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速行驶的过程在热车,道理跟原地热车是一样的吗?请大神详细分析讲解下?
热车的目的就是让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原地热车和慢速行驶还是有区别的。下面我们就以日常用车中最常见的几种情况来对比说明。
1、原地热车原地热车时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一般情况下冷启动后发动机转速会经历三个阶段:
- 高怠速,1500转左右,根据冷却液温度不同高怠速持续时间也不同。一般在几秒钟到几十秒。这段时间主要是为了快速加热氧传感器和三元催化器。
- 稍微高怠速,1000转左右,持续时间较长,根据冷却液温度升高转速逐渐下降。
- 正常怠速,从上一个阶段逐渐过度到正常怠速状态,这个过程除非你一直盯着,否则你很难发现。因为整个过程中怠速是在随着水温一点点下降的。
原地热车除了浪费点汽油外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2、低速行驶热车低速行驶中热车肯定是最好的方法了。因为这时候发动机会退出高怠速状态进行正常控制。你可以试下冬天冷启动后转速很高的情况下挂D档,发动机转速会立马下降。这个转速下降并非加上负载后被拉低的,而是在ECU控制下完成的。如果ECU不做控制的话那么挂上档的瞬间冲击力会非常大。而挂上档后行驶中我们轻踩油门,节气门开度增加,进气量提高,发动机可以更快升温。最重要的是烧掉的汽油都实实在在让车行驶了,减少了浪费。
慢速行驶的过程在热车,道理跟原地热车是一样的吗?请大神详细分析讲解下?
缓慢行驶热车时间会缩短 ,因为带负载,发动机水温上的更快一些。原地热车时间会稍长一些,发动机水温上升慢一些,变速箱温度上升的也慢一些。
发动机启动后,可以原地怠速热车片刻,具体时长与当地环境气温有关系。环境温度达到-20℃以下,车辆露天存放时,发动机启动后可以原地怠速运转一段时间,一分钟或者几分钟都可以。但是原地热车时间不宜过长,原地怠速运转不仅浪费燃油、而且会助长积碳。对发动机虽然没有伤害,但是过长的热车时间也不能为发动机带来更多的益处,变速箱也是如此。汽车没有那么娇贵,发动机正常保养行驶三十万公里无大修都是正常的。低温时车辆启动后,避免高转速运行即可,其余操作不会影响发动机变速箱使用寿命,因此车辆启动后可以怠速运转片刻,随后就可以上路行驶。行驶初期只要避免发动机高转速运行即可,缓慢行驶一段路发动机与变速箱温度都会提升,这时候变速箱阻力降低、低温保护接触,可以正常升降档,车子也会觉得轻快一些。
热车也叫暖机,发动机的ECU会根据发动机水温来决定喷油量大小来实现快速暖机。
水温低则代表发动机工作环境温度比较低,低温下汽油蒸发性下降,与空气混合不均匀、燃烧不充分、混合气浓度过稀不容易被点燃。因此ECU必须要根据温度来控制喷油量大小,温度低则自动加大喷油量,自动加浓车辆启动也更容易一些。喷油量调整是通过调整喷嘴工作时间达到的,喷射时间长则喷油量高一些。启动后为了发动机快速暖机,尽快的提升发动机温度,还会对喷油量做修正。燃油修正主要依据仍然是发动机水温温度,其次是进气温度。可以看到环境水温在-40℃时燃油喷射量为正常时的两倍。只有发电机水温上升到70℃时,燃油喷射量才会恢复。可以看到,无论是原地热车还是低速行驶热车,ECU会一直自动“加浓”,直到水温升到70℃左右结束。而变速箱内的润滑油散热是通过发动机冷却液完成的。变速箱的散热器与发动机冷却系统连接,可以利用冷却液来实现加温/散热,冷却液温度提升后,变速箱的润滑油温度也会提升。所以原地热车变速箱温度也会随之提升,但是不建议长时间原地热车,启动后怠速运转片刻就可以上路行驶。只要发动机转速不过高(避免大脚油门)即可,低速行驶热车不仅节约时间、节约燃油,还可以降低积碳生成。原地热车所需要时间较长,燃油浪费大、积碳还有积碳增加的风险,因此不推荐原地长时间热车。
慢速行驶的过程在热车,道理跟原地热车是一样的吗?请大神详细分析讲解下?
