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拉克汽车的减速玻璃影响安全吗?
并没有减速玻璃这种东西。
假设一辆车速度为20米/秒,前方200米处有一堵墙。那么10秒钟以后汽车会撞向这堵墙。
而根据物理学原理,物体的速度都是相对而言的,上面的情况也可以理解成汽车原地不动而墙以20米/秒的速度向汽车移动。肯定也是10秒钟后汽车与墙相撞。
假设存在减速玻璃这种东西,现在问题来了,司机坐在车里看到的汽车与墙接近的速度肯定小于20米/秒,也就是说10秒钟后撞不上。但实际结果呢?肯定是撞个稀巴烂啊。
为什么有减速玻璃这种说法呢?记得我最早听说这东西是在2002年,一个曾经开大卡车的司机说的。他从80年代末开始开车,以前的老嘎斯、老解放、东风长头车平头车都开过。那个年代的汽车玻璃根本没办法和现在的比,那时候有些车还是用的那种有机玻璃,透光度没有纯玻璃好,但是特别硬,韧劲儿大,拿砖头都砸不烂。早期很多大货车的挡风玻璃都是活动式的,正副驾驶各有一个跟小窗户似的平板玻璃,能向上推开。这种挡风玻璃没有弯曲和弧度,加工起来很方便。
后来卡车挡风玻璃也用上整体玻璃了,挡风玻璃加工技术含量也提高了,玻璃带有弧度,充分适应车身走向。但是这种玻璃边缘弯折部位折射率和其他地方不同,驾驶员从挡风玻璃正面看物体都是很清晰无变形的。但是边角大弯折部位看东西那都是一闪而过,速度非常快。
这原理其实特别简单,因为玻璃边缘是弧形的,车外物体从车旁边经过的速度是不变的,所以其从玻璃侧面出现到消失的时间是固定的。但是弧形玻璃长度更大,所以物体经过时从弧形玻璃往外看其移动速度更大。
而后来汽车的挡风玻璃加工工艺提高了,玻璃虽然有弧度但是每个地方折射率是相同的,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速度都是一样的。所以一些开过老车的老司机开了新车后都会发现这一现象,然后就相互流传开了。
当然也不排除有这些原因,比如汽车发动机越来越好隔音越来越好,导致行驶中车内噪音很小,这样驾驶员对速度的感受不是那么强烈了。还有一些人会根据侧面玻璃和挡风玻璃视野速度的不同而判定挡风玻璃有减速效果。例如上图,从侧面看物体速度非常快,但是从挡风玻璃向前看速度却没那么快了。其实这是观察角度和距离的影响,与玻璃无关。
凯迪拉克汽车的减速玻璃影响安全吗?
标准答案:减速玻璃并不存在(本篇将分为三节全面解析)
「减速玻璃」在汽车领域风传了数十年,普遍的观点为家用代步汽车装备此类玻璃,定位商用车或入门级的客货车用普遍玻璃。于是乎则出现了驾驶“大车”明明车速慢却感觉速度很快,驾驶“小车”车速很高速度感受反而慢的感觉;实际这种感觉100%是错觉,造成错觉的原因有两点,不过解析这一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分析为什么不会有减速玻璃!
假设「减速玻璃」存在知识点:
视觉减速车辆未减速-时差
制动距离
两秒定律
乱成一锅粥
“减速玻璃”如果存在的话,以最白话的语言描述则为玻璃在打时间差。这就像全息投影有延迟一样,车外用摄像头采集视频信息,传输到车内后投影显示在前档,在放映的过程中减速速度造成车速很低的错觉——假设所有车辆都强制装备此类系统,那么车流整体的速度在车内视觉效果里是同步减速的,相应速度相同则能够保证安全;但是“减速玻璃”即使有也不会全面普及所有车型,因为要控制成本,那么就假设有与没有的车辆有“2秒减速差”吧。
知识点1:减速玻璃被广泛认定为装备在小型载客汽车上,其他车辆是不装备的。而汽车却会在各种道路场景中驾驶,比如和行人与非机动车共用的城市道路;如果汽车使用减速玻璃则会造成车速过快,面对其他非机动车与行人无法控制合理速度与安全距离。因为汽车驾驶中“事实”感觉是被“减速玻璃”降速了,开车时并不认为车速高,而且感受车速与实际车速是有“时差”的,这会带来怎样的问题呢?
