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断气恐吓,瑞士停工,俄罗斯淡定,德国为何怒火冲天?
北溪二号被美国打断,美国为什么会干涉这个项目呢!只要这个项目建设完成,那么俄罗斯就可以向欧洲输送大量的天然气,美国的页岩气就没有优势,首先美国的价格比俄罗斯要高很多,如果被俄罗斯垄断,那么对美国的经济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就像美国为什么总是会干涉别国购买俄罗斯武器装备一样,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场交易,还让俄罗斯跟欧洲国家的联系越来越多,往来多之后,那么以后的合作就会越多,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这些年来美国联合北约组织对俄罗斯进行围堵,让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阻碍,导致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一直停滞不前,现在俄罗斯开始改变策略,跟欧洲的国家往来越来越密切,同时也在中东发展自己的势力,以前很多的欧洲国家都很排斥俄罗斯,现在为什么跟俄罗斯的关系有所缓和,因为美国的实力下降,现在美国对他们的压迫越来越强大,军费提高的越来越多,所以伤了很多美国盟友的心,你这些国家和俄罗斯有合作,就是为了制衡美国。
美国叫停这个项目的时候,俄罗斯为什么可以很淡定呢!因为美国无法阻止这个工程,就像土耳其购买俄罗斯武器,美国无法阻止一样,就算美国利用f35威胁土耳其,土耳其后面都没有妥协,还是选择购买S400,现在欧洲的大国和俄罗斯都清楚的知道,美国的实力已经下降,已经不像以前的美国,看不顺眼就打,制裁伊朗已经完全暴露了美国的实力,美国从5月份开始对伊朗进行石油制裁,到目前为止制裁虽然有些效果,但是还是没有对伊朗造成致命的打击,反而让伊朗国家更加的团结,如果是以前的美国,现在伊朗已经是火海。
美国之所以要叫停这个项目,是因为这个项目已经影响到了美国的利益,美国俄罗斯的天然气输送到欧洲,让俄罗斯有更多的合作项目,从而让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得到提高,美国这些年的围堵就浪费了,以前美国依靠一起精良武器,通过售卖武器来控制别国,美国有很大的话语权,现在很多国家开始慢慢跟俄罗斯购买武器,那么美国的影响力开始下降,同时美国的盟友纷纷的离去,让美国的实力更加的削弱,美国每年在军事装备上投入那么大,而不是用来修公路,就是因为通过强大的军事能力和武器,征服更多的国家,让更多的国家臣服在他们脚下,甘愿的做美国的盟友。
面对美国断气恐吓,瑞士停工,俄罗斯淡定,德国为何怒火冲天?
这个问题本身就让德国怒火冲天。
“前天”的二战,德国被美国为主的同盟国吊打得遍体鳞伤;“昨天”的北约,德国被美国骑在头上作威作福;“今天”的德国,只是想用上清洁便宜的天然气,不想在寒冷的冬天被冻成狗,美国就粗暴地制裁北溪二号线工程,让这个耗资95亿美元且已完成90%的欧洲民心工程、模范工程、样板工程成了面子工程。
这就好比你做什么都有一个恶霸对你敲诈勒索甚至要谋财害命一样,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某些法官一样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甚至站在那里等人杀,德国要是面对美国的粗暴干涉心如止水,那才是真正的脑子有病。
就算不是为了北溪二号线的550亿立方米年输气量,单单是因为90%的最后关头被暂停,素有严谨,也就是强迫症的德国也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所以德国很生气,后果不严重。
北溪二号线的停摆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星期,就在俄罗斯和欧盟为“精诚合作通管气,众志成城创奇迹”而激烈冲刺的最后时刻。伴随着美国参议院2019年12月17日通过的《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一盆冷水泼了下来,将俄罗斯和德国都浇成了落汤鸡。
而当俄罗斯和德国还没反应过来时,负责最后阶段,也就是波罗的海深海管道铺装的瑞士Allseas集团竟然第一时间跑路了。因为《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包含了制裁北溪二号线工程的内容,要求施工单位立刻停工,否则将对其进行制裁,包括冻结其财产,阻止其入境美国等。
这对于瑞士Allseas集团而言非同小可,因为一旦得罪了美国,下场必然是吃不了兜着走,所以Allseas集团撤出所有作业设备。而因为Allseas集团掌握着欧洲深海管道铺装的技术,某种程度上也是世界领先的技术,这让北溪二号线直接陷入了停摆的尴尬境地,美国再一次轻松取得了对德国对抗的胜利。
面对这样的局面,德国的怒发冲冠不仅不难理解,反而在意料之中。
