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那么厉害诸葛亮为什么不跟曹操?真正原因是什么?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世人心中"虽为汉相,实为汉贼"。对于从小就立下"管仲乐毅"之志的诸葛亮,是不会委身与曹的。

诸葛亮家族中,世代为汉臣,其父早逝,从小被当官的叔父带着,叔父最后在荆州刘表手下当差,病亡后,诸葛亮就隐居南阳卧龙岗耕读。

诸葛亮两个姐姐分别嫁给荆州名士,其中一个嫁给了"小凤"庞统的叔父,诸葛亮又娶了荆州文坛大佬黄承彦之女黄月英。荆州是皇室牢牢控制的地盘,诸葛亮在这个背景上,又是和"小凤"师从著名的大儒司马徽,因此,匡扶汉室的志向是诸葛亮与生俱有的不二之志。

诸葛亮自小在叔父忠君报国的精神熏陶下,立志做一个忠义之臣。他的许多同窗好友崔州平等,在战乱之中更多地选择明哲保身的,宁愿隐居山林,也不愿出来做官。

刘备先后遇到崔州平等,邀请入伙都一笑置之。最后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小凤,两者得一,可得天下"。刘备从此就放下一切,寻找诸葛亮。

三顾茅庐,诸葛亮被刘备的"求贤若渴"的精神所感动,刘皇叔的身份又极其符合诸葛亮心中匡扶汉室之志,欣然愿意出山。

诸葛亮的兄长在东吴,堂弟在曹操处,三兄弟各自为主,被当时列为"龙虎犬"。诸葛亮选择了匡扶汉室,愿效管仲辅助齐恒公"尊周礼以攘四夷"之壮志,"尊汉皇以振四方"。最后才会做到了辅弼二朝老臣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诸葛亮一生,淡泊而明志,宁静以致远。生为汉臣,死为汉魂,是汉国忠义丞相,彪炳青史!

曹操那么厉害诸葛亮为什么不跟曹操?真正原因是什么?

曹操并不厉害,君不见操八十三万人马在赤壁之战中被周郎烧了一个屁滚尿流,在华容道险些被关羽宰了,他的诸多似厉害却并厉害的事例,当数西川的那位张松更为清楚……

其真正原因是村夫莫过就是一个村夫罢了[捂脸][捂脸][捂脸]

曹操那么厉害诸葛亮为什么不跟曹操?真正原因是什么?

先不论结果如何,因为没人能掐会算知道未来的事,就像是加入一个创业类型的公司,你不知道最后会成功还是失败,曹操亦或是刘备也一样,我们现在看历史多少都带着主观色彩去看的,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结果,当时诸葛亮也不懂曹操会成功还是刘备会笑到最后,那么为什么当时曹操那么厉害,诸葛亮为什么不跟他呢?不外乎有以下几点:

1、不是一个士族圈子的人,无人引荐。

东汉多世家大族,有很强烈的门阀政治,每路诸侯打压和倚重的氏族都不一样,而曹操当时所倚重的除开曹氏和夏侯氏的本家外,则是以荀彧、荀攸、陈群、司马懿、等为主的颍川士族集团,刘备早期正是因为没有大的士族支持,所以才颠沛流离的。诸葛氏作为荆襄圈子的,都不是一块玩的人,自然不会加入。君不见诸葛亮常常被魏吴的人称为“诸葛村夫”等等。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之所以成为千里马,也需有伯乐进行发掘,诸葛亮成就了蜀汉,反过来,刘备也成就了诸葛亮,给了他发挥的舞台,无论是《三国志》记载,还是《三国演义》书写,都表达出,刘备对诸葛亮的知遇之恩,至于三顾茅庐有没有发生咱们不去掰扯,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曹操并没有表达出对诸葛亮过多的兴趣,自然就不会跟他了

3.对大汉正统的追求

师出有名,师出无名,古人对正统的追求是我们思想开放的现代人无法理解的,刘备一直是以大汉皇室后裔的身份行走,并且打出匡扶汉室的旗号,相对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不臣”,刘备更符合自己的追求。

4.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曹魏集团各方面的人才能者辈出,数量庞大,诸葛亮有自己的考虑,自己是否比他们更强?是否有自己施展本领的舞台。这个集团会不会接纳自己。去了会不会默默无闻怀才不遇呢。而刘备集团当时也没有比自己更厉害的人物存在,妥妥的一把手的位子在等着自己。

根据《太平御览》记载:“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野服其弘雅”。

诸葛三兄弟可是分别加入了一方阵营的,不觉得诸葛氏才是在下一把更大的棋吗?无论哪一方赢,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曹操那么厉害诸葛亮为什么不跟曹操?真正原因是什么?

