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真的是吕不韦的儿子吗?
这不知真假,反正这么传说,他母亲怀他十三个月才生他,不知是何原因,也许天命如此。
秦始皇真的是吕不韦的儿子吗?
多谢悟空邀请。就本人掌握的历史知识来看:吕不韦真的不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
吕不韦的事迹大家耳熟能详,喜欢电视剧的朋友可能早已经烂熟于心了。对他的过往不再赘述。简言之:作为卫国擅长经商的倒爷,机缘巧合下遇见了秦始皇之父异人,他凭聪明的大脑,立即得出奇货可居的结论。不计成本帮助异人回国登上了王位,自己也从地位低微的商人转型为仕人,后来又辅佐异人王子嬴政登基。赵姬在嫁给异人之前,是吕不韦的小妾.当时,为安慰在赵国做人质的异人,吕不韦将赵姬送给了异人。异人死后,赵姬与吕不韦旧情重燃。吕不韦后来担忧嬴政会知道他和赵姬私通的事,才处心积虑地把性能力出众的嫪毐推给了赵姬,供她发泄欲望。
吕不韦作为男人,情史是丰富的。正是由于他与赵姬有了以上的过往。人们就猜想:早先,在赵国时,吕不韦在把赵姬送给异人前,赵姬就已经身怀了吕不韦的骨肉,凭此,人们得出结论:秦始皇吕不韦的儿子。之所以说吕不韦不是秦始皇的儿子,原因如下:
吕不韦是商人。当时,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以吕不韦的见识与能力,他是不甘居于人下的。他想跻身上流贵族社会,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这是他早年接触、帮助异人的出发点。商人考虑的是投入与产出,他有钱,将来异人有权。自己通过交易,改变社会身份。这是一笔投资巨大的,时日长久的交易。所以,吕不韦为交易成功,会尽量降低风险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让赵姫怀着自己的孩子嫁给自己的供应商异人,风险很大。异人一旦发现,自己鸡飞蛋打、前功尽弃。而异人登基之后,一定会秋后算账的。或者想法设法除掉赢政这个野种,这都没发生。另赵姬无信仰、无使命感,没政治觉悟,不珍惜荣誉,纵是如此,她也终生也没有说出吕不韦是秦始皇父亲的话。
作为政治家的吕不韦主动中断与赵姬的情人关系,原因之一是担忧秦始皇嬴政知道了他俩的事。如果秦始皇是他的亲生儿子,吕不韦在异人去世后,为什么不公布于众呢?当时,自己掌握了国家实权,儿子又是秦王,他还害怕儿子知道他和赵姬有染吗?
秦始皇真的是吕不韦的儿子吗?
首先,我觉得不是,具体原因如下:
《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吕不韦列传》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开篇就明确说,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但是,《史记·吕不韦列传》却又说,秦始皇的父亲是东方大商人吕不韦。《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知道和自己同居的宠妾怀孕了。不久,子楚受吕不韦之邀去他家中饮酒,子楚喜欢上这位宠妾,请求吕不韦把她送给自己,吕不韦听了大怒。但此时吕不韦为了能让子楚将来继承王位,已经倾尽家财,因此为了“奇货可居”,还是将宠妾献给了子楚。宠妾隐瞒了已经怀孕的事,前往子楚那儿,“大期”(十二个月)之后生下了政。
根据《吕不韦列传》的记载,秦始皇是在超过正常的十个月零十天或者二百八十天左右的妊娠期,即怀孕十二个月后出生的。从秦始皇出生的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往前数十个月,宠妾就应当是在昭王四十七年三月左右怀孕的。但事实应该是,与子楚相遇之后,宠妾便怀上了政。
究竟是谁极力渲染秦始皇出生之谜,把他说成是吕不韦之子呢?然而,不知是谁,企图把秦始皇从秦国王族的血统中踢出去,于是把他说成是东方商人吕不韦的儿子,编造说宠妾在遇到子楚前就已经怀孕了。于是把出生的时间向前推了十二个月,这样,这个孩子就成了吕不韦之子。西汉的昭帝是怀胎十四个月出生的,被认为是奇异现象,传说中的圣人尧,据说也是怀胎十四个月后出生的。但是,秦始皇的情况和他们不同,编造者显然不是想把秦始皇的出生说成与众不同的圣人诞生,而是想贬低秦始皇的出身。东汉时编纂《汉书》的班固甚至用吕不韦的姓称秦始皇为吕政,他显然采信了《吕不韦列传》的记载。那么,究竟是谁极力渲染秦始皇出生之谜,把他说成是吕不韦之子呢?
