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启动怠速1200,一分钟就恢复到800多,是什么情况?
这是正常情况,当发动机启动时ECU会检查水温传感器的信号,如果水温低就会启动快速暖机程序,具体表现就是发动机转速提高,主要作用如下:
1、提高转速,让进气气流更强以便增加燃油雾化程度
因为低温时汽油不容易雾化,而怠速工况进气气流小更不利于汽油雾化,所以提高转速可以带来更强烈的进气气流,提高汽油雾化程度。
2、让三元催化器快速升温
现在的汽车都有三元催化器,装在排气管前段,用来处理尾气里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三元催化器需要在一定温度下工作,所以冷车启动时ECU会推迟点火,让汽油燃烧变慢,这样以来尾气温度就升高了,可以更快加热三元催化器。
所以说冷车刚启动时怠速高是正常现象,一般几十秒或者几分钟怠速就会下降,具体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关。
汽车启动怠速1200,一分钟就恢复到800多,是什么情况?
汽车启动怠速1200,一分钟后就恢复到800~900左右,因为现在汽车发动机科技含量高,有热怠速,当冷车启动后在1200转的情况下,数分钟后掉到800转左右。
汽车启动怠速1200,一分钟就恢复到800多,是什么情况?
怠速启动转速升至1200转随即缓慢降低-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后,对于「原地热车」的不合理性就能真正理解了。
汽车长时间停放之后会让发动机和防冻冷却液的温度降低,标准会达到与气温相同;这个温度标准不论是多少摄氏度都被定义为“冷”,再次启动发动机则叫做“冷启动”。冷的反义词当然是热,对于燃油汽车的内燃式发动机而言,热的温度标准是100℃左右;这是防冻冷却液的正常标准,冷却液有两个循环模式。
图1:小循环
图2:大循环
小循环是冷却液只在缸盖流动,流动过程中吸收做功产生的热能以升温;在温度达到节温器石蜡融化的标准之后(范围普遍在80-92℃),石蜡融化则打开节温器的大循环水道,冷却液开始从车头的散热水箱里开始进行循环。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设计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要快速的让冷却液升温,只有达到内燃机的“热”标准之后,发动机的动力才会最强、油耗也才能最低。反之在低温和升温阶段中,动力会下降、喷油量会增大,所以就要设定出一种方式,能够在车辆启动但司机没有开车之前加速加热冷却液。
加热冷却液的方式就是「升高怠速转速」!
转速是什么意思燃油汽车的转速指发动机曲轴每分钟旋转的次数,用【RPM】(每分钟转速)标注;比如怠速800rpm就是指曲轴每分钟转800次,冷启动升高到1200rpm就是每分钟转1200次。而汽车使用的都是四冲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是曲轴转两次做功一次——做功的概念是燃烧燃油产生热能,再将热能通过机械结构转化为机械能(动力),转化之后的概念叫做“扭矩”。
- 标准怠速 800÷2=400
- 冷车怠速 1200÷2=600
这是做功次数的差值。
但是区别不仅仅是每分钟做功的频率这么简单,不论自然吸气发动机还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平均1200rpm以内的低转速区间里,都是转速越高进气量越大;自然吸气发动机平均在4000转以内都是转速越高扭矩越大,涡轮增压机则能在平均1500-4000rpm区间维持最大扭矩。实现最大扭矩的基础是以与排量标准的进气量吸气和按照空燃比喷油,自然吸气做大到但涡轮增压能做到,这是个知识点、了解一下就好。
重点:低转速区间的转速越高进气量越大, 喷油量理论上会按照14.7:1的空气燃料比(空燃比)喷油,也就是说转速越高实际喷油量也越大;那么冷车怠速1200rpm的每分钟600次的做功,每一次做功产生的热能也会大于800rpm的单次做功标准——说白了就是单次做功产生的热能多,每分钟又多出200次,那么产生的热能就会让低温的防冻冷却液以更快的速度升温。
- 低转速 文火煮水
- 高转速 武火煮水
这样解释肯定能明白了。
冷启动提高转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产生的热能,最终是要实现在相同时间内让冷却液快速的升温,快速升温是为了让内燃机达到“热车”标准。否则如果用标准怠速的话,假设司机启动车辆后不去正常驾驶,单位时间喷油量就有可能升高一倍;长期养成这种驾驶习惯则车辆的油耗就会很高,之后对于车辆的评价也会变差,所以车企才有必要去这么设计。
怠速升高加速热车与「原地热车」的关系分析【热车】一定是升温的效率越高则越好,而转速越高热车就会越快,那么应该怎样热车才能最快呢?
