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HOV车道,该怎么通行?
HOV是英文High-Occupancy Vehicle Lane的缩写,意思是“高容纳量汽车车道”,也就是指车内乘员比较多的车辆专用车道。这是美国人的发明。意在提高通行效率。
这里所说的同行效率并不简单指让路上的车快点通过,而是从更大的方面来考虑的,HOV车道仅允许车内乘员超过一定数量的车通行,如果车内乘员数量不够的话禁止通行。如今路上很多车都是只有驾驶员一人,对于庞大的汽车来说一个人开车使用率肯定不如满员高,所以美国人就发明了这个HOV车道规则,车内乘员达到一定数量后可以行使HOV车道,比如上图表示车内只要有两个及以上人员乘坐就可以行驶HOV车道。
上图是成员三人及以上可以使用HOV车道。以前看过一个视频,美国的公路上最左侧一个车道车辆通行很快,而右侧车道基本上都是蠕行前进,左侧车速高的那个车道就是HOV车道,交警会优先保证HOV车道的同行效率,这样以来你想要更高效出行的话就考虑拼车,多人共乘一辆车。
什么是HOV车道,该怎么通行?
HOV车道是对于我们大多数司机来说是很陌生的车道,有的司机甚至没有听说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什么是HOV车道,该怎样来行驶。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什么是HOV车道,HOV车道又可以叫做多乘员车道,意思就是说我们驾驶的车辆上要有符合一定规定人说的成员,这样你的车辆才可以进入这个机动车道,而据说开通这个车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缓解交通拥堵。个人是没有感觉出这个道路的意义何在,难道就是为了多&$钱?
下面我们在来看一下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在目前有这个专用车道的地方也不多,并且各地方的具体使用规定也不相同,有些地方规定车辆上乘坐人员数量必须是两人以上,而有的地方为三人以上。
如果我们看到道路上有HOV 2+的字样就是车辆的人数必须是2人或者是2人以上。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副驾驶乘坐的人员必须是12周岁以上的。如果不按规定进入会被处以100元的罚款。
进入这个车道也是有时间要求的。跟可变更车道差不多,一般是在工作日的上下班的高峰期内。在道路的地面上或者交通标志牌上都有注明具体进入的时间和要求的人数等。同时进入一个车道还要从虚线处进入。
不能从实线处变道进入,违反了规定会被扣3分。不过HOV车道一般都会被设置在,机动车辆道最左侧,这样可以减少交通干扰让车辆的通行率更高。
CMC车友会,悦之心、悦之行,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国汽车俱乐部旗下组织!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
什么是HOV车道,该怎么通行?
正所谓开车上路道路有千万条,看似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有些路还真是需要注意一点,比如在高速或者一些道路上出现了HOV车道,这个车道是什么意思?通行需要注意点什么呢?
HOV车道是这几年刚刚兴起的,刚刚学好交规的可能学习到过,不过对于一些老司机来说这条道还真是一个新鲜玩意,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走错。所谓HOV车道指的是多成员通道,也就是说如果车上算上驾驶员有两名以上的乘客才可以走这条道,根据相关方面解释这是为了提升道路的通行率,减少车辆同时出行,换句话说如果一辆车能坐得下的话就别开两辆车出来。
如果不是多成员车辆走了这条路会有什么后果呢?后果还是很严重的,基本上是扣3分,罚款100元,对于只有12分的驾驶员来说真的需要注意一下。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这条路针对的是9座以下车辆,而且货车类、皮卡类好像还不能通行,也就是说只有我们的私家车才能通行,这里也是需要注意的。
最后提醒大家还要注意,如果携带12岁以下儿童走这条道的不能让儿童坐在副驾驶,只能坐后排,不过这似乎也是交通法规定的,如果被拍摄到儿童坐副驾走HOV也是会被罚款的这点一定要注意。
什么是HOV车道,该怎么通行?
HOV车道,估计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听说。很多人都只知道潮汐车道、超车道、公交车专用道等,而HOV车道又是什么意思?
其实HOV车道就是共乘车道,简单来说,如果是单人单车,那么不允许进入HOV车道,只有两人以上的小轿车才能够使用该车道,当然公交车和货车例外,同样可以使用该车道。
HOV车道设立的原因就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但实际上在某些城市起到的效果很小,比如道路不算太拥堵或者单人单车通行的比例较高,那么此时HOV车道的设立,对于道路资源的浪费是巨大的。
当然像深圳上海这些经常拥堵的城市,那HOV车道就显得很重要了,如今深圳已经设立了两条HOV车道,取得效果非常显著,以滨海大道来说,按照HOV车道的设计,每小时可以多运送870人。
对于HOV车道应该如何行使,其实也很简单,只要车内乘坐人员为2人以上,一般是在上下班高峰期启用,车主只要在HOV车道虚线处驶入即可。而值得注意的是HOV车道全程为白色实线,也就意味着一旦错过刚开始的虚线入口,那么就进不去了。
另外单人单车不要抱着侥幸的心态进入该车道,因为不单单有高清探头,交警部门还利用大数据推送+铁骑巡查的方式,对违法进入HOV车道的车辆进行查处。按照深圳的规定,一旦被抓拍将罚款300元。
Anywhere anytime,覆盖全国的移动互联网汽车救援网络平台,救援就在你身边,关键时刻显身手!回答车主各类养车用车急救问题,认为有用的请关注并点赞。当需要救援时,无论你在哪里,帮你找到最近的专业的救援人。
什么是HOV车道,该怎么通行?
