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到底发明了多少像纳粹钟那样的黑科技?
二战期间,哪个国家黑科技最多,德国说第二,英法美苏日不敢说第一,比如V1、V2弹道导弹、150米长的V3巨炮、1发炮弹重2000公斤的卡尔重型臼炮,但是有一样武器无比神秘和令人恐惧,而关于这件武器的绝大部分信息都被封锁和销毁,这件武器就是纳粹钟。
有人说是一种反重力设备,高5米,直径3米,钟内有两个相反的旋转圆柱,柱子里有一种特殊化合物。
它的周围有很多发电站和冷却塔,德国估计用很多发电站给它供电,但是具体怎么样,世界上知道的人太少了。
关于纳粹钟的具体资料太少了,所以后来的人根本不知道纳粹钟的作用是什么,而且参与研究的人员也没有公布,在德国投降之前,已经把关于纳粹钟的资料全部销毁。
因为几乎没有证据证明有人真正地看过纳粹钟实体,所以后来的很多研究者对德国的这个实验有很多的说法,甚至很多人怀疑它的真实性。
纳粹钟真实性有待参考,下面我们来看看德国正经研究过哪些黑科技。
一发炮弹重2吨的卡尔重型臼炮为了对付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从1935年起,投入新型臼炮的研制,在一开始的计划中,预想方案有一个地方非常夸张,那就是研制出800毫米火炮,发射的炮弹重4吨,但这个方案直接被军方否定。
后来德国莱茵金属公司重新制定制造方案,最后研发出卡尔臼炮,该炮口径600毫米,可以发射重达2000公斤的超重型炮弹,直径为60厘米,根据装弹量的不同,最大射程在3~4公里左右。
1939年进行了射击试验,到1940年成功进行了全流程的操作实验,该炮以卡尔贝克将军命名。
后来害怕跟不上战争的进度,在贝克将军的监督下,6门卡尔臼炮在1940年到11月至1942年顺利交付。
这六门炮都有一个独特名字,1号炮是亚当,2号炮“夏娃”,3号炮“托尔”,4号炮“奥丁”,5号炮“洛基”,6号炮“提尔”,这6个名字充满北欧生活色彩呢!
1941年5月,1-4号炮开始为巴巴罗萨计划做准备,和相关部队主攻乌克兰的利沃夫等地方,给苏联造成很多杀伤和威慑。
1942年2月,德国又带2-3号炮,准备对塞瓦斯托波尔进攻,同样也给对方造成很大伤亡。
德国的6门卡尔臼炮给苏军造成巨大伤亡,所以战争结束后,美国缴获了2号和4号炮,6号被苏联缴获,其他的炮具体情况不明。
世界第一款弹道导弹-V2导弹德国纳粹在二战期间研制V1、V2导弹,这两款导弹是现代火箭导弹的先驱者,当时英国听到德国研制时,每天都坐立难安。
德国给两款导弹的命名时,特意把它们叫作Vetgeltungs,在德语中的意思是“报复者”,德国在一战落败后,被英法苏压榨、分割,德国十分不甘心,而V是这个单词的首字母,这就是海峡两岸的英国睡不着的原因。
V1导弹最早诞生于30年代中期,这是一种巡航导弹,但V1导弹的轰炸效果不是非常的理想,比如它的射程只有240公里左右,而且巡航速度很慢,每小时时有600公里左右。
所以在1944年9月8日,纳粹德国看到V1导弹没有发挥出多大的有效杀伤,于是他们开始把V2导弹投入战场。
V2导弹也是诞生在30年代,V2研发项目主要负责人是冯布劳恩,这个人后来加入美国NASA,主持设计阿波罗4号运载火箭土星5号,在1969年7月,首次达成人类登陆月球的壮举。
V2导弹是现代弹道导弹的鼻祖,它以液体燃料为能源核心,点火之后,燃烧的液体会让V2导弹开始加速,在火箭高速上升到4.8万米高空时,虽然燃料烧尽,但因为初速度和惯性仍然存在,所以导弹会持续上升到8.8万米的高空。
V2导弹不像V1采用巡航式的投射方式,它采用高抛弹道,V2导弹垂直推到极限高度后,会按照抛物线的原理,加速向地面坠落,落地的速度可以达到2700公里每小时,V2长度14米,可以负载1000公斤的弹头,可以攻击300公里外的目标,在德国投降之前,德国总共生产6000多枚V2导弹,其中大部分用于空袭英国和荷兰。
从1944年6月13日到1945年3日,短短的10个月,德国共发射1.5万枚V1导弹和3000枚V2导弹,共造成3万人丧生,同时摧毁了很多的建筑物。
150米长的V3超级无敌巨炮V3不是V1、V2的升级版导弹,而是一种超级大炮,V3总重量高达1430吨,如果要操作这款巨炮,需要600个人一起合作才能正常使用,相对于V1、V2导弹,V3巨炮使用火药推进的长距离投射武器。
