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时,刹车怎么踩最科学?
我觉得踩刹车没有什么科学不科学的,还没严谨到那个地步。简单来说一个司机能用好刹车,保证不出事故就算合格了。但是踩刹车确实是门技术活,今天就来分享一些老司机常用的刹车技巧。
1、用好你的“第二个刹车”第二个刹车就是发动机制动。如果你注意观察的话会发现,有些车跑一段路刹车灯能亮很多次,而有些车即便是交通状况很复杂的时候人家刹车灯也很少亮。这就是会不会用发动机制动的区别。
日常驾驶中很多情况下发动机制动就可以起到足够的效果了,这时候再踩刹车就是浪费,而且还容易引起顿挫。想要用好发动机制动,首先你要多体会发动机制动的效果,等你熟悉了这种效果后自然可以灵活运用了。体验的方法也很简单:行驶中松开油门就行了,松油门的瞬间汽车会有轻微的被拉住的感觉,这就是发动机制动。档位越低发动机制动力越大。
2、稳着踩有些人踩刹车不能叫踩,形象点说是跺。一有情况立马“咣”一脚就跺上去了。这样很难控制刹车力度,结果就是只要一刹车就必定点头,很不舒服,而且你的刹车片永远比别人换得早,如果路面附着力不足的情况下还会降低刹车效果。
刹车点头和费刹车片大家都明白,重点要说一下附着力不足时降低刹车效果的问题。因为你一脚跺下去的瞬间,车轮就有非常大的制动力,很容易导致车轮抱死,如果不带ABS的话制动距离肯定变长。就算有ABS,在低附着力的路面上ABS也会增加制动距离。
所以踩刹车不能一脚跺,正确的做法是轻踩、快压、稳着用力。有情况了先轻轻踩下去,让车轮与地面建立足够的摩擦力。然后根据车速稳着用力,快速往下压踏板,根据减速效果控制好刹车力度。
3、挂空挡刹车这不是在带坏你,而是有些情况下确实很好用。
很多手动挡车主都有这样的困惑:低速行驶踩刹车太难了,弄不好就熄火。那你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挂空挡呢?这样你只需要控制好刹车就行了。需要走的时候踩离合挂挡,一点不耽搁。
再就是自动挡车,很多车主都会遇到踩刹车停稳后点头的现象,这是因为自动挡在你踩刹车减速的过程中发动机还在向驱动轮传递动力。下次你可以尝试在车即将停止时挂空挡,你会发现点头会极大地缓解。
开车时,刹车怎么踩最科学?
只要会开车的人就一定会踩刹车,踩刹车是为了降低车速,保障安全,但是有的时候这么一个简单的操作,如果使用的时机不对,不仅不能保证安全还可能会带来风险。也许有人表示难以置信,电影里刹车后还飞出去的场景会真实发生吗?会的。至于为什么,下面我们来一一分析。
速度慢最安全刹车能带来危险是真的,但在速度很慢的情况下概率很小,这个大家很容易理解,在50码的行车速度下即使遇到突发情况,我们也能很快作出反应抵御危险。
但在速度比较快的情况下,有时候贸然地来一脚刹车,隐藏的危险可能正在悄悄靠近你。
假设场景:开车转弯时速度有点快,踩刹车在刹车时,根据物理学的定律,汽车的中心会往前移,后轮跟地面的接触面积就会减少,在极端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弯内侧的后轮离地的现象。这个时候,一脚刹车就有可能让后轮轻轻松松抱死,这样整个汽车尾部就会极容易失去控制,会有往外甩的倾向,十分危险。这也是我们经常能在电影中看到的场景,离开主角光环的普通人如果遇上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危险了。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如果我们的速度过快,力争在打方向转弯之前就把速度降下来,一定不等等到车身偏离了直线的行驶轨道后,再一脚刹车。
此外,速度过快转弯容易发生转向不足,车头会不受控制地往弯外滑去,这是因为前轮的抓地力不足,此时的一脚刹车会加剧这种转向不足的程度,这个时候你就祈祷弯外没有什么障碍物吧。
还有些小伙伴错把游戏中的感觉用在了现实里,自认为自己玩了两年赛车游戏,于是照搬赛车的理论,说我们可以带着刹车入弯啊,赛车中不是还有专业术语叫“循迹刹车”。听起来没毛病,但实际使用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我不建议大家在日常开车中这么操作,大家都是普通人,不是专业的赛车手,你不知道以你现在速度在什么刹车才是最安全的,况且马路上交通环境复杂,突然冲出来的行人车辆或者小动物就会让你措手不及。
这时候肯定会有极度自信的车主表示;“不危险,我自己操作不得当,不是还有ESP在时刻保护我们吗?”
