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126马力的车还没有112匹马力的车动力强,什么原因?
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动力性”指的是什么。
汽车理论中把汽车动力性总结为三个指标:
- 最高车速
- 加速时间
- 最大爬坡度
一般来说功率决定了最大车速,但是还要考虑车型的影响。
比如一些SUV车型由于车身重心高,极速太高了不安全,而且风阻系数大,需要消耗更多的功率用来克服空气阻力。这就导致一些SUV虽然发动机功率很大,但是最高车速反而没有小功率的轿车高。
加速性加速性是人们最容易感知的动力性体现。对于同一辆车来说发动机功率大一些加速更快。但是不同车型去比较的话也不一定。
首先我们要知道发动机不是自己装上轮子跑,它要驱动整辆车去跑,那么汽车本身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其加速时间。比如变速箱换挡速度,换挡速度快更有利于加速。再比如汽车的重量,发动机都是120千瓦,但是自重1吨的车提速绝对比自重2吨的快。
另外我们所说的发动机功率指的是其最大功率,比如一台发动机在6000转可以输出最大功率,在汽车加速过程中发动机转速一点点提升,到达6000转时才能输出最大功率。并不是整个转速区间内都可以输出最大功率。
那么有些车最大功率转速比较高,刚到这个转速区间变速箱就换挡了,换挡后转速立马跌落到低功率区间。整个加速过程中很难用到最大功率区间。而有些车最大功率转速偏低,在加速过程中最大功率区间利用率更高,那么加速自然更快。
爬坡度爬坡主要看车轮抓地力和车轮上的扭矩,而车轮上的扭矩又和变速箱减速比有关。减速比越大对发动机扭矩的放大越明显,车轮上就能获得更大的扭矩。
此外汽车的驱动形式也影响爬坡力,由于爬坡时整车重量后移,所以大部分后驱车爬坡能力要好于前驱车。而四驱车爬坡能力普遍优于后驱车。
不过对于特定的车辆来说变速箱的速比也是根据发动机动力特性来设定的,126马力和112马力的发动机功率相差不大,其变速箱速比设置也不会有太大区别,理论上爬坡能力相差不会太大。之所以会有区别主要在于车辆自重、发动机扭矩输出特性。有些车低转速扭矩充足,正常速度爬坡时动力体验会更好。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功率标注的问题,我们平时在网上查询汽车参数时网站提供的多是最大额定功率,而车身铭牌上标注的是发动机最大净功率。
别看这一个“净”字之差,其功率相差10千瓦左右都是有可能的。
最大功率指的是发动机在试验台架上,只装配满足发动机正常运行所需要的附件测得的曲轴端输出功率。而净功率是装车后正常使用状态下所能输出的功率。由于额定功率测试时少了很多附属设备,以及进排气的影响,所以测出的功率值都比净功率要大。
为什么有些126马力的车还没有112匹马力的车动力强,什么原因?
这个问题有两种答案。一个答案是: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标注方式不同。发动机功率标注有总功率和净功率两种标注方式,总功率是指发动机不带任何附属设备时发出的功率,而净功率是指发动机装备全部附属设备后,包括发电机、水泵、风扇、转向助力泵、空调压缩机等,从飞轮上输出的功率。显然,标注总功率的参数值肯定就会比标注净功率的参数值高,但实际上二者的动力水平差不多。比如以总功率标注为126匹马力的车型,实际上从曲轴端发出的净功率可能只有110匹马力左右,所以它的动力其实与112匹马力的车型差不多。
另一个答案是:提问者把汽车的动力性与发动机的动力性弄混淆了,二者并不是一回事,发动机的动力性好并不等于汽车的动力性好。具体分析过程见下文。
大家在买车时都会看汽车配置表,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看发动机的参数,比如功率、扭矩等,一般都认为,发动机功率和扭矩越大,汽车的动力性越好。但是实际开起来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有些车型发动机功率标注的很高,但是动力性并不是很好;而另外一些车型发动机功率虽然比较低,但是开起来却感觉动力十足。比如有些126马力的车还没有112匹马力的车动力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汽车的动力性不是由发动机决定的吗?