解答这个问题的线索在《史记·春申君列传》中,因此,我们把时间稍微往前追溯一下。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君子之一。四君子中的其他三个人分别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和魏国的信陵君无忌。他们都有广阔的封地,召集了来自各国的数千名食客,掌握着凌驾于各自君主之上的权力。由于孟尝君出生的时间较早,可以说同时代的文信侯吕不韦和其他三人才是并驾齐驱的四君子。
四君子中的春申君黄歇和吕不韦的经历十分相似。自楚考烈王(公元前263—前238年在位)为太子时起,春申君就和他成为利益共同体,二十五年来一直担任令尹(丞相),服侍考烈王,掌握着楚国的政治。吕不韦则服侍了庄襄王和秦王(秦始皇)两代君王,担任了十四年相邦(丞相)。
据说,由于考烈王一直没有嫡世子,赵国的李园把妹妹嫁给春申君,待她怀了身孕后,把她进献给考烈王做了王后,这个王后生下了太子,即后来的楚幽王。这件事很可能是平原君赵胜背后操纵的。据载,李园担心这件事被发现,于考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38年)在楚国杀死春申君。秦国则在同一年爆发了后文将要谈到的“嫪毐之乱”,它成为吕不韦失势和自杀的导火索。
但事实上春申君的敌人不是李园,而是在哀王即位两个月后偷袭杀死哀王的那伙人,哀王是李园的外甥、幽王的同母弟(同一母亲所生的弟弟)。这伙人拥立的是楚国最后一代王——负刍,亦即楚幽王同父异母兄弟。他们为了贬损幽王、整垮春申君,散布了春申君是幽王父亲的流言。
同样,散布吕不韦是秦始皇父亲消息的人,也应当是那些想彻底清除吕不韦和嫪毐两大势力的人。此后,取代吕不韦、嫪毐辅佐年轻秦王的,是以楚国公子身份任秦国相邦的昌平君和出身楚国地方官吏的李斯。
秦始皇真的是吕不韦的儿子吗?
秦始皇生父之谜
秦始皇生父之谜是历史上的一桩悬案。一种说法是吕不韦的儿子,另一说他是正统的秦皇室血脉。
为什么会有这两种说法呢?
起因还是在《史记》。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叙述秦始皇的身世说:秦始皇是秦庄襄王子异的儿子。庄襄王作为人质在赵国时,在吕不韦家遇到赵姬,一见钟情,娶以为妻,生下了秦始皇。出生的时间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出生地是邯郸。
按照《秦始皇本纪》所说,秦始皇是正宗的皇室血统。
但同在《史记》里,在《史记·吕不韦列传》里,司马迁又有不同的说法: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子楚见到吕不韦的小妾就要据为己有。吕不韦虽然也喜欢此女,但一想到还要放长线钓大鱼,就忍痛把她送给了子楚。
女子去了之后,隐藏了已有身孕的消息。足月后,生下一子名政,这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司马迁在同一部《史记》中,对秦始皇的身份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正是司马迁留下的这个谜,才让后人对秦始皇的身份争议不休。
那么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个可信度更高一些呢?我们还是先看看古代设立太子的原则吧。
一,古代设立太子的原则与制度
古代立继承人的原则是:“立嫡立长”,也就是说,继承顺序是以嫡子优先、年长优先。
嫡子[正妻(皇后)所生之子]中,最年长者为第一继承人,如没有嫡子,则由庶子(非嫡所生之子)中年长者为继承人。
除了“立嫡立长”的原则外,还有:“立子以贤”,就是说,要看诸位庶子的德行而定。
除了这两大原则外,也有皇帝“立储以爱”的。就是皇帝最喜欢哪个儿子,就立他为太子。比如秦始皇喜欢次子胡亥,就把胡亥立为了太子。
秦始皇有二十多位叔伯,事关家族传承的大事,历来在立太子这事上都是明争暗斗。
不但皇室内部有争斗,这种争斗甚至还牵连到众多的外戚。
如果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众多双眼睛在眼巴巴地盯着,恨不得能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这二十多位王爷肯定有人会提出质疑。