V3炮口径150毫米,炮身长150米,每小时能发射600枚炮弹,炮弹初速每秒1500米,可以将200公斤重的炮弹,发射到165公里的地方,当初希特想利用这款巨炮英国伦敦,于是纳粹也把V3称为“伦敦炮”。
V3巨炮说白一点就是多节远程火炮,而这种火炮不是德国专利,早在二战前,法国就研究过,但是技术难度太大了,所以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而在希特勒上台之后,非常喜欢研究这种黑科技,所以经常跟一些武器工程师讨论,德国纳粹有一名昆达的工程师,曾向希特勒推荐了这种多节式远程巨炮,他表示这种炮可以打到英国伦敦,希特勒马上批准他投入研究。
建造V3的有很多难题要攻克,第一个难题就是选址,为了可以打到英国伦敦开爆的发射基地,选在法国加莱地区,可这片地区属于盟军的轰炸范围,安全得不到保障。
为了保护大炮安全,德国不得不修建厚达6米的混凝土工程,而这个工程耗费非常的巨大。
到1943年5月,V3的射程也仅有10公里,想要炮击伦敦难度非常大,到1943年9月,同盟军发现了V3巨炮的发射基地,马上派出大量的轰炸机轮番轰炸,而英国直接动用了5吨的超级炸弹进行攻击,经过一系列的轰炸行动,该基地遭到重创,后来该地区被同盟军解放,该基地无法正常使用。
除了加莱地区,德国还在波罗的海沿岸建一个v3的发射基地,这个基地的建设进度缓慢,但几乎没有受到同盟军的打击。
到1944年初,该基地已经进行2万次各项实验,射程也提高到150公里以上,虽然这个射程还没有打到伦敦,但让工程师们看到了希望,遗憾的是到1949年5月8日,德国投降V3项目终止。
把海洋部分地区变成沸水的太阳炮太阳炮实际上是一面巨型轨道镜,通过聚焦阳光灼烧地面上的目标,二战期间,德国曾希望使用这种武器摧毁敌方城市,或者将海洋部分地区变成沸水。
1930年著名科学德国的著名火箭科学家奥伯特,曾经提出一个设想,将一个100米的巨大反射镜架到太空中。
将阳光反射到地球上,从而让农作物可以享受更多太阳的照射,还可以让城市得到充分的光照,可以节约更多电力,这个出发点非常好。
但当德军知道这种设想后,他们想发明太阳炮,想把一个足够大的巨型反射器发射到太空,然后把太阳的能量进行聚焦,使太阳的能量集中在一个预定的目标上,让太阳灼烧目标。
看到这里,很多人是不是想起小时候我们用放大镜烧纸、点火柴的趣事。
如果可以研制出太阳炮,那么德军就可以利用这种设备,摧毁敌军不是在地面上的武器装备,但是梦想是美好的,而就给德国纳粹的时间不多了,二战一结束,这个专家就被美国抓走了。
“希特勒隐形战斗机”~Ho-229德国在一战战败后,因凡尔赛条约限制德国军备与飞机,而当时的德国便成立了滑翔机俱乐部,偷偷来训练飞行员,而霍顿兄弟也在俱乐部里。
在二战前,霍顿兄弟对飞翼滑翔机已经有一定的研究,到1943年德国空军元帅发出一份关于轰炸机的提案请求。
这个方案就是著名的“3x1000”,该轰炸机要实现可以以1000km/h时速、携带1000千克炸弹、飞往1000公里的目标点,而且可以攀升到1.5万米的高空。
霍顿兄弟认为飞翼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于是他们提出自己的飞翼方案,德国空军很快接受方案,但后来德军空军还要求他们在飞机前部,增加两门30毫米的机炮,他们认为该机型也可以作为战斗机使用。
1944年3月,在H.IX-V1滑翔机试飞成功后,就开始 Ho 229V2原型机的设计,这款原型机具有弹射座椅和一个减速伞,搭配两台Jumo004B涡轮喷气发动机。
1945年2月2日,Ho229V2原型机在奥拉宁堡进行首次试飞,效果还不错,但过了两个星期,Ho229V2进行第三次试飞出现意外,一台Jumo 004发动机失火停机,最后飞机在飞机场边界外坠毁,飞行员因撞机从飞机上摔下去,因为受伤严重,两周后去世,而另外一台的原型机,也在第二次试飞出现意外损坏。
Ho229 V2遇到意外,但是德国没有放弃这个项目,于是又开始Ho229 V3的研发设计,V3的外形更加大,机翼还加装两门MK108 30毫米机炮,而发动机改为Jumo004C型,推力提高10%。
但是Ho229最后还是没有飞起来,1945年4月,美军找到V3研发制作工厂,直接把最完整的V3原型机带回美国研究。
1、除了上面的这些黑科技,德国还有著名的鼠式坦克,长12.14米,3.67米宽和3.66米高,重达188吨,拥有两门火炮,可以没有出现在二战战场。
2、古斯塔夫巨炮是德国时期由克鲁伯制造的超重型火炮,该火炮口径800毫米,重1344吨,可以将重达7.1吨的炮弹,发射到37公里外的目标,可以将4.8吨的炮弹,投射到48公里以外的目标,威力非常巨大。