作为深海管道铺装的施工单位,瑞士Allseas集团的左右逢源不难理解,毕竟不是所有国家都能成为永久中立国。而俄罗斯的“气定神闲”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没有北溪二号,俄罗斯还有“土耳其流”,还有远东管道,最不济还有北溪一号线。总之,只要天然气价格合适,俄罗斯天然气找买家从来都是轻松加愉快。
反倒是德国从始至终都如坐针毡、芒刺在背。
作为被美国控制70多年的国家,德国自二战战败后,就一直是美国真正意义上的殖民地,时至今日依然有超过3万美国大兵驻扎在德国。
美国在德国保持驻军,表面上是防止法西斯主义沉渣泛起,本质上是为了钳制德国,控制欧洲,将德国打造成对抗俄罗斯的桥头堡。
而因为如此重要的区位,德国在二战后接受了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又在朝鲜战争中接受了大量军火订单的刺激,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就迅速崛起为欧洲最发达的国家。
而一旦有了实力,就会萌生“单飞”的念头,所以其后美国和德国的控制与反控制就成了几十年来的固定节目。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存在,保证了即便美国远在大西洋彼岸,也能把欧洲尤其是德国握在手里边。而夹在美苏两极夹缝中的德国,因为身处美苏两极之间,自然命运比较悲惨,无论是联邦德国还是民主德国。
但也正因为苏联及共产主义阵营的存在,德国和法国等才有机会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开始了欧洲的一体化尝试,并最终产生了强大的欧盟。
在将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时期,无论北约还是欧盟都有着反苏的意味。但是当1990年德国统一,1991年苏联解体,共产主义阵营不复存在后,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格局都发生了深刻改变。
在红旗落地的东风下,北约和欧盟纷纷东扩,将苏联曾经的东欧卫星国波兰、匈牙利等以及苏联曾经的加盟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纳入朋友圈。在这样的形势下,继续充当美国遏制俄罗斯的马前卒就显得不合时宜了。而且如果不削弱甚至摆脱美国的控制,随着美俄实力的此消彼长,美国必然加大对欧盟的压制,欧盟的更进一步终归无从谈起。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一蹶不振,长期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完全没有了与西方阵营分庭抗礼的雄厚实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将俄罗斯视为宿敌目的再明显不过,那就是通过“俄罗斯威胁论”恐吓西欧国家出钱出力紧随美国,并给本国军火大亨创造更多的市场。
所以,德国已经认识到,俄罗斯虽然在历史上不被西方国家接纳,甚至今天的俄罗斯与德国还有领土上的不堪记忆,但俄罗斯终归比美国距离更近,如果不考虑俄罗斯而舍近求远,德国必然得不偿失。
而在美国通过英国脱欧疯狂破坏欧盟团结,冲击德国欧洲一哥地位的过程中,德国只有借助俄罗斯的力量,才有更多抗衡美国的资本。
而当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彻底失去完整而强大的工业体系后,只能沦为靠出卖资源为生,在传统影响力有心无力的情况下,随着管道铺设进行的能源扩张正在四面出击,北溪二号线就是俄罗斯向欧洲扩张的重要体现。
美国之所以在北溪二号线上从中作梗,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北溪二号线的成功会直接冲击乌克兰的战略地位,而这会让美国通过乌克兰牵制俄罗斯的设想化为泡影。
而北溪二号线的停摆,会直接让俄罗斯和德国的眉来眼去戛然而止,对德国的欧洲领导地位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虽然俄罗斯也能够通过其他天然气管道,例如乌克兰将天然气输送到欧洲,但德国的中转站地位势必不复存在。
所以德国很生气。
更让德国怒不可遏的是,德国无法使用俄罗斯的天然气,但美国提供的天然气又贵又不稳定,这是典型的拿德国当冤大头。
而从北溪二号线进行到90%被叫停的操作来看,美国也无法彻底搅黄北溪二号线,老特政府的操作越来越像是没事找事,目的就是为了美国天然气的销路,这自然让德国怒火中烧。
一直以来,德国在反击美国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俄德合作的北溪二号线将拉进俄德的距离,美国的制裁更会将德国推向俄罗斯,而当德国和俄罗斯携手并肩,德国的愤怒就不会再无足轻重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面对美国断气恐吓,瑞士停工,俄罗斯淡定,德国为何怒火冲天?