再先进的科技也不是你的免死金牌,之所以它们叫安全辅助系统,是因为开车的主角还是我们人自己,安全驾驶还是要靠自己的安全操作。汽车的可靠程度在当前阶段并离不开驾驶员的专注和正确判断,所以驾驶安全依然是恒久的命题。
开车时,刹车怎么踩最科学?
刹车是汽车的制动系统,当你踩下刹车踏板时,实际上是迫使刹车油管中的制动液向刹车总泵中的刹车油施加压力,然后刹车油向刹车卡钳的活塞中施加压力,由于液体是不能压缩的,所以刹车油推动刹车卡钳中的活塞运动,活塞推动刹车卡钳夹紧刹车盘。
刹车盘是与车轮固定在一起的,刹车片是装在卡钳上的,然后刹车盘与刹车片相互摩擦产生巨大的摩擦力,摩擦力反作用施加在车轮上,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导致车速降低,从而起到刹车的效果,这就是刹车的大概原理。
刹车原理
脚刹是控制车辆四个轮子的,手刹只控制后面两个车轮,所以一般情况下,脚刹的效果远远好于手刹,手刹只用于停车后制动车辆,脚刹用于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减速和停车,那么你知道如何科学地刹车吗?
有人说,刹车还不简单,直接踩就是了,我遇到过很多司机,开车喜欢开得比较快,大脚油门加速,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减速,直接大脚刹车,当然了,这么开车也不能说错,只能说不合理,这样大脚刹车有三个坏处:
一是刹车片磨损过快过多。
刹车主要就是靠刹车片来磨损以降低车速的,你踩刹车的力度越大、次数越多,就说明刹车片的磨损越严重,刹车片都是有寿命的,全新刹车片厚度一般是15毫米,当刹车片的厚度低于5毫米,就应该更换了,而刹车片能够使用的极限是3毫米,如果低于这个厚度,就可能刹不住车,后果就很严重了。
刹车片厚度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刹车片可以使用8~10万公里,而有的人只能使用3~5万公里的原因,磨损大自然寿命就短,一般刹车片的价格一般是600~800元/4个。
二是油耗过高。
当你踩刹车时,汽车速度显著降低,汽车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热能消失在空气了,这就是浪费了汽油,同时当你车速降低再提升时,又需要大量的汽油,这也是一种汽油浪费,所以频繁踩刹车的油耗是惊人的,至少要高20~30%。
三是容易出现危险。
人的反应能力有快有慢,当你的车速很快时,猛踩刹车,总会带来一些问题,如果你不带动方向盘还好,最怕就是紧张之余猛踩刹车还带动方向盘,就会发生侧翻的风险,你看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如此,人没有那么理智,这就容易出现危险。
刹车盘与卡钳
再来说说如何科学地踩刹车:
1、开车时尽量少踩刹车,用松油门的方式降速。
开车的时候可以用松油门的方法减速,比如你跟车时,发现跟车距离过近,你直接松掉油门就行了,没必要非得跟到近得不能再近的时候,踩刹车降速。
一般来说松掉油门汽车速度就会显著降低,等降到合理的速度,你再带油正常行驶就行了,这样能减少踩刹车的频率,当然了,这要分情况,如果一定需要踩刹车才能控制车速,你不用犹豫直接踩刹车,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用油门来控制车速的。
手动档踏板
我遇到过一个老司机,他说他除非停车他才会踩刹车,一般开车过程中,很少踩刹车,遇到需要减速的情况,他提前发现并松油门,他还告诉我,他不用刹车,都能停好车,仅限于简单的停车,并且要有足够的空间距离就行,因为他开的手动挡车,可以用离合器配合油门,一步步降速,最后空档,速度降为0,就停在路边了,然后拉起手刹。