答案当然是进一步提高转速,不过怠速转速不宜更高了,否则噪音会很大、用车体验会变得很差;所以低温冷启动的怠速往往只是1200rpm左右,这是个尚可接受的标准。那么想要高效率的加热冷却液,正确的方式就应该是启动车辆之后,做好准备工作就开始正常驾驶;因为正常驾驶的平均转速至少也得在2000rpm左右,单位时间产生的热能显然要高于冷车怠速很多,冷却液升温的速度就会很快。所以不应该原地热车,而应该启动之后正常驾驶来热车,但是会伤车吗?
两个知识点:
- 健康转速区间
- 润滑系统
很多司机认为冷启动之后就去驾驶,偏高的转速会加大发动机的磨损;这个观点是对的,但是不能这么解释——因为家用代步汽车的司机的驾驶风格很保守,很少会将转速拉升到红线区,也就是平均5500-7000rpm区间,横拉升到三四千转就了不得了。
而这个转速范围不论对于热车还是冷车时的内燃机而言,都是个连“热身”都不算的低转速;在没有用红线标注的转速区间内都属于健康转速,转速越高磨损越大是事实、热车是也不例外,您会将转速拉升到多少呢?我们正常冷启动之后来几次5000rpm左右的加速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大不了。
「润滑系统」和一般司机认为的原地热车是“为了有效润滑”是非常矛盾的,因为综合“冷启动怠速升高”就很难认可这种错误的说法;如果说冷启动之后的几分钟内都没有有效润滑的话,冷启动主动提高怠速转速就是胡闹了,因为无有效润滑状态升高转速可以让发动机运行一两个小时就报废掉。
所以冷启动能升高怠速的前提一定是润滑系统已经完成建立,此时的润滑是绝对的正常标准;毕竟机油泵是由高转速的曲轴带动运转,800rpm的怠速转速也可以形成标准甚至更高的油压。这就是怠速转速要升高的原因,简而言之就是为了快速加温,原地热车实在没有必要性。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汽车启动怠速1200,一分钟就恢复到800多,是什么情况?
这是发动机热车程序控制的结果!
任何发动机在冷车启动时,都会进行快怠速热车程序,等到发动机水温达到设定温度以后,会降低到正常的怠速,通常在800转左右,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有些特殊的发动机怠速转速更低,比如水平对置发动机最低只有580-650转/分。低怠速自然会获得更低的油耗。
发动机冷车快怠速的目的- 1、迅速增加发动机温度,以减少磨损
发动机基本上是由金属材料构成,金属材料存在着热胀冷缩现象,因此,为了减少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发动机的各个零部件的匹配间隙必须要按照热车状态设计,毕竟热车运转占整个发动机运转98%以上。但是相应的,在冷车时,发动机的零部件见习就会出现不匹配的情况,磨损会增加,实验证明发动机冷车运转时所的摩损是热车的5倍以上。而为了减少磨损,必须尽快使发动机升温。
- 2、使发动机机油尽快达到最佳的润滑温度
发动机机油存在着冷凝现象,虽然现代的合成机油里加入了一定量的抗冷凝添加剂以保证低温流动性,但是低温流动性好不等于机油达到最佳润滑效果,发动机快怠速热车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尽快使机油达到最佳润滑温度区间40℃~100%,只有在这个温度下,机油润滑效果最佳,磨损最小。
- 3、使三元催化器和氧传感器迅速升温,以降低排放
三元催化器是发动机外最重要的空气净化装置,其工作温度在400~800℃之间,氧传感器的工作温度也要超过300℃,低于这个温度,催化剂将无法有效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排放增加,发动机启动高怠速运转可以增加发动机输出功率,提升尾气温度,使三元催化器和氧传感器迅速达到工作温度,降低排放。
- 4、使发动机尽快升温,降低积碳
发动机在低温下运转时,属于加浓喷射过程,混合气最多可以达到正常运转的两倍以上,油耗增加积碳自然也会增加。而在发动机低温时,也无法处于闭环控制,混合气无法更加精确的控制,这也会导致积碳增加,因此,冷车启动以后通常都设计有热车程序。
如何对发动机进行热车很多人对热车这个问题搞不清楚,也有很多老司机认为热车必须原地熱透,实际上,现代的电喷发动机不需要长时间原地热车,很多车企在说明书上都明确要求:发动机启动以后应该立即就走,低速行驶,不要原地怠速。
实际上发动机原地怠速热车和低速热车的差别主要有三个:1、低温行驶时,发动机机油润滑能力差,转速高、阻力大行驶感受不舒服
2、原地长时间怠速热车,发动机升温慢,达到正常水温时间变长,而发动机在低温行驶导致积碳增多。
3、北方冬季行驶舒适性变差,因为低水温时暖风无效。
正常的热车程序:发动机启动以后,建议原地运行30秒,等到机油到达发动机各个润滑部位以后,低速行驶,等到水温达到53摄氏度或者水温灯熄灭以后,就可以正常行驶了。
汽车启动怠速1200,一分钟就恢复到800多,是什么情况?