就在北溪2号线工程临近尾声时,美国终于按耐不住了,20日,美国总统签署了《国防授权法案》,根据该法案,凡是参与到北溪2号线的国家或个人,都将受到美国的制裁。消息传出后,承担这一工程的一家瑞士公司,宣布暂时退出了该项目,对此,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22日表示:尽管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但“北溪2号”,和“土耳其溪”项目将继续进行。拉夫罗夫同时信心满满的强调:欧洲人了解他们的商业利益。我们从拉夫罗夫的话中,能清晰的感到俄罗斯的从容淡定,对美国旨在阻止俄德合作项目的制裁法案,德国政府明确表示拒绝,称这是干涉德国内政,重申德国联邦政府“拒绝任何域外制裁”。那么在俄罗斯如此淡定时,德国为什么对美国说不呢?这是因为,德国的所需石油和天然气,有90%以上都依赖进口,而对俄罗斯的天然气的依赖更是达到了40%,而“北溪2号”工程,是一条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直接通往德国的天然气管线,工程总投资110亿美元,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出资一半,另一半则分别由法国,荷兰,奥地利,和德国等5家公司参与投资,北溪2号线建成后,俄罗斯对德国的输气量为每年550亿立方米,由于“北溪2号”将直接输往德国,这将极大的缓解德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同时也省下了高昂的“过路费”,对德国的民生和经济,是一个绝好的项目,所以,德国绝对不会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听任美国的指挥。还有就是,美国对“北溪2号”的制裁,就是想让德国等欧洲国家,购买美国的液化气,而美国的液化气价格却是俄罗斯天然气的3倍,而美国的这种公然“明抢”,实在令德国难以接受。因此,德国在投入巨资,马上见利的情况下,却遭到美国的无理阻挠,德国怎能不“怒火冲天”呢?
面对美国断气恐吓,瑞士停工,俄罗斯淡定,德国为何怒火冲天?
本月20日,美国正式出炉了《2020年度国防授权法案》。在关于北溪2号线的章节中,美国声称将制裁工程施工方。负责海底段施工的瑞士-荷兰Allseas公司闻之美国的制裁决定后,立马停止了施工。显然,瑞士这家公司是“撂挑子”了!大家知道,工程尚未完工也就意味着工程款肯定未结清。那么,瑞士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损失。不过,从瑞士的态度来看,显然是宁愿“损失”,也要避免美国的“制裁”。这并不完全是因为瑞士怕美国,而是因为一旦美国制裁了,瑞士的损失会最大。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一旦招致美元体系内的制裁,瑞士这家公司从此可能就会“倾家荡产”。
显然,美国以立法的形式来制裁北溪2号线项目,这肯定会使北溪2号线的命运产生“不确定性”。而从北溪2号线的政治意义和经济利益来看,如果北溪2号线“夭折”或“烂尾”了,受损失最大的不是德国,也不是欧洲的其他参与方,而是俄罗斯。正因为此,有人不理解,在美国决定对北溪2号线制裁后,为什么俄罗斯的反应很淡定,而德国的反应却那么强烈。其实,这些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窝心”的是俄罗斯。德国也不过是“惯性”的反对而已!其实,对于美国对“北溪2”的制裁,德国并没有表现出“怒火中烧”。德国总理默克尔并没有对此发表措辞强硬的评论!而一向言辞犀利的德国外长马斯也只是对“美国的自主决策”表达了“不可接受”。应该说,这是有原因的。
德国之所以没有对美国的制裁进行“反制”,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众所周知的美德关系问题。毕竟,美国和德国仍然是盟友,且在实力上德国与美国相比亦有差距。不管是从关系上还是从实力上,德国既不好和美国翻脸,也没有反制美国的实力。二是美国制裁的理由问题。美国之所以制裁“北溪2”,肯定有为美国自己的天然气考虑欧洲市场的因素,但美国的“冠冕堂皇”理由却是欧洲,包括德国在内的“安全问题”。也就自然离不开北约这个“梗”。而德国既是北约成员,同时在自己的国土上还有美国的驻军。所以,德国只能被动的强调“北溪2”的经济性质。三是在德国国内的政治态势中,“垮大西洋主义者”仍然有很大的市场。德国的不少政界人士从最初就反对“北溪2”项目。所以,德国政府无法形成统一的“反制方案”。四是“北溪2”虽然对德国有利,但毕竟也只是属于“再分流”的中枢枢纽。相比于俄罗斯的利益来说,并没有和美国彻底翻脸的必要性。而俄罗斯面对的局面就大不相同了!