当然了,我们开车还是看实际情况,毕竟不是人人都是老司机的,应该踩刹车的时候,别犹豫就是。
2、提前预判路况,提前降低车速。
开车一定要提前预判路况,开车开得多了,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就知道应该要减速了,比如说前方50米是红绿灯,有的人是不减速,开到了跟前,直接一脚刹车停住,这样的操作不建议。
正确的操作是:可以提前减速,松掉油门,带一下刹车,如果是手动档,可以空档滑行跟前,再刹停,如果是自动挡,可以提前松掉油门,带一脚刹车,如果让车子依靠惯性前进,到了跟前,再一脚刹停,这样的效果比不减速一脚刹停要好得多。
开车要提前预判路况
另外,在开车过程中要注意前方道路情况,提前降速,比如在经过路口及拐弯路段时,提前减速,松油门,路口的交通情况一般比较复杂,还有人行横道,车辆都需要避让行人,拐弯是一定要提前减速的,而不是车子开到跟前,一脚刹住。
尤其是弯道,不要在过弯道的时候刹车,而是要提前,过弯道时刹车,车子会发生偏移,力度大了会侧翻,虽然现在有车身稳定和刹车辅助功能,但是一些底盘比较的SUV在过弯道时刹车,重心就会不稳,这是需要注意的。
再比如开车过程中,看到前方有人横穿马路,你得放掉油门减速,雨雪天气时,路面湿滑,刹车距离变长,更要提前预判路况,不要迷信你的刹车有多好,有多高级,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就是经验。
跟车时要注意前方车辆刹车情况
3、跟车时,前车踩刹车,你就要降低车速或者跟着刹车。
不管你是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还是城市道路上开车,当你跟车行驶时,遇到前车无缘无故刹车的,一定要跟着松油门减速,或者跟着刹车,这是经验,前车不会无缘无故刹车的,肯定他发现了什么,而你又没有看到,比如前方有障碍物或者测速设备,你跟着刹车不会错。
另外,跟车距离不要过近,按照法律规定的来办,高速公路上一般速度在120公里/小时的,跟车距离要有100米,城市道路上得看实际情况,一般有5~10米左右,不要怕人家插队,安全显然更重要。
4、非紧急情况下,用点刹降速。
在紧急情况下刹车,一定要把刹车牢牢踩死,在刹车过程中不要转动方向盘,这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速度快的时候,越是如此,在高速上开车,如果你的速度是120公里/小时,遇到非常紧急的情况,也可以踩死,但是不要转动方向盘,因为现在车都有ABS防抱死系统,如果没有的话,你就不能在这么快的速度踩死刹车,而是要点刹了。
一般正常行驶下,以点刹为主,当松油门时速度还是快了,那就得用点刹降速了,比如前车刹车了,你就跟着点刹几下,把刹车踩下又放掉,再踩下,重复几次,点刹的频率视实际情况而定。
下长坡严禁空档,要利用低速档配合点刹
5、下长坡时如何使用刹车
在长下坡的行驶过程中,由于是下坡,车子速度很快,但是,不要长时间踩着刹车,容易磨损刹车片,严重的会导致刹车片温度过高而失效,形成刹车失灵,那就严重了,下长坡时,如果你的车是手动档,就挂入低速档,比如2挡或者1挡,利用发动机制动来控制车速,再配合点刹,就能保证刹车片完好,同时速度也能控制。
如果是自动挡,有手自一体的那种,可以使用手动模式,利用换档拨片来加减档位,用低速档下长坡,同时用点刹控制速度,有些自动档车没有手动模式,但是有低速档的,就是L档,可以挂入L档,来配合点刹来下长坡。
注意了,无论是手动挡还是自动挡,都不要挂空档下长坡,很危险,空档刹车性能不好,而速度却在加快,不利于控制车辆。
开车时,刹车怎么踩最科学?
