战争爆发。
1972年,巴基斯坦战败,孟加拉国独立。
1974年,巴基斯坦承认孟加拉国。
以上就是孟加拉国从巴基斯坦独立出去的过程,也是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由来。
在孟加拉国独立之后,两国关系经历了开始比较顺利,后来曲圻,再后来又顺利的进程。
由于两国在外交上有很多共同利益,都面对着印度在南亚次大陆的独大,这使孟加拉国意识到需要与巴基斯坦合作。所以刚开始关系进展比较顺利。
但,阻碍两国关系的因素一直在,主要包括
1、分离时的资产分配问题;
2、遣返非孟加拉人问题;
3、道歉问题(1971年进兵东巴)。
资产分配和遣返非孟加拉人问题,孟加拉国提出,要求按照分治时的人口比例来分配当时的财产(孟加拉人占56%,约60亿美元),遣返非孟加拉人(约50万人)回巴基斯坦。
但这两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一直到现在。
孟加拉国要求道歉的问题。在巴基斯坦也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巴基斯坦和印度军队做的好事,产生了孟加拉国。孟加拉国认为,1971年的事件造成了3百万孟加拉人死亡。如果巴基斯坦进行道歉,对孟加拉国来说有很大的意义。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道歉意味着承认1971年的行动是错误,使得孟加拉的分离和印度的入侵合法化。
于是事件就僵在那里了。
直到2000年之后,穆沙拉夫就任巴基斯坦总统后,正式做出了道歉,这一问题得到了化解。
现在,孟、巴关系在稳步向前发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不要忘了,印度一直在阴暗角落虎视眈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