3、在二战期间,德国还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款反坦克导弹X7小红帽,该型导弹是火箭动力和穿甲弹的结合,配有制导系统,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坦克导弹。
该型导弹全长950毫米,发射体重18斤,导弹直径150毫米,射程1000~1500米。
德国纳粹为什么有那么多黑科技现在很多前沿的高科技产品,都是在德国科技发明的影响下,经过构思、改进而创造的,过去的德国有太多的科技人才了。
早在194世纪初,德意志帝国就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已经严格普及小学教育,使德国的文盲数量大大减少,到1871年,德国已经拥有上万名大学生,这个数量多么惊人。
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的统治者发现,国家发展建设需要很多的高级技术人才,于是他们就在全国创办很多先进的院校,用来培养培养各种创新型人才。
所以德国在物理学、化学、医学等方面都非常先进,德国在一、二战的爆发下,推动了很多科技研究发现,所以涌现很多科技人才。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分别对德国实施回形针行动和奥萨瓦根行动,不仅抢夺德国各领域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而且还抢夺了德国的先进技术和工业机器。
美国和苏联在二战后科技突飞猛进,德国可以说功不可没,特别是人才的输出,美国的登月工程主设计师祖籍就是德国的。
写到最后:如今的德国军事能力因二战原因,已经被限制,但是科技还是在世界前列,德国产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耐用、质量过硬,德国在汽车领域有宝马、奔驰、奥迪、大众、保时捷等。
德国还有西门子、博朗、莱茵、巴斯夫等等,国内很多机床,都是从德国进口的,德国机械方面真的强,只要给我们时间,中国制造也会越来越强,希望有更多像华为这样的企业,而不是抢着做“卖菜”。
纳粹到底发明了多少像纳粹钟那样的黑科技?
二战期间,纳粹为了取得战场上的优势,研究了很多黑科技,下面我来列举几个。
第一个,纳粹钟。纳粹钟,死亡之钟。是二战期间纳粹秘密研究的一种反重力装置,它的外形像一口钟,内部有两个反方向旋转的装置,钟的里面充满着一种叫做“Xerum525”的高密度暗红色液体。
关于纳粹钟的具体信息很少,现在只有零星的一些消息,比如:纳粹钟非常耗电,纳粹还专门建了一座电厂,用以纳粹钟的研究测试;在最开始进行开机研究时,附近植物在几小时至几周内,都腐烂成了黑色粘液;最开始有7名科学家当场死亡。
按照现有资料推测,纳粹的死亡之钟,是进行的相关反重力和时间扭曲的研究,所以有人猜测,纳粹钟实际上是关于时空穿梭的研究。
第二个,纳粹飞碟。这个是很科幻的一个研究,据说在1943年9月,盟军与纳粹德国进行了一场空战,在激烈的战斗当中,盟军飞行员忽然发现,战场上出现了非常奇怪的碟状飞行物。这些飞行物在激烈炮火中迅速移动,丝毫没有损伤。
伺候,盟军就开始了秘密调查。结果发现,这些碟状飞行物,极有可能是纳粹德国的新型武器。据说二战初期,纳粹就已经开始研究飞碟,这个研究后来在党卫军的介入和支持下,很快就有了成果。
纳粹飞碟速度极快,在空中非常灵活。但是因为高速旋转等技术问题,武器系统一直没能完善,所以在二战中,它仅仅起到了侦查的作用。二战结束后,盟军曾发现纳粹研究的飞碟原型机和相关的研究资料。
第三个,太阳炮。这项研究,光是听名字就够霸气的。其实这款武器的原理非常简单,利用太阳光聚焦产生的热量,毁灭战场上的敌人。
纳粹研究人员设想,可以打造一面巨大的反射器,发射进入太空,然后在太空中对阳光聚焦反射,可以轻松毁灭地球上的大规模目标。
这个想象力还真是突破天际了,不过按照当时的科技水平,只能停留在了设想当中。
第四个,V-3巨炮。V-3超级巨炮,是非常具有想象力的武器。它由25支炮管组成,长度达到了150米,以一定的倾斜角度被安置在法国的深山堡垒之上。
每一节炮管左右都有火药室,当炮弹从底部发射之后,每一节的火药都会被依次点燃,对炮弹进行不断加速,直到炮弹离开炮口的初速度达到1800米/秒,射程可以达到300千米。
