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手动挡好,咋感觉买的人那么少?到底怎么选择,汽车小白,求老司机出来解答?
很多人说手动挡好,但是很多人买车都更倾向于选择自动挡。那到底手动挡好还是不好呢?我觉得吧不能单纯用好或者不好来形容。这就好比我们在聊吃的,排骨他不香嘛?肯定香了。但是有人会说排骨吃多了三高,反倒是青菜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多吃点青菜对健康有益。但是真到了饭点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排骨。而有些人确实是喜欢绿色蔬菜,不喜欢吃肉。
所以手动挡就相当于青菜,大家都说它好,但是不一定都愿意天天吃它。而自动挡就是排骨,都知道肉吃多了不好,但大部分人还是喜欢它的美味。也有一些人确实喜欢青菜,能品尝出那独特的清新爽口。但是偶尔吃一次排骨也挺香。
手动挡好在哪里?它便宜、故障率低、使用成本低。手动变速箱换油基本上是个维修店就能完美搞定,再怎么用基本上不会坏。特别是行驶中你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切换档位,而自动变速箱再智能也无法完全理解你的意图,更别提根据路况提前预判换挡了。
而自动挡的好处就是简单好开,你只需要踩油门和刹车就行。对新手极度友好,特别是如今动不动堵车的情况下自动挡确实更舒服。
我认为手动挡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便宜,省心,如果你不需要这些好处而且你不是特别喜欢手动挡的话还是建议选择自动挡,否则遇到堵车频繁熄火会让你崩溃。毕竟青菜虽然更健康但它真不如排骨香。
总有人说手动挡好,咋感觉买的人那么少?到底怎么选择,汽车小白,求老司机出来解答?
本人总结一下手动挡与自动挡的有趣的如下,希望大家多多补充交流。
手动挡优点:
1、省油。
2、车的价格低。
3、下坡时,制动失效可以用降档的方法实现制动。
4、维修保养费用低,如果我乐意我可以把车开报废都不换齿轮油。
5、下坡的时候可以不用一直踩刹车挂上1挡慢慢走,更安全。
6、车不小心没电了打不着火我可以把车推着,不用过分担心电瓶的使用寿命。
7、停车时候如果担心手刹负担太大可以挂上个挡,充当第二手刹。
手动档缺点:
1、操作动作繁琐,协调性要求高,初学不易。
2、开车没俩月憋火数十天啊,尤其是等红灯时候经常搞的跟交响乐似的。
3、倒车时搞不好还挂不进去倒档啊,急的一脑袋白毛汗。
4、坡起伤不起啊,前怕狼后怕虎,坡起一回跟打仗似的太TM伤元气啊。
5、坡道起步对新驾驶员有难度。
6、一不小心离合没踩到底挡把子这就咔咔咔的响啊就跟上了发条似的。
7、掌握不好加减档时机啊,也很羡慕挡把子晃来晃去的潇洒感啊,可不是蹿车就是憋火啊。
8、熟练驾驶后可以体验丰富的驾驶乐趣,提速更快。
自动档优点:
1、坡道起步不用愁。
2、驾驶动作简单,减少疲劳强度。
3、省却了离合器踏板,不需要手动换挡,只需要使用右脚就可以了。
4、当驾驶技术不熟练时,操作协调性要求不是很高,易于操作,安全性高一些。
5、女士也可以开车了,再也不把司机分老司机、新司机、女司机三种了。
自动档缺点:
1、制造工艺复杂,车价格贵。
2、停车时候到底是挂到P挡熄火还是挂到N挡熄火然后再挂到P挡啊?纠结……
3、下坡时,制动失效是很危险的。(有的车没有一档,二档)
4、被牵引时,由于车辆处于熄火状态,变速器不能有效润滑,所以要低速行驶,且时间不易太长。
5、急加速慢,但有的车有“S”档,急加速就快了。
6、维修保养价格贵。
7、当电瓶电量不足时,不能将车启动起来。
8、初学者,容易将加速踏板误当制动踏板踩,易出现交通事故。
9、耗油量大。
总有人说手动挡好,咋感觉买的人那么少?到底怎么选择,汽车小白,求老司机出来解答?
说一下我个人经历吧!
刚学完驾驶本的时候想买车,整天纠结手动挡还是自动挡,很头疼。
纠结的主要问题如下,
手动挡省油,保养省心,但是不好开,尤其市区,走走停停很累。
自动挡省心,保养费钱,平时费油,但是好开,尤其是市区,走走停停不影响。
其实说到底,纠结的问题在于,不知道适合开哪种。
最后,我本人还是买了手动挡,第一价格便宜,第二省油,当然主要原因是预算有限。同一辆车自动挡要贵一万元。
一开始觉得手动挡可能开不好,其实开着开着越来越熟练,并不困难,即便是市区也非常的轻松,那种随意换挡的快感事无法用语音形容的。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开手动挡的人不会找我借车。相反,我可以开自动。
相反我倒是觉得不会开自动挡,因为没开过啊!