刹车怎么踩?到是一个技术活,关系到行车中的安全问题。最近遇到一个新问题,因换了一台新车,在驾驶过程中被别人追尾了,虽然是对方全责,车也及时修好了,但心里很不舒服。
开车已经十几年跑了近十万公里,没追尾别人的车,也没被别人追尾过。为什么开新车还会遇上这事?从客观上看,是后车的责任跑的太快,但自己也认真琢磨了一下主观上的原因。
觉得自己在刹车时候,对新车的性能不太熟悉。原来的丰田车在刹车时,刹车速度和起亚不大相同,脚蹬刹车后停车速度会慢一些。十年已经习惯这种刹车感觉,完全可以很好的去把控它。
现在开的起亚SUV,刹车时候特别灵敏,一点立刻就刹住了。但它起步呢又比较慢,总结起来是刹车快起步慢。所以在刹车时计算刹车后的停车距离,跟原来就不太一样了。
这也是一个驾驶习惯的问题。现在的办法是好好练练车,尽快掌握新车的刹车性能,做到心中有数,用科学的方法踩好刹车,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开车时,刹车怎么踩最科学?
开车在路上,刹车的正确使用关系到驾驶员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道路上行人和道路参与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刹车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首先我们开车不要穿高跟鞋,不要酒驾,不要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刹车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但是实际要使用好也不容易。一般正常行驶时,正确刹车不能一教踩死,应采用提前慢慢踩刹车,既又保护了刹车系统有减少了对刹车片的磨损程度,也保证了乘坐的舒适度。在紧急情况时,驾驶者千万不要慌乱,头脑要清醒。这时就必须得迅速将刹车踏板踩到底,还要随时准备紧急并线,刹车踏板踩下去的同时打方向来绕开障碍物来保证安全。其实开车除了利用好刹车外,还要善于利用油门来控制车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需要减速时将油门松开的同时脚应该马上放在刹车上,配合刹车去控制好车速。其实开车在路上刹车的技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刹车性能和刹车距离也是不一样的,也要自己不断去揣摩实践,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用车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开车时,刹车怎么踩最科学?
谢谢邀请!有开车的朋友都知道,刹车的目的是为了减速,是为了保证我们开车的安全,而在不同的情况下,刹车方式都是有所不同的,不是说直接一踩到底就完事了,那到底有什么情况需要踩刹车,对应踩刹车的方式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远距离轻踩如果能够用肉眼预判到在自己车头的前方,发生意外状况或者有障碍物需要停下来的话,先进行判断自己离障碍物还有多远的距离,是否足够让你停下,足够的话就开始松开油门,轻踩刹车,平稳停下,尽量不要急刹。这样能让驾乘人员都感觉到舒服。
转弯处刹车如果开车的时候,前面需要拐弯,则需要在拐弯前提前踩刹车把速度降下来,切忌不能在拐弯的时候边打方向边踩刹车,这样极易发生侧滑,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最后在转弯前就把车速降下来,平稳转弯。
凹凸路面或者减速带刹车在平常开车的时候,总是多多少少会碰到一些凹凸不平的路面或者减速带很多的路面,这个时候是经常要踩刹车的,如果不踩刹车的话,以一个比较快的速度在过这些路段的时候,容易导致汽车底盘的损害,再者也会产生很强的颠簸感。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尝试点刹,但点刹的力度也不能太大。
雨雪天刹车无论是雨天还是雪天,由于路面湿滑,开车的时候都是需要减速慢行的,如果碰见突发状况时,千万不要急刹,可以采用点刹的方式,缓慢停下,在路面比较湿滑的情况下,急刹容易导致车辆侧滑,继而有可能发生事故。
长下坡刹车在碰到有长下坡路段的时候,一定要控制车速,以免防止由于惯性的作用速度太快,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档位或发动机制动来控制车速,尽量避免长时间踩刹车,这样很容易就导致刹车片热量过于集中而导致刹车失灵的现象,另外也不要空档滑行。
点个赞吧,转给更多的朋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