只因道不同不相与谋也,有《出师表》为证。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也是历史的无奈。

同样,我们的无数先烈,头可断血可流,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也是这个道理。犹在当今,中国已掘起于世界的东方,我们的党员干部更需要不忘初心,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历史的使命!

曹操那么厉害诸葛亮为什么不跟曹操?真正原因是什么?

东汉成规,征辟本州本郡的大族做掾属。这种地方政权和地方世家大族的合作秩序,在东汉末年的纷乱后遭到破坏。琅琊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堂兄弟)分仕于三家,便因乱世而宗族子弟流离。还有一例,颍川荀氏避乱冀州,仕于袁绍。

荀彧、孔融这样的名士投靠一方诸侯时 ,从不是形单影只,而是携家带口,与宗族、部族相伴而行。像李典、许褚投奔曹操时,部曲皆有几千人。论及当时的谋士、将领们,不可忽视其身后的宗族背景。

然则,其时世家豪强与军阀的合作纽带,却也因乱世而愈加坚固,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如袁绍与河北豪族(逢纪、田丰、沮授)、刘表与荆州豪族(蔡瑁、张允)、孙氏与淮泗、江左豪族等。

曹操起兵,同族的曹仁、夏侯惇等人相随,纠集沛国谯县乡里少年几千人。初时无多少地盘势力,靠镇压黑山起义军,封东郡,以东郡程昱、陈宫为幕僚;191年,荀彧转投曹操。后曹操又靠镇压青州黄巾,升为兖州牧,掌控黄巾三十万众。此为后来曹统一北方的奠定基石。曹的崛起因素中,与荀彧为代表的颍川郡望合流至为关键。荀彧先后为曹举荐了荀攸、钟繇、郭嘉、陈群、杜袭、戏志才等颍川名士,后始称雄一方。

曹与世家大族的合作,因其个性与具体政策,其间也有波折。曹因杀边让,而引同为兖州名士的陈宫、张邈怨恨,二人趁曹征讨陶谦,引吕布入主兖州。

刘备一世枭雄,早期各处辗转流离,虽称汉室宗亲,但几无世家大族青睐,追随者如关羽、张飞、糜竺、孙乾等人,都没有显赫背景。后刘占据荆益,始与地方豪强靠拢。其中,以马超分量最重,刘备陈表献帝封汉中王时,马超位列举荐者第一位。马超,扶风人士,马援之后。东汉末与曹操相争于潼关,割据一方,投奔刘备之时,也是撼动时局。

诸葛亮、庞统人称“卧龙”、“凤雏”,事实上也仅是限于南阳、襄阳名士圈子(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徐庶等人)中的雅号。刘备寄居荆州,往南阳三顾茅庐或许是顺道求贤,若刘备不奔荆州,两人几无交集的可能。

诸葛氏是琅琊望族,然诸葛亮父母早逝,幼时与弟均随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刘表,后诸葛玄过世,失去依靠,便隐居于隆中,已是没落士族。

曹操选才方面虽“不拘一格”,但仍依赖与世家大族的合作。人杰如郭嘉者,也难以企望得到荀彧、司马懿那般的政治地位。况且其时,曹操已统一北方,在曹阵营中,几无多少没落士族的政治上升空间。也因此,诸葛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但若要有更广阔的政治舞台以施展才能,仕于刘备这样的新兴军阀当是更好的选择。

曹操那么厉害诸葛亮为什么不跟曹操?真正原因是什么?

原因十分简单,看看诸葛亮的《出师表》就知道了。

诸葛亮秉承儒家正统思想,虽然对桓、灵二帝之腐败不满,但并未否定汉朝的正统性,还冀扶大厦之将倾。他对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是不满意的。

所以诸葛亮没有跟曹操。这是最主要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