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车时,有的人坐在驾驶位的时候自己的头会碰到车顶,但把座椅调到最低又看不见汽车前盖,应该怎么办?

刚看到这个题目觉得奇怪:坐在驾驶位头都能碰到车顶说明驾驶员个头不低,但是座椅调低后视野又受到限制,似乎有点矛盾啊,因为一般来说都是个子矮的司机调低座椅后才会出现视野受限的情况。如果真存在这种情况估计这辆车应该是下面这种造型:

其实细看问题才发现题主所说的是看不到汽车前盖,这下算明白了,很多人开车时喜欢坐高一点,尽量能看到发动机盖,这样更容易掌握车头位置,当然有些老司机也喜欢坐高一点,并不是怕把握不住距离,只是他们喜欢更好的视野。由于现在汽车的设计坐在车里很难看到发动机盖了,因此只能尽量坐高一点才能勉强看到一部分发动机盖。这样以来确实会出现题主所说的情况。我觉得可以尝试这几个方法:

1、座椅后移

车顶从挡风玻璃开始越来越高,座椅适当后调头部空间会适当增加,但是这个方法不适合新手,因为过于靠后的话对新手来说很难把握住车头位置。

2、座椅靠背后仰

汽车座椅和车顶之间垂直方向上距离最短,座椅靠背后仰可以缓解头部空间,但是同样不适合新手。

所以说如果你是新手的话只能慢慢适应,因为还没有太好的办法既照顾到车头视野还同时照顾到头部空间。

在开车时,有的人坐在驾驶位的时候自己的头会碰到车顶,但把座椅调到最低又看不见汽车前盖,应该怎么办?

问得这么复杂,其实就是最基本的调座椅的问题。调座椅是上车安全三件事中的第一件事。一般来说,我们坐进一辆陌生的车里,第一件事就是调座椅(如果是自己的车,座椅可能是调好的,没有动的话不用每次都调)。

调座椅有什么原则呢?简单来说,就是“两拳一腕”。
  • 第一拳:头顶与车顶有一拳的位置。题主描述的头碰到车顶位置太高了。

  • 第二拳:腰与肩靠在椅背上,右脚备在刹车踏板上,膝盖与方向盘转轴一拳左右即可。

  • 一腕:两臂自然向前伸直,手腕能搭在方向盘12点位置(手动挡以离合踩到底为准,腿微弯)。

至于题主所说的把座椅调到最低看不见汽车前盖,这个不能作为调座椅的一个参考。只有我们静止的时候,才会观察那么近。而开起来的话,视线要尽可能往远看、往前看,如果只观察汽车前盖那一点点,驾驶起来是非常不安全的。

咱们调座椅时主要参照前面所提到的两拳一腕即可,不用纠结那么多哈。易陪练祝大家一路平安!

我是易陪练,倡导安全驾驶、文明驾驶,教给小白司机《预见性安全驾驶》的实用技能。喜欢请关注、交流哦~

在开车时,有的人坐在驾驶位的时候自己的头会碰到车顶,但把座椅调到最低又看不见汽车前盖,应该怎么办?

我猜你开车肯定是这样的

或是这样的

这时候你只需要把座椅后调,保证右腿可以自由弯曲就OK,这样在发生事故时可以起到缓冲,不至于加重膝盖受伤。

座椅调节完,你再把靠背后调,给头部预留一些空间,不要怕看不见汽车前盖,不影响自己日常的行车就行,开车也没人看前盖,看路就行了。

(回答如有错误,希望大家评论指正哦)(Ps.图片来自于网络——易车号:AMS车评)(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在开车时,有的人坐在驾驶位的时候自己的头会碰到车顶,但把座椅调到最低又看不见汽车前盖,应该怎么办?

题主可能对调座椅有些误区,为什么要以能否看见引擎盖为标准呢?(别说是驾校教的,根本不靠谱)

我开了十多年车,发现所有新手几乎都喜欢把座椅调得又直、又高、又靠前。但我能理解这种心理,毕竟我当年刚学车啥都不懂时也是这么过来的。一般新手人的想法是,坐得太靠后就感觉看不到路,没有安全感,再加上教练车都是轿车,视野高度比你学车之前骑车和走路要低矮得多,只有眼睛离挡风玻璃足够近、头顶足够高,心里才踏实,甚至恨不得坐到车顶上开。

实际上,坐姿太高太靠前不仅对行车安全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反而有损自身安全。

1.把座椅调得更高、更靠前,对实际视野的提升是很微薄的,纠结能否看见引擎盖没有意义。因为你行车时要看的是更远的位置,而不是车前那一亩三分地。另外,车前方的道路和固定物体都是由远及近的,座椅高低对远方视野没有实质性影响。要知道,座椅调节的设计本意是为了让不同身材的人都能找到一个安全、舒适的位置和坐姿,而不是让最矮的成年人都能把头顶到车顶。

2.对于新手和一些虽然驾龄很长但驾驶技术和意识严重欠缺的人来说,真正的安全隐患在于视野本身,而是你对视野内出现的东西能否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的反应。换句话说,就是对危险视而不见。这才是最可怕的。一方面是因为经验不足,对于防御性驾驶没有概念;另一方面是因为驾驶的基本操作还不熟,大部分注意力都用在控制油门、刹车和方向盘上了,比如如何适速跟车、直道如何不跑偏等,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精力关注路面情况了。记得刚学骑自行车那时候,很多孩子为了扶稳车把一直低头看着前轮,而不敢抬头看远方的路,很多汽车新手也普遍存在这个问题。所谓驾驶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不是说他的视野和视力好,而是他的安全意识到位,知道什么时候该看什么地方,什么路况该注意什么问题。

