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给父母上坟的人是什么心理?
我也不上坟,因为父母活着时我做了该做的。我为什么做该做的,是做给儿女看的,让他们知道自己应干什么。所以我必须做出榜样,我死后也将似油尽灯枯,不知世事如何。所以我只愿今生享受,不管来世为何。若有来世也是命中注定,若无来世求索无意。不是你想成为啥就成为啥,况你不知前世犯什么罪,怎知现世种什么果,又何知来世得什么报。
从来不给父母上坟的人是什么心理?
还没有听说从来不给父上坟这个事。依我所见,有人在父母生前没有尽到孝心之责。但应了"在生没人认,死了一大阵"这句老话。老人去世后,大讲排场,道士法师,西乐腰鼓队,戏仔大鼓队。信奉三教者还有一批教友等,热闹非凡。但是排场再大,死者也无法知道和見到。这样做作,是否显示孝心?还是造就社会风气?要是在父母健在时多点关心,多点陪伴,多点孝敬也许胜过死后花费多少钱也无法比较的!大家怎样看?
从来不给父母上坟的人是什么心理?
父母之恩报不尽,活着尽孝才是真;待到父母入黄土,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这里的习俗是:祖坟只有清明前夕的寒食日和大寒的半个月内才能去动土,每年为祖坟添土一次。其余日子不可去动土,错过了时日也只能作罢。
说来惭愧,我每年都这么做的,可去年大寒前小孩就要接我去过春节,我因为要大寒后祭祀祖先,说好大寒后先祭祀祖先,祭祀好祖先他们就来接我。因为去年底只我一人在家,实在抽不出时间去祖坟添土了,当时想待寒食日再添土不迟。
待三月十五日送来家后就先忙着叠锡箔纸准备清明祭祀祖先用。(我们这里一般人家清明是不祭祀祖先的。)我们每年的清明,中元和过年三次祭祀祖先,每次供奉二桌。八月半单敬父母亡灵月饼。一年四次共用正宗绍兴锡箔纸十四块。(八百张一块的)叠锡箔纸主要实在费时,原本早该添加点了,由于年龄大了实在叠时太累故已经三年没添加了。
老糊涂了我今年的寒食日却记错了日子,当天去镇上医院配了葯,还特地去买了小锄头打算第二天去添土,结果晚上上网,与网友互动才知当天就是寒食日。错过了今年为祖坟添土扫墓。真是大逆不孝。
题主说,有些人不给父母上坟,这种人若身在海外或身处远方。那也有情可原,可以请人代替扫墓。若留在家或工作地离家不远,那尽量应该亲临现场扫墓。若跟我家一样在家祭祀的话,那末就不要去墓地烧锡箔纸了。若家中不祭祀的,那末去扫墓时要安全烧纸以防山火。
从来不给父母上坟的人是什么心理?
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说老实话,不知道。因为按常理一般三代以内都上坟,像我小时候随老爹去上坟,他总是挨个烧着纸,挨个对我说:这是你老奶奶(我家是老奶奶率家从费县迁往峄县的),这是爷爷奶奶、二爷爷奶奶……
所以一般老户人家,有老林的,起码烧纸到爷爷辈。不给父母上坟的,有,很少见。
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确有扒祖坟的,那时去上坟,一般都是晚上,偷偷摸摸的上,纸钱也要掖到怀里或装包里,恐怕人看见说你搞四旧。
可能受此影响?有部分人不兴上坟。我的一个亲戚就是。他爸爸是个老八路,也不兴上坟。这个亲戚的母亲去世的早,送殡以后就没上过坟。20多年后老父亲去世,想让其与老母亲合葬,结果去坟地里却找不到老母亲的墓了。……
所以自古年年节节给逝去的亲人上坟,一说是给那边的亲人送钱花,另一较真实的说法就是当外人经过时,一看这个个坟前都有烧纸的痕迹,就会说:这家肯定有后人。年代再久远,墓地也不会让人侵占了。
至于从来不给父母上坟的人是什么心理?猜不透。一个可能是对父母不满意,财产分配不公;二是不信老一套,认为这些都是封建迷信。总之这样的人确有,但极少。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延绵不绝,概因为爱我中华、继承传统、尊老敬贤者从来都占大多数。
从来不给父母上坟的人是什么心理?
给父母上坟和每年的春节前和清明节前祭奠祖宗都是每家每户应该做的或必须做的事情,这也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对祖宗一种祭祀方式。给父母上坟,寄托我们的哀思,也能表达儿女对父母的思念。
按照家乡的风俗,每年的春节前十天可以上坟,春节前叫上年坟。买点黄纸钱和阴票,再买上鞭炮、烟花去到坟地,在坟前摆上纸钱丶阴票点燃,再点燃鞭炮丶烟花。完毕之后,大家一齐在坟前跪下,向坟头磕三个头,这是对逝者的尊重。
清明节叫清明坟,前十天可上清明坟。上清明坟坟头一定要上新土,每年清明坟都要上新土也叫包坟。不过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春秋时为了纪念介子推,皇帝下令这一天不准生烟火),所以只能包坟也就是上新土,不准烧纸钱和放烟花爆竹。清明节当天只能烧纸钱放鞭炮不能包坟,一般都清明前几天就把祖坟包好上好了,烧纸钱放鞭炮、烟花。最后大家在坟前跪下,向坟头磕三个头,这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
做为儿女在父母生前要懂得孝顺,父母死后一定要记得给父母上坟。做人不能忘本,做人要知道感恩。
从来不给父母上坟的人是什么心理?
原因大致有三个 :
一是不孝。对父母生前不孝死后不理,不过这样的子女不多;
二是不信。认为父母死了,没有什么灵魂存在,即使给父母上了坟,也不见得有什么反应,所以给父母上不上坟无所谓;
三是不便。父母死了,一般葬在乡下,而子女在外工作,甚至有的在外州外省工作,要回乡给父母上坟实在不容易,所以他们也就没有给父母上坟了。
其实,给父母上坟是一种寄托哀思的行为,并非迷信。清明节有假,连同双休日可放三天,作为子女在这三天里给父母上上坟,向父母打个躬作个揖献束花也是应该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