持有上述观点的人,主要是因为他们混淆了两个概念:发动机动力性与汽车动力性。它们两个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或者说发动机动力性只是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一个因素。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说一说它们两个究竟有什么区别。
首先来看看什么是发动机的动力性。所谓的发动机动力性是指发动机作功能力的大小。发动机的动力性是单指发动机而言的,与搭载的车型无关,它的性能在发动机性能试验台上测得的,评价发动机动力性的指标是有效转矩、有效功率、转速和平均有效压力。
1、有效转矩:有效转矩就是我们俗称的发动机扭矩,它是指从发动机曲轴端对外输出的转矩。一般发动机的气缸直径越大、活塞行程越长、活塞顶部受到的压力越大,发动机的扭矩也越大。
2、有效功率: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对外输出的有效功称为有效功率,即我们俗称的发动机功率,它是最重要的发动机性能指标,反映了发动机的综合能力。
3、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曲轴每分钟的回转数称为发动机转速。很多人感到奇怪,怎么转速也是发动机动力性的指标呢?其实转速关系到单位时间内作功次数的多少,发动机的功率与转速有直接关系。我们在说明发动机功率和扭矩时,必须同时指明其相应的转速,否则毫无意义。
4、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发出的有效功称为平均有效压力,平均有效压力越大,发动机的作功能力越强。现在很多发动机都采用了涡轮增压,它的平均有效压力就要高于自然吸气的发动机。
发动机功率、扭矩以及转速三者的关系是:功率=扭矩×转速,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P=M×n/9550。一般用发动机外特性曲线来表示发动机的最高性能,它是指在节气门全开的情况下,发动机的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随发动机转速而变化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也就是说,汽车的平均行驶速度越高,汽车的动力性越好。一般用最高车速、加速时间以及最大爬坡度来衡量汽车动力性的优劣。
1、最高车速: 最高车速是指汽车在满载的情况下, 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汽车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一般在此时,发动机节气门全开,变速器在最高或次高档位。
2、加速时间:又称为汽车的加速能力,是指汽车在各种使用条件下迅速增加行驶速度的能力。它一般有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两种表示方法,原地起步加速时间百公里加速时间来表示,反映的是汽车中低速加速能力;而超车加速时间是指汽车由某一较低车速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它反映的是汽车的中高速加速能力。
3、最大爬坡度:最大爬坡度是指汽车满载时用变速器的最低档,在坚硬的路面上等速行驶所能克服的最大道路坡度。
所以,汽车的动力性反映的是汽车的综合能力,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车身等,而不仅仅是发动机的性能。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有发动机的功率、扭矩、发动机技术状况、变速箱的档位数和传动比、主减速器传动、汽车整备质量、轮胎的半径、汽车使用条件等。发动机仅仅是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之一。
那么究竟是不是发动机动力性越好、汽车的动力性就越强呢?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来分析一下。
