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明明知道和珅很贪,为什么在位的时间没有杀掉,而一直留用?

因和珅是朝廷命官,又是自已的红人,况且他的财产不就是自已的财产吗?留给自己的儿子再杀不迟。

乾隆明明知道和珅很贪,为什么在位的时间没有杀掉,而一直留用?

需要之用!

乾隆明明知道和珅很贪,为什么在位的时间没有杀掉,而一直留用?

明太祖朱元璋,为打击贪官,在大明王朝掀起了血腥的“空印案”。为什么乾隆皇帝对超级贪官和珅,无动于衷呢?

我是三少,为你答疑。

粗识乾隆皇帝的为政措施

三少常常会想,当皇帝应该是很辛苦的,那么多的国家大事,如何能够有效地管理好,应该是做皇帝的头等大事!

乾隆皇帝在位60年,是中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经过乾隆前期有效的管理,整个社会经济与文化,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将康乾盛世推向了一个更高峰。

乾隆能把大清管理得如此好,与他善于驾驭群臣的手段有很大的关系。在乾隆初年,满汉两派的势力斗争激烈,乾隆采用抑制的手段不让一派打压另一派,始终让这两派的势力维持平衡。

对待贪污的问题上,乾隆皇帝的做法真的与众不同。

在雍正时期,很多大臣因贪污被革职。到了乾隆,他全部将其复职,以往的贪污案一律不追究。以前的不追究,并不代表现在可以无限制地容忍。

1738年开始,乾隆严厉惩治了许多贪官。包括兵部尚书鄂善、云贵总督恒文、云南布政使钱度、山东巡抚国泰等等。

那么,和珅家的财富,富可敌国。乾隆为什么不杀大贪官和珅,自然有他不杀的理由。

和珅是大清一流的人才

和珅是个人才,这个人才还是硬货!

和珅幼年失去双亲,他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于1769年踏上了仕途的,和珅23岁就做了乾隆仪仗队的侍从。

虽然最初只是个宫廷侍卫,和珅最后却位高权重。最辉煌的时候,一人身兼数个中央政府的要职。包括:

内阁首席大学士、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

和珅能胜任这些职务,还能游刃有余,放眼大清,除了和珅,还可以有谁?

在康熙的晚年,皇帝更是通过和珅来维持国家正常的运转。因此,和珅又有“二皇帝”之称。难怪乾隆皇帝一再叮嘱嘉庆帝,不要杀和珅,不要杀和珅!

结果嘉庆帝上台没几天,就赐给和珅一丈白绫,了解了余生。后来,嘉庆帝在工作中才发现,做一点什么事,好像都一个没有得力的人手。真是不当家,不知道和珅的可贵之处呀!

所以说,和珅的确是难得的人才,名副其实的老二。晚年的乾隆如果真杀了和珅,整个朝廷内部恐怕立刻会出现半瘫痪状态!

和珅是大清的理财高手

和珅本身是一大才子,又善于在工作中学习。

最开始,他任库管大臣,在工作中学习如何理财,并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因此乾隆很赏识和珅这一点。因为,在乾隆皇帝登基的最初几年,实际上大清的国库穷得很!

1776年,和珅出任内务府大臣,负责皇室以及上三旗的日常生活开支。之前的内务府总是入不敷出,需要另外从国家银库拨款来接济。和珅上任后,扭转以前的亏空后,还略有盈余!

1778年,和珅兼崇文门税务监督,崇文门的税关收入直接猛增。后来,乾隆皇帝几乎把所有的财政部门,都交给和珅直接管理。和珅也确实不负皇帝所托,为大清王朝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和珅自己的财富,那就更不用说了。

他北京城内开了12座当铺,置办35处房子,又开办了各种各样的商店,石灰窑、酒店、粮食店、瓷器点、药铺、古玩店、弓箭铺、印染铺、等等。

而且,和珅还购买80辆大马车,专门用来运送货物,这个类似于现在的物流产业。和珅也有头脑敢冒险,他投入巨资在门头沟和香山,与人合伙开办了两处煤矿。

由此看出,说和珅是大清第一理财高手,不算过分吧!