知识点2:“时差”会造成无法控制安全车距,比如某台车在“减速玻璃”的作用下感受己方车辆移动速度很慢,其他车辆似乎也很慢。但实际情况为己方车辆已经超速,在其他车辆停车后仍会感觉己方车辆速度不快,而是在2秒后才感觉到应该开始减速了。此时假设己方车辆速度为60km/h,安全距离控制为50米:2秒的“减速时间差”里车辆行驶过33.33米,再此之后也许才有可能反应过来并开始刹车。
知识点3:“2秒定律”并不是指所谓的减速玻璃造成的时间差,而是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障碍物到开始刹车时的突发情况中,左半脑控制的右侧肢体需要2秒左右的时间才能真正做出刹车动作。不否认有些驾驶员的反应会更快一些,但大部分人感受到的“一刹那”实际就在2秒左右;那么如果减速玻璃造成了安全车距为(50-33.33米),加上2秒定律的话则为:(50-33.33-33.33=-16.66米),也就是说如果有减速玻璃的话,至少在城市道路中会出现车辆还没有发现障碍物之前,因为减速造成的“视觉与时间差”导致直接碰撞,道路情况会不会乱成一锅粥呢?
减速玻璃-产生错觉的基础为参照物所谓的玻璃减速功能,无非是在高速公路驾车时不会感觉到车速快,能让驾驶员感觉更安心且更平稳的驾驶。这是理解是绝对错误的,事实感受到车辆速度不快确实不假,但实现“减速效果”的并不是玻璃,而是车流整体的行进速度,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吧:
让刘翔和博尔特比100米赛跑,两人的速度有差距也不会很大,此时两人对速度的感觉就会是“伯仲之间”——“减速玻璃”。
但如果让刘翔和博尔特去和小学生比100米赛跑的话,相信这两人对速度的直观感受是“接近起飞”。
把场景1中的两人换成两台车,此时两车的速度实际都很快,然而因两车速度相当并且在以同样的姿态行驶——假设此时其他“选手”也都做到了以相同的速度行驶,那么这两台车还会感受到速度上的领先优势吗?似乎一旦能力相当就没有特殊的感受,只有在能力差异较大时才会感觉到不同。
把场景2中的刘翔或博格尔换成两台“超速行驶的汽车”(假设),在城市道路上以120km/h的车速驾驶,而汽车车辆以50km/h的速度行驶。这两台车似乎以70km/h相对速度运行,如果有“减速玻璃”的话相信此时车辆仍旧在模拟减速,但实际感受却不会有任何减速感,超高的车速绝对会让驾驶员感觉到恐慌。其实不用很大的速差,其他车辆以50km/h的时速行驶,装备“减速玻璃”的汽车以60~70km/h的速度行驶就会感觉到车速很快了。
综上所述:参照物是最重要的因素,感觉到车速慢只是因为在同一道路上的所有车辆的相对速度相同了而已。如果车辆的最高限速为200km/h,在所有车辆都达到这一标准后也会感觉车速不快,因为没有其他慢车让自己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参照物的对于实际对于大脑的欺骗,同时前方路面的可视范围也会造成一种对大脑的“欺骗”。
减速与视线范围小型载客汽车的主流车型为轿车、SUV、MPV等普通车型,此类车的方向盘倾角较大、坐姿是比较惬意的半仰姿态,驾驶员的视线范围主要是道路前方很远的平时距离外的场景。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驾驶员关注的是很远以外的景物,速度与景物的变化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所以在行驶中似乎一切都变慢了,这里涉及到一个关键词:望山跑死马,视觉的变化速度似乎减慢了时间的流逝,这是距离是对大脑或心理的暗示而已。