之前的纠结也是这样,没开过,所以不懂。
什么情况下买自动挡?
市区上下班,车价十万以上。当然你要买bbs,也没有手动。
各走各的好,看你适合什么。女的适合自动挡,追求驾驶体验肯定手动。别说自动也有手动模式,那是鸡肋。
也并非手动不适合市区,你看出租车司机,不都是手动。
其实根本问题还是老预算,充足的话,一般自动挡优先,毕竟是主流。
总有人说手动挡好,咋感觉买的人那么少?到底怎么选择,汽车小白,求老司机出来解答?
买手动档还是自动挡得看你的驾驶习惯和操作协调性。选自动挡的人多是因为手动档的车型越来越少了。学驾照的时候学几乎都是学C1的,但是随着手动档车型越来越少,大家对手动档的操作也越来越不适应,主要还是操作时的协调性不好!欧洲私家车手动档占大多数,手动档和自动挡车价差的不多,这个应该和价格关系不大。我再换车还是选手动!
总有人说手动挡好,咋感觉买的人那么少?到底怎么选择,汽车小白,求老司机出来解答?
在中国,手动挡汽车已经从中高端车型上消失。只有一些低端车型还在保留手动挡配置,所以有些时候你想买手动挡,你也买不到。
说手动好,主要是因为手动变速箱构造简单、寿命长,保养费用低。保养正常的情况下,基本上很难损坏。出租车的变速箱几十万公里也不坏,私家车正常保养用到报废也不一定坏,在十几万公里花几百块换一套离合器三件套后基本可以用到车辆报废。
除了耐久性好之外,手动挡汽车可玩性更高。也就是所谓的驾驶乐趣,驾驶员参与性更强。可以随时根据路况、车况的不同随时换档。而自动档变速箱升降档逻辑是死板的,是采集驾驶员的各种操作数据后做出的一个中庸的选择。升降档通过检测节气门开度信号、行车速度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计算后做出的选择。
而变速箱软件升级就是发现BUG,升级就是对换挡逻辑做了优化,例如双离合变速箱刷软件,为了提高平顺性、降低顿挫感就得增加离合器半联动的时间,这是以牺牲离合器寿命换来的平顺性。这点也是自动档变速箱毫无驾驶乐趣可言的一个原因之一,虽然有手动模式可以干预换档,但是与手动变速箱的油离配合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手动挡汽车毕竟是需要我们自己控制档位,控制离合器的。虽然可玩性高,但是在市区保内上下班开车,走走停停、蠕行,这就导致操作次数增加。刚开始是觉得新鲜的,日子久了以后就会发现驾驶的乐趣变成一种“累”。低速行驶,为了控制速度不得不带着离合器,小心翼翼。频繁起停也要频繁踩离合器,红灯起步总是比自动档车型慢半怕。一些带有坡度的路段,起步比较麻烦。这些场景,如果换成自动档车型,简直简单的不要不要的了!松刹车踏板车辆自己缓慢起步,不需要离合器不担心熄火,左脚基本是摆设。而嫌怠速行驶速度快的时候可以踩刹车来减速。红绿灯起步时直接加油即可。市区里手动挡汽车开久了,都会有换自动档的冲动。其实科技发展最终的目的就是解放双手,降低劳动强度与操作的复杂性,从而提高舒适性。换句话说,就是科技让人类变得越来越懒。例如电视遥控器的出现,免去调台开关电源之苦。自动洗衣机的出现,让洗衣服变得更轻松。这些自动机械出现后,可以让人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解放双手,降低劳动强度。现在买车,如果预算允许,应该豪不犹豫的选自动档汽车。手动档汽车虽然“操控感”更强,但是最终这种操控乐趣会变成一种累!虽然手动挡变速箱车型油耗低,但是目前的自动档车型尤其是采用CVT变速箱、双离合变速的车型,其油耗与手动挡变速箱相差无几,百公里油耗不会超过0.5L!
总有人说手动挡好,咋感觉买的人那么少?到底怎么选择,汽车小白,求老司机出来解答?
都说手动挡汽车好,为什么MT逐渐被AT取代呢?-穿越篇
国内大多数汽车用户对于自动挡汽车的概念只是在近几年形成,因为自动挡汽车在这几年中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预算超过10万元已几乎没有手动挡汽车可以选择了。至此很多人才认为自动挡汽车是主流,但仍旧有小部分车主热衷于MT手动挡,因为长期形成的用车习惯已经成为一种偏执的情怀,只是最终都会走向自动挡汽车阵营。这种心态与市场占有率的变化过程,实际在海外汽车市场早已经历,自动挡汽车是从哪年开始普及的呢?