V-3大炮的主要目标就是英国,直指伦敦。但是在测试当中出现了问题,这个项目也就搁置了。
第五个,丧心病狂的古斯塔夫巨炮。对,我用了“丧心病狂”这个词。希特勒是个狂热的武器迷,他对巨型武器有着狂热的兴趣。
古斯塔夫巨炮是克虏伯公司制造的,全长42.97米,重达1350吨,炮弹重量达到了7吨。因为实在太巨大,需要巨型运输车运输,然后组装,1400多人组装3个星期才能完成。
古斯塔夫巨炮实在太大了,导致它运输和使用都很不方便,在整个二战期间,它只在面对苏联的战役中很少的使用过。
纳粹到底发明了多少像纳粹钟那样的黑科技?
大家好,我是锬锬,本文1329个字,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
今天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德国的黑科技。咱们都知道德国在二战时期有非常著名的一个发明,那就是纳粹钟。但是遇上关于纳粹中的描述信息很少,只有一些零星的新闻报道有出现过,据当时的描述说,纳粹钟是一种反重力的装置。在德国纳粹时期为了建造这种装置,纳粹不惜一切代价建造了一个专门的电厂来为其服务。在开始研究的初期,甚至有七位科学家为此献出了生命。但不管怎么说,纳粹钟的真实性还有待参考。
今天锬锬给大家讲一讲在二战时期德国纳粹,正儿八经的研究过哪些黑科技。
1.Me163战斗机作为德国研究的武器,这架战机可以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参加过火箭动力的实战战机。废话不多说,先看图。
相信很多小伙伴看了这架战斗机的第一反应,是不是有点儿像咱们小时候玩的冲天炮呢?没错,冲天炮可以说是咱们现代科技航天飞船的鼻祖。而对于当时的德国人来讲,他们想把这一种优势放在战斗机上。其自身具有燃料和氧化剂,用氧化剂燃烧,不需要从周围的大气层汲取氧。在这一点上,现在没有任何空气喷射发动机能做得到,所以空气喷气发动机在航空领域很难发展,只能运用在飞机上。
但是,Me163战斗机他做到了,而且他还是液体火箭发动机飞机。不仅如此,而且他还量产了,一共91架,在1944年首次参加战斗。但由于在那个时候的火箭发动机技术非常不稳定,导致飞机的起落有相当大的问题。所以对驾驶人的操控技术有相当高的要求,再加上由于设计的原因,me163战斗机在高速飞行时很难打开座舱盖,也就是说飞行员很难通过向落伞的方式逃生,而是坚持迫降,但如果坚持迫降的话,飞机由于在低速行驶的性能很差,又增加了飞机的坠毁率。(这就尴尬了)所以此次黑科技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2.V2导弹在二战时期,导弹的研究从未停歇,从一站就有人开始研究导弹。但是由于技术的原因。一直到在二战当中才得到实战演练的机会。德国陆军少尉瓦尔德.都恩伯格组建了一支火箭研究小组。他们用了八年的时间研制出了第一枚大火箭,但是由于设计的不合理,最终以失败告落。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
紧接着开始研究第二代,第三代火箭,终于在第四代火箭当中得到成功,取名为v2。V2导弹可以说是一件跨时代的武器,他不仅仅位于人类探索外太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它还是世界上第一款弹道导弹。在德国快要战败前,为了显示v2导弹的威力,他们曾向英国发射了15000枚V1导弹并造成了31000名英国人死亡。
有朋友可能就会问,发射了那么多导弹为什么不及美国的一颗原子弹呢。原因就在于当时的威尔导弹里面装的全是高爆炸药,炸药的威力可远远没有原子弹强。但对于当时德国来讲,造一颗V2导弹的造价等于两架战斗轰炸机。所以在经济上给德国相当大的压力。虽然V二导弹没有改变德国人的命运,但是这项技术却改变了世界。
对于二战德国来讲,为了赢得战争,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来提高技术的水平。虽然起出发点也许不好,但技术本无罪,最终却引领了世界。你有什么有趣的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如果喜欢锬锬的文章请点个赞,如果对锬锬其它的文章感兴趣请关注锬锬,您的鼓励是锬锬继续码字的动力!