北溪2号线的最大出资者是俄罗斯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占到股权的50%。法国的ENGlE,德国的两家公司,荷兰的皇家壳牌公司,以及奥地利石油天然气公司等五家欧洲公司占股50%。从贸易角度来说,是俄罗斯在“卖”,而欧洲只是“买方”。如果“北溪2”建成和运营,那就等于是俄罗斯每年可以多向欧洲出售550亿立方的天然气。俄罗斯的利益自然是最大化。而对于欧洲来说,过去的天然气来源途径主要有四条线,即挪威线,俄罗斯通过乌克兰的管道线,中东非洲线,以及美加线。所以说,“北溪2”只不过是起到了“丰富作用”而已,假如北溪2“难产”了,也不是“世界末日”。所以,对于美国的制裁,欧洲几个国家也并没有表现出“过度”的愤怒。
从北溪2号线工程总量来说,目前已经完成了92%。而海底段的管道铺设工程总长为1224公里,目前只有70多公里尚未铺设。虽然已经是“扫尾”了,但毕竟还有“烂尾”的风险。所以说,美国的制裁,对俄罗斯的损害事实上最大。不过,俄罗斯似乎表现的比较淡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进”。在美国的制裁措施出炉后。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除了习惯性的谴责美国的霸权主义外,只是表示将继续完成这一工程项目的态度。据说,对于瑞士公司“撂挑子”扔下的海底段工程,俄罗斯已经决定自己来完成。显然,俄罗斯的想法是先将工程完工再说。至于“北溪2”是否能按期运营的问题,俄罗斯显然也有“两手准备”。一是巩固乌克兰管道线的运营,以防止在美国的强力干预下“北溪2”线被“搁置”。为此,在本月21日,俄罗斯支付给乌克兰29亿美元的赔偿金,并和乌克兰签定了为期5年的供气意向协议。显然,俄罗斯有稳住乌克兰从而确保这条欧洲供应链的用意。二是继续做德国和法国等该项目相关国家的工作,共同向美国施压,争取在合适的战略时机“开通运行”。不过,从美国的态度来看,“北溪2号线”的命运不会一帆风顺。
面对美国断气恐吓,瑞士停工,俄罗斯淡定,德国为何怒火冲天?
个人认为,瑞士公司被美国下的停工后,并不会彻底影响到 北溪二天然气管道项目建成,最多只会延长一些工期而已,因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表示,针对瑞士公司撂挑子,俄罗斯已经有预案和备份方案,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的制裁,并不会影响到北溪二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建成运营,相反,随着北溪二天然气管道项目的正式运营以后,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或许会更加的走近;
北溪二天然气管道项目,海底管道部分,约有2400km长,目前,已经完成铺设的超过2100km,剩余不到300km未铺设,由于美国在12月21日,正式签署了2020年《国防授权法案》,而这份法案中,就包含了要制裁北溪二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参与国家,和公司人员等等,包括冻结参与公司在美国的美元资产,停止参与公司赴美国人员的签证,还要将参与公司加入黑名单等等制裁;
就在美国的制裁恐吓之下,北溪二天然气管道项目承包商,瑞士海洋公司宣布暂时停工,好在,俄罗斯总统普京随后表示,即使瑞士海洋公司担心被制裁而停工,俄罗斯依然有备份方案,不会影响到北溪二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建成,很显然,俄罗斯总统普京很淡定,这就说明,俄罗斯与德国在北溪二天然气管道项目上,早就做了备份方案;
按照普京的说法是,俄罗斯拥有一艘大型铺设管道船,完全能够完成北溪二天然气管道项目剩下来的工程任务,普京还表示,美国的制裁是徒劳的,根本不会影响到北溪二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建成运营,个人认为,德国对于美国制裁北溪二天然气管道项目 确实很愤怒,但是,这也是正常的表现,因为,近年来美国对德国和欧盟,举起了关税大棒,此前,还要求德国尽快将军费总额,提升到GDP总量的2%以上,对此,德国早有不满;
毕竟,美国只顾自己的私利,而不顾德国的实际利益,在德国看来,此次与俄罗斯合作的北溪二天然气管道项目,纯属商业行为,并不掺杂政治性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美国制裁北溪二天然气管道项目,其最终目的就是,阻止德国和欧洲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而让德国和欧洲去购买美国的页岩气,可是美国的页岩气价格,要比俄罗斯高出30%以上,这明显损害了德国和欧洲的利益,因此,默克尔才会在美国提出制裁后。强烈谴责和反对美国的制裁,毕竟,美国管的确实有些宽了。
关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您的一个点赞!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面对美国断气恐吓,瑞士停工,俄罗斯淡定,德国为何怒火冲天?