和珅有一颗忠于乾隆的心

贪财贪权,好像是孪生姐妹。不过,和珅很聪明,没有走到这个死胡同里去。他虽然家有千万,在朝中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和珅始终没有造反的心事!

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纪晓岚有句话很经典:

“任何人都可能去加害乾隆,但和珅绝对不会”。

这正说明和珅的聪明之处,他所有的荣华富贵都来自乾隆,他为什么要背叛乾隆呢?

和珅还有一个清醒的认知,不管他的职位有多高,他和家的财富有多厚,他始终明白自己的身份是什么。

在很多电视剧中,和珅和乾隆的对话里,多是以“奴才”自居,而不是自称“微臣”。那些“奴才有罪、奴才告退”的台词,随处可见。

和珅是奴才,他一直是这么想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平常的时候,只要乾隆一咳嗽,和珅立即捧上痰盂,或者帮皇帝捶捶背。

乾隆帝喜欢吟诗作词,为了迎合皇帝的这一雅兴,早就熟读四书五经的和珅又下功夫学诗。和珅对乾隆作诗词的风格,摸得也很清楚。平常在闲暇时分,二人棋逢对手,不亦乐乎?

一个会帮助管理朝政,对自己忠心耿耿,人前人后也给皇帝足够的面子和里子的才子,乾隆为什么要杀之呢?

三少说:

和珅贪污,和珅家的数以亿计的财富,真的是属于和珅私人的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乾隆自己喜欢浪费奢侈,六下江南那次不是花费巨大,据说第6次的南巡,全是和珅的小金库负责呢!

和珅的财富虽然庞大,他却爱财如命。这么说来,国家的财富只不过是换了地方而已!到了嘉庆帝时期,和珅家的财富不都全部回到国库了吗?

乾隆明明知道和珅很贪,为什么在位的时间没有杀掉,而一直留用?

这就是驭人术的奥秘,古代帝王都有一套驭人技俩,历史上那些有作为的皇帝大多精于此术,乾隆皇帝尤其擅长。当然具体操作各有其独特之处;乾隆皇帝知道和珅巨贪,但用而不杀。猜想他是有以下考虑:

首先是比较效益使然。乾隆皇帝经过反复掂量,觉得用而不杀比杀了和珅可以获取更大利益。如果杀了,可以得到众人的欢呼,得到皇帝圣明的美誉。其实这点收益,何时杀和珅都会得到回报。但是杀早了会失去以下好处:一是替罪羊的作用。乾隆皇帝的许多错误决定与劣行,都是假和珅之手施行的。天下臣民怨声载道,都把矛头指向和珅,摊牌之日,乾隆皇帝也可以杀了和珅以谢天下。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二是充实国库作用。乾隆皇帝的十大功绩是钱堆出来的。他心里明白国库空虚,难以支撑虚假的繁荣。和珅贪财入私库,只是暂时寄存而己,毕竟是肉烂在锅里,财宝不出外国。充实国库也需要有隐形收入。和珅正好充当了扒手。

三是为太子立威的作用。嘉庆即将继位,面对前朝众多老臣,怎么立威?国库空虚怎么开门营业?把和珅留给太子祭刀,无疑是棋高一招;

四是晚年的精神抚慰作用。颇有抱负的乾隆皇帝晩年,感觉到深宫独处的寂寞,需要一个贴心的奴才陪伴,又可以牵制朝廷。和珅是不二人选,用而不杀,正好一石二鸟,何乐不为呢?

总之就是从职场规则分析,乾隆皇帝在权衡利弊之后,才决定用而不杀和珅。你认为呢?

就像这个优质的自拍一样,明知这段枯枝不好,可是留在景中会起到加分作用,何乐不为呢?

乾隆明明知道和珅很贪,为什么在位的时间没有杀掉,而一直留用?