这种情况一般在冷车启动的时候比较常见,汽车冷车启动的时候,都会加大喷油量,使发动机尽快工作到最佳温度。
特别是是冬天很冷的地区,冷车刚启动的时候,怠速2000转都有可能,怠速1200转一般气温冷车启动也有,启动后20秒左右就会变成1000转,一分钟这样就到达800转了。完全热车后,怠速转速一般在650左右。△冷车启动怠速1800转左右
具体怠速多少看车型,因为有些车怠速1000转,有些650转,有些750转等,设计不一样,怠速多少转也不一样。
冷车启动怠速高额目的就是为了使发动机尽快达到发动机工作温度,也就是水温95度左右。
如果是热车启动的话,基本上怠速转速不会超过1000转,因为热车启动,发动机无需热车到最佳工作温度,所以怠速基本上维持在750转这样。△冷车启动15秒后怠速1400多转
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所以无需担心,放心使用即可!只要是内燃机冷车启动,前一两分钟怠速转速都挺高的。天气越冷,发动机冷启动的怠速转速高的时间越久。没去过大北方所以那边冷车启动要多久达到正常转速不是很清楚。
反正南方0度的话,要达到正常转速,差不多要2分钟的热车时间。一般水温在60度以上,怠速转速基本上就平稳下来了。△怠速一分钟后转速1000转,水温上来一点了。
而且冷车启动的时候,发动机的噪音也是相对较大些,一般热车后噪音就下来了。因为停车久了,大部分机油流入了油底壳,所以冷启动的时候,发动机的顶部润滑不到位,所以噪音相对会大一些。一般属于正常情况。
还有冷车启动开空调的话,怠速转速也会高处许多,一般搭载可变排压缩机的发动机怠速变化小点。△正常怠速转速650转左右,水温77°!
总之,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情况就是使发动机尽快达到最佳工作温度。
汽车启动怠速1200,一分钟就恢复到800多,是什么情况?
汽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从过去老旧车怠速高,升温慢的状况相比,这的确是一大进步!
记得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汽车技术还相对落后,汽车刚启动时怠速相对较高,只有让发动机多运转几分钟,怠速相对稳定之后,才可以完全让发动机进入正常怠速状态。
而如今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深入到了汽车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汽车上引入中央控制单元(ECU)之后,使汽车各种工况的过渡,衔接调整,配置就更加精准、方便、快捷了。
汽车引入中央控制单元(ECU)之后,发动机从静态进入启动状态,中央控制单元(ECU)就直接让发动机进入快怠速状态(或称高怠速状态),此时的高怠速转速大约就在1200(转/分)左右,冬天时转速会再高点,ECU完全保证点火质量,此时发动机的油、气在中央控制单元(ECU)的调节下,均较完美地配制出最佳浓度的混合比,使发动机能够在短短一分钟,甚至几十秒之内快速升温到能够让怠速(800转/分)平稳运转的温度,从而发动机可以稳定地在800(转/分)的状态下运行,直到投入使用。基本情况应该就是这样。
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