穿越回1939年第一台自动变速箱在1907年由福特汽车发明,不过这台两档变速箱并没有大范围普及,但确实AT自动变速箱的技术研发基础。真正意义的AT变速箱是在1939年由通用汽车集团发明,型号为Hydra-Matic;通用汽车也就是今天为人所熟知的上汽通用汽车的外企,这一车企着实创造过不少神话。
HM-4AT变速箱有4个前进挡,现在看来是非常低的水平,但在当年却是颠覆性的技术。第一台装备4AT的车是奥兹莫比尔轿车,之后装备在凯迪拉克的轿车上;在装车后的十年之间,自动挡轿车的保有量激增数百万台。在1950年前后能有数百万台汽车的国家是很少的,有如此之多的自动挡汽车基本是奇迹;所以这台变速箱被基于极高的评价,为汽车启动电机之后的另一大重要进步。
AT自动变速箱自此成为了北美市场的主流,之后在欧洲市场也大红大紫;目前在北美车市手动挡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仅为个位数,在偏好MT变速箱的欧洲市场也出现了快速的下滑,中国汽车市场也不例外的开始进行手动挡汽车的淘汰。为什么自动变速箱在任何地区,面对不同性格的消费群体都能获得认可呢?原因应有三点。
第一点:用户体验的提升。手动挡汽车的操作比较复杂,换挡需要用左脚控制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之后用手操作档位的升降,最后再松开离合器踏板控制油离配合。在离合器没有助力的时代驾驶一台手动挡汽车,驾驶员的左腿一般都非常强壮;因为离合器踏板真的很重,高频率的换挡就像在健身房的体验相当,驾驶早期的手动挡汽车尤其是货车是高强度的工作。而驾驶自动挡汽车既不用踩离合也不用手动换挡,稳稳持握方向盘即可,驾驶的强度会小太多,用户体验自然会有很大提升。
第二点:驾驶安全的提升。如上所述,驾驶手动挡汽车在换挡时需要手脚并用,那么换挡过程中则只能单手持握方向盘。对于新手司机或在复杂路况行驶的过程中,如换挡动作不够流畅造成车辆顿挫则有车辆失控的可能性;在换挡过程中发生碰撞,车辆也很难通过方向盘快速有效地修正,这会导致诸多危险的情况出现。但自动挡轿车总可以双手持握方向盘,很多人认为自动挡汽车不安全,因为自动挡汽车错踩踏板不会熄火容易导致碰撞;这种心态是标准的杯弓蛇影,少数个例案例导致的事故不足以掩盖自动挡汽车对驾驶安全的提升,仅双手持握方向盘的升级也大大降低事故率。
第三点:传动效率与换挡速度。早期的赛车与跑车多使用手动变速箱,因其依靠离合器刚性结合传动的结构动力损耗很小,指由发动机飞轮带动离合器,再由离合器带动变速箱齿轮组运转,这种组合的传动效率总能高达80%以上。而AT变速箱是利用液力变矩器传动,指发动机带动泵轮旋转,并搅动变速箱油运转撞击涡轮,通过涡轮向变速箱传递动力;依靠液力传动必然会有较大的动力损耗,对于追求性能的赛车与跑车而言并不适用,所以早期这些车型会坚守手动挡阵营,不过随着自动变速箱的技术升级也发生了变化。
图1:手动变速箱传动结构
图2:AT变速箱锁止离合器
以F1方程式赛车为例,其无缝换挡变速箱是类似于双离合的自动变速箱,高端的超跑车以及普通跑车均转型自动变速箱,其类型多为高端AT以及湿式双离合。AT变速箱的技术升级速度非常之快,目前优秀的AT已经能实现高达98%的传动效率,通过单向离合器推动涡轮泵轮刚性结合,在起步瞬间可以让动力损耗低到极致,且换挡速度也能达到毫米级标准。而优秀的湿式双离合则更强大,传动效率普通机型也能达到95%以上,换挡速度会更快。
这些自动变速箱实现了远超手动变速箱的传动效率,同时换挡速度也不是按照秒计算的MT可以相提并论了。正因为自动变速箱有这些优点,所以普通的中低端性能车也放弃了MT,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成为了首选项;而追求平顺与操作省心的消费者,AT仍旧是首选,自动手动挡变速箱在性能与用户体验方面再没有任何优势,不过还有一个特殊的优点:制造成本低。
总结:在乘用车领域手动变速箱已经在快速淘汰的过程中,除少数入门级汽车以外,大部分汽车都会采用AT/DCT/CVT/AMT等类型的自动变速器。不过在商用车领域仍然是MT的主战场,因为这类车并不追求良好的用户体验,只要购车与用车成本足够低即可;但在汽车完全换代为新能源之后,只需要单速减速器甚至不需要变速箱的直驱汽车会成为主流,手动挡汽车终将成为过去式。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原创发布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搬运),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