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小时候包饺子给邻居送一碗的场景吗?

记得,那是一次包的毛蚶馅饺子,还有一次是给一个无爹无妈的孩子家过年,送的礼物。他家是哥们仨和一个姐姐,最小的弟弟和我一般大。同时上学同时毕业!大哥在监狱上班,现在叫管教。

你还记得小时候包饺子给邻居送一碗的场景吗?

我小时候的事情了,邻里关系都是很密切,虽然一年到头包不上几次饺子🥟,但是如果包了饺子都会给邻居家送上一碗。那个年代的人与人相处的方式。邻居之间相互处的很好,特别对有老年人的家庭,第一锅饺子出锅后,便让大一点的孩子揣着送去。我记得我母亲只要知道对门邻居包饺子后,也会准备一些材料包上饺子🥟,这样就免于麻烦人家送给我们。就是肉少一些也是很好吃的,那个年月只要吃上细粮就很高兴了。当年还有一个笑话,邻居住有一位光棍老汉,谁家包了饺子🥟就给他送上一盘子。时间长了成为一个习惯,有一天邻居又开始包饺子了,他等着没有什么事心里想一会儿就给我送饺子吃,我先扒一些大蒜捣成蒜泥准备着。谁知道邻居家听到他在捣蒜泥以为他也包了饺子,所以就没有给他送去。大家就说:“老汉捣蒜两担误”。进行调侃。现如今可以天天吃上饺子🥟,邻里之间也没有了那种相互曾送的广面了,今天回想起来那个人与人的感情还是那么美好。

你还记得小时候包饺子给邻居送一碗的场景吗?

记忆犹新,仿佛就是昨天的亊情。

因为经常想起妈妈,自然就会想起妈让我给邻居送饺子的情景。

我小的时侯物资匮乏,家家户户的生活都不是很好,穿衣吃饭能保持个温饱就己够好,吃顿细粮就是改善生活,吃顿饺子就跟过年差不多少。

还算不错,在我居住的那条胡同,我家的生活条件算是最好,爸妈做买卖,性情爽快,乐于帮衬那些生活不如我们的邻居,记忆中经常被妈打发东家送碗面,西家送碗米。

印象深刻的就是送饺子。

家里每次吃饺子,第一锅煮熟了先要捞出大小两碗饺子,我和哥不用吩咐就知道给谁送去。

小碗的哥去送,送给隔壁小偏房里的三爷。大碗的我去送,送给大杂院的三婶。

从我一记事起就知道这位三爷,他虽然跟我们非亲非故,但从来都在我家吃饭,后来老了,不愿意来家里了,妈就打发我们一天三顿送菜送饭。

再后来,我知道了这位三爷是爸的恩人,我爸总强调是救命恩人!

那年,爸忍受不了乡下的穷苦,徒步从乡下走了一天一宿来到了北京城里,进了城两眼一抺黑,又累又饿,找活干沒人用,要饭吃开不了口,走到一家抻面馆儿的门口,饿的眼冒金星,就要坚持不住,被看门的三爷看见了,从屋里端出一碗客人吃剩的抻面,听我爸说,那碗面救了他的命。

三爷听了我爸的遭遇,把他带到面馆老板跟前,用他的人品做保,求老板收下我爸做学徒。

从此我爸在城里站住脚,才有了越来越好的发展。

三爷始终就住在这条胡同,我家做买卖的大院也是三爷做中间人买下的,与三爷是近邻。后来,三爷老了,干不动了。他是孤老沒儿沒女,爸就成了给他养老的人。

大杂院的三婶,说起来有许多的故亊,但那时我很小,听大人们谈论她也都是云里雾里。

三婶儿是官称,大人孩子,老的少的都叫她三婶儿,她男人是拉排子车的,是个卖苦力的人,说不清她有几个孩子,每次去给她家送饺子,一群孩子蜂拥而上,伸出脏兮兮的小手从碗里抓饺子吃,有时到不了屋里,饺子就被抓完了。

印象中她家的孩子大点儿的穿的是我哥姐的衣服,小点儿的穿的是我的衣服。

记得她家一个与我年龄相彷的女孩到我家找我去玩,那么大了,还穿着开裆裤,妈顺手把我一条还沒喜欢够的花裤子给了她,心疼的我哭了好久。

三婶儿的家很乱,经常有不同的男人出入。大杂院里的邻居对她指指点点,有时我会把听来的话跟妈学舌,会遭到妈严厉的指责,嘱咐我不准去外面乱说。

三婶儿是个会来事的人,每次见到我爸我妈都老远的就打招乎,那张讨好的笑脸,现在还能呈现在我的脑海里。

文化大革命,三婶带着一帮红卫兵抄了我家。爸妈凭借多年来积攒的好人缘,免去了挨批斗和皮肉之苦。

后来胡同里的红卫兵又把三婶儿双手反剪,脖子上挂着一双破鞋,让她跪在一张大桌子上,喊着:打倒破鞋的口号!对她批斗。

那是一个下着雨的下午,批斗她的人们去别的地方革命了,只剩下一群打着伞看热闹的群众,她那些孩子也在其中。

妈下班经过那里,小声的告诉她的孩子们帮妈妈解开绳子,好回去给他们做饭。结果她的孩子们做鸟兽散,全跑了!

是我妈上去帮她解开了双手扔掉了鞋子。这在当时是件很有风险的亊,我家成分高,又被抄了家,本该夹着尾巴做人,可妈在这时却帮了她。

我去插队的时候,妈沒送我去车站,妈怕看着我远去会落泪,被别人看见扣上反对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帽子。是三婶儿帮我拿行李送我去车站。

一道送饺子的题目,让我想起这些往亊。

往事中有对儿时美好的回忆,有对爸妈永不磨灭的思念!

一组与题目无关的图片。

你还记得小时候包饺子给邻居送一碗的场景吗?

答:记得!

1、81年—— 89年,我们六户人家合一个厨房走廊。

2、无论是饺子、馄炖、汤圆,还是菜粥、菜饭、菜下面、菜疙瘩,都要大家分享。

3、邻居赛金宝,亲密无间爆。

4、咱老祖宗说:“金邻居、银亲戚,远水救不了近火。”

5、如今分别已经三十一年,但友情长存🌹

你还记得小时候包饺子给邻居送一碗的场景吗?

小的时候只记得过年了才给邻居送饺子![耶][耶]平时都是很普通的大家饭百家菜,我们那个年代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可爱][耶][耶][可爱]邻里关系像一家人有什么吃的用的就互相分享![呲牙][呲牙][呲牙]那是快乐的童年!永久的记忆![鼓掌][握手][握手][比心][比心]

你还记得小时候包饺子给邻居送一碗的场景吗?

那个年代,由于粮食产量低,小麦的产量更低,好面(白面)就少。包饺子需要好面,功夫也大。因此,不过年过节,平时很少包饺子吃,饺子在当时也就成了稀罕物,等于是改善伙食。我记得当年包饺子一般情况下,都是素馅的,猪肉虽然只七八毛钱一斤,但不逢年来客,也舍不得买。

我记得那些年,平时每逢吃饺子,饺子一出锅,母亲就会给对门的三奶家和斜对门的四奶奶家各送碗饺子。同样的他们家如果包饺子时,也给我家送。等于现在的亲朋好友互赠稀有特产尝鲜吧!

看看现在,吃饺子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并且是想吃肉馅就去割肉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