作者:锬锬
图片:网络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纳粹到底发明了多少像纳粹钟那样的黑科技?
近代世界的战争不仅会造成人员大量伤亡,而且一战二战都产生了很多新型杀人武器。正如希特勒的狂热,一些武器也很奇特恐怖。纳粹德国的技术很先进,二战期间研制的导弹曾经给英国造成了巨大恐慌。同时,纳粹分子也在积极研制原子弹,只是被美国人抢先一步成功。那么纳粹还有多少黑科技不为外人所知呢,著名的纳粹钟就是一种。
据说纳粹钟是一款类似于时间机器,一种反重力装置。只不过是他不是用来时空穿梭,而是利用时空穿梭的原理所产生的扭曲能量来破坏周围的生物。根据传闻,如果纳粹德国研制成功,将是比原子弹还厉害的武器,能量几乎可以摧毁一颗小行星。
DieGlocke是其德语翻译,该项目是由德国党卫军具体负责。下面只是我们收集到的一点点关于它仅有的实验信息:
一是它是一个类似于钟的金属物体,实验时两个物体在容器内沿着两个相反方向高速旋转。
二是这两个物体应该都具有高度放射性。
三是这项实验非常耗电。
四是在实验时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以至于会扭曲周围的环境。五是在做实验时,有七个科学家死亡。
六是参与该项实验的科学家,在纳粹失败后悉数被杀害。
七是据参加过实验的人说,嘴里有金属的味道,周围植物的叶绿素瞬间消失,颜色成了死白一样。可以说,随着时间越长,杀伤力越大,最后人们都会出现头晕目眩丧失平衡感,随着扭曲的力度越大,这种能量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就越大。
这项实验到底进展到哪一步,至今仍是一个谜。不过物理学的神奇之处就是许多都是反常识,要想仅凭想象构造模型,产生假设,这是需要多么高的智商。
科技狂热与战争进程,历史就是如此奥妙无穷。
特邀嘉宾:一枚蜻蜓纳粹到底发明了多少像纳粹钟那样的黑科技?
纳粹钟这玩意儿太虚无缥缈,真正实用的黑科技却很多很多———纳粹德国发明了Me-163火箭截击机、Me-262喷气式战斗机和Ar-234喷气侦察轰炸机,还先后发明并在战争中实际使用了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纳粹的地空导弹、反坦克导弹等武器,对战后世界各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也起了重要作用。甚至美国 B2轰炸机的原型,也来自德国人设计的飞翼轰炸机:Horten Ho H.XVIII———可以说:二战德国是现代人类高科技的主流起源和集大成者。但真正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而鲜为人知的是————航天飞机!对,是纳粹德国发明提并出了航天飞机的具体方案。这一点是美国航天飞机之父罗伯特·戈达德(Doddard,Robet Hutchings)亲口承认的,他说最早他的设想就是借鉴了德国人埃里希.巴赫姆的“超高空战斗机”。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纳粹“航天飞机”的具体构想和发展:
埃里希.巴赫姆于1906年8月12日出生在汉堡,上个世纪30年代就成为德国最年轻的航空专家。1935年作为主设计师的巴赫姆就开始根据冯·布劳恩(就是那个后来被美国俘虏并主持完成后来的登月计划的人)提出的概念,研制一种史无前例的飞机:“超高空战斗机”。
到了1941年,F166“超高空战斗机”方案出炉了。“超高空战斗机”事实上是一架战斗机加一枚火箭的组合,非常类似于现代美国的“航天飞机”,布劳恩所设计的A-5火箭被安装在战斗机的机腹下。
巴赫姆对德国常规战斗机B109进行了修改,将活塞发动机拆除,使其机头变成空气动力学佳的子弹头形,再在其上装上了两台Jumo涡轮喷气发动机。
这样一来,该机可垂直发射升空,在火箭发的推动下可以升至大气层边缘的高度,这时火箭发动机燃料耗尽,火箭与战斗机脱离,通过降落伞回收(火箭回收的技术概念比马斯克早60年!),战斗机则高高在上,在大气层边缘凭借喷气发动机击毁一切比它飞得低的盟军战斗机,完成任务之后高速穿过大气层,以机腹下的滑橇进行传统水平式着陆。
在此基础上。埃里希.巴赫姆和冯.布劳恩又联合设计出了“银鸟”,这种靠液体氢氧推动的航天器能够携带1吨有效载荷进入外太空轨道。它有一个完整的助推器,让这款飞机成为和后世航天飞机差不多的样子。希特勒认为,这项计划如果完成,可以使第三帝国克服飞跃大西洋的障碍,让美国为参战而付出代价,并最终赢得二战!
