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朝之前的朝代都很长,六七百年的都有,秦之后的朝代最长也不过三百年?
夏商周三代,被称作“先秦时代”。这三个朝代的国祚都比较长,然而自秦朝建立封建大一统王朝之后,历朝历代的统治,最长也就三百年左右。先秦时代,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都比较低,人口不多,统治结构也没有后世那么完整复杂,整个社会的阶级矛盾也没有那么的强烈。因而可以存在比较长的时间。跨入封建时代之后,人口增加,统治范围也越来越大,整个社会经济与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让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加速加深,最终难以控制而崩溃。其实先秦时代的夏商周,国祚绵长也并非与后世相同,比如周代,分为西周东周,西周时代后期周天子已经衰落,东周时代更是名存实亡,所以“东周”的存在感非常低。
后世的朝代,比如赵匡胤,比如杨坚等,若是肯做一个大权在握的臣子,却依旧保留着皇帝的尊荣,普通日本的幕府,那可能中国有不少王朝也能延续相当长时间。
为什么秦朝之前的朝代都很长,六七百年的都有,秦之后的朝代最长也不过三百年?
这个问题问得好!这涉及朝代更替规律——朝代周期率。
朝代执政年限(周期)=仁政/土地兼并×贫富悬殊×政治腐败×科技发展
朝代执政年限(周期)与仁政成正比;与土地兼并、贫富悬殊、政治腐败、科技发展成反比。
即施行仁政会延长朝代执政年限;土地兼并严重会缩短执政年限;贫富悬殊会缩短执政年限;政治腐败会缩短执政年限;科技发展会缩短执政年限。
一、土地兼并因素
1、秦朝以前
周朝及各诸侯国基本施行井田制,土地属于天子及诸侯所有,凡是平民基本都有田耕种。人人有工作,或种田、或手工业、或经商、或教学等。这样人人安居乐业,人心思安,社会自然平稳有序,朝代存续时间也就长久了。如周朝,东、西周延续了800年;秦国也延续了700多年;鲁国也延续了700多年,卫国600多年等。
2、秦朝以后
秦朝商鞅变法后,到汉朝,土地实行买卖制。汉朝刚建立之初,因连年战乱,民众死伤严重,人口锐减,土地问题还不突出。
西汉末年成帝时,土地兼并严重,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有的成为流民,有的沦为豪强奴婢,饿死道路的民众以百万计,导致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等地农民起义。为了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哀帝准备实行限田限奴婢政策,但遭到权贵的反对,长安附近的人民放火烧了武帝的陵邑。王莽趁机篡政,建立新朝。西汉灭亡,只存在了210年。
王莽为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拟恢复井田制,禁止土地奴婢买卖,但这又损害了贵族、官僚、地主的利益,激起社会大混乱,不但贵族富人反对,也给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结果各地纷纷起义,绿林军、赤眉军、铜马军纷纷而起,最终西汉灭亡,更始建立,刘秀又灭掉更始,建立东汉。
3、东汉末年,朝政日益腐败,而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荷,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最终曹魏篡汉,东汉延续195年灭亡。
二、贫富悬殊因素
土地资源兼并到豪强手中,而多数民众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必然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加深阶级矛盾,农民不堪生活压力,铤而走险,举行起义,推翻统治者。
如唐朝,杜甫有诗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揭露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随后就发生了8年安史之乱,加速了唐朝衰落。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关东出现大旱,粮食减产,农民闹饥荒,而官吏强行征收赋税,强制徭役,激化了阶级矛盾,致使百姓走投无路,王仙芝、黄巢趁机率民起义,导致唐朝衰亡。唐朝延续了289年。
三、政治腐败
政治腐败,官吏横行,不管民众死活,治理混乱,就会导致社会混乱,不是农民起义,就是发生宫廷政变,也会加速朝代更替。如隋炀帝的腐败加速了隋朝灭亡;宋徽宗的腐败,导致民众起义,金人趁机南侵等,宋朝(北宋、南宋)延续了319年。
四、科技发展因素
科技发展,交通工具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的发展速度,也提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加强了民众的反抗意识。