大型客货车基本都是平头车,假设场景:在一个有落地窗的客厅中,驾驶“小车”就像坐在远离窗户的沙发上远眺,驾驶“大车”就像紧紧坐在贴近落地窗的边缘,而且会时不时的往下看一眼——如果在高层的话会不会感觉有些恐慌呢?大型客货车的驾驶体验还真就是这样,几乎90度垂直(⊥)于地面的前档可以看到很大面积的路面,车辆行驶中就会看到路面的标志标线以极快的速度后移——可视范围与可视范围里的内容成为了大型车辆的参照物,因为在实现范围内总是不得不看,这些参照物则凸显出了车速似乎很快,然而养成习惯不去看它们的话实际也不会有什么感觉。当然驾驶大型车辆一定不会有这种心态,因为内心深处已经烙印了“要安全”“要控制速度”的感念,此类车并不是那么容易驾驶的。
总结:参照物移动速度的一致,可视范围内大小,与可视范围内场景变化的速度,这两点决定了车辆驾驶员对速度的感知。减速玻璃是不存在的,否则一定会造成交通秩序的决定混乱;实际连普遍认为有减速玻璃的高铁动车也没有减速玻璃,如果在高铁与高速公路交织的位置观察汽车,此时会明显感觉到“发慌”,因为在对汽车速度有概念的前提下,此时会深刻感受到300km/h+的车速到底有多快,如果从驾驶室往前看的话……自己感受一下玻璃还能否减速吧,无限接近光速才能让时间变慢。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原创首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凯迪拉克汽车的减速玻璃影响安全吗?
世界上压根就没有减速玻璃这个说法,去年谣言大乱斗里面,也提到了减速玻璃这一谣言的定论。
在相同的速度下,比如国内高速法定最高120km/h下,驾驶不同级别,不同档次的车,对这个时速的绝对感知度,会完全不同。你提问中问到的是凯迪拉克,那就用目前能买到的最便宜的大约20万以下就能落地的ats-l为例,这款车有着同级中等偏上的隔音,有着同级很好的动力,先不谈底盘,操控这些。光是前面这2点,就可以让驾驶员觉得速度120原来也不快,因为隔音好,动力足,底气够,发动机不用嘶吼,给你感觉是这车还没怎么发力。相反,你驾驶一个动力差的车型,比如佛系代表es系列,纵然es隔音可以说同级做到了极致,但是动力太弱鸡,在这个时候,你会觉得120很快了。
所以这些都是主观感受带来的不同,说白了就是,一款车nvh做好,动力做好,底盘做好,你就会觉得在相同时速下,并不会多快的错觉。
凯迪拉克汽车的减速玻璃影响安全吗?
怎么可能会有减速玻璃这种东西呢。难道鼓励你去超速?但是为什么会出现你们在行驶过程中感觉车速很慢的感觉?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玻璃在“减速”呢?这其实和我们的视觉感知有关。之所以会产生放慢的速度感,主要源于视觉误差、车辆平稳性和玻璃质量这三个因素。人们判断运动知觉的变量不是线速度,而是角速度,即视角度/秒。其中,视角度受观察角度和距离影响。由于车头长度、座位高度等差异,人们在不同车辆上观察事物的角度会有所区别,因而产生的角速度会不同,带给人们的速度感也会不同。速度和观察位置相同的情况下,人和物体之间距离的远近也会影响速度的感知。观察角度越小,观察距离越远,角速度就会越小,人们感受到的速度也就越慢。我们觉得高铁窗外的景物移动慢,也主要是这个原因。另外,车辆平稳性和玻璃质量也会影响这种速度感。车辆平稳前进能够减少车辆晃动,乘客透过玻璃看到的外界事物也就不易产生变形,从而减少乘客的恍惚感,给人一种平稳低速前进的感觉。同样,高质量的玻璃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能真实反映外景事物的状态,减少物体的形变,让乘客感觉到“慢”。
凯迪拉克汽车的减速玻璃影响安全吗?
这个问题,从逻辑上讲,应该说减速玻璃是所有行车安全因素里的不靠前的有关因素之一。行车安全主要还是要靠良好驾驶习惯与车辆本身安全可靠性。
凯迪拉克汽车的减速玻璃影响安全吗?
还真有信减速玻璃这个东西?呵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