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的疆土究竟有多大?

鼎盛时期的永乐时代1100万平方公里左右,明朝晚期崇祯时代大约350万平方公里。明朝疆域变化也是非常剧烈。

明成祖永乐时代,对南收复了越南,建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除了内地诸省,东北有奴儿干都司,青藏有乌思藏都指挥使司。

永乐盛世时代的疆域,东北到达库页岛与黑龙江流域,北方到漠南隔壁,西北到哈密一带,在青藏高原设立羁縻机构,中南半岛(今云南南部)设立三宣六尉。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以后,明朝国力大损,逐渐失去了对边疆的控制,除了早在仁宗、宣宗时代就失去的中南半岛领土,青藏地区的和硕特汗国、藏巴汗等纷纷脱离中原。而东北的女真自立为国,北方对于游牧民族的边界线也是一退再退。

西北地区,从1472年哈密卫被吐鲁番攻破以后,到15世纪后半期,明朝在西北设立的卫所丧失殆尽,明朝退守嘉峪关。

崇祯帝殉国,明朝灭亡之时的国土,如果加上李自成等人建立的大顺等政权,也只有350万平方公里左右。

大明帝国的疆土究竟有多大?

不要问我太阳有多高,我会告诉你大明有多大!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明朝被很多人寄予了厚望,领土一度非常夸张,起步就是超过元朝,疆域极盛时一度囊括了全地球!

就问你怕不怕?

朱元璋:“求求你别吹了,快闹不住了!”

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封建王朝,愣是被赋予了各种牛出天际的属性,导致大明王朝不仅没有被揭开历史的面纱,反而越来越扑朔迷离!

那么,这个被不断吹捧的大明王朝到底有多大?真的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了吗?

当然没有!事实上的大明疆域就和买衣服砍价一样,打个对折然后再降点就接近真实价格了。明朝也一样,明朝全盛时期的疆域达到900多万平方公里,直接控制区约为400万平方公里,后期降为350万平方公里!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明朝的疆域到底应该怎么算?静夜史认为应该这么算:

1、羁縻统治区到底算不算大明领土

当然算。

今天的国家领土是指国家能够进行直接的行政管理和军队驻扎的区域,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大明的疆域只有“两京一十三省”。

这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

古代的领土统计和今日有所不同,因为古代存在着以我国为核心的藩贡体系,而今天没有,所以古今的国际关系是不同的,相应的国家疆域统计方式也就不尽相同。

简单说来,在古代社会,因为种种原因,中原王朝采取了羁縻统治而不是直接管理的方式,这些原因包括:

  • “老子天下第一”的天朝上国姿态;

  • “入不敷出”的边疆治理成本;

  • “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农经济思维。

所有这些导致封建社会的皇帝们对于领土的扩张和治理始终没有放在第一位,这就意味着即使扩张打大片领土,也会很快失去。

他们的骨子里始终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领土思维。

在这样的情况下,直接控制边界地区既没能力也没必要,所以中原王朝选择了折衷的办法,那就是“羁縻统治”。

即在当地设置高级管理机构,并驻扎军队,但是军队只负责管理当地的少数民族上层,而少数民族上层则负责管理本民族的事物。

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置大量卫所,招揽当地的蒙古部落首领管理卫所,大量发放大明公务员编制,确保了明朝前期对东北的统治,努尔哈赤就曾经是明朝的建州卫指挥使。在嘉峪关以西的关西七卫,也是吸引大量的蒙古贵族进行管理。

至于青藏地区,明朝则是以法王制度等宗教手段进行管理,确保了明朝在青藏地区近百年的宗主权。

羁縻统治是古代社会的一种边疆治理模式,所以它们是真正的大明疆土。

但是,羁縻统治成功的基础是大明强大的国力。也就是说,只有在大明强盛时期,羁縻地区才是大明的疆域!一旦大明盛极而衰,比如土木堡之变后,对边疆地区逐渐力不从心,羁縻地区的部落就会纷纷离开或者自立门户,明朝的羁縻统治也就烟消云散!

所以羁縻统治也是造成古代封建王朝疆域急剧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明朝中期之后,羁縻区尽失,明朝疆域萎缩至“两京一十三省”。

2、明朝的实控领土为何如此“迷你”

明朝900多万平方公里疆土中,羁縻统治区占了一多半,明朝的实际控制区,也就400多万平方公里!

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的实控区也在不断减少,最终萎缩至只有350万平方公里,也就是“两京一十三省”。

为什么明朝的实控区如此迷你呢?

因为适合发展农业的土地,也就这么大!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一改宋元时期重商主义政策,重拾“重农抑商”国策,导致立国之本农业再次得到强化。

这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即不适合发展农业的区域,也是大明王朝没动力扩张的区域。

而这片适合耕种土地有多大呢?就是长城以南,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以东的“两京一十三省”,面积350万平方公里。

那400万平方公里是怎么回事呢?是因为在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在长城以北数百里的区域,设置了东胜卫、开平卫、大宁卫等卫所,实行屯垦,抵御蒙古的反扑。

卫所制度是北周府兵制的变种,朱元璋以兵农合一的形式,巩固北部边境,在前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卫所环境毕竟恶劣,加上后期的不断腐败,明朝的卫所制度逐渐衰败。

到明成祖时期,内迁东胜卫和大宁卫,北方出现两大缺口,开平卫独木难支。明宣宗时期,撤销开平卫,明朝疆域最终不得不全线南退到长城一线,失去了长城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形成了“天子守国门”的尴尬局面!

另外,在南部,朱棣在1407年平定了安南叛乱,将安南重新纳入版图。相比于东北、西北和青藏,明朝对安南的统治是直接的,设置有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但是好景不长,仅仅过了20年,明宣宗就宣布放弃,明朝再次失去安南!领土再次损失数十万平方公里!

到明英宗时期,蒙古开始占据河套地区,导致明朝疆域再次萎缩。

因为小农经济的经济基础,以及重文轻武的社会环境,导致明朝缺乏向外开拓的精神。在不可避免的衰落到来后,明朝疆域不断缩小。

明朝前期,疆域一度达到900多万平方公里。然而,到了中期之后,羁縻统治区全部丧失,实际控制区又不断缩水,明朝的疆域只有350万平方公里上下,这一面积一直维持到明朝末年的崇祯年间!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