北溪二号输气管道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工程中最难铺设的地方都已经克服,现在只剩下140多公里尚未铺设完成。眼看大功告成,美国人坐不住了,要求所有参与该项目的公司都必须停工,否则将面临严厉的制裁!
美国人为什么这么急呢?因为北溪二号建成投入使用后,俄罗斯每年将向欧洲输送550亿立方的天然气。现在,美国也正努力向欧洲推销自己的页岩气。不过,美国页岩气的价格比俄罗斯的天然气价格要高出30%。在欧洲国家能得到俄罗斯天然气充足供应的情况下,没有谁再去买美国的页岩气。经济上将要受到巨大损失,美国人怎能不急眼?
俄罗斯不仅要通过北溪二号输气管道加强和欧洲经济上的联系,也有借助经济交往,向欧洲施加政治影响的可能。而欧洲国家对于美国一直牢牢控制着他们,也有挣脱束缚的意图。俄欧关系走近,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就会相对削弱,这当然会损害美国的战略利益,是美国不愿看到和不能接受的。
正是以上原因,让美国一直反对北溪二号输气项目,并不断向欧洲施压。但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国家顶住美国巨大压力,坚持和俄罗斯展开合作,推进该项目的建设。这个项目终点是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能源需求旺盛且巨大,所以北溪二号接收端最大受益方就是德国。如今,工程行将结束,美国却跳出来大力阻挠,德国怎能不怒火冲天?况且,该项目欧洲国家是拿了一半投资的,一旦项目搁浅,这些投资都会打水漂!因此,德国政府面对美国制裁威胁,已强硬表态:坚决拒绝美国的制裁!
至于瑞士,国小力弱,根本没有本钱对抗美国。并且,瑞士也只是一个工程建设参与方,这个项目建成后,瑞士也不是主要受益者,犯不着得罪美国。何况,美国真的发起制裁,瑞士公司损失将会很大。所以,瑞士退缩符合小国的行事风格。
相比德国的怒火冲天,和瑞士的快速退缩,俄罗斯对于美国的制裁威胁及项目暂停施工,却表现的相当淡定,没有发表过激的言论。俄罗斯在该项目上出了一半投资,而且北溪二号建成,对于保证能源输出安全和获得巨额利润,意义重大,俄罗斯为什么没急眼呢?其实,俄罗斯心中有数,工程都到了这份上,欧洲国家肯定会顶住美国的压力,不能让这个项目就这么黄了。为了刺激德国等国在该问题上对抗美国的决心,俄外长拉夫罗夫发表谈话,强调了该项目对欧洲国家的重要性,并提醒欧洲也要维护一下自己的自尊。显然,俄罗斯在这个问题上对抗美国虽然办法不多,但实实在在的利益肯定会让欧洲国家不会屈服美国的压力!再说,项目真因此黄了,德国等欧洲国家也会颜面尽失!
应该说,俄罗斯的判断还是很准确的。之前,欧洲在这个项目上的立场已经让美国不高兴。但即使因此遭受美国制裁,也只是短期的,而俄罗斯源源不断输送的廉价天然气却能带来长久的经济利益,所以无论如何欧洲和俄罗斯也会促成输气管道的全线贯通,只不过时间可能会延后一些罢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