———
谢天谢地,这款概念产品从来没有生产出来过。虽然埃里希.巴赫姆和冯.布劳恩的初衷是让这款产品拯救纳粹德国,但也许对纳粹德国来说是不幸,对历史来说却是万幸———因为液体推进系统的概念在应用上在实在太过超前,再加上德国在战争后期被列强打得已经没有资源和精力发展这些,因此这个项目最终因为资金不足而流产。
但这两人和一大批纳粹顶尖科学家带着这些设想后来都去了美国,这也是二战后为什么美国人突然像获得了外星科技开了挂一样,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送地球人到月球的真实原因!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让航天飞机升入太空………
想象一下都感觉不可思议,半个多世纪前是什么概念?!————美国人踏上月球之际,甚至地球另一端的我们还吃不饱饭!美国佬不是有这帮纳粹科学家的神助攻,他们能做得到?!
纳粹到底发明了多少像纳粹钟那样的黑科技?
在二战时期,德国占尽了工业强国的好处,尤其是武器制造业,让纳粹有恃无恐在二战的战场上肆虐。科技的发展本来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基础强的国家发展势头越强。当时纳粹对于开发新式武器不惜成本,加上手下一帮科学家脑洞奇大,出现了很多至今都让人瞠目结舌的黑科技。
前几天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纳粹钟的文章,今天再归纳几个让纳粹提上日程或是已经着手建造的黑科技,相信大家看了之后一定会被这些科技疯子所折服。
太阳炮这个必须要放在第一个讲。太阳炮不仅仅是在当年,就算是在现在也是一个科技狂想。1929年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奥伯特突然福至心灵,开了一个特别大的脑洞,是不是可以在夜间,用镜面折射的原理,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上呢?那么地球不就可以享受二十四小时的阳光了吗?
这个想法被他的得意门生沃纳·冯·布劳恩带进了德国的火箭研发部门,这个原本是想要借助阳光让农作物提高产量,增加地球能源的美好理想,转变为了最终的太阳炮计划。纳粹的初步计划是想要向天空发射一个可以供他们操控的巨型凹面镜,然后将阳光聚焦在想要灼烧的地球表面,迅速毁灭一切的高温可以摧毁他们的敌军,甚至瞬间烧毁城市。而这个想法还在孕育之中,德国已经战败。后来出现在机动战士高达0083里——solar system。
死亡射线脱胎于德国科学家提出的粒子加速器,纳粹科学家又开始大开脑洞,想要利用加速器造成的X射线制造成骇人听闻的武器,这就是射线炮。射线炮在科学家的预想之内可以直接摧毁敌人的飞机,只是没想到最终死亡射线没有发明出来,而是演变成了雷达。不过这种脑洞还是十分伟大的,最起码体现在多年后的打飞机游戏之中。
史上最大的火炮说完了两个扼杀在摇篮里的,再说一个真的制造出来的吧。
古斯塔夫列车巨炮可以说非常出名了,即使是对军事历史一知半解的网友们也应该有所耳闻。希特勒当年造出这尊大炮的目的就是为了击溃马其诺防线。
这尊大炮需要像火车一样的轨道来进行移动,整体重达1350吨,一枚炸药都是好几吨重,将这枚炮弹装进炮中就需要300多名士兵。
巨炮威力无穷缺陷也很明显,太重,到哪儿都不方便带着。不过在1941年它最终还是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一炮将苏联埋藏在地下30米的弹药库给炸毁,其威力也是骇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