慢速行驶热车和原地怠速热车对于发动机来说是不一样的,现代的发动机一般更建议使用低速热车。
原地怠速热车容易导致的问题现代的电喷发动机在冷车启动时,由于汽油雾化效果差,为了确保汽车能够顺利启动,并且维持运转,往往需要加浓喷射,也就是说多喷油,特别是原地怠速运转时,发动机的节气门处于关闭状态,进气量比较少,加浓喷射,再加上少量的进气,最终会导致发动机燃烧室严重积碳,由于发动机在冷车运转时发动机的润滑效果变差,发动机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阻力会比较大,再加上怠速运转、加浓喷射,长时间怠速热车会导致发动机缸内严重积碳。
此外,汽车热车不仅仅是对发动机局部进行加热,发动机的其他部分以及变速箱的其他部位都需要进行预热,只有在良好的温度下,才能够确保正常的运转,而发动机原地怠速运转热车时,尽管发动机内部的燃烧室温度提升较快,但是发动机其他部位温度却不能得到有效的传递,也就是说,原地热车热局部是没有意义的。
低速慢速热车可以有效避免积碳当汽车在低速行驶时,尽管发动机负载比较大,虽然发动机在冷车运转时仍然会处于加浓喷射状态,但是低速行驶时发动机的节气门处于打开状态,进气量有所保证,因此相对而言,低速慢速热车行驶和原地代速相比,积碳要小得多。
此外,低速慢速行驶时,发动机润滑能够得到保证,变速箱等其他部位的润滑也能够得到保证,基本达到了热车状态。
到底该如何热车?热车建议:1、环境温度在0℃以上时,可以发动汽车以后立即就走,低速行驶至水温40℃,至于说什么是水温40度,对于不同的车型表现是不一样的,有些带有传统水温表的车型在40度时,水温表的指针会稍微动一动,对于不带水温表的车型,只有水低温报警灯,当行驶到水温低温报警灯熄灭的时候,就可以正常行驶了,低速热车状态下,建议低速匀速行驶,不建议发动机转速过高,更不能大脚油门。
2、北方冬季极寒地区,建议原地热车1分钟,使机油循环正常很多北方朋友会说零下几十度度的时候启动发动机行驶就走,肯定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北方的朋友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原地怠速运转一段时间,使发动机的机油得到初步的加热,打到基本润滑效果,一般来说,建议北方朋友在冬季低速启动后,原地热车一分钟,然后再低速行驶热车。
北方冬季行驶一定要使用低温流动性较好的0w或5w粘度的机油很多北方的朋友不太重视机油的低温流动性,加入的很多都是矿物质的机油,这对于发动机来说是有严重的隐患的,矿物质机油一般都是10w以上,这种机油在发动机低温冷启动瞬间,由于阻力过大,会导致发动机冷启动磨损增加,此外,由于泵送阻力的增加,也会导致发动机能起动阻力过大,在低温下很难正常启动,即使正常启动,也会导致较大的磨损,因此,建议这些车主朋友看一看自己的用户手册,要求的机油,比如用户手册要求30粘度的机油,那么在冬季可以使用0w30或5w30,而不要听信所谓的修车老师傅说你这个机油粘度太低的幼稚说法。
慢速行驶的过程在热车,道理跟原地热车是一样的吗?请大神详细分析讲解下?
我不知道热车30秒是哪来的概念,据我所知日系车发动机是在液态氮的状态下冷却后进行组装,原因是热胀冷缩,发动机热了以后个部件才能紧密结合,而不热车的话有两大坏处,第一就是容易通过燃烧室顺着缸壁流到曲轴箱里,稀释机油,机油性能降低,第二就是冷车状态怠速电脑会自动加大喷油量和转速让发动机尽快达到工作温度,这个时候的喷油量是热车怠速的28倍,如果你热车不够仅仅30秒的话就驱动发动机行驶,喷油量会提高到150倍,这么多油有的部分会增加机油增多的风险,还有部分汽油残留在燃烧室,活塞,进气道里面未经过完全燃烧,增加积碳,尤其直喷,电喷还能在进气歧管冲掉点积碳。所以我建议,热车是必须的,热到你800左右,怠速平稳后在行驶,这样才会对发动机有好处。不能只考虑单方面机油泵喷到个部件的时间来定夺热车时间,仅个人参考意见,不喜勿喷,你可以怠速30秒就走,你甚至可以打火就走,因为车子的使用权归你,你说了算,我只是给一个参考建议.
慢速行驶的过程在热车,道理跟原地热车是一样的吗?请大神详细分析讲解下?
根本不一样,原地热车发动机没有负荷(冷凝造成的发动及变速箱机戒负载)空转。冬季车辆在外面低温冷冻十几个小时发动着就起车肯定负荷加大对整车的磨损加巨(尤其是发动机)最有效的感觉就是原地热车3~5分钟(或者发动机温度上一个格)再起车行驶车辆特别轻,跟冷车起动就走特别沉重感受…
慢速行驶的过程在热车,道理跟原地热车是一样的吗?请大神详细分析讲解下?
我基本天冷的情况下热车1~2分钟,然后等怠速稳定了后,车子再走个5分钟左右就可以正常驾驶了,猛踹也不会有发动机迟滞的情况,这也得看什么车子了,应该大部分车子都这样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