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慈禧宠幸的安德海是怎么死的?他为何死后还被暴尸三日?
作为慈禧太后的心腹,大太监安德海可以说是李莲英之前,显赫一时的人物。然而与李莲英不同的是,安德海实在不知顺逆,也不知审时度势,狂妄无知的介入了慈禧同治母子之间,最终给自己惹来了悲哀的下场。曾经在辛酉政变中,为两宫太后夺权立下汗马功劳的安德海受到慈禧太后的宠爱,成为了总管大太监。
而随着安德海的权力越来越大,开始干涉朝政,甚至帮慈禧太后削去了恭亲王。同治七年,安德海在北京大张旗鼓迎娶了徽班名角马赛花。安德海目中无人,经常在慈禧太后身边挑拨离间,害得年幼的同治帝经常被责骂,让载淳忍无可忍。
安德海当时只是六品蓝翎太监,仗着慈禧太后的宠爱,在未知会任何官方衙门的情况下,便违反祖制、擅出宫禁,最终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被刚烈的山东巡抚丁宝桢所诛杀。
受慈禧宠幸的安德海是怎么死的?他为何死后还被暴尸三日?
西太后慈禧一生宠幸两个太监,一个是李莲英,一个是安德海。安德海比李莲英大4岁,二人都是河北老乡,并且师承同门,伺候的又都是一个人——慈禧太后。然而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李莲英最后寿终正寝,活了63岁。而安德海虽然受到了慈禧的宠幸,却只活了25岁。1869年8月7日,年仅25岁的安德海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斩杀,死后还被曝尸三日。
▲安德海和慈禧
安德海(1844~1869年),河北省南皮县人,慈禧重用的宦官。小安子8岁净身入宫,开始在老太监“传帮带”下学习宫中礼仪及技术,别看小安子年龄小,但是聪明机智,很快在太监中脱颖而出。20岁时成了慈禧御用宦官。
安德海在慈禧发动的“辛酉政变”中功不可没,这次政变的成功,标致着两宫太后掌握实权的开始。
话说当年咸丰皇帝病逝避暑山庄时,留下了以肃顺为首“顾命八大臣”辅佐小皇帝,同时限制两宫太后的权利。咸丰一死,慈禧派安德海进京联系恭亲王奕訢结成同盟,伺机在八大臣从承德避暑山庄回京后斩草除根。安德海两次进宫联系恭亲王奕訢,最后政变成功。慈禧从此对他宠幸有加。
安德海恃宠而骄,他以为抱着慈禧太后的粗腿而专横跋扈,他不但离间太后和皇帝之间的关系,而且对恭亲王奕訢指手划脚。有一次,恭亲王进宫面见慈禧太后,但是安德海一直和太后在哪唠嗑,始终不理恭亲王,恭亲王从此恨死了安德海。
安德海身在高处却没有自保的能力,他有政治野心却没有政治头脑,他高调却不知收敛。他里里外外得罪了许多人,最后他离死亡也就不远了。
同治八年(1869年),安德海在宫里呆腻了,想出宫游玩并趁机敛财,就再三请求慈禧让他出宫为同治到江南置办龙袍,并准备皇帝大婚时所需的物品。
其实当初入关时,顺治皇帝就制定过有关太监不得私自出宫的规定,也就是四品官以下的太监不得随便出宫,当时安德海只是六品官。本来低调出行都不行,可他偏偏高调出行,小安子的目的无非就是在沿途索贿受贿罢了。
可是到了山东地界时,山东巡抚丁宝桢可不买他的账,丁宝桢很有胆量,他以安德海假借太后的名义扰乱民生之罪,拘捕了他。
原来安德海虽然号称是钦差大臣,但是身上没有任何公文,也没有通知各个地方官员。丁宝桢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加之早就对安德海的种种行为不满,这次终于抓住了安的小辫子,他马上写了折子上奏恭亲王奕訢。丁宝桢知道恭亲王十分恼恨安德海,奕訢是欲除之而后快。
这次丁宝桢还真猜对了,恭亲王奕訢请示东太后批示,慈禧当时正在看戏,于是慈安谕旨准许就地正法,东太后慈安也忌恨安德海。丁宝桢接到东太后的旨意,遵旨将安德海就地正法于济南,此时离安德海被抓不过五天。
安德海被杀时,慈禧还沉溺于戏中,当她知道实情时,八月十五贴对联——早已晚了半年!
丁宝桢杀了安德海后,又把他的尸体赤裸裸暴尸三天。其实这个举动正是丁宝桢聪明之处。当时民间纷纷扬扬传说安德海是假太监,慈禧之所以宠幸安德海,是二人有私情,暴尸三日正好明明白白的告诉人们,真假太监大家一看不就明白了吗?安德海确实没有男人的生殖器,他和慈禧之间的种种传言不攻自破。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欢迎点评和留言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