如果是同一款车型,只是发动机不同,那肯定是发动机动力性越好,汽车的动力性就越好。比如本田思域的尚悦版对劲动版,尚悦版搭载的是1.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是92kW,最大扭矩是173Nm;劲动版搭载的是1.0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是130kW,最大扭矩是220Nm。比较它们两个的动力性:尚悦版最高车速190公里/小时,劲动版最高车速210公里/小时;百公里加速时间尚悦版是11.2秒,劲动版是8.5秒;最大爬坡度没有找到数据。所以,本田思域劲动版的动力性明显好于尚悦版。也可以说,对于同一款车型来说,发动机的动力性越好,汽车的动力性也越好。
如果是不同的车型呢?我们下面再来对比一下本田雅阁精英版和本田思域劲动版,它们都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CVT无级变速箱,所不同的是本田雅阁精英版发动机最大功率是143kW,最大扭矩是260Nm;本田思域劲动版发动机功率是130kW,最大扭矩是220Nm。现在来比较它们的动力性:最高车速本田雅阁精英版是190公里/小时,本田思域劲动版是210公里/小时;百公里加速时间本田雅阁精英版是8.8秒,本田思域劲动版是8.5秒;最大爬坡度没有找到具体的数据,不过从实际驾驶经验来看,本田思域劲动版应该强于本田雅阁精英版。这样分析可知:本田雅阁精英版虽然发动机功率高于本田思域劲动版,但是汽车的动力性却并没有本田思域劲动版好。
我们再来看一个极端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大卡车的发动机马力大,能拉很重的货物;而小轿车马力小,基本拉不了多少货物。那么它们两个谁的动力性好呢?很多人肯定毫不犹豫的说:肯定是大卡车动力性更好了!但我们用衡量汽车动力性的三个指标一一来分析,结果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比如解放J6发动机最大功率是350马力,大众捷达发动机最大功率是110马力,它们的动力性参数对比:最高车速捷达是185公里/小时,解放J6只有110公里/小时;百公里加速时间捷达轿车是11.2秒,而解放J6是30多秒;捷达可以轻松的爬上25°角的坡度,而解放J6最大只能爬上20°角的坡度。从这三个维度来分析,捷达轿车的动力性完胜解放J6卡车。如果用其它的车型来对比,结果也是一样的,轿车的动力性都是完胜卡车的。所以,虽然卡车发动机的绝对动力性强,但是安装到汽车上以后,汽车的动力性表现却截然相反。
所以,发动机的动力性好并不代表汽车的动力性好,把同一台发动机搭载到不同的车型上,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动力水平。如果想简单的判断汽车的动力水平,我们可以用一个叫做“重量功率比”的参数来衡量。重量功率比也叫推重比,它是用汽车重量除以汽车的最大功率值。比如说某辆汽车的最大功率是150马力,重量是1.5吨,那么它的推重比就是用1500公斤除以150马力=10公斤/马力,表明1马力负责驱动10公斤的重量。它可以更形象地表示汽车的加速潜力。此值越小,则说明汽车的加速潜力越大,一般车的重量越轻,推重比越小,动力性就越好。常见的比如解放J6推重比是88.5公斤/马力,大众捷达推重比是10公斤/马力,本田思域的推重比是7.35公斤/马力,等等,它们的动力性高下立判。
为什么有些126马力的车还没有112匹马力的车动力强,什么原因?
谢谢邀请!
看了以上几个回答,学了很多东西。作为一名老修理工,从修理角度简单回答此问题。
我们所说的马力与功率关系,一般厂家所标注发动机功率为Kw,大家平时所说的是马力。1马力=0.735KW。那么126马力与112马力,换算Kw其实相差不大。
那为什么马力大反而没马力小的动力强呢?其实并不是这样。如果是测功仪测量,马力大动力肯定强。只是厂家设计有区别罢了。
这就要说扭矩问题。如果设计爬坡或四驱车,那么与普通车辆是有区别的。但速度上马力大的车可能比马力小的车要慢,包括加速性能,本来它们相差并不大,那么就显得马力小的车反而动力强劲些。
这个问题是通过变速箱主轴和付轴,后桥主被动齿来调节的。一轴齿数与付轴齿数的速比,主被动齿的速比来决定车速和爬坡能力。
实际上,马力大仍然动力是强些的。即使同一车型,但配制是不一样的。可能同一款车型为适应不同人群需要,发动机马力可能不一样,这就是厂家为什么设置运动版和普通版的原因。如果发动机一样,但变速箱和驱动桥速比不一样,那么他们最高车速和爬坡能力以及负荷能力是不一样的。
因此,本题小马力发动机比大马力发动机动力强劲是假象。实际上大马力发动机动机仍然强,只是输出扭矩不一致而导致人为的现象。
别被假象蒙骗了,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社会上这个情况还真不少。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为什么有些126马力的车还没有112匹马力的车动力强,什么原因?