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众多的外戚也会有质疑。为了打击对手,历史上甚至出现过胡编乱造打击对手的事。
但是没有任何人对秦始皇的身份提出怀疑。
二,秦始皇父亲的态度
秦始皇的父亲从来没有怀疑过儿子的身份。
他在赵国作人质时,曾被赵国追杀,九死一生也没有放弃秦始皇母女。若秦始皇不是他亲生的,在自身难保之际,他肯定放弃了始皇母子,先求自保了。
另外,秦始皇还有个弟弟,名叫成蛟。
史上记载,“成蛟”封长安君,始皇同父异母弟,始皇即位后,长安君反,后始皇绞杀。
如果庄襄王怀疑秦始皇不是亲生的,肯定会把江山交给另一个儿子成姣。
在讲究血统的封建时代,谁也不愿意白替外人打工。更何况这是牵扯到江山传承的大事?
三,司马迁的情感偏向是怎样的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身受腐刑,却隐忍生存16年,用生命撰成《史记》,开创了纪传体通史这种新体裁。
公元前145年司马迁生于夏阳(今陕西韩城南)的一个史官世家。父亲司马谈曾做过汉武帝的太史令。
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到了公元前108年,司马迁被正式任命为太史令。在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着手编撰《史书》。此时距离秦国灭亡已有百年了。
百年的时间过去,对于前朝秦的暴政他肯定从父亲那里了解到很多。
因此,他在《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这样的记载:“秦王怀念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司马迁对秦始皇的评价是个暴君,并且不是一般的残暴。司马迁认为秦始皇开始了史上暴虐的先河。
司马迁为什么痛恨暴虐,因为他的人生也不平坦,曾受过腐刑,这在他的内心留下了巨大的阴影。所以他对君王的暴虐他是无比痛恨的。
因为内心里对暴虐的愤恨不平,这种情绪带到了史记里,才有了《吕不韦列传》中秦始皇是吕不韦私生子之说。
司马迁借机恶心了秦始皇一把,也间接地发泄了对暴虐的痛恨。
因此,鲁迅先生曾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历史是过去的事,后来者少有人会关心,史书常蒙尘。司马迁留下了秦始皇出身的迷案,让后人争论不休,史书就不在是摆在书架上的装饰,不也是挺热闹的吗?
秦始皇真的是吕不韦的儿子吗?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的开头写道: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译秦始皇帝,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当庄襄王在赵国做秦国质子的时侯,见到了吕不韦的姬妾,非常喜欢,便娶了她,生下了秦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在这个时侯),秦地已井巴、蜀、汉中(秦国的疆域已经兼并了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越过了宛而占有了郢,在这里设置了南郡);北收上郡以东(在北方已占领了上郡以东地区),有(占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侵占到)荥阳,灭二周(灭掉了东、西二周),置三川郡(在这里设置了三川郡)。吕不韦为相(担任丞相),封十万户,号日(封号叫)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井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鹿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秦始皇真的是吕不韦的儿子吗?
