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时期,为何西方列强包括日本会愿意培养中国年轻留学生?
清朝并非非洲、拉美等地,能够用单纯的武力暴力侵略进行掠夺的。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原本梦寐以求的扩大贸易却始终没有能够实现,中国仍旧是小农思想作为主导。
西方当时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千疮百孔贫穷落后的清朝,而是一个能够认同西方思想体制的中国,从而从中国摄取更多的财富。
第一,培植亲西方势力清朝与民国送去西方的留学生,深受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久而久之,在潜意识里,都会站在西方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从根本上是亲近西方的。这些人同时也更容易进入上层,对于西方来说,就等于是“亲信”一般。
第二,文化渗透扩大影响清朝与民国时代派出的大量留学生,在西方接受了具体化的各种学习,回国以后,以西方的价值观与制度,对原本的旧制度进行改造。从而摧毁原本的封建经济。而当时的中国国国力脆弱,一旦与西方同化,必然无法抵挡西方资本侵略。最终加速资本主义列强对于中国的经济掠夺。
总之,列强不可能做亏本的生意,如果它们付出一分,一定是想拿回十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