如明朝时期,科技、经济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得到提高,对皇权专制制度提出了质疑,由内阁大臣总理国家朝政,大臣们对皇权不断进行抵制。假如不是满清取代明朝,明朝之后很可能掀起政治体制革命,实行君主立宪也有可能。
五、仁政因素
实行仁政,关心民众疾苦,统治者节省开支,扶危济困,救助鳏寡孤独等,这些仁政措施,会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从而延长执政时间。
为什么秦朝之前的朝代都很长,六七百年的都有,秦之后的朝代最长也不过三百年?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秦朝是从战国中脱颖而出,而战国时期的经历的两大特点——一是铁器的使用,二是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与此同时而带来的土地兼并等问题。
所以,如果从经济角度来看的话,这个问题就很容易理解。
铁器的使用是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工具的进步必然会带来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进步,带来社会财富的增多,与之俱来的就是阶级分化严重。也就是产生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历数各个朝代,农民阶级的反抗与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其根源都源于此。以及元朝,满清为何饱受诟病。真的是因为这是少数民族政权吗?不!更重要的是,在元朝也好,满清也好,创立者的民族全部位于剥削阶级,不劳动却占有大量社会财富。
再来看土地兼并问题。这个问题确实搞垮了不少朝代。土地兼并,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往小里说,土地兼并问题,会影响一个普通百姓的生计。往大里说,土地兼并,地主豪强阶级力量更强大,这些人和中央合作还好,不合作的话,请参考东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其次,国家最重要的就是农业税。税赋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唐代藩镇割据为何那么难以解决,各个节度使以军权控制所辖各州的财政权。中央没钱,拿什么打仗?!古代政治中心大都在北方,而经济中心却在南方,因此漕运也成了一个朝代兴亡的关键。鸦片战争时,为什么英国从长江进入南京下江面的时候,清廷就投降了?还不是漕运被英国人给卡住了。
我这是主要从经济层面分析,毕竟经济才是所有的所有的东西的根本。
然后,我对这个问题吧,有点意见,秦朝之前也就夏商周三代,夏朝没有文字记载不可考,商朝有参考价值,周朝的东周时期不就分成春秋战国了吗?也没有什么可比较的。
关于历史分期分期,我还是不喜欢把历史分为奴隶时代和封建时代。我更喜欢分为封建时代和帝国时代。毕竟封建这个词的渊源与西方的封建是很不同的。
就这样,希望有帮助。
为什么秦朝之前的朝代都很长,六七百年的都有,秦之后的朝代最长也不过三百年?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先秦时代。
先秦时代,即我们常说的夏商周三个朝代,平均国祚六七百年,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夏商周以前,就是儒家所推崇的三代圣王尧舜禹的奴隶社会。
三代之后,夏由大禹的儿子建立,从此“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
夏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成为最重要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来源。政治体制也从夏朝的部落联盟发展为商朝的封建制,最终在周朝确立了封建制和和宗法制相互融合的政治体制。
正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百姓愚昧迷信,夏商周时期没有太大的国内矛盾,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几乎很少有奴隶起义(农民起义)。
直到西周后期,周幽王荒淫无道,被犬戎赶出镐京,周王室王权旁落,各方诸侯争夺王权,周朝进入了混乱的春秋战国时期。
虽然周朝总体国祚很长,但西周东周两分之下,东周时期的周王室就是摆设而已。
二、秦朝之后
1、自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封建社会进入君主专制的大一统时期,开了皇帝权力天下独尊的先河。
然后,秦朝的暴政和独尊的权力并没有给秦朝带来很长的国祚,仅仅十五年 就覆灭了。
秦始皇的暴政本来已经落下了烂摊子,奈何秦二世无能,赵高宦官专权,最终导致秦朝亡于暴政。
2、两汉
秦亡之后,西汉吸取经验教训,在制度和法令上进行修改。
但是,西汉时期,生产力水平大幅上升,社会矛盾、统治者内部矛盾重重。外戚专权更导致王莽篡位,二百多年而亡。西汉后期,农民起义考试出现,王莽的新朝更是收到绿林和赤眉起义的拖累,刘秀两三年时间就建立了东汉。