盛世皇帝关心的不是钱,而是屁股底下的椅子!!!

看待乾隆与和珅君臣的关系,不能用平常人的角度去看。整个满清最有份量级别的问题。乾隆是盛世下风流天子,虽然好大喜功,生活比较奢侈有品位,但是乾隆不是昏庸之主。和珅的贪腐行为,乾隆皇帝必然是心知肚明,乾隆采取充耳不闻的态度,是有着他自己的判断。

①和珅商业头脑发达,所得钱财大部分都是合法。整个满清帝国全部都掌握在乾隆爷的手里,此时四方臣服,边境安稳,内部太平,乾隆皇帝承接如此规模的盛世,可以说是满清乃至华夏文明最富有的时期,和珅贪腐的这些钱财,对于乾隆的满清来说“九牛一毛”。整个康乾盛世100多年间,满清统治的1300万平方公里内,人口达到三亿之多,此时国内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康熙年间税收是四千万两,到乾隆时期税收是八千万两。

嘉庆四年乾隆驾崩,随即和珅遭到下旨抄家,传说抄出白银八亿两,相当于满清15年的税收。这些银两看似很多,各位不要忽略和珅的出身,人家本身就是满清正红旗贵族出身,再加上和珅与乾隆是亲家,此外和珅不断为朝廷重臣,还亲自经商开办商铺七十五间,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并且和珅做官27年,就算是放在任何一个朝代,如此精明能干的人,富可敌国完全是合理。

所以,说和珅的财产是由贪腐所得,实在有些冤枉。封建社会官员经商是完全符合法律的,买卖给谁做都是做。历史上范蠡能够通过经商富可敌国帮助越王勾践打天下,和珅便同样可以拥有经商天分。

②乾隆皇帝爱才心切,和珅办事能力强。乾隆不杀和珅是有他自己的个人判断,主要是和珅的办事能力太强,精力太旺盛,自己一个身兼数职要职,而且打理的井井有条,替乾隆皇帝省去不少烦心事。

如果此人是平庸无能之辈,乾隆怎么可能放任他逍遥自在。据《八旗通志》记载:

去岁用兵之际,所有指示机宜,每兼用清、汉文。此分颁给达赖喇嘛及传谕廓尔喀敕书,并兼用蒙古、西番字者,殊难其人,惟和珅承旨书谕,俱能办理秩如。

和珅才学有多高从此出便可以看出,和珅虽然是女真少数民族出身,却精通汉、满、蒙、藏四种语言,完全称得上是一位语言学家,所以处理一些外族事务的时候,唯有和珅才能办理的漂漂亮亮。如此会办事的人,试问哪个领导不喜欢。

③和珅的钱财,贪在满清,最终还是留在满清。很多人忽视这一点,总想着乾隆皇帝应该提前杀和珅而后快。如此便低估乾隆爷的高明之处。

和珅就算贪污,可他贪污的是满清的钱财,和珅死后钱财不还是归满清所有嘛。所以乾隆爷太明白这点,和珅即便是不整个满清都贪去,只要他还是满清人,那么按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和珅的钱最终还是大清的库银,和珅只是暂时保管而已。

所以,看待和珅的问题应该要客观地看待,不能因为他家的钱多便人为是不义之财。单凭人家300多间票号,平均每年每家收入10万两,和珅每年也能有3000多万银两。和珅作为首辅大臣,按照清朝的薪水待遇,他每年可以领到6000两的收入。据此推测,和珅的大部分收入应该是合法所得,乾隆又有什么理由杀之呢。

乾隆明明知道和珅很贪,为什么在位的时间没有杀掉,而一直留用?

#原创#

和坤

对乾隆帝

忠心耿耿

既是贪官

又是能臣

更是溜须拍马的高手

乾隆乐享其成

和坤翻不了天

乾隆皇帝在世时

有老臣和坤伺候

龙心舒畅

何乐而不为呢

故,乾隆皇帝容忍和坤

和坤更加卖力奉承乾隆

#上海常青教育凌远长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