百度地图都懵逼,借道左转,多乘车道,24小时公交车道,半夜公交车都停运了,竟然还设置24小时的公交车道
什么是HOV车道,该怎么通行?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国内各大城市的交通状况逐渐变成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出行难,早高峰和晚高峰等各种各样的交通问题无限压缩着我们的生活时间,尤其是像北上广地区,明明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却需要提前两个小时出门才能确保咱们工作不迟到,这样的出行占据了我们大量的时间,让大家苦不堪言。
为了缓解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国家大力提倡公共交通的发展,并推出单双号限行、单行道以及同一路段固定时间限行等等一系列的交通措施,试图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但是还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提出HOV车道的处理办法,关于HOV车道,想必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甚至都不知道HOV车道的作用,但是如果咱们没有按照规定行驶在HOV车道内,可能面临3分100元的罚款,接下来我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HOV车道的前世今生。
HOV车道理念最初是由维尔博·史密斯提出,并因此获得“全球成就奖”HOV车道的全称是High-Occupancy Vehicle Lane多成员专用车道,这条车道的目的是仅供两人以上的小轿车或者货车行驶的车道,也称为高容量车道,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道路的使用率,缓解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问题,并通过此举降低路面上行驶的交通工具。
HOV车道的特点;
1、效率高,HOV车道可以让单位车道内尽可能多的容纳出行的乘客,就好像咱们家里面安装的宽带,理论带宽是100M,实际使用的才是50M,有一半的损耗在里面,所以咱们就需要充分利用这多余的部分,以此获得更好的效果。
2、减少拥堵,以一个公司为例,早晚高峰期下班的上下班的人数为100人,每一个公司成员都有一辆车,这间公司的汽车保有量为100台,上下班时会有100辆车来来往往,但是每台车最低乘坐标准是5人,如果这100人拼车的话,上下班来往的车辆将缩减为20辆,如果扩散到整个社会上来说的话,每台车都能尽量满员行驶的话,每天道路上的车辆将缩减80%,这一数据是相当惊人的。
3、灵活性更好,为未来交通发展预留更大的空间,很多城市的发展都受限于道路的拥挤,道路两旁全是住户,很难拓宽道路,而HOV车道在道路设计之前就预留足够的使用空间,一旦道路拥挤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将HOV车道直接变为普通车道,可调控性更好。
国外HOV车道的行驶限制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对于HOV车道的使用车辆类型有着明确的规定和人数限制,这些车辆在使用HOV车道之前不管车辆的性质如何,都必须向当地的交管部门申请、审批,获得许可之后,并在车体上张贴HOV标识,才被允许合法的行驶在HOV车道上,并且规定车速不得低于72km/h。
当国内开始引入HOV车道的理念之后,主要的推广方式就是在道路的最左侧位置用绿线专门隔离出一个车道,并在地标和路边的指示牌上明显的注明该车道的行驶规定和意义,用来提醒咱们广大的驾驶人员,国内的HOV车道规定HOV车道的启用时间为上午6:30—8:30,下午16:30—19:00,主要是为了错开早晚上下班的高峰期。
国内HOV车道的通行要求:9座以下(不含9座)的小型或者微型客车,行驶在HOV车道时,车上的乘客数量必须在2人或者2人以上,违反规定将处以100元的罚款,在切换到HOV车道时,不得实线变道,否则处以100元并扣3分的处罚,所以各位车主千万注意,车辆行驶在HOV车道时,车上包括自己必须要有两名以上的乘客才行。
如何识别HOV车道在距离HOV车道200米、100米、50米的位置,分别设置了提示牌,上面标明了HOV车道使用的时间、适用车型以及相关规定,在地面也会有相应的标识提醒车主,一般写有很大的绿色“HOV 2+字样”。很多车主朋友一定会疑惑交管部门是如何判断车内的乘客人数的?其实交警叔叔早就想好了“三合一”的应对方法,那就是高清探头+大数据推送+铁骑巡逻的组合,所以各位车主朋友还是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试图在不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行驶在HOV车道内。
结语HOV车道提出的理念是非常好的,那就是在同一路段,行驶车辆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更多的乘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路面上行驶的车辆,继而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说,那就是交管部门鼓励咱们乘客拼车,但是受限于前段时间滴滴司机做出的不良社会影响,HOV车道理念的完全普及将是漫长的过程,如果咱们在不超载的情况下车内乘客至少需要两名以上,才可以行驶在HOV车道上,否则将面临100元或者3分100元的罚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