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群体要求立法支持同性婚姻,这会不会被部分人视为挑战主流文化,反而连一些中立人士都争取不到?

到2017年,随着同性婚姻在亚洲的台湾地区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正式合法化,同性婚姻实现了在世界五大洲的合法化。而在现代社会,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往往也都是经济文化非常发达的地方。

传统观念中,一男一女遵照社会传统与法律结合而建立婚姻关系,也是促进社会繁衍的一种体现,而同性之间则没有直接繁衍的可能性。反对同性婚姻主要还是担心传统家庭制度受到冲击。另一方面,很多人反对同性婚姻还出于对下一代教育的忧虑,比如同性家庭所养育的孩子会出现性格上的缺陷。

然而,根据同性婚姻合法化国家的调查,同性家庭成长的孩子与传统家庭成长的孩子,在性格发育上并没有明显缺陷,反而在“两个爸爸”或者“两个妈妈”家庭成长的孩子,比那些父母之间没有爱情,或者矛盾重重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人格要更完善,并不容易出现行为异常。

而西方同性恋合法化国家调查中,同性家庭成长的孩子,TA的性取向仍旧正常。同性恋是自然界的一种正常现象,是与生俱来而非后天形成,是以一定比例固定存在的,所以不能够抹杀,也不会不断扩大增多。对于同性婚姻合法会对社会主流造成冲击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纵观欧美发达国家,同性婚姻合法化以后,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强烈冲击,反而这是一种文明进步的标志。

而很多同性婚姻无法合法化的国家与地区,因为社会的歧视却又无可奈何,最终造成了大量“同妻”“同夫”的家庭悲剧,甚至是艾滋病等疾病肆虐。正如近代思想启蒙中所说的那样——“人生而平等”,没有天生的高贵与低等之分,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是任何人都不能够剥夺的。

同性恋群体要求立法支持同性婚姻,这会不会被部分人视为挑战主流文化,反而连一些中立人士都争取不到?

同性恋伴侣目前是不能合法结婚的。

打个比方吧,一对一起生活10年的同性伴侣如果去结婚,会被拒绝,但是如果他们在街上随便找一个异性成年单身者去登记,可能马上就能通过。所以,婚姻变成了一种直白的歧视,有感情的,因为是同性不能登记,没感情的,因为是异性马上通过。这合理吗?

同性恋群体争取的是平等的权力,不是特殊的权力。现代婚姻也许有缺点,也许不完美,那就让我们同性恋者跟异性恋朋友一样去面对这种缺点和不完美吧。也许有了婚姻,我也不一 定非要结,结不结是我的选择,有没有权力结,是我无法选择的。

同性恋争取婚姻权,不是挑战谁,而是让更多人看到,同样是情侣,同样是感情,同性恋被区别对待了,被当成二等公民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目前全球有30余人国家和地区同性婚姻合法化了,事实上你的担心并没有发生,越来越多的友同人士站在了同志群体一边,人性的光辉会战胜无知和偏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