东汉时期,地主豪强因为跟随刘秀建立政权有功,纷纷拥功自重。内部又有外戚、宦官和权臣的争权夺利。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范围太广,加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导致二百多年就覆灭了。成就了三国鼎立的传奇时代。
3、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大都短命,主要在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因为争夺王权而导致朝代不停的更替。又因为得位不正,导致曹魏篡汉后短短数十年就有司马篡魏,西晋早亡,皆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引起的。
4、隋唐
唐延隋制,隋朝因为杨广暴政而亡。唐朝亡于募兵制、宦官专权、节度使制度、牛党李争和农民起义。唐朝对外还有强大的吐蕃和突厥帝国。
5、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皆是乱世,朝代更替,权力争夺。每个朝代和国家初期统治还可以,继位者却没有大才,所以都短命。
6、两宋
两宋积弱,文臣冗官严重,武将不兴,军队战斗力低下,外有强敌。
两宋最终都亡于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即外族入侵而亡。
7、元朝
元朝亡于政治体制,其内部腐败和争夺权利等。
8、明朝
明朝文官和太监权力过大,互相勾结,互相争权,结党营私太盛。
明朝后期,天灾无数,农民起义频频,又有外族入侵,加之南明政权没有正统地位,力尽而亡。
9、清朝
清朝因制度老化,统治阶级内部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外有列强入侵,内有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革命而亡。
为什么秦朝之前的朝代都很长,六七百年的都有,秦之后的朝代最长也不过三百年?
科学而严谨的说:
是由于我国目前考古历史均是以汉朝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为主要参考的,而司马老人家在《史记》里提过一嘴,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关于黄帝(咱们老祖宗)的文献呢,我是看了不少,但是考虑到史官这个自带强迫症的职业性质,对于那些不准确的事情,真的是不好多说啊,所以呢,我在这就不写了,你们后人要是有心情可以自己去看看。。。所以呢,他就在《三代世表》中记录了夏商周各王的世系而无具体在位年代。他整这么一出,后人就抓瞎了,没办法就只好根据一个大致时间猜来猜去。所以你现在看到的夏商周的年代其实是不准确的,在考古学中,这个问题称之为“夏商周断代工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要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
其实我更喜欢这个版本,黄帝到周这个时间段内,天地间元气充足,加之夏商周所修乃巫术,辅之以天地间奇珍异宝,不时便有羽化登仙之人,即便修为不够,但长命百岁之人比比皆是,周末,天子势微,各诸侯国做大而相互攻击,战火频频,夏商周修炼之法典毁于一旦,后世之人不可得。
(不然现在怎么又那么多未解之谜呢?又为何有上古文明一说呢?)
为什么秦朝之前的朝代都很长,六七百年的都有,秦之后的朝代最长也不过三百年?
我看了很多问题都说到原因是中央集权和分封制,我认为是片面的。历史老师总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算分几种灭亡的情况:都是只有一种答案,就是没有钱花了
比如说秦隋灭亡得比较早,那是乱花钱造成的,搞的最后没钱花,于是灭亡了。
至于晋、宋被外族所灭,那是花钱花错了造成的,都花钱来享受了,搞军备没钱,于是灭亡了。
汉唐明等王朝,那是由于土地兼并导致收不到税,没钱花,于是也灭亡了。
抛去特殊的朝代,封建王朝最长不过三百年的最主要原因: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导致处于被剥削的农民阶级失去生产资料——土地,只能依附地主做佃户。当然能做佃户还是好的,毕竟有口饭吃;随着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大部分只能去做流民。而政府的税收来源也是农民,而对于剥削阶级的地主,却收极少的税或免税。那么封建王朝不超过300年主要原因还是300年的时间整个中原的土地兼并差不多了。
那为啥秦以前朝代那么长呢?那是因为秦以前的社会制度主要是奴隶制,奴隶主的财富主要是人而不是土地。而人与土地最大的差别是人会逝去而土地不会。因此奴隶主的奴隶无法通过购买兼并到威胁国家统治的地步,但土地会随着兼并越来越多却不会减少。
至于日本也是一样的,一两百年由于土地兼并的问题要换一次幕府,跟中国换朝代差不多意思,主要是名称不一样,闹事的主体不一样。
欧洲由于不统一,国家分散,因此土地兼并的范围不大。就算有农民闹事范围也很小,闹不出封建主的五指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