3.开车坐得太高太靠前还有个危险在于气囊。发生正面碰撞时,身体会因为巨大的惯性猛然前倾(虽说有安全带预紧,但身体还是会有一定幅度的前移),如果你的坐姿离方向盘太近,就很可能被高速弹出的气囊打成重伤甚至致命。安全气囊在碰撞瞬间只要几十毫秒就能弹出并充气完毕,这种速度的气体膨胀已经可以叫做“爆炸”了,网上很多视频都演示过,安全气囊可以把西瓜轰成渣,可以把一个钢圈轮胎弹出近10米高……所以,安全的驾驶坐姿,反而是要在手脚能够轻松操控方向盘和踏板的前提下,把座椅尽可能往后调,靠背也不要太直,避免方向盘离身体太近。别小看这区区几厘米的缓冲空间,它足以保证你的身体在气囊充气完毕后再撞上去。

那么,座椅到底该怎么调呢?我来说说我的观点吧:

1.靠背角度——基本上以自己舒服为准就行了,但注意头颈部不要接触头枕。要知道头枕是安全配置而不是舒适配置,它是在被追尾的瞬间保护头部防止颈椎被惯性甩断用的。

2.座椅高度——在不会被方向盘或仪表盘挡视线的情况下越低越好(不要以能否看见引擎盖为标准,没有意义),只要能看到车前方2米左右的位置就足够了。

3.座椅前后——在保证油门踩到底时膝盖只是微曲的前提下尽可能靠后。

4.方向盘前后——双手在方向盘上模拟一下交替打方向的动作,在保证方向盘上每个位置都顺手的前提下,尽可能远离方向盘,尤其不要抱着方向盘看车。

5.方向盘高低——低不要蹭到大腿(建议与大腿相隔10厘米或1拳),高不要遮挡仪表盘。

在开车时,有的人坐在驾驶位的时候自己的头会碰到车顶,但把座椅调到最低又看不见汽车前盖,应该怎么办?

这是汽车设计的原因,换句话说,在汽车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让驾驶员通从车厢内部看到机舱盖,来分辨车辆与前方物体的距离。很多车型就算您把座椅调整到最高,也是看不到机舱盖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必须能看到机舱盖才会开车,其实这都是个人习惯和心里素质,以及驾驶技术不够娴熟造成的。首先,有些车确实能看到机舱盖,但是您不可能看到前保险杠,尤其是事拐弯的时候,前保险杠的两个角,是最容易发生剐蹭的地方,即便您能看到机舱盖,也需要对距离有一个提前的心里预知,然后才通过方向盘调整车头的角度。所以,我们开车主要靠对车辆的了解、经验、以及“车感”。看不见机舱盖,没什么有效的解决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克服自己的心里,改掉这种习惯。驾驶技术娴熟的老司机开车基本都靠经验和感觉,如果您对车辆前方的距离判断不准,起初可以先找个没人没车的地方练练。在车辆前方摆放一个物体,然后用您的觉得安全的距离停下,下车看看车辆前方离这个物体还有多远,然后在上车看看车内的视角和距离,反复练习几次,我想这种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而且要知道自己的车辆大概有多长多宽,还应该知道自己的车辆都需要注意什么。比如尺寸比较大,轴距比较长的车,尤其是在道路比较窄或者行人比较多的地方,在拐弯的时候要多加注意。老司机有句话叫做:左拐拐大弯,右拐拐小弯。防止内轮差比较大,而剐蹭到行人或者车辆。岩哥的观点:开车主要靠经验和感觉,尽量不要依赖否个配置,也最好不要又必须看到机舱盖才会开车这种情况,至少要对自己的车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开车时集中注意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我是岩哥,如果您有关于汽车方面的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记得关注我呦!

在开车时,有的人坐在驾驶位的时候自己的头会碰到车顶,但把座椅调到最低又看不见汽车前盖,应该怎么办?

连续答题184天

从题主的提问来看,是受到了驾校“应试培训”和网络“键盘专家”本末倒置的驾驶调整方法误导!

驾驶车辆,90%以上的道路信息采集来自于视觉,还有一部分靠的是听觉、嗅觉与身体的感应。

汽车车身的覆盖性(包裹性),给驾驶者带来了无法避免的驾驶盲区,驾驶座椅的高低,无论进行怎样的调整,驾驶盲区都无法避免!

更为关键的是,驾驶座椅的调整,坐的高并不能实现驾驶视线看得“远、宽、全”的视觉扫描需求!

为了达到最佳的驾驶视野,座椅的调整需要以高度为主的同时配合靠背的角度协调,调整到视线可以在前窗及侧窗剧中观察车外空间的位置,已达到高低兼顾的最佳观察范围,并且在调整到这个合理的位置后,你会发现观察内后视镜与外后视镜时,视线上扬与下垂的角度均等!(极少数身材的驾驶者忽略)

由此可见,座椅高度位置的调整以驾驶视野为准,坐的高未必看得远,而坐得低必会加大驾驶盲区!

务必弄清是因为驾驶位置是根据驾驶视线的需求合理调整,因而得到了所谓“头顶容纳拳头”的空间,而不是因为头顶容纳了拳头的空间得到了最佳行驶视线!

况且现在的车型天窗的配置普及之广,如果以头顶容纳“拳头”来确定座椅高低位置的调整,那么到底是以顶棚还是天窗为标准进行衡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