我个人更倾向于他不是吕不韦的儿子这种说法。
(相似话题可以搜索我在2020.05.11发布的“吕不韦奇货可居的天下第一大生意,是赚了还是赔了?” 以下,我截取部分内容供参考。)
公元前235年(秦始皇11年),吕不韦受到嫪毐叛乱牵连,被罢官,全家流放蜀郡。他在流放途中饮鸩自尽了,留给史学家和街头巷尾诸多的猜想,争议最多的便是:“吕不韦到底是不是秦王嬴政的亲生父亲”?这个问题,史学界目前掌握的历史资料还没有定论。
前世界首富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没有秦始皇身世的确凿证据。故而,在《秦始皇本纪》和《吕不韦列传》中,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说法。在《秦始皇本纪》中,开篇便说明了嬴政是秦庄襄王的儿子,而且,对“赵姬怀孕”的说法只字未提。
《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而在《吕不韦列传》中则称,吕不韦知道赵姬已经怀孕了,赵姬也隐瞒了怀孕的事实。暗示吕不韦才是嬴政的生父。
《吕不韦列传》: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
其实,这并不是司马迁自相矛盾,而是的确没有确凿的证据。于是,司马迁大叔只好把两种说法都写下来,记录在不同的传记中。这种做法,在《史记》中还是很常见的。
另外一个记载秦始皇身世的,还有一部史书叫《战国策》,也没有记载赵姬怀孕嫁给异人的说法。
如果从常规的思维模式和逻辑去推算,我个人更倾向于吕不韦不是秦始皇的生父之说。我们不妨来八卦一下:
- 第一、 正史中记载嬴政的身世有矛盾,意味着当时的史官也不能确定,无据从无;
- 第二、 假使“赵姬怀孕”之说成立,在古代的医学条件下,谁能保证生出来的是男孩呢?如果是女孩怎么办?如果被异人发现了又当如何?可即使是男孩,当时赢异人正当壮年,如果顺利继位,必然妻妾成群、儿孙满堂,那又怎么能保证生出来的这个孩子能够当上太子呢?而先秦时,还并未建立“嫡长子继承”的制度。而且,赵姬“歌姬”的身份势必也会对孩子继承的合法性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史书记载赵姬生活淫乱。在赵姬面前,一个是年轻力壮的君王,一个是年老体衰的商人,难道吕不韦就不担心赵姬“反水”吗?
- 第三、 遗传基因是隐瞒不了的。赢异人是在秦始皇13岁的时候去世的,如果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嬴异人不可能没有察觉。一个是自己长大成人的“儿子”,一个是天天见面的大臣,孩子相貌像谁一看便知了。而我们反观秦王嬴政,他明显是继承了赢氏先王的“虎狼残暴”的性格,身上却看不到商人的影子。
- 第四、 吕不韦是在秦始皇11年自杀的,嬴政24岁。这个时候,嬴政已经完全掌握了秦国的大权。如果吕不韦真是他的生父的话,与赵姬“通奸”的罪名自然是不成立的,他也用不着自杀了。凭吕不韦无奸不商的性格,他绝对不会放过这最后的一颗活命的稻草。
- 第五、 史书记载,在吕不韦死后,秦王赦免了迁徙到蜀地的跟随嫪毐叛乱的门客都回到京城。以残暴著称的嬴政,为什么会赦免这些门客呢?原因很简单:他恨的是嫪毐、吕不韦,恨的是他们两个与赵姬通奸,恨他们给自己老爹“戴帽子”,恨他们对自己人格的藐视。这种恨,已经超出了“叛逆”之罪的程度。
《吕不韦列传》:秦王所加怒吕不韦、嫪毐皆已死,乃皆复归嫪毐舍人迁蜀者。
- 第六、 吕不韦号称“仲父”,而六国的后人又痛恨秦国,这种借题发挥、刻意抹黑的可能性也实属正常的。而老百姓苦秦久矣,更愿意相信这种说法。如果真像谣传那样,从秦始皇嬴政的血统上讲,就不是秦灭六国,而是六国灭秦了。
结束语:
无论谁灭谁,吕不韦“奇货可居”的天下第一的大生意,最终以他本人身败名裂而收场,终年57岁,在战国时期也算是高寿了。从做生意的角度上看,这当然是一笔失败的生意,自己身死还连累家人被流放。但从人生的角度看,我倒是觉得这笔生意还是可以的,至少没有赔。与其碌碌无为苟活于乱世,倒不如轰轰烈烈的去死。正是这单生意,使得吕不韦从一个战国末年的商人,蜕变成为一个权倾一时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吕不韦成就了秦庄襄王异人,秦国也成就了吕不韦。人固有一死,活着最大的意义,或许就是要证明自己曾经来过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