简单分析,造成马力大但是动力表现却差强人意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1.动力曲线设置
马力大的车其实在速度方面有着绝对优势,但是还有一个直接的动力参数叫扭矩。这个扭矩的单位是N·M,表达的是车辆动力输出力臂的长短大小。说人话,扭矩在相同马力参数的情况下,扭矩大的车加速度更快,可能就是那台112马力的车扭矩要设置的更大,在车辆没有达到最大马力的时候,大扭矩的车总是给人一种更强的推背感和加速度。但是到了一定转速以后,由于最大马力的限制和扭矩的回落,它就不再具有加速优势了。
2.变速箱的结构
我们所说的马力,一般是指机头马力,就是把发动机拆下来测试发动机能够输出的马力。真正决定车辆加速性能的那个马力特指轮上马力,这个就需要涉及到传动效率的问题了!特指的就是它的传动结构最重要的一个部件变速箱。像AT变速箱的传动效率只有87%到92%,但是像一些双离合或者手动挡变速箱传动效率可以最高达到96%。传动效率差的变速箱,会造成轮上马力会远远低于机头马力,它的那个马力参数只能拿去打打嘴炮吹吹牛批了。
3.其它因素
这个其它因素还真的不少诶!比如轮胎的抓地性能,轮毂的重量,整车的重量等等,咱们列举出来的都是非常直观影响加速性能表现的因素。通常重的车,加速性能肯定要逊色于马力差不多但是轻很多的车。比如像飞度那样一百三十几匹的马力,但是它的车子就是很轻。俗话说机头十匹不如偷轻十斤就是这个道理,车子越重越需要更多动力去克服自身重量,这部分动力就这样损耗掉了。我们都知道本田思域直线加速很强,但是你要是给它车上坐满了人,后备箱再塞满了东西,它未必就能跑过一台丰田卡罗拉了也说不定。还有就是轮胎的抓地力,如果抓地力差,即便是加速性能再强也只能在加速过程中去空转而不能实际往前运动加速。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对比车辆的加速性能,要看的是发动机动力参数(包括马力和扭矩)、变速箱的结构(比如AT、CVT、双离合DCT或DSG以及手动挡MT)、整车整备质量、车内载重质量、轮胎抓地性能等等因素,它们共同决定了一台车的实际性能强弱。但是我们在买车的时候,还是着重看好前两点,因为后边的因素可以通过改装来增强。
为什么有些126马力的车还没有112匹马力的车动力强,什么原因?
谢邀,我是检车家的二手车检测技师,所以对于这个问题还是相对有所了解的。检车家作为一家独立第三方车辆检测机构,我们主要做的就是二手车第三方购前检测。
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但是126马力和112马力动力区别并不是特别明显,即使是简单的调教方式不同也能做到,但第一个闪现在我脑海中的词是“轻量化”。
轻量化是当今时代汽车厂家最决定性的技术之一。然而,民用汽车本身的属性限制了轻量化的发挥。设计一辆快速、强劲、舒适、安全、且价格合理的汽车绝非易事,再加上一些限制因素——耐用性、易于维修、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一家几口人,电动车窗、空调、多媒体大屏和加热座椅,这就把轻量化的挑战变得显而易见了。
特别是在在过去的25年里,全世界的汽车制造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将环境目标也纳入他们的设计中。许多国家一直在推动改善燃油经济性,以此来节约石油消耗和控制环境污染。车主们则由于自身经济压力,要求提高燃油经济性的诉求也是不断上升。
众所周知车辆越小,加速所需的动力就越少,维持固定速度所需的能量就越少。传统上,汽车行业主要通过缩小尺寸来减轻重量,这一策略在过去20年中非常成功。而今天,这一战略已经达到了极限,因为小型车的市场极度萎缩(给铃木烧纸)。随着消费者所追求的车型越来越大,就只有通过一种新的方法,才能实现实质性的改进,那就是用轻质材料代替基本的碳钢来制造汽车车身。
好了,就先回答到这里吧。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见解,希望能帮到你,同时如果你有任何新车二手车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关注我们公众号“检车家”咨询了解。或者直接在下方评论留言或者私信我。我一定尽我所能帮你解决。我是检车家的一名二手车检测技师,愿意做你最懂车的朋友~
为什么有些126马力的车还没有112匹马力的车动力强,什么原因?
大家好!从汽车专业工程师的角度,我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马力是功率的一种单位,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特,一般1马力=0.735千瓦。所以我们可以比较不同功率的发动机,动力性能的差异。 汽车动力性指标的要素1.汽车的最高车速,2.汽车的加速时间,3.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汽车的动力经传动系统传到车轮,驱动汽车前进。驱动力除了与传动系统速比有关外,还受到发动机外特性曲线的影响。
相同功率的发动机,如果最大扭矩点转速较低,驾驶者的初段动力性体验会很好,感觉车辆加速有劲。
同时,传动系统的速比也会影响加速体验,当速比较大时,汽车加速能力会提升,动力感觉会提升。
所以,整车加速体验影响因素很多,除了与发动机外特性有关,还与传动系统速比,整车标定的动力性或者经济性倾向有关,如果标定换挡线比较偏向经济性,整车油耗会降低,相反,动力体验则会下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